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以彼之道

.德國,哥尼斯堡。

“確定情況屬實?”辰天順手將一份文件丟在桌子上,上半身往椅背一靠,十指交叉的放在下脣處,深邃的目光裡寫滿思慮。

“是的,陛下!情報部門已經覈實過了!”馬克斯.霍夫曼很肯定的回答到。

“令人失望啊!太令人失望了!”辰天一遍遍加重着語氣來表達自己對某些熱衷內戰者的失望和鄙視,儘管中國東北的局勢在德國的調和下出現了“暫時的緩和”,但日本政府仍在不斷增兵東北,關東軍的實力可謂是與日俱增,總兵力從6月初的10餘萬人陡增至8月初的11個步兵師團、3個坦克旅團、1個航空軍近30萬人!

關東軍積極備戰的同時,日本朝野也在高唱“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論調,日本政府在軍事外交上氣勢咄咄逼人,中國目前的各派軍閥卻沒有一致抗日的打算,辰天剛剛看到的那份文件裡,就是關於各派軍隊調動的情報。此前一同進行北伐的蔣、馮、閻、桂系軍閥對於日軍在關外的舉動竟熟視無睹,反而調兵遣將準備來一場決一勝負的大仗,更令人心寒的是南京政府不僅不派兵加強東北防禦,還準備從不久前才宣佈“易幟,的東北軍抽調精銳部隊入關參戰!

在張作霖多年的苦心經營下,奉軍的家底與國內各軍閥相比還是相當豐厚的,東北易幟時編有25個步兵旅、6個騎兵旅、10個炮兵團、衆多警備部隊以及鐵甲車隊、航空隊和海防艦隊,總兵力約30萬人,航空隊裝備各式飛機百餘架,鐵甲車隊擁有五十多輛通過各種途徑買來的德制坦克和裝甲車,艦隊擁有巡洋艦4艘、炮艦6艘以及由商船改造的水上飛機母艦1艘,並配有一個專門的海軍航空隊,飛機十餘架。

然而,這些兵力在日益強大的日本關東軍面前甚至無法保證數量上的優勢,關東軍的各個師團大都爲老牌的甲等師團。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自然不用多說,其第3航空軍裝備的都是日本近年來生產地新式戰機,幾種主力戰機還作爲“志願軍”參加了此前的德俄戰爭,雖然它們的性能與德國主力戰機還有一些差距,但用來對付中國軍隊任何一種戰鬥機都是綽綽有餘的。在德國陸軍光輝戰績的刺激下,日本陸軍也陸續組建了獨立坦克旅團和裝甲部隊,其主力“八六”式坦克已經基本達到德國iii號坦克的水平,各式裝甲車的質量和數量也遠遠超過東北奉軍。

“陛下。是不是通過外交途徑提醒一下南京政府……”霍夫曼審慎的提出自己地意見。

辰天嘆了一口氣,“攘外必先安內,這或許就是某些人認定的死理吧!也罷也罷,就讓血與火去喚醒那個民族的血性,他們不可能單靠外力來獲得新生!”

對於辰天的這些話,霍夫曼很是奇怪,站在德國的角度,中國是不該被日本吞併的,但真正的出發點卻不是喚醒這個國家的雄心壯志,而是阻止日本繼續擴張和增強實力。

“陛下的意思是……”

辰天依舊保持着那個思考的姿勢。”日本人歷來喜歡玩弄政治手腕。這一次就讓我們用他們擅長地計倆來對付他們吧!將軍,替我安排一下,讓那幾個日本特使明天到哥尼斯堡來。我要親自接見他們!”

“接見日本特使?”霍夫曼有些意外。

“是地,然後開始正式的外交談判!”或許是之前那份情報的關係,辰天說這話地時候臉上看不到原本應該有的自信與老練,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嚴峻的表情。

“是,陛下,我明白了!”霍夫曼退後一步,敬禮,然後離去。

辰天默默閉上眼睛,如果是儒文化讓那個民族變得文質彬彬,那麼大人物們爲何又熱衷與內鬥而且大都“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呢?這些奇奇怪怪的問題長久以來困擾着無數人。包括辰天自己在內。

三天之後的8月25日,東京的氣溫破天荒的上升到了341度,整個城市都在默默忍受着烈日的熾烤。

即便如此,在覲見天皇的時候,內閣大臣和將領們卻都必須穿戴整齊,否則便是大不敬。所幸地是皇居高大的城牆裡古木森森,一共有近三十萬株來自日本各地的樹木,皇宮的建築就散落在樹叢中,這樣的佈局使得皇居內的氣溫較繁華的街道低了不少。爲了避暑。皇室的侍從們還在議事大廳的四個角落裡放上了整箱地冰塊,這才讓大臣和將領們避免了在天皇面前汗流浹背的尷尬。

等內閣大臣、軍部的高級將領到齊之後,一身戎裝的昭和天皇步伐沉穩的從內室出來並接受衆人的頂禮膜拜,然後跪坐在上位的綢墊子上,御前會議這才宣佈開始。

“獲知德國原有條件放棄庫頁島、海參威、青島,對此朕深感欣慰,德國陸海空軍撤離這些區域,那就意味着德國將放棄遠東的軍事力量,此舉無疑是將遠東的控制權全盤交於我國,並使日德友誼走向永恆!”

