第201章 “徵發”密令(下)

bookmark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竊國賊》更多支持!

“主公——”

心神巨震的徐晃呆滯片刻,情不自禁匍匐在地,慨然道:“徐晃願爲主公效死!懇請主公派給徐晃三千兵馬,徐晃這就去追趕管亥將軍,爲主公徹底掃平司鹽城!”

劉存揮了揮手,示意屬下都起來,然後上前攙扶起徐晃,親切地說道:“管亥的兵力已經夠了,倒是我身邊一時半會兒離不開公明……”

“接下來我需要公明協助劉闢將軍鎮守陝津渡這個戰略要地,儘快將所有繳獲物資運回南岸送到洛陽儲存,要知道成千上萬的中原災民正源源不斷向洛陽聚集,無數的婦孺和孩子嗷嗷待哺,沒有糧食可不行!”

“另外,我還要公明儘快從兩萬俘虜和民夫中挑選出精通各種手藝的工匠,交予公孫先生帶到洛陽去,重建大漢帝都。”

“最後,南岸近三萬俘虜在交給楊奉將軍之前,管亥和劉闢將軍已經悄悄選出三千精銳士卒,其中近半是騎兵,等回到洛陽後,我再調撥三千新兵充斥其中,組成一個旅……這個旅,今後就靠公明你來帶了。”

“我……主公——”

巨大的信任,令苦苦蹉跎多年的徐晃感動得熱淚盈眶,一時間聲音都哽咽起來。

陝津渡以北二十里,兩萬餘青州軍一直保持中等速度,有序行進。

各部傳令官策馬奔馳於數里長的隊伍前後,不斷地將前方情況和將校們的命令向下傳達。

管亥和兩名屬下校尉策馬越過行進的隊伍,很快來到道路旁,與徐盛等將校匯合,通報各自的任務之後,立即低聲猜測主公的真正用意。

徐盛聽完管亥的簡單通報,再看到管亥眼中猶猶豫豫的神色,乾脆拉着管亥走到遠離管道的大樹下,小聲問道:“兄長難道還不明白主公的心思?”

管亥有些躊躇,最後乾脆拿出出發前劉存親手交給他的密令,苦笑着道:“賢弟幫我看看……大哥我知道要去司鹽城,可到底能幹到什麼程度,真的心裡沒底啊!”

徐盛推開管亥送上的命令,鄭重地道:“軍法如山,主公給兄長的密令我是絕不敢看的,不過多少明白些主公的想法……”

“兄長不妨好好琢磨一下,如今安邑已在我軍手裡,安邑周圍十餘個縣鎮中,僅次於安邑的就是司鹽城,接下來我軍最重要的戰事就是攻打鹽鐵重鎮司鹽城,可這麼重要的任務爲何主公只交給兄長,而不用擁有騎兵優勢的我部或者魏文長部配合?反而調我等趕赴安邑,協助翟趨和虎豹營繼續搜刮?”

“再一個,誰都知道安邑城中堆積如山的各種繳獲物資需要儘快運回洛陽去,按理說眼前投誠我軍的八千白波軍無疑是最好的運力,可主公爲何天沒亮就下令各部,要求拿出所有新舊軍裝和制式裝備,盡數把這八千剛剛歸心、尚未接受我軍軍法教育的士卒武裝起來,然後全部撥給兄長,由兄長全權指揮?”

“這麼明顯的意圖,兄長竟然看不出來?”

管亥終於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怪不得主公叮囑全力收集各種工匠,給予工匠們豐厚的安家費,並允許所有工匠舉家遷往青州定居,原來是打算要把河東的冶鐵製鹽等工匠一掃而空啊!”

“嗨,看我這榆木腦袋,多虧賢弟你提醒啊,哈哈!”

徐盛看到明白過來的管亥樂哈哈地開始裝傻,忍不住乘機打劫一二:“既然這樣,兄長打算怎麼謝我?”

