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2)

1914年爆發的世界大戰中,交戰各國陸軍以不同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德國軍隊以其精良的裝備和所向披靡的攻勢令各國折腰,世界第一陸軍的稱號當之無愧;

法國陸軍崇尚進攻但戰術落後,戰敗後實力大衰;

俄國人步騎彪悍勇武,進攻時可以不計傷亡,投降時也是成羣結隊,人海依舊是他們最可怕的武器;

奧匈陸軍數量龐大但戰力有限,單獨作戰行動中還未取得過決定性的勝利;

名不見經傳的塞爾維亞陸軍利用地理和心理優勢讓入侵的敵人吃盡苦頭,無奈遭到四面夾擊並最終含恨亡國;

比利時人小小的陸軍不畏強權的精神令人讚歎,然而他們所能進行的只是螳臂擋車般的抵抗;

缺乏光榮傳統的英國陸軍在一大羣無能將領的指揮下毫無作爲,缺槍少炮的士兵們不得不用鮮血和生命保衛本土;

土耳其陸軍以嶄新的面貌讓人們看到了奧斯曼帝國復興的希望,官兵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得到了廣泛的好評;

意大利軍隊從戰爭開始到結束除了防守就是撤退,從未進攻的他們被評爲最無進取心的歐洲軍隊;

保加利亞軍隊參戰時已是順風順水,戰鬥中沒有多少出彩的表現。

在比利牛斯半島上,有一支逐漸被人們淡忘的軍隊,那是一支有着“步兵之花”美譽的軍隊。他們有過叱吒風雲的光榮歷史,他們憑藉步兵和火繩槍戰術在歐洲大陸縱橫達一個世紀,他們有着無數深受狂熱職業軍人精神浸潤的士兵,他們在戰爭中士氣高昂、具有高度的自信心和集體主義精神。

有人曾這樣評價:訓練有素的西班牙陸軍是歐洲最出類拔萃的軍隊之一,他們的士兵以職業軍人爲驕傲。在同等條件下,西班牙陸軍不懼怕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

16世紀初,西班牙王國以一個統一國家地身份登上歷史舞臺。在那個時代,西班牙軍隊以步兵爲主,步兵高於其它兵種。西班牙人在軍隊建設方面有許多獨創之處。新兵參戰前,均必須先在國內各部隊中由教官進行訓練。一批新兵訓練結束後,進部隊服常備兵役時,另一批新兵又被調去訓練。如此進行,川流不息,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的制度化。這就是歷史上新兵訓練制度的開始,並且先後爲歐陸國家所接受。此外,西班牙的步兵團也爲現代步兵團的確立打下了基礎。長矛兵和火繩槍手組成的“西班牙方陣”對各國陸軍頗有影響,並且很快成爲歐洲各國仿效的楷模,經久不衰達100多年。

然而,保守的制度和落後地思想讓這支陸軍在邁入19世紀後接連遭遇慘痛的教訓,他們無力阻擋拿破崙的法蘭西軍隊,更在一次次爭奪殖民地的戰爭中敗北,這是令西班牙陸軍蒙羞的一個世紀。與此同時,西班牙令世人羨慕的財富也在海盜劫掠和對外貿易中逐漸流失,英國人日益強盛的背後,一個帝國正在走向衰敗。

在年輕的阿方索十三世治下。老邁的西班牙帝國並沒有出現復甦的跡象。從1909年到1911年。阿方索十三世地統治爲一系列革命運動所困擾,其中尤以在馬德里和巴塞羅那發生地革命活動最爲劇烈,民衆甚至打出推翻君主制的旗號。阿方索十三世在輿論壓力下。在立法、教育和宗教等多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然而西班牙的陸軍和海軍仍舊和從前一樣死氣沉沉。

就是這樣一支軍隊,卻在1915年初醞釀着一次光榮地大爆發。

收復離開西班牙懷抱200餘年的直布羅陀對於阿方索十三世和他的將領們有着極大的誘惑,阿方索需要勝利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元帥和將軍們渴望在病入膏肓的英國人身上取得榮譽,這一切看起來都是如此美好,然而這些改變的根源只是德國政府的一紙通牒。

