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空之主宰者(6)

木質機體連續被子彈擊中的咯啦咯啦聲沉悶而清晰,金屬發動機遭到子彈撞擊的當當聲清脆而悅耳,加上對方呼嘯而過時那種聲調不斷提升或降低的嗡嗡聲,死神的交響曲總是這樣容易令人陶醉。在雙方飛行員的視線裡,一架架戰鬥機冒煙墜落或者乾脆在空中解體,這種暢快的感覺不是掃射地面那些可憐的步兵時可以體會到的。

可是對於一個叫做科洛特的德國上士飛行員來說,他卻聽到了一種很不一樣的聲音,從他飛機上射出的子彈不僅穿透了對方的機身,接下來似乎還擊中了其他金屬物體,不祥的預感尚未升起,他右側不到50米處的英國飛機連同它下面的炸彈便一同爆炸了。150KG的炸彈在空中爆炸時的威力是如此驚人,以致於爆炸點附近的無數小魚小蝦當場被震昏過去,而爆炸產生的烈焰和衝擊波瞬間吞噬了周圍的十來架飛機,許多飛行員甚至來不及逃生便和他們的飛機一道幻化成真正的火鳥,即便是在好幾海里之外的德國驅逐艦上,水兵們也被這晴空驚雷震得耳朵發痛。更加糟糕的是,另外幾架英國飛機上的航空炸彈隨即發生連環爆炸,那片空域就這樣被清理的乾乾淨淨,那裡熾熱的空氣好一會兒才被寒風吹冷。

在這突如其來的爆炸中,英國機羣之前被德國戰鬥機攪亂的隊形變得更加鬆散,然而德軍一方也爲此付出了好幾架戰鬥機,剩下的飛行員開始謹慎起來,對於他們來說英國飛機已經不再是緩慢笨拙的大鴨子,而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爆炸的定時炸彈。

藉着德國戰鬥機重新轉向的機會,基諾和他的戰鬥機終於趕來,當他們與己方的第3戰鬥機中隊擦肩而過的時候,基諾萬分沮喪和懊惱,這個中隊此時僅剩下一半的飛機,也就是說德國戰鬥機再來一次衝擊的話,這些負責轟炸的英國戰鬥機很可能就此覆沒。

對於基諾來說,能夠活着返航已經不再重要了。

“用我們的飛機和身體,拖住這些德國戰鬥機!”

基諾很想將這句令人熱血沸騰的話傳達給每一位英國飛行員,但他沒有辦法做到。不管怎樣,那些單翼的德國戰鬥機很快便重新出現在他們面前,繼博內茅斯空戰之後,兩國數量相當的戰鬥機再一次纏鬥在一起。

此時馬多尼中校和他的座機正在努力的向上爬升,在他後面是兩架窮追不捨的英國戰鬥機,他的僚機則被另外一架英國戰鬥機纏上了。

在上升過程中,馬多尼猛的來了一個側身急轉,企圖繞到英國人身後,可惜他只是插入兩架英國飛機中間,這樣的位置並不適合攻擊,他只得再次轉向重新尋找機會。就在這一刻,他看到了那些悄然穿越攻擊機阻擊線的英國飛機。

“不要讓他們溜走!”

馬多尼的聲音同樣無法讓自己的飛行員聽到,將無線電通話設備搬上每架飛機恐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至少目前各國所掌握的技術還沒有辦法達到這一點。當那兩架英國飛機再次盯上來的時候,就連馬多尼也無法前去阻擊那二十架不到的英國飛機,而其他德國攻擊機也大都在英國戰鬥機的干擾下不能脫身。憑藉數量相當的飛機想要構築一條完美的空中防線實在太難,接下來將要出場的則是德國護航艦隻上的防空火炮。

