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多國部隊

對於德日停戰協定的簽署,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都表示出積極歡迎的態度,還有許多人提議將雙方代表簽字的這一天也就是12月8日定爲世界和平日,以紀念這個偉大的時刻。

可是,永久的和平只存在於人們的夢想當中。

消息傳回德國國內的時候,九千萬本土公民大都顯得比較平靜。在他們的心中,這場戰爭背後所蘊含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以至於聽到停戰消息的時候,許多人都有種百感交集的心情。戰爭伊始的時候,相當一部分德國人都以一種平常心看待這場戰爭,什麼刺殺威廉二世的兇手啊、邪惡國家啊,戰爭的本質其實就是兩個國家爲爭奪某種利益展開的火拼,以德國強大的國力和龐大的盟友集團,這個時候多數人都覺得擊敗日本並不需要太長的時間。

不久之後,日本人開始頻頻在德國本土製造針對政府和平民的惡性攻擊事件,這惹惱了性格強悍的德國人。在那段時期,德國民衆對戰爭的熱情空前高漲,儘管遠東戰事不利,但人們依然抱有一種積極的心態,而且擁有強大戰力的德國和土耳其聯軍繼續在陸上穩步推進,這給了人們很大的信心。

隨着戰爭的深入,越來越多德國士兵在戰場上流血犧牲,那也意味着有越來越多的德國家庭收到“黑色通知單”。面對每年鉅額的戰爭支出,一些經濟學者最先提出結束這種勞師遠征的戰爭,因爲在奪去了日本帝國所有的殖民地之後,德國已經從這場戰爭中獲得了儘可能多的利益,接下來對日本本土的進攻將是付出遠遠大於收益的。

漸漸的,結束戰爭的呼聲日益增高,這樣的情形曾一度被日本官員視爲戰爭地轉折點,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一部電影重新點燃了日爾曼內心深處對戰鬥的渴望。德國政府又將戰爭進行了一年――日本帝國也在水深火熱中堅持了又一年時間。

最終,遠東的戰事還是以雙方的疲倦而結束。在幅員遼闊、橫跨歐亞大陸的俄國,戰事也隨着冬季地到來而暫告一段落。最後一批民主俄國的士兵接受了蘇俄紅軍的改編,整個俄國只剩下瓦拉迪米佩特羅地遠東割據勢力還在苦苦支撐。儘管俄國的形勢看來大局以定,同時蘇俄紅軍也以其強大的戰鬥力讓世人刮目相看,而瓦拉迪米佩特羅讓各國看到的則是一張貪得無厭、反覆無常的醜惡面孔,但不論是同盟國還是一些中立國家都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俄國的出現,因此。他們仍然以海蔘葳爲支點向瓦拉迪米佩特羅勢力輸送軍火、物資甚至是所謂的志願部隊。

人們在賭,賭來年開春的時候是蘇聯紅軍一舉衝到日本海,還是瓦拉迪米佩特羅守住俄國最後一塊“保留地”。以軍事評論家們的觀點,這是一場“非常危險的賭博”,不僅那成船成船地援助會打了水瓢,還有可能惹來蘇俄人地嫉恨。當然,另一些人則希望蘇俄嫉恨所有的干涉者,最好再來一場世界大戰,那麼他們就會有機可趁,在世界格局重整中爭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法國。佈雷斯特。

當又一艘滿載人員和物資的輪船緩緩駛入港口時。人們已經記不清這是入冬以來第幾艘這樣的船隻,一批又一批揹着大號行囊和步槍的士兵通過海路來到這裡,這座美麗的法國海濱城市現在儼然成了一座軍營。現在。街道上隨處可見穿着各國軍服的軍人,有德國人、土耳其人也有意大利人、希臘人和西班牙人,甚至還有穿着仿德式軍服的法國士兵,這些人加上林林總總的後勤保障人員人數已經接近5萬,要知道這座城市包括郊區也不過是10來萬居民!

