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空之主宰者(3)

在一陣低沉的“吱嗚”聲中,一架藍灰色塗裝的雙翼“海鷹II”攻擊機隨同升降機緩緩升向甲板,清晨的陽關從升降機上方那個口子灑下來,坐在敞口機艙裡的馬多尼靜靜的沐浴在這天堂般的聖光裡。

一陣眩目而刺眼的強光迫使馬多尼閉上眼睛,但他能夠清楚的感覺到升降機已經停下來,清新的海風迎面撲來,一切聲音都變得非常清晰,近處是發動機在嘶吼和高速轉動的螺旋槳,遠處則是密集的槍炮聲和返航轟炸機羣的轟鳴聲。

在這種充滿活力與戰鬥氣息的環境中,馬多尼中校的血液開始沸騰,他的飛機也在緩緩移動,這次是機勤人員正在將它推向起飛位置。在那裡,馬多尼中隊的攻擊機正在陸續集中和等待起飛。

呼……

馬多尼做了一個深呼吸,這纔有些依依不捨的睜開眼睛,碧藍的大海和一艘艘灰色塗裝的戰艦頓時出現在眼前,周圍則是熟悉的甲板、熟悉的艦橋和熟悉的面孔。環顧四周,馬多尼看到自己中隊有近一半的飛行員和攻擊機已經做好起飛準備,前面的升降機還在忙碌的將剩餘的人和飛機送上飛行甲板。

“祝好運!”

旁邊一個年輕的飛行員很認真的送上自己的祝福,馬多尼也朝對方豎起大拇指,要交代的任務和戰術他在下面的時候已經和飛行員們講過了,現在他要做的就是擯除一切雜念進入最好的飛行和戰鬥狀態,一切話語都是多餘的。

雖然性格沉穩,馬多尼實際上只有26歲,海軍中最年輕的中校。實際上目前海軍艦載機飛行員的年齡都在30歲以下,其中以22歲到25歲居多,這是一個年輕而富有朝氣的團隊,所有人的素質和能力都在隨着實戰經驗的增加而處於上升狀態。

不經意之間,馬多尼擡頭看了一眼右舷的艦橋,“麗莎”號的艦長恩格來哈特准將此時正矗立在清晨的寒風中,他那冷漠而高貴的目光似乎一直關注着遠處的空戰,儘管從這裡只能看到一個個黑點在天上你來我往的快速移動,不時還有冒煙或者不冒煙的黑點向下墜落。從戰鬥的時間和膠着的狀態來看,馬多尼知道這次的英國航空部隊絕非善類。

在“麗莎”號右側的“親王”號上,最後一架戰鬥機終於飛離甲板,它很快加入到正在上空集結和盤旋的戰鬥機羣中,排成一個個4機編隊的30餘架海“蜂鳥”隨即離開艦隊向戰場方向飛去。加上剛剛出現在戰場邊緣的英國第4戰鬥機中隊,這些新鮮血液的參戰將使那場空戰更加激烈和精彩。

僅僅一個長射之後,吉米座機上的三挺劉易斯機槍異口同聲的發出咔啦聲,這也意味着它們圓形彈盤裡子彈打空了,在空中換彈盤可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尤其是在隨時可能遭到敵機攻擊的戰鬥中,然而一個彈盤97發的彈容量對於戰鬥機來說實在有點少。在抑鬱的拉起飛機之前,吉米最後看了一眼他追逐的目標,一架德國“海鷹II”攻擊機,他不得不由衷的佩服起那上面的德國飛行員來。吉米一直以爲自己很擅長擺脫對方的攻擊,駕駛老邁的偵察機兩次躲過德國戰鬥機的追擊也並不完全靠運氣,可是剛纔每次吉米的子彈眼看就要擊中對方的時候,那個德國飛行員卻能夠讓自己的飛機像泥鰍一樣側身、翻滾和急轉的躲過攻擊,更加不可思議的是他甚至不用回頭看一眼。要論閃避技術,吉米發覺自己和對方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上,另外儘管他的“雕”式時速要比德國“海鷹II”快接近10公里,但對方出色的飛行技術卻令自己始終無法逼近到500米的範圍之內。

“上帝啊!難道我碰到的是德國最強的王牌飛行員?”

