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老虎駕臨

如同外界普遍預料的那樣,隨着德日之間的第一次全面戰爭最終以和談的方式結束,德日兩國不約而同的開始了大規模裁軍行動。儘管《德日釜山條約》並未對日本帝國的軍隊規模作出約束,日本天皇仍在停戰之後的第三個星期宣佈對陸海軍進行重新整編,重整後的日本陸軍常備部隊只保留兩個方面軍30萬人的規模,海軍撤銷聯合艦隊的戰時編制,改爲南九州、日本海、太平洋以及北海道四支警戒防衛艦隊,整個海軍只保留15萬作戰人員和大約10萬名後勤人員。

和日本帝國較爲徹底的整軍行動相比,德意志帝國所進行的則是一種較爲平穩的軍事調整,即轉入非戰時戰備狀態。海軍方面取消原有的戰鬥集羣編制,全體艦隻改由本土區、大西洋區、地中海區以及太平洋區四個司令部統轄,過去以戰列艦隊爲核心的模式也將向航母戰鬥羣模式轉變,每個航母戰鬥羣轄主力戰列艦1到2艘、重型航母1到2艘、護衛艦隻若干。本土司令部的防區囊括北海和波羅的海,通常不轄航母戰鬥羣,而是以巡洋艦、輕型警戒艦隻和海軍航空兵爲主;大西洋和地中海司令部以維持區域穩定、保護本國殖民地和海上航線爲主要任務,通常有一到兩個航母戰鬥羣活動,並配備大量巡洋艦和驅逐艦;太平洋司令部轄區最大任務也最重,因此一般都有三到四個航母戰鬥羣,且配備相對較多的潛艇以及海軍航空兵部隊。

空軍是德國各軍種中調整幅度最大的一支,在德日戰爭後期,德國空軍擁有各式軍用飛粘萬餘架,其中最具威懾力的的戰略轟炸機部隊就有各式中遠程轟炸機1萬2千多架,以戰機性能和飛行員素質著稱的戰鬥機部隊則轄有超過1萬架各式戰鬥機,此外還有數量不菲的戰術轟炸機、運輸機和偵察機。隨着戰爭的結束,它們中的一大半將轉入預備部隊或者直接進入戰備倉庫。但仍有奸多架部署在朝鮮半島、庫葉島、沖繩和海蔘葳地空軍基地,另有相同數量的戰機部署在印度洋區域、非洲和北美,而部署在德國本土的各種軍用飛機則超過6000架,它們的存在使得德國仍擁有這個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空軍部隊。

至於德國三軍中歷史最悠久的陸軍,戰後仍將保留60個標準師、20個快速旅以及若干特別作戰部隊,總兵力超過160萬,其中部署在本土與部署在海外的人員大約各一半,非洲籍士兵則大致保持百分之二十的比例。和海、空軍地戰略部署不同。德國陸軍派駐海外的兵力並沒有集中在遠東和太平洋區域,而是較爲均衡的分佈在遠東、東南亞、北美、非洲和法國。

在武器裝備方面,德國三軍在戰後都沒有立即大規模升級裝備的計劃,不過一些新的武器還是被逐步引入到現役部隊中,例如空軍的噴氣式戰鬥機、海軍的新型雷達潛艇以及陸軍的重型坦克。

西班牙,馬德里。

傍晚時分,一列車頭上塗有醒目鷹徽的火車緩緩靠近位於馬德里北郊的軍用車站。在往常,從法國南部開出地普通列車只需要十個小時就能抵達這座歷史悠久、富有文化底蘊地城市,但這列從圖盧茲開出的軍列卻花費了48個小時纔來到馬德里。

遠處隱約傳來陣陣炮聲,列車並沒有徑直駛入車站。而是在距離站臺五六十米的地方停了下來。列車剛剛停穩。一個個身穿黑色制服、頭戴德式m25黑色鋼盔地軍人就從列車前後的客運車廂裡跳了出來,除了軍官之外,他們每一個人手裡都拿着一支mp24衝鋒槍。這種攜帶方便、使用簡單的武器能夠在短時間內將附近任何一個可疑人物放倒,但直到他們將整列火車納入一個稀疏卻有效的警戒圈內,都沒有一個外人靠近這列火車。

這時,一個年紀在四十歲左右、戴着平頂短沿軍帽的上校軍官拿着一個簡易話筒走下第一節客運車廂,他的本名很普通,瓦爾特,在德國有上萬男性一出生就叫這個名字,但名字的平凡並不能掩埋一個人的才華,何況在德國曆史上叫瓦爾特的名人並不少,例如陸軍元帥瓦爾特弗萊歇爾馮羅爾就是威廉二世時期一名非常成功的將領。

瓦爾特朝四周看了看。然後舉起話筒:

“現在,所有坦克車組成員迅速到自己所屬車廂前集合!第一戰鬥小隊向車站摸索前進,其餘戰鬥小隊保持警戒!”

