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名將對決

.如果隆美爾與巴頓對戰,誰會贏?

如果隆美爾與巴頓指揮着一支規模相似的裝甲兵團並且正面對戰,誰會贏?

這個如果在另一個世界是不成立的,因爲兩人從來沒有真正交過手。但是,兩個身處不同陣營的人卻有着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可以說兩人都是爲戰爭而生、視榮譽爲生命的高貴軍人,且都以坦克機動作戰的戰術見長,兩人分別是本國最先提出並創建裝甲部隊的人,軍事生涯上各自創造過獨一無二的軍事事件——隆美爾率萬人俘虜了,萬意大利軍隊,巴頓下令部下去偷自己側翼部隊的油,兩人所指揮的部隊戰鬥中的傷亡率通常都很低,兩人在有生之年都想與對方真正在戰場上較量一次(《隆美爾傳奇的一生》與《巴頓將軍那》有著),可是最後卻都在非正常情況下死去了。

作爲兩位極有個性的裝甲部隊指揮官,隆美爾和巴頓也有許多截然不同的特點,陣營不同——軸心國與盟國,地位不同——元首面前的紅人與盟軍總司令面前的麻煩製造者,愛好不同——煙酒不沾與雪茄香檳愛好者,治軍方式不同——對部下極具親和力與對部下極其嚴謹,身體狀況不同——身材瘦小與身材魁梧。當然了,隆美爾總是在缺乏制空權和後勤保障的情況下作戰,而巴頓將軍的情況恰恰相反,所以單以兩人的歷史戰績來判斷勝負是很難達到公正的。

在這個世界,兩位傑出戰將卻在墨西哥戰爭之後又一次相遇了。

作爲由德墨官兵混編的墨西哥第一裝甲師指揮官,隆美爾在地面進攻開始之後便成功率部突破美軍的邊境防線,接着從背後對美軍防線進行堅決的快速穿插作戰。在3個墨西哥師的配合下,他們經過一天苦戰幾乎全殲了美軍的3個步兵師,並且不顧疲勞連夜追擊潰退的美軍部隊。到18日傍晚地時候,這支擁有120輛坦克、60輛突擊炮、80輛全履帶步兵戰車、,180輛半履帶式裝甲運兵車、560輛卡車、3600輛摩托車以及1萬8千名德墨士兵的裝甲部隊已經馳騁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的平原上了。

前進再前進,這成了隆美爾手下士兵喊得最多的口號,他們幾乎是以行軍速度向美國腹地推進。以至於一路上甚至超越了許多撤退中的美軍部隊,這些美軍士兵投降的時候無不驚訝於自己對手的挺進速度。

18日晚,隆美爾的部隊終於在距離俄克拉何馬城約三百公里地阿馬裡洛暫時性的停住腳步,因爲此時他們不僅遠離攻擊出發點,距離自己最近的友軍也在五十公里之外,協同進攻美軍邊境防線時的三個墨西哥步兵師、一個德國半機械化步兵師更是被拉下了八、九十公里,在這種情況下,隆美爾不得不耐心的等待補給和策應部隊。雖然與自己對陣的美國軍隊已經一潰千里。可這裡畢竟還是美國人的本土,大量的美軍正從中部和東北部趕來,或許一個不小心就會陷入孤軍作戰的境地。

之前的邊境攻防戰中,與隆美爾所部作戰地是新墨西哥州邊境防線總指揮弗雷登多爾,這位臨時少將在美軍大肆擴軍之前只是一個小小地步兵團長,因爲和陸軍總參謀長佩頓馬奇將軍關係較好而被委以重任當一支軍隊在短時間內擴充數倍的時候,這種現象實在不以爲奇,所以到戰爭爆發時,弗雷登多爾已經成爲5個步兵師10餘萬軍隊的最高指揮官,負責着新墨西哥州平緩地邊境線。

地面戰鬥打響之後。弗雷登多爾交了一份極其糟糕的答卷。雖然得克薩斯州的邊境線比新墨西哥州的長5倍。可潘興畢竟還在16日當晚發動了極其猛烈的反擊,雖然這次反擊失敗了,卻給德墨軍隊造成相當大的損失。並且延緩了德軍向美國腹地挺進的腳步。

與潘興相比,弗雷登多爾在戰爭開始後幾乎沒有作出任何有效的決定,反而眼睜睜看着前線各部被德軍分割包圍,若不是第27、29和33步兵師趁夜突圍,恐怕他現在已經成了光桿司令了。

就這樣,不幸的弗雷登多爾帶着一羣不幸的美軍官兵拼命後撤,隆美爾地裝甲師則在後面拼命追趕,有時候連德國坦克手們也不得不佩服美國人撤退的速度,在道路、鐵路被破壞的情況下,美國步兵們可是用雙腳在三天時間裡走完這200多公里路程的。什麼輕重裝備自然是顧不上了。