西班牙人懼怕戰爭,更懼怕與強大的德國人作戰。

法國投降後,德國陸軍可以輕易的通過法國西南部入侵西班牙。要知道,法西邊境上地西班牙防線還是上個世紀修建的。年久失修的工事根本無法阻擋德國軍隊的鐵蹄。

儘管如此,西班牙人還是希望憑藉自己獨特的地理優勢在德國人面前爭取更多的砝碼。在德西會談開始的頭幾天裡,阿方索十三世頻頻召開御前會議,其勤勞程度是登基以來所從未有過的。一份份不斷變化條件的電報從馬德里飛往柏林,西班牙大使也在談判桌上扭捏作態。

不過,西班牙人地好心情並未持續多久。2月21日,當擁有強悍戰力的希配爾艦隊出現在西班牙北部的桑坦德港外時,阿方索十三世和他的將領們幾乎嚇破了膽。自從無敵艦隊徵英遭遇潰敗之後,海軍就是西班牙人揮之不去的夢魘。後來隨着拿破崙時代法西聯合艦隊在特拉法加海戰中遭到納爾遜艦隊重創,西班牙海軍強國地位正式宣告結束。由於國家經濟狀況不佳,西班牙海軍得到的投入逐年減少,他們不僅缺乏先進的艦艇,水兵的士氣和訓練水平也很差,這直接影響了西班牙艦隊的戰鬥力。在1898年爆發的美西戰爭中,西班牙艦隊再次慘遭蒙羞,從此西班牙人的航海之心大受打擊,海軍更是淪爲二流。

1914年歐戰爆發之際,西班牙海軍在役的艦隻包括2艘即將退役的裝甲戰列艦、2艘輕型巡洋艦、4艘驅逐艦、20餘艘炮艦和巡邏艇,這些艦隻大部分部署在南部港口,北部只有少量輕型艦隻。

當希配爾艦隊出現在比斯開灣的海面上時,整個西班牙的海上力量還不足這支艦隊的三分之一,擁有305毫米和280毫米艦炮的德國艦隊完全有能力夷平西班牙北部沿海所有港口城市。

驚惶失措之餘,阿方索十三世立即向西班牙駐柏林大使拍發電報,要求其滿足德國政府的一切要求並儘快簽署同盟條約。此外,阿方索還召來德國駐馬德里大使,他面帶笑容的表達了西班牙政府對德國的友善之意,同時發誓要讓英國人滾出直布羅陀。

21日當晚。本着友好自願的態度,德國與西班牙籤署了德-西同盟條約,條約中規定西班牙政府向英國宣戰,並在一個月內攻佔英軍佔據地直布羅陀山以及港口,德國政府不直接出兵而是派遣一支軍事觀察團,同時無償向西班牙提供一批包括重炮和彈藥在內的軍火。成功佔領直布羅陀之後,西班牙控制的直布羅陀海峽將永久性的對德開放,德國艦隻可在西班牙沿海各港口停靠和補充食品、燃料等物資;如若西班牙軍隊無法在規定時間內佔據直布羅陀。德國政府將直接派兵進攻直布羅陀,屆時西班牙政府須將馬拉加、德土安兩座港口暫借給德國,同時全力配合德軍進攻直布羅陀的英國守軍,而德軍在攻下直布羅陀之後須將其歸還土耳其政府。

就在條約簽署當晚,希配爾艦隊搖身一變,成爲戰爭爆發後第一支對西班牙進行友好訪問的德國艦隊,包括戰列艦在內的所有艦隻均在西班牙艦艇的引航下進入桑坦德港。第二天,根據德-西同盟條約,從希配爾艦隊中地貨輪上卸下了大批槍炮和彈藥,其中還包括西班牙陸軍急需的280毫米重型榴彈炮。

條約簽訂之後。柏林和馬德里分別舉行了慶祝酒會。

辰天今天仍舊是一身戎裝。歐洲君主們在公開場合的穿着也歷來如此,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戰爭在歐洲盛行的原因。在柏林皇宮舉辦的這個酒會規模不大,與其說是慶祝條約簽署。更不如說是德國政府和軍隊內部的聚會,因爲出席就會的非德國人就只有西班牙大使和另外幾位談判代表了。在酒會開始時與西班牙人相互恭維了幾句之後,辰天便和魯普雷西特、提爾皮茲躲在一旁開小會。

“陛下,您覺得西班牙人有把握佔領直布羅陀要塞嗎?據我所知,那可是英國人在地中海區域最堅固的堡壘!”陸軍大臣、不久之前才從維也納返回柏林的魯普雷西特毫不避諱的說道,儘管西班牙大使就是不遠處與德國外交大臣聊天。

“勝敗各一半地機率吧!”