說德國人是防空武器的始祖並不誇張,最早的高射炮就是他們在1870年普法戰爭時期發明的。當時普軍包圍了巴黎並切斷了它與外界的一切聯繫,法國政府爲突破包圍,於當年10月派內政部長乘氣球成功地越過普軍防線,到達距巴黎200多公里的都爾城,組織新的作戰部隊,並通過氣球與巴黎政府保持聯繫。普軍發現這一情況,立即下令製造專門打氣球的火炮。很快,這種炮就造出來了,它的口徑爲37毫米,裝在可以靈活移動的四輪車上,由幾個士兵操作火炮改變射擊方向和位置,以追蹤射擊飄行的氣球。當時,這種炮曾打下了不少氣球,因此而得名“氣球炮”,它可以說是高射炮的初始原型。

在飛艇和飛機相繼出現之後,德國軍方爲對付飛機和飛艇的威脅,很早就組織人員開始研製對付這些飛行器的專用火炮。1906年,德國的愛哈爾特公司(後來的萊茵軍火公司)對“氣球炮”進行了改進,設計製造了一門打飛機、飛艇的專用火炮加,這就是世界上第一門現代高射炮。這門高射炮裝在汽車上,有防護裝甲,口徑爲50毫米,最大射高4200米。

兩年之後,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研製出一種性能較優越的高射炮,首次採用了門式炮架和調整高低射界的控制手輪,使火炮的發射速度有較大提高。1914年,德國又研製出一種新的高炮,它採用了裝在四輪炮架上的簡單炮盤,炮盤摺疊起來便於牽引行進,炮盤打開即可對空射擊。這種炮盤爲後來乃至現代的牽引式高炮所採用。這種77毫米高炮是最早的結構比較完整的牽引式高炮。在大戰爆發之後,德國的高射炮已經裝備了簡易的瞄準裝置和射擊指揮儀,而海軍的各式戰艦上也都相繼裝備最新式的防空火炮和機槍。

現在這支德國艦隊裡,戰列艦上裝備的是防空和防魚雷艇的88毫米高平兩用炮,而150毫米口徑的副炮則可以利用炮射散榴彈來威脅低空目標,除此之外還有40毫米和20毫米的機關炮,以及7.62毫米口徑的重機槍,從而形成較爲立體的防空火力。

在中小型水面艦艇上,德國海軍使用的主要是77毫米以下的防空炮,例如輕巡洋艦和驅逐艦上使用的多是77毫米高平兩用炮和50毫米防空專用炮,外加數量衆多的機關炮和機槍,而巡邏艇、魚雷艇上的防空武器則以機關炮和機槍爲主。

承擔起航母編隊護航任務的標準級和獵人級驅逐艦都是1910年以後下水的新式軍艦,它們的主要武備是150毫米艦炮3門、533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77毫米副炮4門、50毫米防空炮4門、40或20毫米機關炮16門,以及重機槍18挺。

這時三艘德國航母都已相互拉開間距,由西向東依次是“麗莎”號、“親王”號和“超級鴨媽媽”號,由於航速不同以及增加規避空間的需要,它們與護航艦隻分別組成三個小航母編隊,其中爲“超級鴨媽媽”護航的驅逐艦8艘,“麗莎”號周圍有9艘,體積最大的“親王”號則受到11艘驅逐艦的關照。這些驅逐艦大致分佈在航空母艦的四面,它們將用自己的防空火力和身體爲航母保駕護航。

在這三個航母編隊北面1-2海里處,7艘輕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一字排開,它們是從登陸船隊的護航艦隊中抽調而來,畢竟航空母艦的戰略和戰術意義要遠比某幾艘運輸船大得多;航母編隊南面1-2海里處則是1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在航母東西兩面大致相同的距離還有另外一些驅逐艦和大型掃雷艇。這種戰術是專門應對敵機可能發動的魚雷進攻,因爲準備投擲魚雷的飛機至少要在距離目標還有2-3海里時開始下降,並最終於0.5-1海里(大約800-1600碼)處投下魚雷,而這些巡洋艦、驅逐艦和大型掃雷艇可以在對方降低高度過程中利用高射炮和機槍火力形成一道彈幕,以阻止敵機降低到足夠的高度。另外,它們還可以對付那些企圖進行低空水平轟炸的敵機,迫使對方在較高的高度投彈,這樣轟炸的命中率將大大降低。

