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

乾清宮總管太監樑九功面色不變,始終笑吟吟的不聲不語。

胤礽的小眉頭皺了起來,海拉遜自以爲隱晦,可是他豈會沒有察覺?四阿哥轉頭乖巧的看向自己的太子二哥,發現太子二哥皺眉也跟着皺了皺他的小眉頭。

“既如此,孤等你的好消息。楊主管,今兒個你的舉薦很好,既然不知道黃履莊幾時可以在京,孤和你們先開始慢慢研究。這幾日孤儘快把要做的木器草圖畫出來,你們先把能做的部分做了,有不懂的地方來問孤。”

隨着一聲聲疊起的恭送太子殿下,恭送四阿哥,小太子讓一名侍衛抱着四阿哥,率着一大隊宮人慢吞吞的向着乾清宮回走。

胤礽的心情控制不住的沉悶。

上輩子那些皇家或者大世家經常在他面前做出這個表情,他們覺得你應該懂,你應該理解,你應該妥協。

你還年輕你天天埋頭研究不懂世事複雜,要聽他們的。不管事實真想如何,不管實驗室的實驗數據如何,不能任性不能書生意氣,一切,要爲了帝國的利益。

可是到底什麼纔是帝國的利益?胤礽上輩子直到死也沒弄明白。

乾清宮裡頭,康熙皇帝正在和大臣們商量事情。

胤礽看了看時辰,發現四阿哥也有些累了,就吩咐樑九功待會兒和康熙皇帝提一下,今兒個的晚膳也一起用,當然,加上四阿哥胤禛。然後他就領着四阿哥去了偏殿的暖閣午休。

康熙皇帝和大臣們議事不久結束。大臣們都散了以後,康熙皇帝問起小太子,聽到樑九功的回稟就去偏殿看了看。

太子和四阿哥小哥倆頭挨頭睡的正香甜,想着晚膳時間也還沒到,康熙皇帝就沒捨得喚醒這小哥倆,悄咪咪的又回去御書房。

“有什麼事情,說吧。瞧你那樣兒,可是關於太子?”抿了口茶,康熙皇帝頭都沒擡,開始問話樑九功。

“什麼都瞞不過主子您。太子殿下聽木作處的師傅提到黃履莊,吩咐海拉遜大人以木作處的名義宣黃履莊進京。海拉遜大人回覆太子殿下先調查一番。”

樑九功平鋪直敘,沒敢多加一個字,在御書房侍奉多年,樑九功時刻記得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不能說的哪怕半個字也不要吐露。

壓得死人的沉默蔓延在御書房裡,樑九功低着頭,幾乎連呼吸都沒有。御書房門前的樹蔭來了又走,響起了自鳴鐘的報時聲,鐺鐺,鐺鐺的十四下。一個小太監在探頭探腦的趴着門邊,不敢進來。

時間很短,又好像過了很久。康熙皇帝重新端起來茶碗,“探頭探腦的,像什麼樣子,去問問什麼事情。”

原來海拉遜大人在小太子離開木作處以後,爬起來就要處罰那位太過實誠的楊主管,可是又惦念着,小太子過幾天可能還會親自過來送圖紙,就猶豫着不敢動手。

憋着氣回到他辦公的地方,幹坐了半天也不得勁,又怪自己幹嘛多嘴讓那個“棒槌”給太子殿下舉薦人,直接說沒有不就完事了嗎?

唉聲嘆氣的,知道這事情繞不過康熙,想着樑九功可能已經和主子爺提及了此事,當下就不敢再拖延,麻溜的趕到御書房,給小太監遞了紅封,求見康熙皇帝。

“朕不想見他。樑九功,傳朕口諭:太子要什麼給什麼,要人給人,要材料給材料,做得好有賞賜,做的不好朕摘掉他的頂戴。”

“喳!”樑九功心裡狠狠的舒了一口氣,感嘆一聲康熙皇帝對太子殿下的溺愛。

悄悄兒的退出御書房,轉頭看到正焦急的不停踱步的海拉遜總管,樑九功立馬端出來乾清宮太監們招牌的笑眯眯表情。

怕小哥倆中午睡多了晚上會睡不着,康熙皇帝吩咐一聲“傳膳”,就去偏殿親自喚醒還在酣睡的兄弟二人。

乾清宮和內務府一個來回,又陪四弟胤禛睡了一個長長的午覺,小太子確實有點餓了,吃的有點急。

旁邊四阿哥有小太監們伺候着餵飯喂菜,也和他太子二哥一樣,張大嘴巴,努力的吞嚥。

四阿哥記得太子二哥的話,乖乖吃飯,不挑食,就能快快的長大。長大了就可以給皇阿瑪和太子二哥幫忙,看守庫房,批覆奏摺。

幾次張嘴想提醒這哥倆,吃慢點,細嚼慢嚥,可是又怕兩個兒子聽到他突然說話,嗆着了。罷了,兩個孩子今天確實是餓着了。

康熙皇帝默默的重新拿起自己的金筷子,兒子們吃的這麼香甜,他也不想幹看着。

作者有話要說:  康熙皇帝知道黃履莊的才華名聲,可是有很多顧忌,所以就想打壓一番。 歷史上也確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