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飛艇悲劇

.自從第一次跨進容克斯一亨克爾d型戰鬥機的座艙起,愛德華.馮.施萊希就知道自己找到了畢生最好的夥伴。舒適的座椅、合身的空間、廣闊的視野還有便捷的後拉式座艙蓋,除了合上艙蓋飛行時會讓習慣了敞開式座艙的飛行員略感不適之外,這架飛機的一切看起來都是如此的優秀。

還在老遠的地方,馮施萊希就看到了空中漂浮着的那些龐然大物,它們看起來像是手持大棒的巨人,讓人遠遠看着就有種壓迫感,可是施萊希知道,那些不過是唬人的東西,上萬立方米的氫氣只要一點點火星就會成爲一團無比巨大的火球。於是,他拉開座艙蓋將右手伸出艙外,拳頭緊握的在空中劃了兩個圓圈在向前一揮,周圍的戰鷹便開始加速,緊接着他自己也加大油門,眨眼之間,二十五架戰鬥機便已脫離機羣高速衝向那些空中巨人門。

與此同時,8架小巧玲瓏的戰機也在美軍飛艇編隊南面完成編隊,並以兩個四機v字型戰鬥編隊朝德國機羣衝來。在空中鏖戰並不是雙方最中的目標,馮施萊希少校和他的中隊打算先將那些飛艇幹掉,以掩護後面的機羣攻擊美國人的飛艇基地;美國戰鬥機小隊也不奢望將對方盡數擊落,能夠儘可能拖延時間纔是他們的主要目的。

戰鬥即將開始的時候,25架德國戰鬥機處於2200米的高度,而那8架美國p-4戰鬥機是從3000米高度的“比奇”上起飛的,因此美國人在高度上佔據有利位置,但美國人從一開始就忽略了一點,擁有420公里最高時速的容克斯一亨克爾d型戰鬥機的爬升和機動性能也是同樣出色的。在1000米的距離上,居高臨下的美國飛行員們不慌不忙地開火了,16挺7.92毫米劉易斯航空機槍噴射着毒蛇信子般的火舌,在這種微弱的火光映襯下,他們的面部表情顯得格外冷酷。彷彿都是殺人不眨眼的冷血殺手。

這樣就像擊落我們嗎?

馮施萊希少校在心裡冷笑着,且不說自己德國空軍王牌的身份,自己中隊裡的飛行員們也都是些參加過歐戰和南美戰爭的好手,總飛行時間超過2000小時在這支部隊裡是十分平常地事情,曾擊落敵機2架以上的也只算是優秀,各小隊的指揮官那可都是戰績超過5架的王牌,當然了,這樣的王牌還不能算是真正的王牌。因爲在目前的德國空軍中,戰績最高的是擊落過13架法國戰機、21架英國飛機和11架阿根廷飛機的馬克斯,伊梅爾曼中校,擊落過10架以上敵機的飛行員也有上百名之多。

稍稍擺動機翼之後,施萊希輕易地躲過兩串從前方射來地子彈,由於美機的火力過於分散,大多數德國飛行員甚至不需要怎麼規避。當兩羣戰鬥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地時候,雙方飛行員也越來越清楚的意識到雙方戰機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與2.6噸重的德國戰鬥機相比,爲了儘量適應飛艇搭載而被迫“減肥”至700公斤的p-4簡直就是一個不入眼的小玩具,幾乎與卸去武器的蜂鳥戰鬥機一般重。一陣狂風甚至就能將p-4吹走。所牽的是在惡劣天氣下負責搭載p-4的“比奇”也不能出航,因此p-4的飛行員們才少了這樣一份擔心。

高速相向而行的兩羣戰鬥機短短數秒就已拉近到500米地距離,這時。正好面對8架p-4的那些德國戰鬥機爭先恐後的開火了,每架飛機6挺機槍的火力是對方的三倍,加上數量上的優勢,美國飛行員們所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恐怖彈雨,只見他們的飛機拼命搖擺着想要躲開飛射而來地子彈,但還是有兩架倒黴的p-4的機頭被打得火星四射,緊接着拉着黑煙失速向地面墜去。

