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們的巴巴羅薩

滅日

德國柏林,帝國三軍最高統帥部。

日本、澳新之間相互宣戰,德國想要扮演的顯然是個看起來置身事外而暗地裡搞點小動作的角色,不管是將領還是政客,大家都希望日、澳打得越久越好,這樣德國既可以大買軍火,也可以讓自己最大的潛在競爭對手在大洋州多耗費一些精力。

爲此,最高統帥部新設立了一間大洋州局勢觀察室,這無外乎是聚集一些高級參謀和情報人員,再以沙盤的形式將那裡的戰局標註出來,並實時更新最新進展,好爲決策者們提供參考。這裡的人氣雖然很旺,卻遠遠比不上隔壁的東歐局勢觀察室,名爲觀察室,但這時誰都知道德國馬上要有東進的大動作了,而這個大房間也將成爲“巴巴羅薩”的決策之地。

當小安德雷斯去了皇家陸軍學院、小莎莎開始遊歷歐洲的時候,皇宮對於辰天顯然已經沒有太多的吸引力,於是這天剛用過早餐,他就來到了位於柏林施普雷河畔的最高統帥部。若是在平時,陸海空軍大臣通常每兩天或者三天來這裡一次,總參謀長們基本上會天天來,最近一段時間,這個規律似乎已經失去了效力,不管是陸軍、海軍還是空軍的統,帥們,只要不外出視察部隊、指導演習,每天都會在這裡呆上一段時間。

目前德國海軍的領導層仍以“四大元帥”爲首,海軍在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不斷髮展進步,可是功勳們卻一天天老去,66歲的胡戈.馮.波爾、64歲的萊茵哈特.舍爾、64歲的希佩爾,還有65歲的普魯士親王和海軍元帥阿爾貝特.威廉.海因裡希,德皇的父親。

這些人基本上已經接近退役的年齡,同樣的,一個屬於崛起和奇蹟地海軍年代也即將結束,充滿活力的新時代將是令人期待的。

至於陸軍部。在北美戰事結束之後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人事調整,1850年以前出生的將領們主動申請退居二線,包括前陸軍大臣卡爾馮.比洛、前陸軍總參謀長保羅,馮.興登堡、前波蘭集羣統帥兼波蘭總督奧古斯特馮.馬肯森、陸軍元帥亞歷山大.海因裡希.魯道夫.克盧克,德皇的嫡系將領、率軍在美國和加拿大獲得一系列輝煌勝利的奧利.卡恩上將成爲新的陸軍大臣,總參謀長由1865年出生地埃裡希魯登道夫擔任,小他四歲的馬克斯.霍夫曼出任第一軍需總監,接近退休年紀的弗朗索瓦元帥擔任法國駐軍統帥兼法國總督。而在各下級作戰部隊,1870年後甚至是1880年後出生的優秀軍官也開始擔當大任。在戰爭中表現突出的古德里安升任德國裝甲集羣指揮官,隆美爾接替其皇家戰鬥集團軍裝甲軍一職,在加拿大戰場有卓越表現的曼施坦因擔任德國裝甲兵技術總監,此前在總參謀部供職的馮.龍德斯泰德前往第3集團軍擔任指揮官,受到重點關注的還有46歲的陸軍上校馮.克萊斯特、馮.勒布等一批能力出衆的中層指揮官。

空軍方面,經過德美戰爭和加拿大之戰地錘鍊,指揮層已經出現了一批像凱瑟林、施佩勒這樣40出頭地優秀聯隊長,也有馬克斯.伊梅爾曼、馮.裡奇特霍芬、奧斯瓦爾德、恩斯特.烏德特之類的超級王牌飛行員和一大批王牌飛行員,61歲的澤克特仍擔任空軍大臣一職,空軍總參謀長則由他地副手瓦爾特威弗爾准將出任。組織才能出衆的埃哈德.米爾希上校擔任空軍部第一軍需總監。

春天的晴朗天氣總是能夠給人一個好心情。辰天剛剛下車,就在統帥部門口看到海軍元帥們正神采飛揚的熱烈交談着,後面還站着好些分艦隊司令官和參謀長。看這架勢海軍部今天似乎有什麼重要回憶。辰天在腦海裡回憶着,卻想不起來海軍部報告過這幾天會有什麼大動作,帶着這個不大不小的疑問,辰天走上去和元帥們一一握手。

“我很想知道今天究竟是什麼好日子,我的元帥們一大早就興致勃勃的聚集在這裡?”

