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協議緩衝區

.在勃蘭登堡門享受過皇室貴賓的禮遇之後,裕仁親王又有幸在亞力山大廣場一睹德國禁衛軍的風範。

辰天不止一次的在這裡檢閱過他的部隊,但對於裕仁來說,這是第一次,也將是唯一的一次。

受閱部隊是德國皇家禁衛軍第,驃騎兵師和第5步兵師的3萬多名官兵,騎着白色駿馬走在隊列最前面的是他們的統帥馬修中將,他頭戴傳統的金色尖頂頭盔,身披深灰色的大披風,走過檢閱臺時將佩劍立舉於正前方。

緊跟在馬修將軍後面的是二十名手持槍旗的騎兵,他們的裝束要比普通禁衛軍騎兵華麗許多,胯下的戰馬一律爲黑色,而那些旗幟則代表着帝國、德皇和參閱各部隊。在經過檢閱臺時,他們向德皇和檢閱者們行注目禮。

隨後進入人們視線的,是2500名穿着傳統普魯士軍服、騎着黑色、白色或者灰色戰馬的槍騎兵,這也是目前德國最後一支千人以上規模的騎兵部隊。他們頭戴銀色的尖頂頭盔而不是作戰時的平頂無沿軍帽,手持3米多長、頂端帶有三角小旗的長槍,腰間的武裝帶上仍有皮質子彈匣,但他們背上並沒有騎兵短步槍。

清脆悅耳的馬蹄聲持續了好幾分鐘,就在騎兵隊列即將離開檢閱臺區域時,站在檢閱臺上的人們已經能夠聽到來自後面的馬達聲。如今的德國皇家第,驃騎兵師並不是一支傳統的騎兵部隊,除了禮儀性的2000多名騎兵之外,剩下的都是“現代騎兵”,也就是德國陸軍最引以爲豪的裝甲部隊。

不一會兒,兩輛炮管修長、車體前部塗有金色鷹徽的坦克以中等速度出現在廣場上。就坦克外觀來說,它們不同於德國陸軍現役的任何一種坦克,事實上,它們是由石頭dd型坦克的底盤加上特製炮塔並加以精心修飾以作爲儀仗坦克之用。40倍徑的50毫米坦克炮有些不倫不類,但其粗細長短在視覺角度卻是十分優雅地。特製的炮塔也被削去了棱角,並粉以墨綠色的油漆和碩大的白色鐵十字徽標。

同樣是兩輛一排,後面十四輛外觀上幾乎一摸一樣的坦克陸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直到這十六輛儀仗坦克駛過檢閱臺之後,進入廣場的纔是陸軍裝甲部隊標準配置的石頭dda輕型坦克,這些坦克數量同樣不多,只有24輛。與它們間隔一段距離地,是48輛特洛伊級的裝甲運兵車和60輛奔馳牌卡車。卡車上滿載全副武裝的士兵,後面還拖着77毫米或是105毫米火炮。以上便是皇家第1驃騎兵師的全部參閱部隊,可以說他們代表了戰爭中德國陸軍的總體裝備情況,但並不能如實反應目前德國陸軍的制式裝備,畢竟,只有柏林都遭受攻擊的時候,這支部隊纔有可能走上前線,那種情況或許永遠也不會出現。

這個時候,辰天小小的瞟了一眼身旁的裕仁親王,相比一年前。他並沒有長高多少。身形還是那樣的瘦小,據說成年之後也就是這樣地體形。此時他地目光緊緊注視着廣場上的參閱部隊,對於那些坦克和裝甲車似乎特別感興趣。

最後一排卡車漸漸離去之後。整齊的腳步聲總算來到了。在咕舉着軍旗地步兵後面16600名頭戴灰色m16圓頂大耳沿鋼盔、身穿新1918式陸軍步兵制服、身背毛瑟步槍、腰佩刺刀、腳踏大皮靴的步兵以8人爲一排邁着整齊的步伐進入廣場。衆人步調一致的行軍場面蔚爲壯觀,檢閱臺上的人們也受到這種氣氛的感染,一個個把胸膛高高挺起。當部隊隊列走過檢閱臺前時,裕仁同樣的舉起右手致以軍禮。

在沒有多少民衆旁觀的情況下,整個閱兵式只持續了近30分鐘。在這之後,辰天和裕仁沒有多作交流,而是一前一後走下觀閱臺,待他們坐上小汽車的時候,工作人員已經開始收拾打掃觀閱臺了。