一個兩秒的短射之後,德國戰鬥機紛紛停止射擊,與對方擦肩而過之後,兩個小隊10架戰鬥機開始轉身追擊剩餘的口丸——馮施萊希少校則帶着剩下的,瞟戰機繼續向在3000米高空飛行的那艘雙身飛艇飛去。

逃過對方正面攻擊之後,由70餘架德國飛機組成的機羣頓時呈現在剩下的6名美國飛行員前方,如果他們能夠駕機衝入對方機羣,不僅能夠擊落幾架轟炸機,而且還可以擾亂對方的隊形給自己基地的飛艇提供更多的時間,至少這幾位美國老兄是這麼想的。不過,他們似乎太過低估德國戰鬥機的轉向性能和俯衝速度,當他們駕着自己小巧的p-4飛向不到5公里外的德國機羣時,剛纔那兩個小隊的德國戰鬥機以驚人的敏捷度在空中完成了360度轉向並藉着高度勢能加速俯衝下來。

沉醉於即將衝入對方機羣的6架美國p-4直到身後響起機槍聲的時候才如夢初醒。其中兩名飛行員回過頭,用難以置信的表情看着飛馳而至的子彈,耳邊盡是子彈撕碎p-4戰機鋁製骨架和蒙皮外表的聲音,生命和戰機在雨點般的子彈中變得無比脆弱,三架p-4當場被打得領空三架,還有兩架更爲悲慘的被擊中了油箱,由於起飛在短短兩分鐘時間,120升汽油才耗去了一小部分,當儲存汽油的鐵皮油箱被德國戰機的特種子彈連續擊中之後,小小的飛機瞬間起火燃燒,在墜落到地面之前由易燃材料製成的機身已經燒去大半,最終只剩下一堆黑乎乎的殘骸。

看到自己的同伴在短時間內紛紛墜落,最後一架p-4戰鬥機的飛行員頓時將自己任務拋之腦後,他立馬拉起機頭想要憑藉p-4的靈活性逃回自己的飛艇,畢竟那些飛艇上少說也安裝了5、6挺機槍,有4艘還是安裝了兩門37毫米炮的“瓊斯”型飛艇,火力自然要比普通的飛機強上許多。

可是,接下來的景象讓這位既幸運又悲慘的美國飛行員驚呆了,只見十幾架銀灰色的德國戰鬥機在那些飛艇之間快速穿行,飛艇上的機槍拼命向周圍射擊,“瓊斯”那30毫米炮開火地聲音在空中機槍聲中聽起來格外獨特,可是飛艇們的努力卻像木棍打蚊子一樣怎麼也收不到回報.倒是幾架德國戰機終於瞅準機會將一梭梭子彈射向美國飛艇。小小的子彈剛沒入飛艇巨大艇身的時候,人們會自然而然的覺得這只是隔靴搔癢般的攻擊,可是在兩三秒之後,子彈射中的地方迅速呈現出一種極爲可怕的暗紅色,這種暗紅色以極快地速度向四周蔓延,轉眼之間就將飛艇碩大一塊表面吞噬,剎那間,如同太陽耀斑似的火柱從那暗紅色的地方噴涌而出。而剛纔的暗紅色也在一瞬間出現在飛艇的許多地方,再一眨眼,刺眼的烈焰已經將飛艇變成了一個無比巨大的火把,整個飛艇一邊劇烈燃燒着一邊向地面墜落,吊艙裡的人甚至沒來得及逃生……

第一艘飛艇起火燃燒的時候,不論是德國飛行員還是地面上的美國人都看地目瞪口呆,這種景象帶給他們地震撼無疑於經歷了一次天狗食日,然而當這個場面不斷在空中的其他飛艇上重複的時候,驚愕終於變成了驚慌,悲痛與絕望充斥着每個人地思想。當那燃燒着墜落的巨大火團最終掉落在地面上時。美軍士兵們開始忙於躲避。艇員們不得不砍斷繫留飛艇的纜繩,好讓這些還停留在基地的飛艇快點起飛,一面被那火球點燃。