吉米一面不滿的嘟囔着,一面從座艙裡拿出新的彈盤,三挺劉易斯分別位於正面瞄準境兩側和上部機翼正中,大致在飛行員左右手和頭頂位置,其中頭頂那挺還加裝了一個小擋板,以免彈出的彈殼擊中飛行員的腦袋。

英國飛機工程師們的另外一個得意小作品,就是駕駛“雕”式戰鬥機的飛行員只要拉動座艙內部的射擊杆,就能夠讓飛機上的三挺機槍同時射擊,雖然這種原理看上去非常簡單,但在這之前僅有德國飛機能夠做到這點,英法甚至美國飛機上最初都是依靠飛行員親手扣動機槍扳機,但這樣極不利於駕駛員操縱飛機。

英軍的戰術是一架飛機更換彈盤時,三機編隊裡的另外兩架則在側後方警戒,因此隨着英國戰鬥機開始更換彈盤,英軍一方的進攻頓時減弱了很多,剛纔由於最初高度劣勢而處於被追擊狀態的德國攻擊機終於有了改變局面的機會。

吉米並不知道,他剛纔追擊的那架德國攻擊機上,飛行員是一個年輕的有些令人吃驚的德國海軍少尉,19歲的沃爾夫拉姆成爲海軍飛行員的時間才短短三個月,他從哥尼斯堡軍校飛行學院畢業之後就直接前往新航母“親王”號上服役,在和“親王”號一道調來英吉利海峽之前從未參加過實戰,目前與王牌還沾不上邊。只不過相比那些只能在地面上玩模型的英國飛行員,德國三軍飛行員都能通過足夠的實際飛行訓練來提升自己的水平。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新飛行員們不斷與有經驗的飛行員進行模擬空戰,開始的時候他們是很快就被別人“擊落”,隨着與高手過招次數的增加,沃爾夫拉姆這些新手規避和攻擊的技術都有很大的提高。

相比那些老辣的德國戰鬥機飛行員,吉米在單機進攻時戰術簡單、射術不佳,而在三機小隊戰術中,他的兩架僚機並不直接協助他攻擊前面那架德國飛機,這也是大多數英國飛行員所遇到的情況,位置和形勢佔優卻鮮有擊中對方的機會,等到自己該換彈盤的時候,麻煩就接踵而來了。

吉米在爲左手邊的機槍裝彈盤時,他之前追逐的那架德國攻擊機悄然消失在視線裡,輪到右手邊機槍裝彈時,幾串從後方射來的機槍子彈迫使他的僚機作出規避並在兩架德國飛機的追擊下脫離了這個三機編隊。

就在失去掩護的吉米猶豫是繼續裝第三挺機槍的彈盤還是過去協助自己的僚機時,沃爾夫拉姆和他的攻擊機幽靈般出現在吉米後面。與沃爾夫拉姆搭檔組成雙機編隊的是一個之前在“麗莎”號上服役的老飛行員,他的飛機則在右後方300多米處,負責防止其他英國飛機從後方偷襲。

這下吉米終於緊張起來,沒有僚機的幫助,他彷彿又回到了法國戰場,他左右搖擺機翼想通過變向來擺脫對方,然而他每次回頭的時候,對方的飛機卻一點也沒有被拉下。對於沃爾夫拉姆來說,眼前這個英國飛行員的規避技術顯然不如他訓練時的對手。

“海鷹II”上那4挺機槍火力是驚人的,而彈帶供彈的“火鳥”機槍根本不需要像劉易斯機槍一樣浪費大量時間來更換彈藥,不過沃爾夫拉姆卻遲遲沒有向對方射擊,因爲他的彈藥只夠進行一次短射了,而他的搭檔剛纔在射落另外一架英國飛機之後,彈藥已經告罄,這裡的其他德國攻擊機基本上都是類似的情況,因爲在和英國戰鬥機羣交手之前,這個德國攻擊機中隊已經對地面的英軍目標進行了投彈和掃射。不過在接到掩護轟炸機撤退的命令之後,就算彈藥即將耗盡的攻擊機也必須參與到阻擊英國戰鬥機的行列中來,不少英國飛行員也因此暫時躲過一劫。

28歲的吉米一次次作出各種他所試過和想過的閃避動作,他的發動機也一次次因爲飛機變速而嘶吼和喘息,剛纔最後一個加速左轉在吉米看來做得絕對完美,然而對方一個路線準確的橫切讓自己的這個左轉變得蒼白無力,兩架飛機之間的距離不增反減。眼看對方與自己的距離一度拉近到不到400米,吉米感覺對方隨時都會用一個長射將自己送回地面,這使得他絲毫不敢有哪怕一秒鐘的鬆懈,他決定爬升,利用升限的優勢讓這個影子般的德國飛機無法再追擊自己。