在國際安全聯盟會議上,墨索里尼組建50萬干涉軍的建議雖然沒有獲得採納,但各國一致同意儘快改善多國聯合快速反應部隊一直以來兵員不足的情況。在德日簽訂和約之後,12月20日,6千名增派的意大利士兵率先抵達佈雷斯特,一週之後。希臘也派來了補充地500名士兵和200名後勤人員。聖誕節之後,德國增派的1萬名士兵開進駐佈雷斯特,加上其他國家前前後後派來的士兵,駐歐洲的快速反應部隊終於達到了預期規模。雖說這幾萬名士兵還不夠強國一個正規兵團的規模,但用用國聯官員們的話來說,應對一些地區衝突事件已經是綽綽有餘。

兵員充足的現象讓快速反應部隊的指揮官們感到滿意,但是大批不同國籍的軍人在短時間內涌入佈雷斯特,卻也給法國當地帶來了一些非常棘手的問題。首先,根據參與國之間的協定。

各國派遣的軍人自己攜帶武器裝備,彈藥也有本國派船運來,飲食則由各國部隊後勤部門在駐地各自採購,當地政府的職責是協調各國部隊需求和保證食品供應,這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困難之處,但實際上各國各民族的飲食文化習慣是大不相同的,特別是多數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士兵,他們不吃豬肉、狗肉、驢肉、馬肉、兔肉、無鱗魚及動物的血,而其他國家的士兵也大都有各自喜好的食物,這些要求讓佈雷斯特當地政府的官員們忙得焦頭爛額,一不小心還要遭到對方的責難,許多人甚至無暇處理自己的事務。

其次,各國軍人素質參差不齊,並且和當地法國居民存在語言交流上的障礙,再加上法國西海岸充滿誘惑力的沙灘與酒吧、身材高挑模樣俏麗的法國女郎,各國軍人之間、軍人與平民之間發生肢體衝突的情況時有發生。每到週末,獲准外出的各國士兵成了佈雷斯特警察部門最頭疼卻又不敢得罪的

人,同時也讓聯軍司令部和當地警察部門傷透了腦筋。儘管多國聯合快速反應部隊司令部成立了專門監管各國官兵行紀的憲兵部,但抓到違反規定的聯軍士兵之後,司令部往往要考慮到各國政府臉面,所以充其量也就是將肇事者關幾天禁閉或者遣送歸國。因此,這種問題始終沒有從根本得到解決。

生活中的問題還不是指揮官們頭疼的全部,各國派遣參加聯合快速反應部隊的官兵在本國都屬於精銳人員,但是各國裝備、訓練水平卻各不相同。德國士兵地素質和戰鬥力是公認的世界一流。他們手中也有令人羨慕的精良武器,這點是芬蘭、意大利甚至土耳其士兵都無法比擬的,而明顯差距也帶來了一些不良的影響。聯合行動訓練中各國部隊始終無法達成默契配合,德軍官兵往往看不起那些來自二流國家的軍人,意大利人則不屑於像芬蘭、土耳其士兵一樣緊緊跟隨在德國人屁股後面,同樣令人感到無奈的是,各國士兵行軍的速度也是各不相同地,結果在聯合行軍訓練中總是笑話百出。

三個月的訓練下來。聯合快速反應部隊能夠做到快速反應,卻始終缺乏“聯合”,一些人對此不以爲然。他們覺得成立這支聯合部隊的政治意義遠大於實際,除了俄國他們根本不需要考慮其他對手。就在這個時候,西班牙國內再次爆發動亂,應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的要求,國際安全聯盟決定派遣快速反應部隊前往西班牙協助政府軍鎮壓這次“農民暴亂”。

國聯作出決定後,在佈雷斯特,聯合快速反應部隊的多國士兵們按照之前演練過許多次的程序迅速集中、乘車前往機場,一架架身軀龐大的德國運輸機很快出現在他們面前。可是直到登上了飛機。不少士兵仍有種普通演習的錯覺。一些人神情緊張而嚴肅,但更多的人則是有說有笑,在他們看來。這次去西班牙完全可以看作是一次旅行,因爲他們的對手只是一羣“扛鋤頭、拿鐮刀地農民”!