“噢,陛下,我們就猜準了您今天會來!這不,我們大家都在這裡等着您呢!”波爾元帥滿臉悅色的說道,“您看,從普魯士建立海軍到現在都快100年了。我們準備搞一個盛大的百年慶典!”

“噢,原來如此!”辰天這才恍然大悟,普魯士王國一開始是沒有海軍的,直到19世紀初纔開始籌劃建立海軍並於1833年在北海建立軍港,當初地普魯士海軍只是一支影響力較小的近海力量,在整個世界只算得上二流,直到德意志帝國成立尤其是威廉二世決定將自己的海軍建成一支大洋艦隊的時候,德國海軍才真正開始崛起。

“雖然真正意義上的百年慶典應該在1933年舉行,但我們覺得可以提前來一次慶典式的大演習。併名正言順的將海軍主力重新調配,也好爲接下來的行動做準備!陛下覺得如何?”

“嗯,我們進去再詳談吧!”

在走進統帥部之前,辰天的目光在人羣中搜索了一番,果然看到了雷德爾中將和鄧尼茨中將,他們現在一個是德國海軍參謀部地副總參謀長,一個是德國潛艇部隊的最高指揮官,只是看到雷德爾的白髮,辰天有種歲月不饒人的感覺,36歲的鄧尼茨還稱得上年輕,可1876年出生的雷德爾去年剛剛度過了自己的50歲生日!

在另一個世界,兩人雖是德國海軍的主力干將,但在巴巴羅薩計劃中卻沒有扮演什麼重要角色,或者說當時德國海軍的實力限制了他們在波羅的海和芬蘭灣有所作爲。這一次,時代不同,實力也不同,德國海軍將讓波羅的海編成自己純粹的內海,除了波羅的海之外,德國海軍同樣有能力在黑海、巴倫支海、太平洋和白令海作戰,以達到從海上全面封鎖俄國的目的。

爲此,這次就連常駐遠東的海軍上將馬克西米立安.馮.施佩上將和他地太平洋艦隊也將被召回,待重返遠東的時候。這支艦隊將會從頭到腳煥然一新,準備替換舊艦隻的新式戰艦現在大都已進入最後的裝配和試航階段。

“陛下,諸位元帥、將軍,我認爲演習最好在9月或者10月舉行,這樣各艦隊既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準備並返回本土,又能在明年春天之前返回各自的駐地!”

率先發言的仍是海軍大臣馮.波爾元帥,他準備在這次巴巴羅薩結束之後退役,因此這將是他軍事生涯的最後一次表演。在這之後。海軍大臣地位置將讓給年富力強的將領們,而作出在巴巴羅薩之後退役決定的還有近來身體欠佳的舍爾元帥和海因裡希親王。

辰天想了幾秒,“各艦隊主力艦進行大修和改裝的時間可不大相同哦,這一點是要考慮到的!”

“陛下所言極是!”波爾點點頭,“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施佩上將指揮的太平洋艦隊主要艦隻的艦齡最老,按照海軍目前的標準,一半需要更換新艦,另一半進行技術大改裝!這預計需要耗費4到6個月地時間,而且他們航程又是最遠地!”

“可以提前讓他們回到本土。從7月或是8月開始更換新艦和大改裝。這樣到明年3月的時候,一支全新的艦隊就可以出發前往遠東了!”海因裡希親王語速緩慢地提出自己的建議,65歲在海軍將領裡不上高齡。78歲的提爾皮茨還能經常出來串門,但這位普魯士親王的健康狀況似乎卻出了一些問題,自從德美海戰結束以來,他就一直咳嗽得厲害,最近更是準備將聯合航母編隊的指揮權轉交給海軍副總參謀長雷德爾。

“親王殿下說的對,地中海艦隊、大西洋艦隊可以稍晚一些回國,畢竟他們的都是新艦!不過我有一點比較擔心,那就是我們的太平洋艦隊進行更換新艦和改裝之後,戰鬥力勢必大大提高,這恐怕會引起日本的警惕和敵視。”說話的是萊茵哈特.舍爾元帥。現任各海軍艦隊地總指揮官,病榻上的常客之一,很有可能提前退役。

“這種警惕和敵視是由來已久的,就像他們進攻澳大利亞而我們在暗地裡出資、出武器幫助澳大利亞人,我們進攻俄國的時候他們肯定也會給我們製造點麻煩。只要大洋洲的戰事能夠維持到年底,他們肯定無暇顧及我們的這次行動!”