“雕”式的發動機隨着吉米拉起飛機而再次加重了嗡嗡聲,150馬力全負荷運轉的斯蒂文發動機讓吉米和他的“雕”用最快的速度向着遠離地面的方向飛去。

沃爾夫拉姆沒有猶豫,他不會因爲對方的這個動作而放棄,好幾次只差一點,他的手就要按動射擊鈕了,因爲只能是短射,他需要離對方再近一點,哪怕只是50米。

“我有200米的升限優勢!”

吉米在心裡一遍遍提醒自己,長時間處於對方近距離的壓迫使得他精神高度緊張,他最近幾個操作動作似乎開始有些僵硬了。現在不用回頭,他通過耳朵就能知道那架該死的德國飛機還在後面緊緊跟着,而他自己的兩架僚機再被德國飛機驅散後就不知所蹤了,或許剛纔在遠處拖着濃煙墜向地面的就是其中一架。

上午的太陽還沒有升到人們頭頂,因此吉米和沃爾夫拉姆都不用擔心陽光會給自己的爬升帶來不利的影響,他們很快從1600米的高度爬升到3000米,接着是3300米、3500米……

“見鬼!”沃爾夫拉姆瞟了一眼高度儀,他的飛機很快就要到3700米的高度了!經過上千次在各種氣候條件下的飛行測試,設計師們告誡德國飛行員非緊急情況不要超過3700米的升限,一旦超過這個高度而導致發動機熄火,在飛機下墜過程中盡力保持平衡,他們的陽光發動機仍然有重新發動起來的可能,不過飛機的機身未必能承受住高速拉起的巨大離心力,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飛行員必須隨時做好跳傘的準備。

終於,沃爾夫拉姆在距離對方400多米的地方扣動扳機,四串子彈帶着他最後的期望飛向蔚藍的天空,飛向那架還在向上攀升的英國戰鬥機。即便在爬升過程中被對方重新拉大了距離,他的這次短射還是顯示出很高的準確度,可惜那些子彈只是擊中對方的機翼,可憐的戰果就是幾片從英國飛機上飄落的木屑。

沃爾夫拉姆只能眼睜睜看着英國人揚長而去,年輕的少尉感到無比惋惜,他距離自己的第一個戰果是如此的接近。沃爾夫拉姆和他的搭檔在大約3600米的高度盤旋一圈之後開始返航,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從這個高度所能看到的景色很不錯,下面一半是藍色玻璃一般的大海,戰艦則成了一個個玩具小船,第二波登陸船隊則像是一羣小蝌蚪聚集在岸邊;另外一半則是白色的大地,螞蟻一般的士兵還在努力向內陸衝擊,他們距離海岸線已經有不短的一段距離了。

當後面的發動機聲漸漸遠去的時候,吉米終於鬆了一口氣,他覺得這次戰鬥要比他以往經歷過的任何一次遭遇戰都要糟糕,從前是有機槍的追沒機槍的,那時德國人完全不像現在這樣拼了命往死裡追。

當高度計上面的數字接近4000米時,吉米也停止爬升並開始水平飛行,看着後下方那兩架無奈離開的德國飛機,吉米心裡有種說不出來的自豪感,他不慌不忙的從座艙裡拿出一個黑色圓形彈盤,實際上他要比法國飛行員幸運多了,因爲法國人最初搬上飛機的機槍使用的是彈板供彈,每打20多發就要裝一次子彈,可惜法國人還沒來得及在這方面進行改進,他們的國家就被德國徹底擊敗了。

咳……咳……

當發動機部位傳來沉重的咳嗽聲時,吉米的心忽地往下一沉,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現象。在斷斷續續咳嗽了幾聲之後,螺旋槳也咕嚕咕嚕的停止轉動了。吉米拿着彈盤的手僵在了空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重的機頭最先表現出對大地的眷戀,整架飛機隨即斜斜的向下滑去,速度越來越快,速度很快超過了速度儀上的最大刻度。