唯有那些來自西班牙地士兵小心翼翼的告訴自己的外國同行,西班牙地局勢遠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簡單,農民運動和革命活動早在20年前就曾爆發過,若不是多次得到外國政府的物資援助或者武裝干涉,阿方索十三世的政權恐怕早就垮臺了。別小看了那些以農民、手工業者和失業工人組成的武裝,他們雖然裝備很差,但戰鬥的決心和意志卻一點也不弱,而且善於使用各種靈活的作戰手段,政府軍吃到敗仗那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

不可否認。俄國革命對於西班牙局勢有着深遠的影響,但更爲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這個國家的統治階級已經腐朽。然而,似乎每個國家都希望看到自己的鄰國被一羣無能者統治着,所以每次西班牙發生暴動,德國、意大利甚至葡萄牙都樂意向阿方索十三世政府提供幫助,並且大多數時候都是無償的。

這一次,進入西班牙進行武裝干涉的身份顯得比往常任何一次都要複雜。由於法國和西班牙僅是一鄰之隔,德國空軍的運輸機很快便將第一批7千名快速反應部隊士兵運到了距西班牙首都馬德里100公里的托萊多。

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又有3.2萬名聯軍士兵進入西班牙。這些多國部隊的首要任務,就是協同西班牙政府軍阻止革命武裝進軍馬德里。

相比於西班牙政府軍士兵們手裡那些舊式毛瑟步槍和沉重的馬克沁水冷機槍,多國聯合部隊士兵們武器地自動化程度要高出不少,且不說普遍裝備mp24衝鋒槍和gg半自動步槍的德國陸軍士兵,就連意大利陸軍也將輕機槍裝備到了最基層的步兵排,而土耳其陸軍的裝備基本保持在和德國同行相差34年的技術水平,希臘步兵一半使用從德國採購的武器另一半也是仿德式裝備,芬蘭和法國自是不用多說,完完全全的德式裝備,只有不列顛和烏克蘭沿襲了各自的特色,即英系和俄系裝備。

在分配了各自的防區之後,多國聯合部隊的士兵們開始了熟悉的挖戰壕活動。在野戰工事的技術標準上,各國陸軍各有各的認定並且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統一,因此各國部隊都是按照自己的標準進行的。考慮到己方目前缺乏火炮尤其是重炮,德、土、不列顛以及法軍指揮官還是讓自己的士兵將工事構築得儘可能堅固一些,這個決定不久被證明是非常明智的,唯有意大利人不以爲然,他們不僅工程進度明顯偏慢,還在戰壕深度、掩體厚度上“偷工減料”,這種行爲很快在後面的初戰中給他們帶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隨着人數佔據優勢的反政府武裝不斷向馬德里逼近,聯合部隊士兵們參加的第一場戰鬥於2月4日打響,雖然西班牙政府軍手裡的火炮明顯多於反政府武裝,但是在交戰的第一天夜裡他們的炮兵陣地和彈藥庫便遭到反政府武裝的偷襲,損失了許多大炮和彈藥還不算,一些支持革命的西班牙政府軍士兵趁機開小號或者乾脆叛逃到敵方陣營,結果第二天天亮的時候,聯合部隊士兵發現幾處西班牙政府軍陣地上竟然空無一人,指揮官們只好從自己的部隊裡抽調士兵前去補位。這一天的戰鬥打得異常激烈,若不是德國空軍適時的提供了一些火力支援,聯合部隊所承受的壓力還將更大。

在前兩天的戰鬥中,共有245名聯合部隊士兵陣亡,另有超過300人負傷。不得已,聯合部隊司令部下令參戰部隊脫離對敵接觸向馬德里方向撤退,好在通過鐵路從法國運來的火炮以及聯合部隊中唯一一支正規裝甲部隊在停停走走之後終於趕在這時候運抵馬德里。