可是在基地靠南的地方。一艘正在升空的飛艇還是極爲不幸的被大火球砸中了,在這種情況下,飛艇劃爲火球的速度更快了,那燃燒的場面甚至可以說是一次巨大的爆燃,大量地氫氣從飛艇破口噴出,隨即形成了高達數十米的巨大火柱,大火引發的連鎖效應使得相互之間距離不足百米的飛艇不斷被引燃,短短几分鐘便又有好幾艘飛艇成爲耀眼的火球。

在另外一些逐漸升空的美國飛艇上,艇員們還來不及慶幸自己即將脫離苦海,就發現德軍機羣已經飛到了基地上空。刷着醒目鐵十字的戰鬥機和攻擊機很快衝向這些慌忙升空的美國飛艇。它們上面的艇員拼命用機槍驅趕德國戰機,效果卻並不比之前那些同伴好,由高爆子彈和白磷子彈混裝地子彈不斷從德國戰機上射出,只要這種子彈形成的火5艘一碰觸氫氣飛艇的外表,飛艇中多達數萬立方米的氫氣將在瞬間被點燃。

在2000多米的高度,40架道尼爾101型轟炸機紛紛打開自己的腹部機艙,緊接着600枚75公斤的高爆炸彈和200枚50公斤燃燒彈帶着航空炸彈特有的尖銳聲砸向地面,方圓不過百來公頃的基地如何經得起這樣猛烈的轟炸,不僅二十餘艘尚未來得及升空的飛艇在短短几分鐘之內完全毀在地面上。各種設施也遭到了致命的打擊,在高爆炸彈和燃燒彈的作用下,烈焰與濃煙很快將聖安東尼奧飛艇基地變成了人間煉獄。

如此混亂的狀況下,地面防空火炮只有不到兩成開火了,濃煙嚴重干擾了炮手們的視線,卻成爲德國中型轟炸機最好的標靶。高爆炸彈和燃燒彈肆虐之後,聖安東尼奧飛艇基地已經沒有幾門防空火炮還在射擊,以至於德國攻擊機開始進行精確俯衝轟炸的時候所遭遇的抵抗幾乎爲零!

在短短1個小時之內,德國機羣取得了巨大的勝利,耗資數百萬美元修建的聖安東尼奧飛艇基地完全成爲一片廢墟,花費3000多萬美元建造的52艘飛艇尤其是那7艘造價最昂貴的“比奇”化爲烏有,52艘飛艇的艇員有九成未能逃脫死神的魔掌,地勤人員和防空炮手也損失了600多人。

幾乎在同一時間,位於美國南部的另外四處飛艇基地也遭到大批德國戰機的空襲,菲尼克斯和教德薩的飛艇基地均在空襲中被摧毀。在新墨西哥州的索科羅,29艘飛艇還沒來得及升空便被擊毀在地面上,還有7艘雖然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結局卻沒有絲毫的改變;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激烈的空戰甚至蔓延到了港灣,在海軍航空部隊的協助下,3艘飛艇幸運的逃過一劫,但洛杉磯飛艇基地仍舊難逃被夷爲平地的噩運,在激烈的空戰中,美國海軍擊落了一架德國容克斯一道尼爾四型戰機,這是開戰第一天美國軍隊爲數不多的戰績之一。

參與空襲的德國戰機在返回基地後迅速補充了燃料和彈藥,在天黑之前,800餘架戰機繼續分三個批次輪番攻擊美國邊境地區的預定目標,美國人在如此猛烈的空襲之下徹底懵了,不論是陸軍還是海軍都沒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擊,美國海軍的軍艦被迫從洛杉磯、聖迭戈等南部港口撤離,這些港口的造船和船舶修理設施在德國人當天的最後一次空襲中遭到中型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的集中攻擊,一部份德國轟炸機還在港口空投了水雷,使得這幾個港口在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再使用。

開戰的當天,德國和墨西哥聯軍通過大規模空襲順利摧毀了美軍在南部的14個機場和5個飛艇基地並順利奪取了邊境區域的制空權,此外,德國機羣還轟炸了靠近邊境的7個鐵路樞紐、15座大橋、22處兵營和5處工業區,使得美國政府部署在南部的80餘萬軍隊和國民警衛隊陷入極爲被動的境地。