在隆美爾所部暫停前進之後,三個被打殘的美國步兵師也得以逃脫,幾天之後他們撤回到該州的首府俄克拉何馬州。得知弗雷登多爾的“壯舉”,美國陸軍部迅速作出決定,解除弗雷登多爾第7集團軍指揮官的職務,其手下的部隊暫時由駐俄克拉何馬州地第6軍區司令凱斯准將接管。

雖然凱斯准將手裡可用的士兵只有兩個步兵師,加上弗雷登多爾的殘兵也才5萬餘人,但他面對步步逼近的德墨聯軍並不恐慌,因爲他已經從陸軍部那裡得知第一裝甲兵團將在23日之前抵達俄克拉何馬城。雖然這支裝甲兵團的最終任務是馳援潘興將軍的達拉斯一休斯頓防線,但他們顯然不會將俄克拉何馬城拱手讓給德國人。

正如凱斯所預料的,在與第一裝甲兵團指揮官斯維夫特將軍商量過之後,美國陸軍部決定將裝甲兵團的一個裝甲師留下來協助防守俄克拉何馬城,而這個師的指揮官正是喬治巴頓臨時陸軍少將。

自從潘興將軍被解去美國遠征軍統帥一職之後,巴頓的好運氣似乎也到頭了,戰績平平的他作爲第一批撤離墨西哥的遠征軍回到美國本土,失去臨時軍銜的他原本要回到從前的騎兵團繼續當他的中尉,這時被授命去訓練預備役部隊的潘興再一次召喚了他。

在預備部隊裡,巴頓先後在第34、第45預備役師任職,1920年升任第45預備役師師長。此時恰逢南美戰爭結束,美德矛盾已逐漸挑明,借鑑南美戰爭中的一些經驗,美國開始擴編自己地裝甲部隊——此前美軍只是在1915年建立了自己的第一支團級裝甲部隊。歐戰結束之後,一批英法坦克專家流亡到了美國,在這些技術專家的協助下,美軍的坦克和裝甲車水平有了不小的提高,到1918年,裝甲部隊擴充到了師級規模,而1921年,裝甲師再次進行擴充。並且從預備役部隊中選拔兩個師作爲預備裝甲師,在巴頓的強烈要求,潘興將其中一個名額讓給了他的第45預備師。

1924年《選徵兵法頒佈》之後,第45預備師正式升格爲陸軍正規師,番號改爲美國第一裝甲兵團第6混合裝甲師。

在美國的密蘇里州有一望無垠地平原和草地,有美麗的河流與湖泊,也有美國陸軍守衛最森嚴的基地——奇利科西陸軍兵營。這座兵營位於草原區,面積大得驚人,排列整齊的營房和車庫一眼望不到頭,巴頓在這裡度過了生命中最爲重要的三個年頭。一直到1924年戰爭爆發。

出於保密的需要。美軍的第一裝甲兵團長期處於幾乎對外隔絕的狀態,不僅兵團內部的每一位官兵進行了重新的審查和篩選,假期外出也被嚴令不許對外人提起部隊地任何事務。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美國第一裝甲兵團成了各國眼中地神秘部隊,而爲美國裝甲部隊生產坦克和裝甲車的克里斯蒂公司、美國車輛和鑄造公司以及卡迪拉克汽車公司也被美國軍方嚴密控制着,相關技術資料一律被列爲國家最高軍事機密。

此外,美國陸軍還出資建立了一個裝甲武器研究中心,自1915年建立以來,這個研發心不僅吸引了衆多因爲戰爭而逃離歐洲的英、法坦克專家,同時也匯聚了全美最好地一批發動機專家、機械設計師和武器專家。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中心自然成爲衆多優秀間諜挑戰的目標,但直到1924年的時候,據說還沒有一個外國間諜能夠成功滲透進入這個中心,基地內各種生活用品應有盡有。負責警戒軍人和工作人員平常一律不得外出,即使特例外出也要帶上特別的“保鏢”。

美國人之所以嚴格保守這裡的秘密,爲的就是不讓外人尤其是德國人窺視這裡面的秘密,這種閉門造車的效果究竟如何尚不得而知,但據說從成立之初到目前誕生在這裡的坦克已經不下十種,另外還有許多裝甲車和反坦克武器,而一旦戰爭爆發,克里斯蒂公司、美國車輛和鑄造公司以及卡迪拉克汽車在全美各地地分公司就將在短時間內迅速轉產坦克和裝甲車。