管亥一愣,想了想有些爲難地說道:“這樣吧,聽說各大門閥世家在司鹽城有近萬護衛看家護院,而且擁有不少北地戰馬和上萬匹健馬、馱馬,要是一切順利的話,繳獲多少到時候我就送給賢弟一半吧。”

“不夠,以司鹽城的富甲天下,兄長此去定會大有收穫,那些爲富不仁的世家門閥,恐怕沒人能逃過兄長的凌厲手段,所以至少還得給我加上五百金才行。”越來越精明的徐盛得寸進尺。

管亥嚇了一大跳:“你這是要害死我啊?難道忘了我軍的軍規軍法了嗎?”

徐盛嘿嘿一笑,低聲道:“兄長只管把繳獲的五百金送給小弟,小弟會如實向主公稟報,懇請主公將這五百金用於我部擴編。”

管亥哪裡還不知道徐盛所想?當下非常慷慨地答應下來,於是兩人默契相視一笑,擊掌完畢,各自前往自己的隊伍。

數萬青州軍及白波降卒連續五天五夜的搶掠與殺戮,給名門薈萃、富甲天下的河東郡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以權勢和富貴享譽大漢數百年的河東王氏,在青州軍無情的殺戮之後灰飛煙滅,衛氏、崔氏、柳氏等八家門閥因負隅頑抗而被殘酷鎮壓。

八大門閥的數千傑出子弟和家臣家丁,身首異處,數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積攢起來的鉅額財富、存糧、布匹和牲畜,被搶掠一空,就連朝廷和各級官府名下所有的糧倉、武庫、工坊也被搬運一空,多達兩萬餘名工匠在青州軍步卒的押解之下,背井離鄉。

經此浩劫,以河東郡治所安邑和司鹽城爲中心的方圓三百里之內,滿目蒼夷,以權貴和財富蜚聲大漢數百年、在一次次天災人禍中巍然屹立的河東郡自此迅速衰落。

數萬青州軍押解長達五十餘里的滿載車隊和兩萬餘工匠抵達陝津渡之時,冒天下大不韙的大漢皇親車騎將軍劉存已經返回洛陽處理急務。

由於道路的封閉和消息傳播的遲緩,各路諸侯此時尚未知道戰況如何,更不知道凱旋而歸的數萬青州軍正在陝津渡夜以繼日的忙碌,搶掠而來的三十餘億錢財物資、三百五十萬石糧食、八十餘萬擔食鹽、數千萬斤銅鐵、一百三十餘萬匹絲綢布匹、兩萬餘匹戰馬騾馬、七千頭耕牛、兩萬四千餘名工匠及其七萬家眷,正在源源不斷渡過滔滔大河前往洛陽。

提前回到洛陽的劉存,拒不接見極度震驚之後暴跳如雷的天使楊彪和趙岐,躲在城西軍營裡,與匆匆趕來的麾下心腹謀士緊急商議,如何面對突然發生的徐州危機?如何處理數千裡之外的夷洲正在蔓延已導致十餘萬軍民死去的瘟疫?如何將大掠河東郡產生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如何平衡消滅了白波軍之後驟然改變的對外關係?