迎面而來的風越來越大,吉米的臉都被吹得有些變形,他努力的拉着操縱桿試圖讓自己的飛機滑翔,然而他的飛機似乎已經決定要徹底罷工了,發動機也絲毫沒有重新恢復轉動的跡象。揹着降落傘爬出機艙的吉米此時能夠祈求的,就是不要落到冰冷的大海里。

當那些從航母編隊趕來的戰鬥機從機翼下飛過時,沃爾夫拉姆回頭望了一眼戰場,空戰區域已經擴大了許多,不少英德飛機仍在互相追逐,在更遠一些的地方,另外一羣戰鬥機也在向戰場靠近。隨着德國戰鬥機羣加入空戰,剩下的德國攻擊機將陸續返航,博內茅斯上空的這場空戰正在演變成爲一場真正的戰鬥機之戰。

那架英國飛機雖然不是自己親手擊落,但沃爾夫拉姆好歹也算是間接助攻對方進了一個烏龍,在自己的第一次空戰中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緊張和拘束,這位年輕的少尉似乎有着飛行的天賦,這大概也是他們家族的優良傳統,因爲他的哥哥,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空軍飛行員。

“沃爾夫拉姆.馮.里希特霍芬,今天你表現得很好!”

沃爾夫拉姆的搭檔兼老師、曾經參加過兩次北海之戰的羅特中尉說着豎起了自己的大拇指。在北海之戰中大出風頭的海軍航空部隊已經超越皇家近衛軍和東普魯士軍團成爲德國軍人最嚮往的部隊,因此在“親王”號下水之後,自願加入該航母艦載機部隊的報名人數達到十萬之多,這些人有的原本隸屬於陸軍部隊,有的則在海軍普通艦艇上服役,還有一些是非正規軍人甚至平民,海軍部在對這些人進行嚴格篩選和考覈之後,選取了200人進入到艦載機飛行學院學習。

因此在新服役的“親王”號航母上,的確出現了一大批像沃爾夫拉姆這樣令人側目的後起之秀。例如戰鬥機中隊的21歲赫爾曼.戈林,他3個月前從陸軍部隊轉來,現在已經能在模擬空戰中幹掉不少老飛行員了,另一位年僅22歲的戰鬥機飛行員羅伯特.裡特.馮.格萊姆則是一個英俊的有些令人窒息的傢伙,他的飛行技術也要超過很多前輩。

沃爾夫拉姆同樣朝自己的搭檔豎起大拇指,作爲攻擊機飛行員,羅特也是一個厲害的角色,在平時的訓練中,他駕駛沒有裝載炸彈的攻擊機可以和戰鬥機單挑,可惜今天他的子彈大多用於對地掃射,這也限制了他取得更多的戰果,不過擊落一架“雕”式還是足以讓他昂首返航。

當最後一架德國攻擊機退出戰鬥時,德國第2艦載攻擊機中隊與英國皇家第1戰鬥機中隊的第一場空戰僅僅持續了10分鐘。就在這10分鐘的時間裡,7架德國攻擊機和12架英國戰鬥機先後墜落到地面或者大海中,雙方的飛行員也各有死傷;在這10分鐘裡,32架海“蜂鳥”戰鬥機從10海里之外的航母編隊中起飛、集結並飛臨戰場,這一反應速度還是令德國將領們感到滿意的,畢竟10海里的路程就花費了它們大約6分鐘的時間。

吉米的祈禱奏效了,可堅實的土地出現在他腳底下時,這位“九命老貓”卻並沒有感到慶幸,數千名身穿灰色軍服的德國步兵已經在下面等候多時了,十幾輛坦克正在從登陸艦上開出來,在這個忙碌的海灘上,吉米沒有任何逃脫的機會,就算他真的有九條命,恐怕也要在德國戰俘營裡呆到戰爭結束了。