儘管如此,德國情報部門還是從克里斯蒂公司、美國車輛和鑄造公司和卡迪拉克汽車這三家美國軍方“御用”坦克裝甲車生產商耗用鋼材、僱傭工人、運送產品等側面情況中推測出美軍第一裝甲兵團的大致規模——3000到4000輛戰鬥車輛。其中約800輛爲坦克,剩下的是履帶裝甲車和輪式裝甲車,至於具體型號,德國情報部門只知道美國曾經在1915年引進過兩輛英國的小遊民坦克,而克里斯蒂公司擅長製造快速輕型坦克,美國車輛和鑄造公司以履帶車輛的裝甲和火炮見長,至於卡迪拉克,自然是以發動機和機械技術爲優勢了,而這三家公司的產品在美國第一裝甲兵團中的數量佔比大致是2比1比1。

當參戰的調令從華盛頓傳來時,密蘇里州的奇利科西陸軍兵營裡,一輛輛擁有鋼鐵身軀地坦克緩緩駛上專門的火車車廂,儘管已經做了一些事先的準備,但三千多輛坦克和裝甲車還是花費了整整一天才全部裝上一千多節車廂,加上其他裝備和兵員,一共200多列火車帶着整個美國第一裝甲兵團朝南方戰場開去。隨行的官兵和後勤人員共有15萬多人,這其中也包括喬治,巴頓臨時少將和他的2.1萬名士兵。

爲了抵禦德軍空襲,每一列火車上都配備了專門的防空連,他們裝備着37毫米高射炮和雙聯裝防空機槍,這些武器雖無法攻擊中高空目標,但對俯衝轟炸機和水平轟炸機都有一定的威脅——在這個年代,戰術轟炸均在低空進行,相對應的,大多數國家一線部隊的防空武器也以小口徑、高射速的槍炮爲主。

開始的時候南行的軍列並沒有受到太多的搔擾,可是隨着與前線的距離越來越近,德國戰機出現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更加糟糕的是不少路段都因爲德國空軍的轟炸而遭破壞,一個美軍工程團被調來專門爲這些軍列開道,這樣一來,美軍第一裝甲兵團南下的速度被大大延緩了,因而直到25日才抵達俄克拉何馬城。

此時,潘興的防線早已被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吞噬殆盡,到22日整條防線上就只剩下達拉斯和休斯頓兩個孤立的支撐點,但倔強的潘興並沒有撤退,反而帶着殘兵與德國人打起了巷戰——德軍裝甲部隊雖強,但在休斯頓和達拉斯這樣的大城市還是遇到了不少麻煩,城市裡大量的建築爲防守方提供了良好的防禦工事,在幾乎沒有退路的情況下,潘興的士兵在爲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房屋甚至每一個房間而戰。24日,隨着大批德、墨步兵和炮兵的參戰,休斯頓的戰鬥變得異常激烈,休斯頓西北部的大片城區都變成了廢墟,西南部重要的煉油區隨後也被德軍佔領,德國人的大炮已經可以從那裡威脅港口了,加上每天頻繁出擊的航,空部隊,美軍所面臨的壓力前所未有的大。

25日,隆美爾的墨西哥第一裝甲師挺進到距離俄克拉何馬城大約60公里的地方,並再一次將步兵遠遠甩在了後面。同一天,巴頓的第6裝甲師抵達俄克拉何馬城並開始卸車,裝甲兵團的另外幾個師則繼續向300公里外的達拉斯前進——那裡的城市爭奪戰同樣打得不可開交,若援兵再不到,守軍就必須在繳槍投降和英勇就義裡面作出選擇了。

到25日傍晚,隆美爾又一次暫停了前進的腳步,這次不是因爲補給問題,德國偵察機已經注意到南下的美軍裝甲部隊並將情報通知了前線各部隊,不僅是隆美爾的裝甲師,古德里安的裝甲軍也在緩步退出城市,兩支精銳的裝甲部隊開始做與對方裝甲軍團交鋒的準備。