由於時間尚早。辰天領着裕仁一行在菩提樹下大街走了一圈,這是一條兩側栽滿菩提樹、極富普魯士風格的大街,大街全長1.5公里,除了衆多菩提樹之外,沿街衆多地古典建築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即便是在這隆冬時節,街道旁一家家典雅的餐館、咖啡吧,以及那一團團熱氣,都能讓人感覺到這裡的繁華。只可惜因爲日本皇室成員到來。這條街被衆多軍人和警察暫時性的封鎖了,市民只能在警戒線外遠遠觀望,這裡也就看不到往常那種人聲鼎沸的場面了。

柏林乃至德國最好的大街令日本貴賓們既好奇又讚歎,許多人從前只聽說過巴黎的香榭麗大街,殊不知柏林的菩提樹下也別有一番風味。至於從未踏足歐洲地裕仁親王,這裡的一切對於他來說都是無比新鮮的。若是不礙於身份,他甚至想走進一家咖啡館去品嚐一下地道的德國咖啡。

在櫥窗裡那些店主和店員們的好奇目光中,這羣打擾了他們生意的不速之客慢吞吞的從西走到東,又從東走到西,這才登上汽車離去了。

此後,車隊徑直駛往德皇的臨時皇宮貢露宮,在建的新皇宮恐怕還要到1920年後纔會完工。因此,裕仁親王是不會有機會親眼目睹了。

簡單的歡迎午宴之後,辰天僅帶着一名翻譯與裕仁漫步於皇宮的走廊之中,其他的隨行人員則被留在暖和的大廳裡。

“一旦太平洋區域日美兩國的衝突不可調和,不知殿下有何應對之策?”

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辰天看起來有些漫不經心,但兩人都心知肚明,這是個難以避免的問題。

裕仁親王稍作思索之後答道:

“一旦有我國難以調和的衝突,自然要勞煩陛下的國家從中斡旋!”

“若德國的協調失敗呢?”辰天繼續發問。

又是三、四秒的思考,裕仁回答道:

“戰爭可免則免,若不能避免,那也只有全力一戰了!”

辰天趁機進一步問他:“先取菲律賓再圖東進嗎?”

這次是七、八秒的思考,裕仁道:“我國採取何種策略,恐怕要看陛下的決定了!”

“呵呵,我的決定?”辰天臉上裝作不解。心裡卻在暗道這小子也不簡單。

這時,裕仁反問到:“陛下忘了兩國地新加坡密約?”

“噢,當然不會忘記!”辰天清楚裕仁接下來的問題,但他不打算被對方繞到圈子裡去,於是搶先說道:“若是太平洋戰事爆發,我國當以海軍主力西進!至於戰策,那還是要看貴國如何取捨了!”

這回裕仁側是很直接,“若貴國海軍主力真如陛下所說。那我國自當先圖菲律賓,再以海軍尋找海上決戰的機會!”

辰天笑了,此時的山本五十六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海軍少尉,即便戰事到30年才爆發,那也輪不到他來指揮日本艦隊。不過,此時已經注意到航空用途的日本海軍或許會提前上演珍珠港一幕,至於結果如何就沒有人能知道了,畢竟帕斯卡弗洛給全世界人民都好好上了一課,這其中也包括美國人。

見辰天發笑,裕仁很是納悶。但又不好直接相問。於是旁敲側擊到:

“敢問陛下對我國的戰略有何高見?”

辰天不笑了,以俯視的姿態看着裕仁,“高見不敢當!只是覺得以貴國地海軍實力加上我國的牽制。東南兩面同時出擊亦可爲!”

同時襲取菲律賓和夏威夷對於日本人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誘惑,只見裕仁微微皺起眉頭,努力思考這帶有恭維性質的話語背後真正含義何在。

見裕仁陷入沉思,辰天便藉機繼續對他施加影響:

“再強的國家面臨兩線作戰也會心驚膽戰,這樣的經歷我國早已品嚐,若英法俄三國齊心協力,則我國未必能夠取勝!因此,在面對共同敵人之時,你我應以此爲戒!”

裕仁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但才過了一會兒。他便提出一個令辰天很不願提及的問題:

“陛下,在下有個疑問,既然日德已經成爲堅實的盟友,爲何不共同排擠俄國以瓜分支那呢?想必陛下也知道,支那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目前又處於混亂時期,孱弱的國防更是不堪一擊!只要陛下願意,我們兩國可以黃河爲界,日佔北、德佔南。絲毫不用理會俄國人地要求!若俄國人冥頑不靈,我國必將予以迎頭痛擊!待太平洋局勢穩定,我們兩國再東西夾擊俄國,世界必然爲我們兩國所共同主宰!”