昭和天皇用他那獨特的抑揚頓挫腔調不緊不慢的說到,之後,他用一個問題點出這次會議的主題:“諸君以爲用半個東南亞換取這三處軍事要地如何?”

跪坐着的衆人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相互交換着眼神,在這議事大廳裡,天皇之下最具發言權的是政界元老西園寺公望,三朝元老中仍存的最後一人,但這位重量級人物顯然不會在一開始就將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至於內閣大臣和陸海軍將領,此時卻沒有按照文與武、陸軍與海軍的一貫分立陣營,而是根據對德態度分爲主和派與主戰派,就在東鄉茂德受到德皇接見之前,這兩派人還在是否用武力阻止德國接收海參威與庫頁島問題上爭得不可開交,陸軍將領大都是激進的主戰派,還有海軍大臣岡田啓介、聯合艦隊司令官谷口尚真,他們認爲海參威和庫頁島距離日本列島的距離實在太近,而從本土及周邊安全角度出發,日本軍隊應以武力給氣焰囂張的德國人以“嚴重警告”。他們覺得德國縱然強大,但主力艦隊卻和1904年時的俄國一樣只能經過長途航行才能抵達遠東,因此一戰將德國的勢力驅逐出遠東對於日本軍隊來說還是有十成把握的,屆時再以一紙和約結束爭端,日本便可毫無顧忌的奪取整個支那了。

主和派則以伏見宮親王等親德海軍將領、少數主張先全面佔領中國地陸軍將領爲主,他們認爲應該通過和談的方式解決“本土安全危機”,然後以陸海軍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爭取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佔領中國。然後與德國分亞太與歐美而治。

在派往柏林的特使遲遲未能與德國政府展開會談、德國太平洋艦隊佔領海參威與庫頁島並迅速在兩地建立軍事基地的時候,日本政府和軍隊高層的主戰派曾一度佔據上風,雖然主和派的力量仍然十分強大,但是在德國咄咄逼人地氣勢面前,他們也不得不同意陸海軍採取主動的防備措施,這也就是爲什麼不久之前日本主力艦隻在本土周邊集結的原因了。

隨着東鄉茂德一行受到德皇接見、德日兩國正式開始關於德國在遠東軍事力量的和談之後,以天皇本人爲首的主和派終於鬆了一口氣,當德國主動提出願意有條件放棄膠州灣和青島之後,他們更是看到了獨霸遠東的希望。

首先發言的,是田中內閣的陸軍大臣白川義則。

“陛下聖明。海參威、庫葉以及膠州灣三處對於帝國的遠東戰略有着無可替代的戰略。若只是以印度、馬來西亞作爲交換,在下以爲是物有所值地!雖印度地勞動力、馬來西亞的石油與橡膠頗爲珍貴,但勞動力可從支那獲取。石油與橡膠從菲律賓獲取亦能滿足帝國工業、軍事之需!”

言畢,白川義則悄悄瞟了一眼端坐於前的昭和天皇,這位至高無上地君主雖然面無表情,但眼神中還是能夠讓人看到一些讚許的,何況他一開頭就闡述了自己對於這筆交易的看好,現在的問題就是能否接受德方開出的“價格”了。

“陸相大人所言極是!”伏見宮親王隨即應和到,“只要德國放棄遠東,帝國放棄荒蠻的印度、馬來又有何不能?”

首相田中義一雖是主戰派與主和派之間的所謂“觀望派”,這時也積極的發言了,只不過他對德方的“開價”頗有異議。於是非常委婉的說:

“陛下,在下以爲,海參威、庫葉和膠州灣三地地戰略價值的確無與倫比,但印度、馬來西亞亦是不可多得的戰略要地,尤其是作爲日德勢力緩衝地的意義重大!在下建議,不如用新西蘭或澳大利亞的部分土地與德方交換!”