在這一點上,波爾倒是看得很透徹。

“說得很不錯,我只有一點要補充!”辰天一本正經的說道,“演習之後正好是我45歲生日!”

衆人先是一愣。接着紛紛樂了。

會議結束之後,辰天單獨留下鄧尼茨中將。

“這次巴巴羅薩海軍以水面行動爲主,你抽調潛艇部隊裡最好的戰鬥潛艇組,大概要300組,秋天的時候前往哥尼斯堡、格拉斯格、突尼斯、普拉和墨西哥接收新式潛艇。另外,明年施佩艦隊返回遠東地時候,這300組中的一半要與他們同行,並將新的潛艇基地安在膠州灣,明白嗎?”

鄧尼茨揣摩了一會兒,“陛下的意思,是將我們的潛艇力量部署在遠東和太平洋區域?”

“沒錯!一個資源缺乏的島國最害怕的就是被孤立,你的潛艇部隊到了那裡之後,儘量在航空部隊的配合下熟悉整個區域的環境,一旦情況有變,你們將是割斷敵人動脈的鋒利匕首!”

辰天和鄧尼茨都知道,就算有德國的支持,澳大利亞也很難長期抵擋日本的進攻,當日本人將家門口收拾乾淨的時候,爭霸世界的野心不久便會付諸行動,日德對峙甚至是戰爭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不管是對峙期還是戰爭時期,部署在遠東的德國潛艇都會是日本人內心底害怕的力量。

“加上佈雷潛艇部隊,膠州灣的海軍基地最多將容納200多艘潛艇,說實話,我有些擔心日本人會不惜一切代價從空中、陸地、海上圍困和摧毀我們的基地!”鄧尼茨坦直的說出了自己的擔憂,畢竟日本是目前當仁不讓的世界一流軍事強國,海軍總噸位與德國海軍之比是3比4,而且地理因素將基本抵消這小小的差距。

“這點我也考慮到了,但是在阿留申羣島、菲律賓羣島、夏威夷羣島被日軍強佔之後,除了青島,我們只有儘可能從俄國人那裡取得前線基地了!這就是我們要先進行巴巴羅薩行動的一個主要原因了!”辰天認真的說道,“我們的巴巴羅薩!”

海軍在緊鑼密鼓進行籌備的時候,德國陸、空軍也在積極完善自己的準備。從1927年5月起,105個非洲殖民師開始在德國整I1,其中8個師將成爲德國殖民軍中首批標準配備的裝甲師,17個師從戰鬥步兵轉職成爲專門的工程部隊負責架橋修路,30個師將專門訓練如何保衛後勤運輸線,到了冬天的時候,這一百餘萬非洲士兵還將在阿爾卑斯山進行特別的寒冷訓練。

空軍方面,德美戰爭中大顯身手的道尼爾II型遠程轟炸機得到認可,航程更遠、載彈量更大的道尼爾III已經研製成功並開始裝備一線轟炸機部隊,加上由帶薪預備兵組成的二線轟炸機部隊,德國到1930年之前將擁有3500架道尼爾II、1500架道尼爾III以及大量的預備飛行員。

此外,隸屬於空軍的第1空降軍、第2空降軍分別在1927年夏天和秋天建立,並陸續在法國和德國西部進行了幾次大規模演習。

德國的一系列軍事準備很快讓俄國人感到不安,他們一方面派出全權特使前往日本試圖締結攻守同盟,另一方面仍在做着與德國和解的努力。當德國百年海軍慶典開幕的時候,女皇狄安娜一世更是親自前往德國參加慶典。