辰天右手端起酒杯泯了一小口,目前地西班牙軍隊是一支略顯神秘的力量,畢竟在美西戰爭之後西班牙人就很老實了。在另一個世界裡,一戰和二戰他們都沒有參戰(狡猾的佛朗哥政權並未加入軸心國作戰,而是不斷在兩邊撈取好處。這也是佛朗哥貞觀成爲最長命地法西斯政權,一直到70年代佛朗哥去世才宣告結束),雖然30年代經歷了大規模內戰,但內鬥很難反映出軍隊的真實戰鬥力。不過,憑藉德國龐大的情報網,辰天還是對這時西班牙陸軍和海軍的人員裝備有了個較爲直觀的瞭解。

“不管西班牙軍隊是否能在一個月內攻陷直布羅陀山,我都認爲帝國軍隊一開始就該出兵進攻並佔據那裡,加上蘇伊士運河也在我們手裡,從此進出地中海就由我們說了算!”德-西同盟條約簽訂之後。魯普雷西特似乎就對德國不直接出兵攻佔直布羅陀有些異議。以目前的歐洲局勢來說,沒有人敢對以德國爲首的同盟國說不。

“我親愛的兄弟,你想讓我們的盟友全都睡不着覺嗎?”辰天淡淡一笑,軍事有時候必須爲政治服務,佔據直布羅陀山就可以控制直布羅陀海峽,這可以讓德國在軍事上佔據巨大的優勢,但奧匈帝國、俄國、土耳其、希臘等國地艦隻想要出入地中海就都受到了潛在的限制,但讓西班牙在名義上控制這個海峽的話,各國的顧慮就會大大減小。

魯普雷西特用他那極富軍事天賦的腦袋想了想這個並不複雜的政治問題,他很快發現誠如辰天所說,正是因爲條約中任何情況下直布羅陀都將回歸西班牙這一條款,同盟各國對於這個條約的簽訂都表示歡迎,中立國家也沒有什麼反對的聲音。

“不要忘了,我們與西班牙政府之間還有共建新直布羅陀要塞、軍港和機場的附加條款,這足以讓我們牢牢掌握地中海大門地鑰匙!”辰天壓低聲音說到。

在這方面,老謀深算的提爾皮茲顯然有着更爲妥善的考慮,他提議將帝國海軍最快地幾艘戰巡派往地中海區域。於是希配爾艦隊中才有了“毛奇”號和“塞德利茨”號,加上一直駐泊在奧匈帝國軍港的“戈本”號(在另一個世界大名鼎鼎的戰列巡洋艦,與毛奇號同級,1912年被派往地中海區域巡戈),它們將成爲地中海最強、最快的海上機動力量,沒有任何一支船隊能夠從它們眼皮底下溜走。

“難道說英倫之戰結束之後,歐洲的重心……”

“沒錯,地中海!”辰天肯定了魯普雷西特的猜測。

地中海。介於歐、亞、非三大洲之間的廣闊水域,東西長約4000公里,南北寬約1800公里,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它在交通和戰略上均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西經直布羅陀海峽可達大西洋,東北經達達尼爾海峽連接黑海,東南經蘇伊士運河出紅海達印度洋,是歐亞非之間地重要航道,也是溝通大西洋、印度洋間的重要通道。世界上沒有哪片地理環境與人類進程如此息息相關,它的每一段海岸、每一個河口、每座島嶼、海底的每艘沉船。都浸透了人類文明的印跡。

從古至今。這裡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這片海域爆發過無數次經典的海戰,薩拉米海戰與希臘的崛起。阿克提姆海戰與羅馬帝國的衰弱,雷班託海戰與奧斯曼帝國的沒落,就在這一場場戰爭中,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着。

如果沒有大西洋,如果沒有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將在1000年內成爲一個乾涸的大咸坑。從這一點看,直布羅陀海峽更像是地中海地命門,而直布羅陀海峽北側地直布羅陀山則是命門上的鑰匙孔。隨着火炮技術的不斷髮展,部署在這座山上地大炮足以威脅任何一艘通過海峽的船隻。正是看到了這一點,英國人在佔領之後的200年裡不斷建設。現在已經把它變成一座巨大的要塞。