在航母編隊西面5、6海里的地方,戰列艦隊排成兩列縱隊全速在海上兜圈子,這些戰艦上林立的炮管以及厚實的裝甲使得它們不用像航母編隊那樣前簇後擁;靠近博內茅斯海灘的海面上,浩浩蕩蕩的登陸船隊也不必擔心英國飛機會將自己當作第一目標,它們仍舊不慌不忙的將一波波後續登陸部隊送上海灘。

12架掛着炸彈慢慢悠悠的英國飛機趁着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悄然穿越了德國艦載機的空中防線,這時在博內茅斯海灘上空,最後一架英國戰鬥機發現自己必須面對近二十架德國戰鬥機,花了一秒鐘時間權衡雙方實力之後,那個英國飛行員決定撤離戰場,然而兩架海“蜂鳥”風一般出現在他身後,連續的兩個短射之後英國人省去了返航的旅途勞頓,博內茅斯上空終於徹底清靜下來。不過此時航母編隊已經開到了距離海灘近10海里的地方,這些比可以與風比速度的“蜂鳥”至少要花上6分鐘的時間才能趕到現場。

“目標位置,正北偏東5度,距離5000碼!”在一艘長槍級巡洋艦上,測距兵大聲的報出射擊數據,戰艦上的艦炮紛紛進行最後的調整,前後主炮、左舷副炮和高射炮的炮口很快對準了正在逼近的那排英國飛機。面色嚴峻的炮手們手裡緊緊拽着炮繩,在他們旁邊,同樣表情嚴肅的軍官們則全神貫注的等待射擊命令。

面對嚴陣以待的德國艦隊,那些英國飛機上的飛行員全然不知將會發生什麼事情。那些格外顯眼的德國航母就在他們眼前,而且這裡已經沒有德國飛機能夠阻攔他們,這些英國飛行員好歹鬆了一口氣,只是這個計劃制定的實在太過倉促,飛行員們根本沒有進行過對海攻擊練習,他們只能利用自己僅有的一點理論知識展開進攻。

“降低高度!”

領隊的英國飛行員做着下降的手勢,可是他不知道多少架飛機攻擊一艘德國航母纔是最合適的,或許1架足矣,或許12架都不夠,總之他心裡沒有這種概念。就在他爲此而猶豫的時候,前方海面上忽然傳來陣陣炮聲,距離他們最近的一排德國戰艦上頓時升起一團團白色硝煙。

英國人自然知道有高射炮這麼一種東西,在戰鬥機不能升空迎擊德國飛艇和飛機時,他們部署在海岸和重要城市的高射炮就曾取得過一些戰果,而僅有的一些英國戰艦上也陸續裝備了一些,另外不論是陸軍防空還是海軍防空,炮射散榴彈都被證明是對付低空目標的一種有效武器。因此英國飛行員們並不懷疑那些德國戰艦是在向自己射擊,只不過他們從未經歷過這種場面,與飛機上的機槍子彈相比,那些炮彈擁有更快的速度,大部分英國飛行員甚至沒有看清楚朝他們飛來的是什麼樣的東西。

“快速裝填!持續射擊!”

在軍官們的大聲指揮下,炮手們傾盡全力的讓各種艦炮保持高速射擊,炮彈殼退膛後掉落在甲板上的叮噹聲不絕於耳,幸好海風能夠及時將發射藥的硝煙吹散,不過水兵們身上很快都充斥着濃濃的火yao味。

一排排炮彈呼嘯而出,不久之後便在遠處的空中綻放成一朵朵灰黑色的禮花,德國海軍雖然以炮術精準而聞名,但那是指對海面目標的攻擊,對於那些與戰艦相比身軀小了不知道多少倍的英國飛機,德國戰艦上的炮彈鮮有直接擊中對方的機會,加上高射炮彈延時引信技術並不成熟,那羣英國飛機並沒有像人們期望的那樣一一被擊中然後掉落海中。不過這種聲勢還是讓大部分英國飛行員驚恐不已,他們紛紛在沒有得到命令的情況下拉起飛機,而德國戰艦上的各種艦炮也在不斷提高炮口,在巡洋艦主炮和副炮先後達到自己的最高射界之前,兩架墜向海面的英國飛機成爲德國水面艦艇第一次對空戰鬥的戰果。