幾秒之後,另一羣穿黑色制服、手裡沒有任何武器地軍人迅速從客運車廂裡跑了出來,而位於前後幾節客運車廂之間的,是二十餘節通常用來裝運大宗物資的平板車廂,此時這些車廂上每節都有一座用帆布蒙蓋的“小山”,有的顯現出某種武器――坦克或是火炮的明顯輪廓,有的則是由各種箱子堆積而成的。

兩手空空的軍人們很快爬上其中一些平板車廂並將系帆布地繩索解開。

在帆布被掀去之後,一輛輛灰黑色的坦克在夕陽下顯現出一種異樣的深沉,它們炮塔旁邊那白色的數字編號則被映上了一種橘紅的顏色。

眺坦克,其中佛是大名鼎鼎的4-c型戰鬥坦克,另兩輛則是在國際軍事界還沒有多少名氣的虎-1型重型坦克,它們是這列火車上最昂貴也是最重要的貨物。列車上還有12門火炮和500箱彈藥,它們同樣是在西班牙作戰的聯合部隊所急缺的物資,但和前者相比,它們改變戰局的能力並不顯著。

就在軍人們忙着讓這些大傢伙重新活動起來的時候,另一組十幾名士兵,也就是前面那名軍官口裡所說的“

第一戰鬥小隊”,正端着槍躬着腰小心翼翼的向車站前進。雖說他們是受西班牙皇室和政府的邀請而來,如果在一週之前,他們毫無疑問的會受到非常熱烈的歡迎,但眼下的局勢卻大大出乎他們的預料――一路上,連接法國和西班牙的鐵路大動脈受到反政府份子的破壞。他們不得不等待鐵路工人和西班牙政府搶修好受損鐵路才能繼續前進,而愈是靠近馬德里,形勢就愈發的糟糕,在昨天晚上他們甚至還遭到不明槍手的襲擊,好在那些暴動者還有些自知之明,沒敢公然襲擊全副武裝的德國軍列,只是根據德國國內拍來的緊急電報,馬德里隨時都有可能成爲戰場。

因此。負責這列火車上全部人員及裝備安全的瓦爾特絲毫不敢大意,萬一前面那座車站已經被反政府武裝控制,那麼這一車重要物資就將落入敵人手中,這對於那些守衛馬德里的西班牙政府軍士兵以及多國聯合快速反應部隊官兵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

懷着忐忑而緊張的心情等待了幾分鐘之後,瓦爾特和他的士兵門從第一戰鬥小隊那裡得到了一個好壞兼有的消息――車站裡空無一人,但鐵軌和站臺設備基本完好!

在來西班牙之前,瓦爾特儘可能從上級那裡多瞭解了一些關於西班牙局勢的信息,情況遠比他想象的糟糕。雖然守衛車站的西班牙政府軍士兵完全有可能是奉了上級的命令撤到市區裡去加強守備,但瓦爾特更願意相信那些膽怯、缺乏士氣的西班牙士兵是逃跑了,而反政府武裝隨時都有可能打到這裡。情況已經由不得他等自己在國內的上級和西班牙政府聯絡並搞清這裡的真相。

“全體人員做好戰鬥準備。列車直接開進馬德里市區!”