第5章 鬧劇收場第31章 蘇格蘭傭兵公司第26章 開羅之行第133章 元首的碰面(中)第31章 流矢第138章 時代的分界線(上)第91章 玫瑰.鮮血第39章 凱旋的驚喜第10章 空之主宰者(3)第29章 初見裕仁第49章 灰色天空,風邊世界第49章 不列顛艦隊第20章 英倫破壞者第45章 開幕式第24章 掌心第112章 “國寶”駕臨(下)第11章 計劃,變化第45章 開幕式第32章 新秀第27章 公路血案第24章 猛火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21章 以帝國皇儲之名第80章 血火南海第7章 小麻煩大問題第23章 橋(6)第10章 勇者之戰第53章 小成本大製作第54章 圖紙第44章 新總統的天空艦隊第31章 誰在懲罰誰第2章 灰色星期天第25章 速度之賽第66章 遭遇超級戰機第162章 X聯隊(下)第12章 紅色海豚第19章 針鋒相對第26章 蓄勢第32章 暴雨前的微風第31章 波羅海狼第70章 決定性因素第11章 計劃,變化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49章 軍火第22章 法國莽夫第30章 英雄第98章 支點第7章 血紅第15章 反對無效第1章 最長的一天(1)第9章 暴風驟雨第31章 兩線作戰第20章 盟約第50章 邀狼共宴第56章 兵臨夏威夷第47章 飛吧,德意志之鷹第130章 利矛與堅盾(中)第7章 狙擊喬治.巴頓第17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4)第32章 命運行動第83章 愚人愚見第66章 相會第106章 語不驚人第22章 法國莽夫第14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1)第16章 裝甲軍團第35章 德意志刺刀第96章 海嘯第10章 收穫第5章 戰爭休止符第48章 新格局第30章 密約第152章 做客第23章 橋(6)第48章 新格局第2章 格魯吉亞屠夫的入夥第14章 男人的悲喜第1章 爭議話題第33章 烽煙起第35章 勳章第42章 天使也瘋狂第6章 安內第41章 重返柏林第34章 進軍薩洛尼卡第9章 難題第35章 德意志刺刀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10章 名人第15章 威廉大帝第21章 以帝國皇儲之名第110章 慣例第38章 全金屬時代第4章 霞飛的賭局第34章 兄弟第28章 暫結的爭端第4章 觸手可及的勝利第37章 閃電第1章 最長的一天(1)第50章 我的世界我作主第48章 怨怨相報
第5章 鬧劇收場第31章 蘇格蘭傭兵公司第26章 開羅之行第133章 元首的碰面(中)第31章 流矢第138章 時代的分界線(上)第91章 玫瑰.鮮血第39章 凱旋的驚喜第10章 空之主宰者(3)第29章 初見裕仁第49章 灰色天空,風邊世界第49章 不列顛艦隊第20章 英倫破壞者第45章 開幕式第24章 掌心第112章 “國寶”駕臨(下)第11章 計劃,變化第45章 開幕式第32章 新秀第27章 公路血案第24章 猛火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21章 以帝國皇儲之名第80章 血火南海第7章 小麻煩大問題第23章 橋(6)第10章 勇者之戰第53章 小成本大製作第54章 圖紙第44章 新總統的天空艦隊第31章 誰在懲罰誰第2章 灰色星期天第25章 速度之賽第66章 遭遇超級戰機第162章 X聯隊(下)第12章 紅色海豚第19章 針鋒相對第26章 蓄勢第32章 暴雨前的微風第31章 波羅海狼第70章 決定性因素第11章 計劃,變化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49章 軍火第22章 法國莽夫第30章 英雄第98章 支點第7章 血紅第15章 反對無效第1章 最長的一天(1)第9章 暴風驟雨第31章 兩線作戰第20章 盟約第50章 邀狼共宴第56章 兵臨夏威夷第47章 飛吧,德意志之鷹第130章 利矛與堅盾(中)第7章 狙擊喬治.巴頓第17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4)第32章 命運行動第83章 愚人愚見第66章 相會第106章 語不驚人第22章 法國莽夫第14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1)第16章 裝甲軍團第35章 德意志刺刀第96章 海嘯第10章 收穫第5章 戰爭休止符第48章 新格局第30章 密約第152章 做客第23章 橋(6)第48章 新格局第2章 格魯吉亞屠夫的入夥第14章 男人的悲喜第1章 爭議話題第33章 烽煙起第35章 勳章第42章 天使也瘋狂第6章 安內第41章 重返柏林第34章 進軍薩洛尼卡第9章 難題第35章 德意志刺刀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10章 名人第15章 威廉大帝第21章 以帝國皇儲之名第110章 慣例第38章 全金屬時代第4章 霞飛的賭局第34章 兄弟第28章 暫結的爭端第4章 觸手可及的勝利第37章 閃電第1章 最長的一天(1)第50章 我的世界我作主第48章 怨怨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