PS:謝謝卑微的行者、77白熊、金沐燦塵大大的月票!巨火繼續求訂閱、推薦票、月票和全贊鼓勵,感激不盡!R1152

第79章 潛移默化(上)第148章 壓力重重(上)第32章 出其不意(下)第177章 坐山觀虎(下)第151章 無聲殺伐(下)第123章 蓄勢(上)第76章 軍心民心(下)第84章 風起雲涌(下)第230章 天下大亂第18章 譭譽參半第142章 雛鷹振翅(上)第40章 悄然改變(下)第229章 牽制第286章 風雲匯聚第171章 是非對錯(下)第238章 決斷(下)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87章 誓言(上)第234章 錯綜複雜(下)第4章 鐵山腳下第203章 孰更重要?第29章 征途(上)第248章 四面楚歌(上)第257章 耐性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第114章 中德殿(下)第109章 禍水西引(下)第165章 利益交換(下)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243章 誘之以利(下)第25章 築城第201章 “徵發”密令(下)第84章 風起雲涌(下)第18章 譭譽參半第136章 合縱連橫(下)第210章 文姬(下)第81章 整軍(上)第209章 文姬(上)第65章 鬥智鬥勇(上)第52章 求賢(下)第243章 誘之以利(下)第210章 文姬(下)第80章 潛移默化(下)第6章 躁動第102章 陽謀(上)第64章 虛虛實實(下)第104章 正奇相輔(上)第251章 無力迴天(下)第169章 錯綜複雜(下)第63章 虛虛實實(上)第90章 預取先舍(下)第258章 陽謀(上)第117章 羣英會(上)第43章 名聲鵲起(下)第106章 固山之戰(上)第82章 整軍(下)第80章 潛移默化(下)第6章 躁動第118章 羣英會(下)第130章 搶佔先機(下)第170章 是非對錯(上)第176章 坐山觀虎(上)第203章 孰更重要?第197章 嘉獎第223章 全線發動(下)第166章 嶄新格局(上)第27章 歲貢第227章 激怒(上)第256章 借道(下)第274章 今非昔比(上)第167章 嶄新格局(下)第261章 決斷(上)第141章 反制(下)第188章 誘敵(上)第180章 問鼎之基(上)第272章 整合(下)第89章 預取先舍(上)第158章 泰山之戰(上)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241章 安撫(下)第225章 連鎖反應(上)第90章 預取先舍(下)第142章 雛鷹振翅(上)第204章 急報傳來第18章 譭譽參半第246章 決戰前夕(下)第3章 東逃第231章 鳩佔鵲巢(上)第260章 不歡而散第55章 承諾(上)第159章 泰山之戰(下)第255章 借道(上)第280章 輕取潼關(下)第174章 四方來投(上)第257章 耐性第19章 商機第70章 鏖戰(下)第63章 虛虛實實(上)第283章 各方反應第186章 步步緊逼(上)
第79章 潛移默化(上)第148章 壓力重重(上)第32章 出其不意(下)第177章 坐山觀虎(下)第151章 無聲殺伐(下)第123章 蓄勢(上)第76章 軍心民心(下)第84章 風起雲涌(下)第230章 天下大亂第18章 譭譽參半第142章 雛鷹振翅(上)第40章 悄然改變(下)第229章 牽制第286章 風雲匯聚第171章 是非對錯(下)第238章 決斷(下)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87章 誓言(上)第234章 錯綜複雜(下)第4章 鐵山腳下第203章 孰更重要?第29章 征途(上)第248章 四面楚歌(上)第257章 耐性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第114章 中德殿(下)第109章 禍水西引(下)第165章 利益交換(下)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243章 誘之以利(下)第25章 築城第201章 “徵發”密令(下)第84章 風起雲涌(下)第18章 譭譽參半第136章 合縱連橫(下)第210章 文姬(下)第81章 整軍(上)第209章 文姬(上)第65章 鬥智鬥勇(上)第52章 求賢(下)第243章 誘之以利(下)第210章 文姬(下)第80章 潛移默化(下)第6章 躁動第102章 陽謀(上)第64章 虛虛實實(下)第104章 正奇相輔(上)第251章 無力迴天(下)第169章 錯綜複雜(下)第63章 虛虛實實(上)第90章 預取先舍(下)第258章 陽謀(上)第117章 羣英會(上)第43章 名聲鵲起(下)第106章 固山之戰(上)第82章 整軍(下)第80章 潛移默化(下)第6章 躁動第118章 羣英會(下)第130章 搶佔先機(下)第170章 是非對錯(上)第176章 坐山觀虎(上)第203章 孰更重要?第197章 嘉獎第223章 全線發動(下)第166章 嶄新格局(上)第27章 歲貢第227章 激怒(上)第256章 借道(下)第274章 今非昔比(上)第167章 嶄新格局(下)第261章 決斷(上)第141章 反制(下)第188章 誘敵(上)第180章 問鼎之基(上)第272章 整合(下)第89章 預取先舍(上)第158章 泰山之戰(上)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241章 安撫(下)第225章 連鎖反應(上)第90章 預取先舍(下)第142章 雛鷹振翅(上)第204章 急報傳來第18章 譭譽參半第246章 決戰前夕(下)第3章 東逃第231章 鳩佔鵲巢(上)第260章 不歡而散第55章 承諾(上)第159章 泰山之戰(下)第255章 借道(上)第280章 輕取潼關(下)第174章 四方來投(上)第257章 耐性第19章 商機第70章 鏖戰(下)第63章 虛虛實實(上)第283章 各方反應第186章 步步緊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