“首相閣下此言差矣!”陸軍大將、前日本朝鮮軍司令官、現任日軍大洋州司令官的鈴木莊六先是朝田中欠身,然後說道:“帝國軍隊佔據印度、馬來西亞時並未花費多少力氣和代價,攻取澳、新卻耗時16個月且傷亡較大,若是用將士鮮血換來的土地與德方交易。恐軍心不服!”

曾率艦隊參加對澳、新作戰的永野修身中將這一次持有和陸軍相同的意見:“海軍亦有上千將士在澳、新拋灑熱血,相比之下,在東南亞傷亡地帝國海軍將將士僅有百人,兩處意義迥然!況且,德方未必願意接受澳、新土地!”

田中義一不慌不忙的辯解到:“澳、新兩地資源雖極爲豐富,但居民極爲頑劣,且澳、新流亡海外的政府不斷號召人民反抗大日本帝國統,治,恐今後十年仍需派駐大量軍隊,倒不如用兩地與德方交換,民風更爲儒弱的支那顯然更適合帝國和平統治!”

在談判條件上有所爭議的兩羣人還沒就“價格”達成一致,海軍大臣岡田啓介突然憤而低聲駁斥道:“先後擊敗法、英、美、俄,諸君以爲德國人會誠心放棄遠東利益嗎?”

這一言令整個房間裡頓時鴉雀無聲,就連昭和天皇也頗爲驚訝的看着這位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海軍元老。

“萬望陛下寬恕臣下的無理!”岡田啓介轉而跪伏着用悲憤的語氣說道:“陛下千萬不要爲德人的虛情假意迷惑了眼睛,德皇威廉三世志在天下,又豈會誠心向我大日本帝國讓步?德人此舉,無非是爲自己的部署爭取時間而已!”

“放肆!”西原寺公望突然叱喝到,“爾怎敢稱陛下的慧眼爲他人迷惑?”

岡田啓介額頭緊貼地面,不動也不作聲。

這時,現任聯合艦隊司令官谷口尚真也伏下身子委婉的說道:

“陛下,懇請陛下寬恕海相大人的直言!在下亦斗膽以爲德人無心退出遠東,否則他們也不會積極介入到大日本帝國與支那政府的戰事中,並且無償給予支那人大筆資金和武器援助!”

“放肆!”西原寺公望又叱喝了一聲,但他沒有再說下去,因爲天皇伸出右手示意他“停火”。

“岡田君與谷口君愛國之心可嘉,坦直之言亦情有可原,二位請起身吧!”

岡田啓介和谷口尚真這才直起身子,但雙目仍低垂着不敢正視天皇。

“若此次和談失敗,帝國必然因爲形勢所迫而與德國相爭,諸君以帝國軍隊之實力可擊敗德國與遠東?”昭和天皇緩慢、抑揚頓挫的說到,然後雙目環視一圈在座衆人,沒有人說話。

“藏相!”昭和問自己的財政大臣,“憑帝國之財力,現可撥出多少資金作爲追加軍費?”

現任大藏大臣高橋是清跪伏着答道:“除非再次增發專項債券,否則國庫無錢可撥!”

“爲何?”昭和語氣平和的問到。

“海軍部連年建造主力艦隻,此一項長期佔據全國財政預算的四成以上,開發新式鐵甲戰車與航空戰機兩項支出逐年上升,昭和元年爲2700萬日元,昭和1年上升到4000萬日元,另有援俄特別撥款1150萬日元,今年度的預算更是高達6700萬日元,加上軍餉、裝備等費用,年軍費支出接近10億日元,而上年度全國財政預算僅有23.7億日元!”高橋幾乎是不假思索的報出這些數字,看來巨大的財政壓力沒讓這位大藏大臣也就是財政部長少費心。

這也難怪,想與人均收入8倍於己、總收入15倍於己的德國去全面比拼軍事實力,這是日本國家和國民承受不起的。昭和此時或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失誤,但世上沒有後悔藥,除了從他國瘋狂掠奪財富與資源之外,日本已經別無他路了,而與德國正面對抗就算勝利也無助於財政的改善,但是侵略弱國就不一樣了。

這時,西原寺公望語氣低沉的說道:

“陛下之意,是以和談轉移德人視線,然後以閃電戰擊敗支那軍隊!成與敗,當靠帝國皇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了!”