目前駐守在這裡的,是英國陸軍直布羅陀要塞守備部隊和皇家海軍的地中海艦隊。實際上西班牙人的情報並不十分準確,英軍總人數不是他們預測的7千人而是1萬1千人,包括許多之前從各英屬非洲殖民地撤回的殖民軍隊,有英國人、埃及人、南非人甚至印度人。他們基本上裝備着英軍最好的制式武器,直布羅陀要塞地大軍火庫裡還有相當多的槍支彈藥,儲存的食品和淡水能保證要塞被圍之後還能堅持至少4個月;英國地中海艦隊的主力早已撤回本土,此時那些戰列艦和巡洋艦大都在英格蘭附近的海底沉睡,留在直布羅陀軍港的是僅剩的輕型巡洋艦、驅逐艦和魚雷艇。此外西班牙的諜報人員還注意到港口的一角停泊着皺潛艇,但對它們是否具備正常戰鬥能力並不肯定;在直布羅陀要塞以北地軍用機場上只有2架舊式雙翼戰鬥機,不過軍港內還有6架加裝了劉易斯機槍的水上飛機。

西班牙軍隊所面對的最大威脅和1799年一樣都是英國人的大炮,當時法西聯軍的陸軍和海軍以優勢兵力圍困直布羅陀,英國守軍一度面臨糧食和彈藥極度短缺的不利局面,不過憑藉皇家海軍的卓越表現,英國人最終守住要塞並重創了法西聯合艦隊。

此時,西班牙人的戰略伙伴從法國人換成了德國人,而英國人卻沒有了強力海軍的庇護。只是在陸地和海洋兩面的防禦工事裡,英國人有着近700門性能不錯的火炮和150餘挺機槍。

1915年2月22日上午8時,西班牙政府正式向英國政府遞交最後通牒,要求英國在24小時內答覆是否歸還直布羅陀並撤出所有軍隊。

22日中午12時,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發佈動員令,全國從即日起進入戰備狀態。

下午6時,西班牙代表忽然中斷了與英國政府的會談。

23日上午8時,阿方索十三世在皇宮宣讀了宣戰詔書,西班牙正式對英宣戰,並宣佈直布羅陀海峽爲交戰區。西班牙海軍隨後出動艦隻封鎖了直布羅陀海峽東西出口,所有中立國船隻不得進出海峽。

直布羅陀要塞。

早在西班牙政府宣戰之前幾個小時,直布羅陀的英軍指揮官羅克將軍就已經收到國內的電報,英國與西班牙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現年51歲的羅克隨即命令整個直布羅陀軍事區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同時召集所有陸軍和海軍軍官開會。

會上,他向軍官們轉達了政府要求駐軍堅守直布羅陀的態度,並要求大家做好長期被圍困的準備。

“我們將重現1799年打敗法西聯軍的奇蹟,這將是帝國命運的轉折點!”儘管希望渺茫,羅克將軍還是努力鼓舞着衆人的士氣。

在座的軍官們心裡很清楚,這將是無限期、無希望的堅守,純粹是一場榮譽之戰。

西班牙宣戰之後,羅克將軍宣佈了要塞戰時糧食和淡水配給標準,所有軍官和士兵一樣每天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供應。儘管直布羅陀要塞、港口和邊界防線(直布羅陀與大陸相連的地峽地帶)裡的英軍官兵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戰鬥準備,但令人擔心的被困消息終究還是傳來了。由於英國本土遭到德國海軍的封鎖,之前運往直布羅陀的補給只能依靠從印度出發、繞過好望角的英國船隻。西班牙對英宣戰之後,西班牙海軍對直布羅陀海峽進行全面封鎖,第二天便扣留了一艘英國貨船和三艘企圖通過海峽的葡萄牙船隻。加上西班牙陸軍的陸上封鎖,直布羅陀自1799年之後又一次陷入重重包圍之中。