在迅速對現狀作出判斷之後,瓦爾特上校再次通過他那簡易地鐵皮話筒向官兵們下達命令。這條鐵路線一直通向馬德里市區的中央火車站,如果線路完好的話。他們最多在晚上十點就能到達那裡,就算鐵路線路已經遭到破壞,他也可以憑藉這列火車上地坦克和突擊步兵趕到市區和聯合部隊會合。

列車很快重新開動起來,並緩緩穿過空空蕩蕩的軍用車站。夜幕降臨的時候,遠處的炮聲偶爾還是會響起,負責安全警戒的突擊步兵們按照瓦爾特的命令分散到各節車廂上,那六輛坦克重新調整好姿勢,炮口一左一右的保持戰鬥行軍模式。在虎-1坦克面前,4輛4型坦克的乘員們怎麼也找不到從前霸氣十足的感覺,畢竟不管是體形、噸位還是火力。虎-1都要強上一個等級,但這也不代表4型坦克就落伍了,至少在目前世界各國的裝甲部隊裡,能夠真正和4型坦克對抗地基本沒有,而以機動性能、最大行程、機械故障率以及成本方面,技術成熟的4-c則有自己的優勢。

30年代初的馬德里,市區規模很大但是現代化程度並不算高,而且整個城區的佈局顯然缺乏規劃,有的街道筆直寬闊。有些卻只能供人力車通過,城區建築的風格較爲統一,但偶爾也能看到一些異國風情濃郁的特色建築。僅從外部條件來看,馬德里這樣一座城市還是比較適合打防禦戰的,尤其是在反政府武裝缺乏重炮和裝甲車輛地情況下。

然而,這裡實際的情況卻是阿方索十三世政權在國內已經失去了大多數民衆的支持,那些生活在社會最低層渴望通過一場革命來改變自己受盡貴族壓迫、終年生活困苦的現狀,而青年知識份子們也看透了這個國家統治階層的腐朽無能,他們認爲必須通過推翻阿方索十三世政權、建立新的民主政權並進行徹底的社會改革才能一改西班牙在國際上的軟弱形象。因此,西班牙政府面對的並不僅僅是那些武裝起來的革命者,那些對革命持友善甚至支持態度的政府軍士兵、普通士兵都有可能反戈,這恐怕也是國際安全聯盟在迅速作出向西班牙派遣聯合部隊這個決定時所沒有料想到的。

和北郊的那座軍用車站一樣,馬德里的鐵路線在這時還沒有遭到人爲破壞,不過沿線各站點也大都處於無人狀態,瓦爾特不得不時時讓自己的士兵下車佔領那些控制檯以確保火車繼續向正確的方向前進。好在不久之後他們收到了來自國內的電報,先期抵達的聯合部隊剛剛進入馬德里市區並接管了一部分城區的防務,而馬德里市的中央車站以及周邊區域還掌握在忠於阿方索十三世的西班牙皇家衛隊手裡。

在一種異常警惕和沉悶的氣氛中,列車繼續向前行駛着,馬德里的大部分城區都已經陷入斷電狀態,鐵路沿線基本上是黑漆漆的一片,當列車上的燈光掃過、那一棟棟或高或矮的房屋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時候,人們彷彿置身於一羣沉默的巨人中間,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它們會突然站起來攻擊自己,這讓人非常缺乏安全感。好在過了大約一個小時,前方有燈光出現,在往前的鐵路站點便能看到西班牙軍人的身影。

夜裡9時,列車駛入馬德里中央車站。遠遠看去,站臺上人來人往頗爲熱鬧,可等靠近站臺再看,呈現在瓦爾特和他的士兵們眼前的卻是一副慘淡景象――走在站臺上的大都是西班牙政府軍士兵,他們一個個要麼頭上纏着繃帶要麼駐着柺杖,而且無不是垂頭喪氣、一言不發的,數千人卻顯得十分沉悶,所有人腦袋裡大概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趕緊登車離開這裡。

看着這個場面,瓦爾特有種很不好的預感,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接下來的戰鬥將十分艱難。難怪有傳言說阿方索十三世早早就離開馬德里去了局勢更加穩定的南方,如果這一消息屬實的話,守衛馬德里只剩下單純的政治意義。