以目前德日地關係,中國問題的確是辰天所最爲頭疼的事情。讓日本佔據東南亞大部已經助長其軍事潛力和爭霸野心,若再讓他們將半個中國歸入治下,不僅會令那個東方古國生靈塗炭,更會讓日本擁有可怕地資源和力量。

同時,辰天也爲這個年輕親王逐漸顯露出來的野心而感到擔憂。仔細思考了一會兒,他開口道:

“殿下可知緩衝一說?”

“緩衝?”裕仁有些意外,雖說他並不是物理學家,但對這樣一個很平常的概念還是知道的。

“是的,緩衝!椅子的座墊、汽車的輪胎還有大炮的液壓裝置便是緩衝!以歐洲爲例,強國接壤必難免一戰,德法如此,俄奧亦是如此,即便是隔着英吉利海峽,英法之爭也持續了千年!若德日俄三國共分中國,三國勢力必然匯聚於此,和平的開發期之後,殿下,您知道是什麼嗎?”說這些話的時候,辰天緊緊盯着對方地雙眼,那雙小小的眼睛裡看似懵懂,實際上遠比同齡人成熟。

“是戰爭?”裕仁親王很不情願的說出這句話。

“沒錯,戰爭!亦或是德日對俄,亦或是德俄對日、日俄對德,勝敗且不論,長久的友好關係便會毀於一旦!”辰天語氣深沉的說到,“因此,有一足夠大的緩衝區是非常必要的,就像目前德俄之間的波希米亞與匈牙利!”

裕仁很快提出自己的看法:“可是三國之間真地需要如此之大的緩衝區?或是在長江與黃河流域之間劃出一塊專門的緩衝地帶即可?”

辰天搖搖頭。

裕仁隨即又說:“那以半個支那爲緩衝區如何?”

辰天還是搖頭。

裕仁突然冷冷的說道:“陛下似乎在有意袒護支那!”

辰天心中一驚,但與裕仁對視的目光卻絲毫沒有退讓,並且告訴對方:“若貴國放棄緩衝區,那我國寧願與貴國一戰,敗者早日退出中國,免得兩國傷了元氣!”

此話一出,辰天明顯看到裕仁的眼神發生了一點變化。

隨後,裕仁將目光轉向別處,嘴裡卻不依不撓的說道:

“陛下的話有些令人失望!”

辰天毫不客氣的迴應到:“我只是不希望強敵當前的時候兩國爲了別的東西而起爭執!如果貴國只是在中國開礦山、修鐵路和正常經商,我國絕不干涉!但若是有違反德日俄三國密約的行爲,我國必定採取相應的措施!”

在這之後,兩人的單獨會談不歡而散。

當天晚上,德國皇室和政府爲來訪的日本皇太子一行舉辦了盛大的歡迎晚宴,政府高官、軍隊高級將領和柏林上流人士均被邀請出席。下午的不快並沒有讓辰天和裕仁缺席宴會,相反,致詞之後兩人還在閃光燈前手握手合影,不用說,這張照片隨後又將成爲各大報刊的頭條。不過,晚宴剛剛過半,辰天便以身體抱恙爲由提前離開。等到晚上10點晚宴正式結束的時候,兩位主角都已不見蹤影。

次日,裕仁一行離開柏林開始了計劃中的行程。

四天之後,辰天收到了裕仁親王從布達佩斯寫來的親筆信,裕仁在信裡爲此前不禮貌的爭執而向辰天道歉,並闡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在信的末尾,他還是表示接受辰天提出的將中國劃爲中立緩衝區域一說。

在以溫和的詞句寫了一封覆信之後,辰天知道這個小小的爭端表面上就此結束了,但是他與裕仁之間的裂痕也就此留下了。儘管這是遲早的事情,但辰天還是沒有想到它會來得如此之快。