第68章 大戰在即第8章 停戰談判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29章 海軍榮耀第25章 梟雄還是鳥人第43章 被強暴的政治第16章 狩獵第2章 最長的一天(2)第92章 新角色第120章 化學武器的威力第29章 克林頓事件第31章 流矢第17章 真相第26章 太子的合約第36章 戰爭落幕第159章 成功的大電影第16章 章 又一個牛人第31章 世紀大發現第24章 猛火第74章 拒絕仁川第10章 奧利之惑第32章 新秀第27章 肉彈第75章 失落的大洋第18章 軍團整編第154章 民俄的新武器第158章 森林之王(下)第95章 羣山第93章 一批巡洋艦第14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1)第30章 嘿,我要走了第39章 東線逗號第134章 元首的碰面(下)第4章 霞飛的賭局第27章 馬特拉齊式防守第41章 重返柏林第20章 何塞第3章 左滿舵第34章 魚雷的力量第47章 飛吧,德意志之鷹第54章 緊箍咒第66章 相會第75章 千機大轟炸第3章 馬蜂窩第37章 皇位第6章 安內第139章 時代的分界線(中)第33章 和平年代的新軍團第50章 我的世界我作主第28章 放國王的鴿子第45章 在天空中賽跑(上)第9章 末日行動第40章 最後通牒第12章 空之主宰者(5)第116章 沖繩.旗幟(下)第10章 看不見的陰影第19章 喧鬧的夜第13章 挖掘第29章 鋼鐵優勢第7章 致命一擊第82章 見風駛舵的參戰國第3章 我們絕非軟柿子第41章 聖珀爾滕的鋼鐵騎士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115章 沖繩.旗幟(中)第62章 鷹旗飄揚夏威夷第11章 下水儀式第8章 空之主宰者(1)第26章 義兵第156章 森林之王(上)第25章 天網恢恢第8章 來回奔波第89章 國軍.整備第14章 訂婚晚宴第30章 磨刀第2章 法國大槍第16章 迴光返照第32章 女王的復活第5章 誰來揭開謎底第22章 最可愛的人第19章 追獵邱吉爾(上)第21章 狂飈急進第145章 借人道主義之名第23章 巨人肩膀第40章 飛越塞納河第43章 女皇的決斷第41章 擴軍時代第90章 時不我待第14章 征服博內茅斯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40章 血染長空第5章 騎士第38章 聯合艦隊第56章 圈套第30章 密約第21章 奔騰年代第75章 千機大轟炸第13章 誰是主角第29章 沉淪的島國
第68章 大戰在即第8章 停戰談判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29章 海軍榮耀第25章 梟雄還是鳥人第43章 被強暴的政治第16章 狩獵第2章 最長的一天(2)第92章 新角色第120章 化學武器的威力第29章 克林頓事件第31章 流矢第17章 真相第26章 太子的合約第36章 戰爭落幕第159章 成功的大電影第16章 章 又一個牛人第31章 世紀大發現第24章 猛火第74章 拒絕仁川第10章 奧利之惑第32章 新秀第27章 肉彈第75章 失落的大洋第18章 軍團整編第154章 民俄的新武器第158章 森林之王(下)第95章 羣山第93章 一批巡洋艦第14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1)第30章 嘿,我要走了第39章 東線逗號第134章 元首的碰面(下)第4章 霞飛的賭局第27章 馬特拉齊式防守第41章 重返柏林第20章 何塞第3章 左滿舵第34章 魚雷的力量第47章 飛吧,德意志之鷹第54章 緊箍咒第66章 相會第75章 千機大轟炸第3章 馬蜂窩第37章 皇位第6章 安內第139章 時代的分界線(中)第33章 和平年代的新軍團第50章 我的世界我作主第28章 放國王的鴿子第45章 在天空中賽跑(上)第9章 末日行動第40章 最後通牒第12章 空之主宰者(5)第116章 沖繩.旗幟(下)第10章 看不見的陰影第19章 喧鬧的夜第13章 挖掘第29章 鋼鐵優勢第7章 致命一擊第82章 見風駛舵的參戰國第3章 我們絕非軟柿子第41章 聖珀爾滕的鋼鐵騎士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115章 沖繩.旗幟(中)第62章 鷹旗飄揚夏威夷第11章 下水儀式第8章 空之主宰者(1)第26章 義兵第156章 森林之王(上)第25章 天網恢恢第8章 來回奔波第89章 國軍.整備第14章 訂婚晚宴第30章 磨刀第2章 法國大槍第16章 迴光返照第32章 女王的復活第5章 誰來揭開謎底第22章 最可愛的人第19章 追獵邱吉爾(上)第21章 狂飈急進第145章 借人道主義之名第23章 巨人肩膀第40章 飛越塞納河第43章 女皇的決斷第41章 擴軍時代第90章 時不我待第14章 征服博內茅斯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40章 血染長空第5章 騎士第38章 聯合艦隊第56章 圈套第30章 密約第21章 奔騰年代第75章 千機大轟炸第13章 誰是主角第29章 沉淪的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