第137章 人造英雄(下)第12章 維也納和會第25章 坦克星球第39章 迷霧第113章 飛彈計劃第7章 狙擊喬治.巴頓第15章 選人風波第25章 高智商人物第44章 故人來訪第43章 被強暴的政治第46章 毒氣第49章 前進威尼斯灣第39章 政治的結論第12章 空之主宰者(5)第74章 拒絕仁川第92章 決戰之地第79章 雙喜臨門第20章 致命大貝爾塔第14章 勝利的信心第81章 龍德施泰德第3章 最長的一天(3)第6章 男爵的紅披風第46章 葡月之變第49章 灰色天空,風邊世界第1章 皇帝的新衣第69章 意外的焦點第36章 鬼子們的頭頂第72章 超級艦隊第47章 異動第41章 偵察小兵第30章 金剛第21章 施立芬新傳第86章 步步緊逼第12章 遇見第92章 新角色第17章 真相第56章 兵臨夏威夷第31章 土耳其的天空第45章 齊柏林神話第154章 民俄的新武器第68章 大戰在即第47章 U213第30章 鴨媽媽與超級鴨媽媽第135章 人造英雄(上)第126章 一路向北(中)第27章 帝國財富第114章 沖繩.旗幟(上)第41章 重返柏林第10章 普利茅斯鬧劇第39章 政治的結論第110章 慣例第48章 探密吉吉航空第33章 碰壁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35章 惡變第45章 在天空中賽跑(上)第27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90章 坦克大會戰第14章 征服博內茅斯第30章 金剛第37章 閃電第3章 門線救險第30章 磨刀第32章 忠義之師第92章 新角色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60章 大禮第45章 在天空中賽跑(上)第52章 暗戰第6章 東防西擊第21章 追擊邱吉爾(下)第9章 末日行動第4章 觸手可及的勝利第26章 貢比南騙局第43章 女皇的決斷第60章 玄機第130章 利矛與堅盾(中)第20章 漁網第43章 不經意之間第28章 夢斷“施利芬”第1章 入侵者第82章 生死局第31章 康復治療第310章 怪獸出籠第48章 擦肩而過第135章 人造英雄(上)第36章 皇帝之死第6章 最長的一天(6)第47章 內外交困第64章 解放第20章 致命大貝爾塔第52章 暗戰第23章 旅順之淚第85章 驚世紐芬蘭第16章 圖斯潘潛艇事件第75章 千機大轟炸第21章 盟友與敵人第27章 馬特拉齊式防守第13章 不列顛自由軍第28章 驚天動地
第137章 人造英雄(下)第12章 維也納和會第25章 坦克星球第39章 迷霧第113章 飛彈計劃第7章 狙擊喬治.巴頓第15章 選人風波第25章 高智商人物第44章 故人來訪第43章 被強暴的政治第46章 毒氣第49章 前進威尼斯灣第39章 政治的結論第12章 空之主宰者(5)第74章 拒絕仁川第92章 決戰之地第79章 雙喜臨門第20章 致命大貝爾塔第14章 勝利的信心第81章 龍德施泰德第3章 最長的一天(3)第6章 男爵的紅披風第46章 葡月之變第49章 灰色天空,風邊世界第1章 皇帝的新衣第69章 意外的焦點第36章 鬼子們的頭頂第72章 超級艦隊第47章 異動第41章 偵察小兵第30章 金剛第21章 施立芬新傳第86章 步步緊逼第12章 遇見第92章 新角色第17章 真相第56章 兵臨夏威夷第31章 土耳其的天空第45章 齊柏林神話第154章 民俄的新武器第68章 大戰在即第47章 U213第30章 鴨媽媽與超級鴨媽媽第135章 人造英雄(上)第126章 一路向北(中)第27章 帝國財富第114章 沖繩.旗幟(上)第41章 重返柏林第10章 普利茅斯鬧劇第39章 政治的結論第110章 慣例第48章 探密吉吉航空第33章 碰壁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35章 惡變第45章 在天空中賽跑(上)第27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90章 坦克大會戰第14章 征服博內茅斯第30章 金剛第37章 閃電第3章 門線救險第30章 磨刀第32章 忠義之師第92章 新角色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60章 大禮第45章 在天空中賽跑(上)第52章 暗戰第6章 東防西擊第21章 追擊邱吉爾(下)第9章 末日行動第4章 觸手可及的勝利第26章 貢比南騙局第43章 女皇的決斷第60章 玄機第130章 利矛與堅盾(中)第20章 漁網第43章 不經意之間第28章 夢斷“施利芬”第1章 入侵者第82章 生死局第31章 康復治療第310章 怪獸出籠第48章 擦肩而過第135章 人造英雄(上)第36章 皇帝之死第6章 最長的一天(6)第47章 內外交困第64章 解放第20章 致命大貝爾塔第52章 暗戰第23章 旅順之淚第85章 驚世紐芬蘭第16章 圖斯潘潛艇事件第75章 千機大轟炸第21章 盟友與敵人第27章 馬特拉齊式防守第13章 不列顛自由軍第28章 驚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