來不及抹去臉上汗水的德國水兵們並沒有露出笑容,另外10架英國飛機並沒有掉頭逃跑,這時只有艦上的高射炮還是不知疲倦的射擊。不過隨着英國戰機距離的拉近,第一排德國戰艦上的機關炮和機槍也開火了,密集的槍炮聲一下子彌補了艦炮每輪射擊之間的間隔,正在射擊的戰艦整個甲板和左舷都瀰漫着淡淡的白煙。

剩下的10架英國戰機逐漸提升高度,最終飛過那些德國巡洋艦和驅逐艦上空,這些戰艦左舷的高射炮和機槍不得不停止射擊,而右舷的水兵們迅速接過這個艱鉅的任務,在這之間德國軍艦上的槍炮聲僅僅暫停了幾秒鐘。

“編隊右轉!”

“麗莎”號最先開始進行戰術機動,陪伴在它左右的驅逐艦也紛紛開始轉向。不一會兒,“超級鴨媽媽”號和“親王”號的編隊也作出相同的動作,三支以航母爲中心的編隊隨即在海面上劃出一道道弧狀的白色痕跡。雖然變成了順風航行,“親王”號上那些補充完燃料的戰鬥機還是開始在甲板上滑行,它們必須爭取在英國戰機投下炸彈之前全數起飛。

當那些爲航母護航的驅逐艦紛紛開火的時候,這也意味着負責轟炸的英國戰機距離航母已經越來越近,激烈的炮火讓攻守雙方都全身心的融入到這場戰鬥中來。在德國戰艦的炮位上,帶着餘熱的彈殼和水兵們的汗水不住的落到甲板上,這裡的人們根本感覺不到寒冬的氣息。

隨着在空中爆炸的高射炮彈越來越多,藍色的天空很快被一片片黑色的煙雲抹去了顏色,在不遠處的空中,兩架好不容易擺脫英國戰鬥機糾纏的德國攻擊機正拼盡全力的朝這邊趕來,然而這一切都無法阻止剩餘的幾架英國戰機飛臨德國航母上空。

“上帝保佑!”

“親王”號上,機勤人員祈禱的聲音不絕於耳,空中那些英國飛機雖然看起來很小,但它們身下的炸彈卻是威力驚人的,人們甚至開始懷疑曾經發生在英國艦隊身上的慘劇,今天是否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實際上這些德國水兵並不用如此擔心,那些英國戰機爲了躲避防空炮火已經爬升到了3千多米的高空,無法採用俯衝轟炸的飛機在這個高度對於水面艦艇的威脅並不那麼可怕。幾個英國飛行員迫不及待的朝身軀最爲龐大的“親王”號投下炸彈,然而那幾顆炸彈全都誇張的落在了距離航母數百碼的地方,就連它們轟起的海水都沒有辦法濺到航母甲板上。

第一次轟炸失敗之後,英國人還剩下7架戰機,其中只有3架還載有炸彈。看到那艘被自己攻擊的德國航母安然無恙,而且之前從它甲板上起飛的戰鬥機正在向高空爬升,這幾個英國飛行員有些不知所措了,但他們知道如果自己和同伴一樣從這裡丟下炸彈,很可能連德國航母的皮毛都傷不到。

然而,不斷在空中爆炸的高射炮彈不容英國人多想,德軍的防空炮火距離他們越來越近,最終這些英國飛行員作出了一個近似瘋狂的決定:

“投彈完畢的戰機負責掩護,其餘戰機小半徑螺旋下降並進行低空投彈!”

領隊艱難的用手勢下達自己的命令之後,其他飛行員無人表示反對。盤旋下降雖然可以讓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降到足夠的高度,但德國戰艦上的炮火也不是吃素的,英國人剛剛盤旋了兩圈,其中一架便被打得凌空爆炸,它的炸彈也隨之殉爆,在巨大的衝擊下另外兩架英國戰機差點失去平衡。

儘管自己航母仍安然無事,馬多尼中校卻絲毫不敢放鬆,他的職責就是消滅威脅航母的每架英國飛機,至於能否完成第100次完美飛行對於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了。他冒着己方的防空炮火全速向航母上空的英國戰機飛去,然而眼看就要逼近那兩架準備投彈的飛機,負責掩護的英國戰鬥機硬生生的擋在他面前。

“可惡!給我讓開!”