在意識到兩股鋼鐵洪流勢必相撞之後,德軍指揮官奧利將軍迅速將可用的戰鬥機、俯衝轟炸機和轟炸機集中起來,準備給美軍裝甲兵團來一個熱情的“接風宴”。

第38章 聯合艦隊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上)第25章 愉快的前哨戰第26章 蓄勢第7章 邊境摩擦第38章 黑色藍天第38章 聯合艦隊第65章 光復日第15章 啓航第86章 皇家賭場第146章 濃縮就是精華(上)第42章 狂風暴雨第9章 莎莎、大火箭與RPG第310章 怪獸出籠第10章 看不見的陰影第2章 絢爛之海第28章 斬首行動第22章 最可愛的人第33章 邱吉爾對希佩爾第92章 新角色第27章 馬特拉齊式防守第11章 梳理第18章 這裡,我們說了算第41章 偵察小兵第41章 海戰之王第45章 在天空中賽跑(上)第5章 鬧劇收場第9章 莎莎、大火箭與RPG第45章 開幕式第121章 千人冢第48章 探密吉吉航空第26章 悲夜第2章 格魯吉亞屠夫的入夥第28章 光榮的撤退第16章 死神的風笛第25章 高智商人物第7章 小麻煩大問題第32章 女王的復活第43章 女皇的決斷第125章 一路向北(上)第85章 最後的武士第21章 奔騰年代第13章 空之主宰者(6)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上)第9章 歐亞大橋第28章 暫結的爭端第43章 被強暴的政治第146章 濃縮就是精華(上)第3章 月夜惡魔第26章 伏擊第47章 拯救大兵第6章 虎狼歸航第25章 梟雄還是鳥人第115章 沖繩.旗幟(中)第76章 契子第12章 研究進行時第31章 世紀大發現第15章 帝國之鷹第41章 重返柏林第30章 鴨媽媽與超級鴨媽媽第13章 大膽的登陸計劃第19章 陸戰精英第130章 利矛與堅盾(中)第31章 康復治療第33章 故伎重施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91章 獵火雞節第46章 獨立日第92章 決戰之地第12章 空之主宰者(5)第14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1)第6章 百年慶典第71章 大海軍競賽第24章 最原始的裝甲聚會第34章 最後的血第33章 合擊第41章 聖珀爾滕的鋼鐵騎士第24章 好日子第42章 面對面第33章 天使降臨第111章 “國寶”駕臨(上)第30章 炮火第36章 殘燭熄滅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36章 鬼子們的頭頂第10章 看不見的陰影第4章 步騎夾擊第26章 蓄勢第74章 王牌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中)第47章 黑色聖誕第8章 空之主宰者(1)第92章 決戰之地第4章 來自維也納的野心第29章 鋼鐵優勢第28章 如此凡爾登第8章 馬德里街頭第19章 尊嚴第7章 興登堡奇蹟
第38章 聯合艦隊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上)第25章 愉快的前哨戰第26章 蓄勢第7章 邊境摩擦第38章 黑色藍天第38章 聯合艦隊第65章 光復日第15章 啓航第86章 皇家賭場第146章 濃縮就是精華(上)第42章 狂風暴雨第9章 莎莎、大火箭與RPG第310章 怪獸出籠第10章 看不見的陰影第2章 絢爛之海第28章 斬首行動第22章 最可愛的人第33章 邱吉爾對希佩爾第92章 新角色第27章 馬特拉齊式防守第11章 梳理第18章 這裡,我們說了算第41章 偵察小兵第41章 海戰之王第45章 在天空中賽跑(上)第5章 鬧劇收場第9章 莎莎、大火箭與RPG第45章 開幕式第121章 千人冢第48章 探密吉吉航空第26章 悲夜第2章 格魯吉亞屠夫的入夥第28章 光榮的撤退第16章 死神的風笛第25章 高智商人物第7章 小麻煩大問題第32章 女王的復活第43章 女皇的決斷第125章 一路向北(上)第85章 最後的武士第21章 奔騰年代第13章 空之主宰者(6)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上)第9章 歐亞大橋第28章 暫結的爭端第43章 被強暴的政治第146章 濃縮就是精華(上)第3章 月夜惡魔第26章 伏擊第47章 拯救大兵第6章 虎狼歸航第25章 梟雄還是鳥人第115章 沖繩.旗幟(中)第76章 契子第12章 研究進行時第31章 世紀大發現第15章 帝國之鷹第41章 重返柏林第30章 鴨媽媽與超級鴨媽媽第13章 大膽的登陸計劃第19章 陸戰精英第130章 利矛與堅盾(中)第31章 康復治療第33章 故伎重施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91章 獵火雞節第46章 獨立日第92章 決戰之地第12章 空之主宰者(5)第14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1)第6章 百年慶典第71章 大海軍競賽第24章 最原始的裝甲聚會第34章 最後的血第33章 合擊第41章 聖珀爾滕的鋼鐵騎士第24章 好日子第42章 面對面第33章 天使降臨第111章 “國寶”駕臨(上)第30章 炮火第36章 殘燭熄滅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36章 鬼子們的頭頂第10章 看不見的陰影第4章 步騎夾擊第26章 蓄勢第74章 王牌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中)第47章 黑色聖誕第8章 空之主宰者(1)第92章 決戰之地第4章 來自維也納的野心第29章 鋼鐵優勢第28章 如此凡爾登第8章 馬德里街頭第19章 尊嚴第7章 興登堡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