第9章 展示會的特殊客人第86章 步步緊逼第18章 閃擊英雄第60章 玄機第19章 尊嚴第16章 圖斯潘潛艇事件第37章 鋼鐵塞納河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32章 以彼之道第80章 飛艇悲劇第45章 開幕式第50章 再會,海參威第12章 維也納和會第39章 東線逗號第43章 女皇的決斷第116章 沖繩.旗幟(下)第12章 空之主宰者(5)第134章 元首的碰面(下)第98章 火星撞地球第149章 萬花叢中(上)第147章 濃縮就是精華(中)第9章 暴風驟雨第40章 飛越塞納河第44章 故人來訪第33章 碰壁第33章 烽煙起第72章 超級艦隊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5章 鬧劇收場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18章 英倫諜影第11章 下水儀式第23章 旅順之淚第31章 兩線作戰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6章 最長的一天(6)第3章 血戰皇宮第16章 裝甲軍團第34章 魚雷的力量第82章 生死局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29章 帝俄崩潰第32章 防線第33章 天使降臨第6章 虎狼歸航第16章 死神的風笛第24章 最原始的裝甲聚會第9章 莎莎、大火箭與RPG第12章 遇見第57章 強擊珍珠港第25章 高智商人物第7章 信任第76章 契子第14章 真航母換假出兵第19章 我們都是騎士第8章 殺意第24章 噢,我的海軍第43章 飛機墳場第11章 下水儀式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18章 閃擊英雄第47章 飛吧,德意志之鷹第27章 托馬斯郵局第38章 華沙陷落第27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72章 超級艦隊第35章 引魚出港第106章 語不驚人第41章 死亡反撲第21章 施立芬新傳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40章 日本海大演習第48章 小心的遭遇戰第17章 維也納之夜第36章 跟我走吧第136章 人造英雄(中)第44章 合圍維也納第24章 明爭暗鬥第97章 傾斜的勝利天平第48章 怨怨相報第82章 生死局第49章 天使還是魔鬼第17章 大西洋攻略第2章 小丑墨索里尼第5章 落葉第1章 法國人的微笑第6章 安內第75章 千機大轟炸第7章 英倫寒冬第20章 戰爭前奏第1章 我難過第14章 訂婚晚宴第49章 天使還是魔鬼第15章 威廉大帝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53章 小成本大製作第9章 戰場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34章 隆美爾的新任務
第9章 展示會的特殊客人第86章 步步緊逼第18章 閃擊英雄第60章 玄機第19章 尊嚴第16章 圖斯潘潛艇事件第37章 鋼鐵塞納河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32章 以彼之道第80章 飛艇悲劇第45章 開幕式第50章 再會,海參威第12章 維也納和會第39章 東線逗號第43章 女皇的決斷第116章 沖繩.旗幟(下)第12章 空之主宰者(5)第134章 元首的碰面(下)第98章 火星撞地球第149章 萬花叢中(上)第147章 濃縮就是精華(中)第9章 暴風驟雨第40章 飛越塞納河第44章 故人來訪第33章 碰壁第33章 烽煙起第72章 超級艦隊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5章 鬧劇收場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18章 英倫諜影第11章 下水儀式第23章 旅順之淚第31章 兩線作戰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6章 最長的一天(6)第3章 血戰皇宮第16章 裝甲軍團第34章 魚雷的力量第82章 生死局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29章 帝俄崩潰第32章 防線第33章 天使降臨第6章 虎狼歸航第16章 死神的風笛第24章 最原始的裝甲聚會第9章 莎莎、大火箭與RPG第12章 遇見第57章 強擊珍珠港第25章 高智商人物第7章 信任第76章 契子第14章 真航母換假出兵第19章 我們都是騎士第8章 殺意第24章 噢,我的海軍第43章 飛機墳場第11章 下水儀式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18章 閃擊英雄第47章 飛吧,德意志之鷹第27章 托馬斯郵局第38章 華沙陷落第27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72章 超級艦隊第35章 引魚出港第106章 語不驚人第41章 死亡反撲第21章 施立芬新傳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40章 日本海大演習第48章 小心的遭遇戰第17章 維也納之夜第36章 跟我走吧第136章 人造英雄(中)第44章 合圍維也納第24章 明爭暗鬥第97章 傾斜的勝利天平第48章 怨怨相報第82章 生死局第49章 天使還是魔鬼第17章 大西洋攻略第2章 小丑墨索里尼第5章 落葉第1章 法國人的微笑第6章 安內第75章 千機大轟炸第7章 英倫寒冬第20章 戰爭前奏第1章 我難過第14章 訂婚晚宴第49章 天使還是魔鬼第15章 威廉大帝第127章 一路向北(下)第53章 小成本大製作第9章 戰場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34章 隆美爾的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