第142章 刀鋒上的較量(中)第79章 雙喜臨門第157章 森林之王(中)第27章 德國妓女第5章 鬧劇收場第24章 最原始的裝甲聚會第14章 百老匯第8章 最後一課第48章 叛亂者第4章 最長的一天(4)第16章 裝甲軍團第3章 出招第14章 勝利的信心第26章 伏擊第77章 選婿第26章 爲了金庫而奮鬥第7章 邊境摩擦第125章 一路向北(上)第33章 合擊第3章 馬蜂窩第34章 特使第44章 躁動的夜第5章 潘興的助手第49章 符騰堡之變第40章 獨中兩元第38章 暗夜精靈第16章 識破第102章 抵抗第79章 雙喜臨門第103章 轟炸第26章 太子的合約第29章 海軍榮耀第13章 誰是主角第53章 小成本大製作第152章 做客第12章 空之主宰者(5)第30章 金剛第14章 勝利的信心第4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2章 我猜我猜第23章 弱肉強食第58章 空中管風琴第12章 遇見第5章 誰來揭開謎底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46章 先行者第148章 濃縮就是精華(下)第26章 開羅之行第131章 利矛與堅盾(下)第16章 迴光返照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40章 時代的分界線(下)第37章 皇位第138章 時代的分界線(上)第39章 迷霧第32章 暴雨前的微風第3章 帝國朝陽第97章 東西.抉擇第33章 碰壁第11章 獵熊第92章 新角色第42章 狂風暴雨第20章 橋(3)第1章 我難過第30章 金剛第26章 伏擊第27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161章 X聯隊(中)第5章 我們的巴巴羅薩第29章 帝俄崩潰第2章 絢爛之海第5章 哥尼斯堡少年軍校第27章 托馬斯郵局第27章 旅行第38章 全金屬時代第33章 進退第20章 死神曲第3章 左滿舵第28章 驚天動地第5章 誰來揭開謎底第28章 夢斷“施利芬”第92章 決戰之地第32章 暴雨前的微風第9章 末日行動第89章 國軍.整備第47章 在天空中賽跑(下)第157章 森林之王(中)第50章 鷹擊長空第19章 黑色風暴第17章 真相第16章 迴光返照第25章 速度之賽第1章 法國人的微笑第10章 奧利之惑第12章 捕魚第9章 艦隊大甩賣第32章 回光第8章 空之主宰者(1)第36章 外交糾紛
第142章 刀鋒上的較量(中)第79章 雙喜臨門第157章 森林之王(中)第27章 德國妓女第5章 鬧劇收場第24章 最原始的裝甲聚會第14章 百老匯第8章 最後一課第48章 叛亂者第4章 最長的一天(4)第16章 裝甲軍團第3章 出招第14章 勝利的信心第26章 伏擊第77章 選婿第26章 爲了金庫而奮鬥第7章 邊境摩擦第125章 一路向北(上)第33章 合擊第3章 馬蜂窩第34章 特使第44章 躁動的夜第5章 潘興的助手第49章 符騰堡之變第40章 獨中兩元第38章 暗夜精靈第16章 識破第102章 抵抗第79章 雙喜臨門第103章 轟炸第26章 太子的合約第29章 海軍榮耀第13章 誰是主角第53章 小成本大製作第152章 做客第12章 空之主宰者(5)第30章 金剛第14章 勝利的信心第4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2章 我猜我猜第23章 弱肉強食第58章 空中管風琴第12章 遇見第5章 誰來揭開謎底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46章 先行者第148章 濃縮就是精華(下)第26章 開羅之行第131章 利矛與堅盾(下)第16章 迴光返照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40章 時代的分界線(下)第37章 皇位第138章 時代的分界線(上)第39章 迷霧第32章 暴雨前的微風第3章 帝國朝陽第97章 東西.抉擇第33章 碰壁第11章 獵熊第92章 新角色第42章 狂風暴雨第20章 橋(3)第1章 我難過第30章 金剛第26章 伏擊第27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161章 X聯隊(中)第5章 我們的巴巴羅薩第29章 帝俄崩潰第2章 絢爛之海第5章 哥尼斯堡少年軍校第27章 托馬斯郵局第27章 旅行第38章 全金屬時代第33章 進退第20章 死神曲第3章 左滿舵第28章 驚天動地第5章 誰來揭開謎底第28章 夢斷“施利芬”第92章 決戰之地第32章 暴雨前的微風第9章 末日行動第89章 國軍.整備第47章 在天空中賽跑(下)第157章 森林之王(中)第50章 鷹擊長空第19章 黑色風暴第17章 真相第16章 迴光返照第25章 速度之賽第1章 法國人的微笑第10章 奧利之惑第12章 捕魚第9章 艦隊大甩賣第32章 回光第8章 空之主宰者(1)第36章 外交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