馬多尼無心與之纏鬥,然而對方緊緊跟在他後面,並利用一個個短射迫使他一次次作出規避,爲求速戰速決的馬多尼只得狠下心來使出他還在訓練中摸索和完善、實戰中從未用過的殺着:飛機擡起機頭大角度爬升,然後越過垂直狀態呈倒飛狀態,藉着一個橫滾恢復到了平飛,這時他和他的飛機已經來到對方後上方的有利進攻位置,四挺“火鳥”一通長射之後,那架英國戰鬥機當即折翼並落向大海。

德國水面艦艇上的防空火力仍在拼命嘶吼,最後兩架英國戰機還是未能躲過密集的空中彈幕,一架冒煙起火,一架凌空解體。不過這次命運卻和德國人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其中一架英國戰機上的炸彈居然直直落向“親王”號航母,接着一頭撞穿柚木板鋪成飛行甲板並落進下面的機庫。

這時空中的英國戰機已經一架不剩,整個世界在剎那間平靜下來,戰艦上的防空火炮停止射擊了,滿甲板的彈殼不再滾動碰撞,水兵、飛行員、軍官、將領,所有人都懷着既絕望又期待的矛盾心理盯着“親王”號,這艘目前德國最大也是最先進的航空母艦服役才短短几個星期,沒有人希望它就這樣結束自己的歷程,它還要代表崛起的德國海軍遊遍各大洋,讓世界看看它甲板上的白色鐵十字,還有艦橋一側那個金色的德意志鷹徽。

爆炸聲久久沒有傳出,心情忐忑的水兵們冒險從甲板上那個直徑超過兩米的破口向下看去,那枚英國炸彈頭朝下紮在飛機庫的地板上,它安靜的就像一個沉睡千年的隕石一般,儘管渾身還是溫熱的。好一會兒,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從“親王”號的甲板上傳來,十萬顆懸在空中的心這才踏實下來。

後來根據炸彈專家拆解分析後得出結論,這種臨時趕造的英國航空炸彈引信很不可靠,而且這枚炸彈的內部結構在從英國飛機上落下之前就因爲劇烈振盪而受了致命損傷,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存在先天和後天雙重缺陷的“臭彈”。

“親王”號甲板上的破洞對飛機起降並沒有很大影響,在“馬多尼,100!”的歡呼聲中,馬多尼中校成功的完成了他的第100次降落,這對於他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天,他最後所做的那個動作被命名爲“馬多尼翻轉”,這個原本應該稱爲“殷麥曼翻轉”的機動動作,卻因爲種種原因提前一年出現在英吉利海峽上空。不過令馬多尼後怕不已的是,他的飛機機翼上居然有二十幾個被己方防空火力穿出的洞眼,幸好他沒有被自己人擊落,否則軍艦上炮手們第一次對空實戰就自擺烏龍,傳出去實在有損德國海軍的威名。

12月27日英德雙方的空戰總共才持續了一個小時的時間,但這場戰鬥的意義卻是非常重大的,英國人苦苦積聚起來的空中力量重新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德國海軍和航空部隊雖然也有一定的損失,但他們收穫的寶貴經驗更是價值難以估量,尤其是艦空防禦戰給德國艦艇設計師們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德國海軍的造船技術對世界各國的優勢開始逐漸增加。