第29章 初見裕仁第15章 真真假假愚人節第91章 獵火雞節第21章 橋(4)第21章 施立芬新傳第18章 忠誠的代價第10章 築路行動第27章 托馬斯郵局第25章 梟雄還是鳥人第5章 誰來揭開謎底第66章 相會第103章 轟炸第13章 算盤與盤算第33章 天使降臨第21章 狂飈急進第18章 刺殺第23章 弱肉強食第25章 天網恢恢第29章 走馬換將又如何第21章 追擊邱吉爾(下)第14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1)第45章 回敬第65章 光復日第4章 陰謀第12章 法國投降了第73章 孤獨的傘兵第43章 飛機墳場第37章 鋼鐵塞納河第8章 來回奔波第19章 橋(2)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67章 流冰消逝第28章 光榮的撤退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17章 維也納之夜第48章 探密吉吉航空第35章 決戰波蘭第97章 東西.抉擇第38章 勝利之門第28章 暫結的爭端第10章 看不見的陰影第23章 華麗的謝幕第42章 狂風暴雨第3章 倔強第48章 探密吉吉航空第144章 夏威夷之夜第69章 意外的焦點第16章 吃了還想吃第40章 誤會第44章 新總統的天空艦隊第14章 百老匯第66章 相會第22章 葬禮第86章 步步緊逼第47章 海的力量第14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1)第22章 咖啡與果品之爭第43章 不經意之間第11章 來自帝國內部的風第22章 葬禮第13章 大膽的登陸計劃第47章 異動第38章 海盜第32章 戰鬥的號角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9章 難題第42章 最後的騎兵第31章 誰在懲罰誰第7章 老虎駕臨第14章 真航母換假出兵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71章 轉折第116章 沖繩.旗幟(下)第49章 專家的寶貴意見第42章 最後的騎兵第41章 海戰之王第34章 兄弟第33章 忠臣與叛將第32章 忠義之師第1章 最長的一天(1)第20章 漁網第14章 百老匯第33章 忠臣與叛將第32章 戰鬥的號角第84章 航跡第70章 鉅艦大炮第65章 敵後搗蛋隊第29章 走馬換將又如何第21章 宣戰第24章 一口一個第50章 鷹降英倫第9章 暴風驟雨第21章 施立芬新傳第14章 俄國人的虛僞勝利第41章 擴軍時代第49章 落魄皇帝第11章 梳理第26章 開羅之行第8章 來回奔波第26章 蓄勢
第29章 初見裕仁第15章 真真假假愚人節第91章 獵火雞節第21章 橋(4)第21章 施立芬新傳第18章 忠誠的代價第10章 築路行動第27章 托馬斯郵局第25章 梟雄還是鳥人第5章 誰來揭開謎底第66章 相會第103章 轟炸第13章 算盤與盤算第33章 天使降臨第21章 狂飈急進第18章 刺殺第23章 弱肉強食第25章 天網恢恢第29章 走馬換將又如何第21章 追擊邱吉爾(下)第14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1)第45章 回敬第65章 光復日第4章 陰謀第12章 法國投降了第73章 孤獨的傘兵第43章 飛機墳場第37章 鋼鐵塞納河第8章 來回奔波第19章 橋(2)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67章 流冰消逝第28章 光榮的撤退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17章 維也納之夜第48章 探密吉吉航空第35章 決戰波蘭第97章 東西.抉擇第38章 勝利之門第28章 暫結的爭端第10章 看不見的陰影第23章 華麗的謝幕第42章 狂風暴雨第3章 倔強第48章 探密吉吉航空第144章 夏威夷之夜第69章 意外的焦點第16章 吃了還想吃第40章 誤會第44章 新總統的天空艦隊第14章 百老匯第66章 相會第22章 葬禮第86章 步步緊逼第47章 海的力量第14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1)第22章 咖啡與果品之爭第43章 不經意之間第11章 來自帝國內部的風第22章 葬禮第13章 大膽的登陸計劃第47章 異動第38章 海盜第32章 戰鬥的號角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9章 難題第42章 最後的騎兵第31章 誰在懲罰誰第7章 老虎駕臨第14章 真航母換假出兵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71章 轉折第116章 沖繩.旗幟(下)第49章 專家的寶貴意見第42章 最後的騎兵第41章 海戰之王第34章 兄弟第33章 忠臣與叛將第32章 忠義之師第1章 最長的一天(1)第20章 漁網第14章 百老匯第33章 忠臣與叛將第32章 戰鬥的號角第84章 航跡第70章 鉅艦大炮第65章 敵後搗蛋隊第29章 走馬換將又如何第21章 宣戰第24章 一口一個第50章 鷹降英倫第9章 暴風驟雨第21章 施立芬新傳第14章 俄國人的虛僞勝利第41章 擴軍時代第49章 落魄皇帝第11章 梳理第26章 開羅之行第8章 來回奔波第26章 蓄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