第10章 看不見的陰影第5章 我們的巴巴羅薩第97章 東西.抉擇第6章 不可思議的和談第69章 優勢第128章 談判?戰術!第9章 來自哥尼斯堡的鄉下人第158章 森林之王(下)第63章 令人生畏的海軍第1章 法國人的微笑第22章 無恥的旗幟第41章 擴軍時代第18章 忠誠的代價第67章 流冰消逝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24章 猛火第21章 以帝國皇儲之名第26章 義兵第8章 停戰談判第16章 死神的風笛第27章 國訓第33章 進退第17章 大西洋攻略第31章 土耳其的天空第16章 三個步槍手第17章 奮力一博第20章 漁網第34章 特使第9章 莎莎、大火箭與RPG第6章 當我們混在一起第11章 來自帝國內部的風第37章 晚安,丘吉爾第28章 放國王的鴿子第48章 華麗的演出第45章 齊柏林神話第21章 憨人第120章 化學武器的威力第17章 王子裝甲營第11章 碰撞第124章 瘋狂的民兵(下)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5章 真真假假愚人節第13章 挖掘第125章 一路向北(上)第7章 血紅第27章 國訓第48章 新格局第9章 末日行動第29章 鬥毆事件第47章 在天空中賽跑(下)第43章 螳螂捕蟬第4章 羅馬假日第31章 土耳其的天空第93章 一批巡洋艦第5章 我們的巴巴羅薩第30章 矮人戰士第41章 偵察小兵第92章 新角色第159章 成功的大電影第69章 優勢第129章 利矛與堅盾(上)第10章 毛瑟陰影第78章 空中重錘第29章 克林頓事件第27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97章 傾斜的勝利天平第110章 慣例第98章 支點第22章 橋(5)第69章 意外的焦點第70章 決定性因素第73章 孤獨的傘兵第131章 利矛與堅盾(下)第43章 女皇的決斷第36章 殘燭熄滅第9章 歐亞大橋第16章 迴光返照第25章 高智商人物第58章 空中管風琴第94章 聚焦朝鮮半島第24章 猛火第47章 飛吧,德意志之鷹第16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3)第29章 沉淪的島國第13章 大膽的登陸計劃第140章 時代的分界線(下)第38章 華沙陷落第26章 蓄勢第1章 入侵者第73章 孤獨的傘兵第28章 如此凡爾登第49章 天使還是魔鬼第69章 意外的焦點第20章 死神曲第26章 義兵第27章 國訓第32章 新秀第132章 元首的碰面(上)第34章 散財童子
第10章 看不見的陰影第5章 我們的巴巴羅薩第97章 東西.抉擇第6章 不可思議的和談第69章 優勢第128章 談判?戰術!第9章 來自哥尼斯堡的鄉下人第158章 森林之王(下)第63章 令人生畏的海軍第1章 法國人的微笑第22章 無恥的旗幟第41章 擴軍時代第18章 忠誠的代價第67章 流冰消逝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24章 猛火第21章 以帝國皇儲之名第26章 義兵第8章 停戰談判第16章 死神的風笛第27章 國訓第33章 進退第17章 大西洋攻略第31章 土耳其的天空第16章 三個步槍手第17章 奮力一博第20章 漁網第34章 特使第9章 莎莎、大火箭與RPG第6章 當我們混在一起第11章 來自帝國內部的風第37章 晚安,丘吉爾第28章 放國王的鴿子第48章 華麗的演出第45章 齊柏林神話第21章 憨人第120章 化學武器的威力第17章 王子裝甲營第11章 碰撞第124章 瘋狂的民兵(下)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5章 真真假假愚人節第13章 挖掘第125章 一路向北(上)第7章 血紅第27章 國訓第48章 新格局第9章 末日行動第29章 鬥毆事件第47章 在天空中賽跑(下)第43章 螳螂捕蟬第4章 羅馬假日第31章 土耳其的天空第93章 一批巡洋艦第5章 我們的巴巴羅薩第30章 矮人戰士第41章 偵察小兵第92章 新角色第159章 成功的大電影第69章 優勢第129章 利矛與堅盾(上)第10章 毛瑟陰影第78章 空中重錘第29章 克林頓事件第27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97章 傾斜的勝利天平第110章 慣例第98章 支點第22章 橋(5)第69章 意外的焦點第70章 決定性因素第73章 孤獨的傘兵第131章 利矛與堅盾(下)第43章 女皇的決斷第36章 殘燭熄滅第9章 歐亞大橋第16章 迴光返照第25章 高智商人物第58章 空中管風琴第94章 聚焦朝鮮半島第24章 猛火第47章 飛吧,德意志之鷹第16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3)第29章 沉淪的島國第13章 大膽的登陸計劃第140章 時代的分界線(下)第38章 華沙陷落第26章 蓄勢第1章 入侵者第73章 孤獨的傘兵第28章 如此凡爾登第49章 天使還是魔鬼第69章 意外的焦點第20章 死神曲第26章 義兵第27章 國訓第32章 新秀第132章 元首的碰面(上)第34章 散財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