第50章 鷹擊長空第65章 光復日第3章 血戰皇宮第21章 人口危機第46章 先行者第16章 死神的風笛第4章 霞飛的賭局第3章 帝國朝陽第4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32章 防線第37章 徹底的革命第120章 化學武器的威力第29章 我的艦隊第9章 空之主宰者(2)第117章 受傷第1章 爭議話題第28章 如此凡爾登第6章 多國部隊第48章 新格局第35章 決戰波蘭第26章 走向抗戰第21章 意外的譁變第41章 風雨欲來第40章 飛越塞納河第18章 黑海霸主第25章 狼與狽第99章 飛行第35章 勳章第29章 鬥毆事件第136章 人造英雄(中)第96章 海嘯第147章 濃縮就是精華(中)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113章 飛彈計劃第16章 狩獵第147章 濃縮就是精華(中)第3章 出招第14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1)第26章 走向抗戰第2章 右路拼殺第12章 研究進行時第13章 大膽的登陸計劃第24章 存在艦隊第10章 看不見的陰影第23章 誰的特拉法爾加第20章 漁網第94章 聚焦朝鮮半島第6章 男爵的紅披風第19章 黑色風暴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34章 特使第39章 裝甲先鋒第106章 語不驚人第76章 霧漫水之都第7章 信任第65章 光復日第15章 真真假假愚人節第39章 這一天第24章 不列顛的黃金第88章 花瓶第22章 橋(5)第22章 法國莽夫第46章 獨立日第104章 訪問南京第7章 致命一擊第19章 我們都是騎士第38章 聯合艦隊第7章 邊境摩擦第26章 開羅之行第41章 偵察小兵第34章 特使第12章 德意志飛艇第29章 鋼鐵優勢第5章 騎士第48章 華麗的演出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32章 新秀第21章 橋(4)第36章 皇帝之死第47章 飛吧,德意志之鷹第14章 真航母換假出兵第13章 算盤與盤算第34章 最後的血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35章 聖誕老人的禮物第19章 針鋒相對第130章 利矛與堅盾(中)第15章 啓航第38章 野獸與惡魔第37章 重現輝煌第66章 遭遇超級戰機第24章 揍日第23章 鬼子來了第50章 生與死第15章 答案第53章 協議緩衝區第36章 藍色憂鬱第36章 殘燭熄滅第18章 蘇30第35章 舊事重提
第50章 鷹擊長空第65章 光復日第3章 血戰皇宮第21章 人口危機第46章 先行者第16章 死神的風笛第4章 霞飛的賭局第3章 帝國朝陽第4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32章 防線第37章 徹底的革命第120章 化學武器的威力第29章 我的艦隊第9章 空之主宰者(2)第117章 受傷第1章 爭議話題第28章 如此凡爾登第6章 多國部隊第48章 新格局第35章 決戰波蘭第26章 走向抗戰第21章 意外的譁變第41章 風雨欲來第40章 飛越塞納河第18章 黑海霸主第25章 狼與狽第99章 飛行第35章 勳章第29章 鬥毆事件第136章 人造英雄(中)第96章 海嘯第147章 濃縮就是精華(中)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113章 飛彈計劃第16章 狩獵第147章 濃縮就是精華(中)第3章 出招第14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1)第26章 走向抗戰第2章 右路拼殺第12章 研究進行時第13章 大膽的登陸計劃第24章 存在艦隊第10章 看不見的陰影第23章 誰的特拉法爾加第20章 漁網第94章 聚焦朝鮮半島第6章 男爵的紅披風第19章 黑色風暴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34章 特使第39章 裝甲先鋒第106章 語不驚人第76章 霧漫水之都第7章 信任第65章 光復日第15章 真真假假愚人節第39章 這一天第24章 不列顛的黃金第88章 花瓶第22章 橋(5)第22章 法國莽夫第46章 獨立日第104章 訪問南京第7章 致命一擊第19章 我們都是騎士第38章 聯合艦隊第7章 邊境摩擦第26章 開羅之行第41章 偵察小兵第34章 特使第12章 德意志飛艇第29章 鋼鐵優勢第5章 騎士第48章 華麗的演出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32章 新秀第21章 橋(4)第36章 皇帝之死第47章 飛吧,德意志之鷹第14章 真航母換假出兵第13章 算盤與盤算第34章 最後的血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35章 聖誕老人的禮物第19章 針鋒相對第130章 利矛與堅盾(中)第15章 啓航第38章 野獸與惡魔第37章 重現輝煌第66章 遭遇超級戰機第24章 揍日第23章 鬼子來了第50章 生與死第15章 答案第53章 協議緩衝區第36章 藍色憂鬱第36章 殘燭熄滅第18章 蘇30第35章 舊事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