從下午2點開始,德國和墨西哥的地面部隊開始對邊境另一側的美軍防線和軍事目標進行炮擊,美軍炮兵隨後進行了還擊,炮戰一直持續到了傍晚,天黑之後,邊境雙方都暫時性的沉寂下來。

對於華盛頓的頭頭們來說,南部諸機場和飛艇基地遭到毀滅性打擊只是其中一個壞消息。下午的時候,聖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亞拉巴馬州先後傳來發現高空機羣的報告,這令沃倫哈定和陸海軍將領們大爲吃驚,總統更是親自下令:無論如何都要阻止德國轟炸機羣繼續北上!

第41章 偵察小兵第40章 習慣性防守第23章 誰的特拉法爾加第19章 黑色風暴第39章 橙色計劃第14章 柏林的新戰略第63章 美麗大洋第12章 研究進行時第5章 騎士第27章 公路血案第157章 森林之王(中)第17章 大西洋攻略第41章 皇家野獸軍團第90章 時不我待第2章 小丑墨索里尼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41章 風雨欲來第20章 何塞第16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3)第31章 兩線作戰第114章 沖繩.旗幟(上)第90章 坦克大會戰第10章 毛瑟陰影第47章 海的力量第88章 花瓶第50章 鷹擊長空第17章 揚名之戰第23章 巨人肩膀第28章 如此凡爾登第83章 海上鬥智第38章 海盜第39章 兵匪遊戲第11章 鋼鐵雄心第43章 帝王出航第55章 “元首”出場第100章 別了,美利堅第5章 落葉第6章 虎狼歸航第43章 螳螂捕蟬第42章 狂風暴雨第84章 航跡第7章 老虎駕臨第153章 春雪第93章 一批巡洋艦第30章 英雄第23章 華麗的謝幕第24章 不列顛的黃金第45章 大雨之夜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中)第28章 紅海要塞第49章 軍火第2章 最長的一天(2)第23章 旅順之淚第105章 偉人墓第33章 進退第41章 聖珀爾滕的鋼鐵騎士第82章 生死局第96章 海嘯第27章 肉彈第31章 共怒第132章 元首的碰面(上)第87章 日爾曼皇家騎士第37章 徹底的革命第12章 捕魚第85章 最後的武士第38章 華沙陷落第5章 潘興的助手第12章 德意志飛艇第23章 華麗的謝幕第7章 邊境摩擦第20章 戰爭前奏第44章 被壓迫者的爆發第71章 大海軍競賽第4章 來自維也納的野心第149章 萬花叢中(上)第9章 各懷鬼胎第11章 空之主宰者(4)第30章 密約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139章 時代的分界線(中)第146章 濃縮就是精華(上)第11章 敗家子第4章 陰謀第10章 名人第6章 男爵的紅披風第39章 迷霧第46章 毒氣第55章 鬥智第36章 戰爭落幕第15章 倫敦天空第12章 研究進行時第14章 百老匯第41章 火拼第29章 走馬換將又如何第38章 暗夜精靈第39章 虎狼之鬥第105章 偉人墓第5章 哥尼斯堡少年軍校第46章 暗流洶涌第6章 最長的一天(6)
第41章 偵察小兵第40章 習慣性防守第23章 誰的特拉法爾加第19章 黑色風暴第39章 橙色計劃第14章 柏林的新戰略第63章 美麗大洋第12章 研究進行時第5章 騎士第27章 公路血案第157章 森林之王(中)第17章 大西洋攻略第41章 皇家野獸軍團第90章 時不我待第2章 小丑墨索里尼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41章 風雨欲來第20章 何塞第16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3)第31章 兩線作戰第114章 沖繩.旗幟(上)第90章 坦克大會戰第10章 毛瑟陰影第47章 海的力量第88章 花瓶第50章 鷹擊長空第17章 揚名之戰第23章 巨人肩膀第28章 如此凡爾登第83章 海上鬥智第38章 海盜第39章 兵匪遊戲第11章 鋼鐵雄心第43章 帝王出航第55章 “元首”出場第100章 別了,美利堅第5章 落葉第6章 虎狼歸航第43章 螳螂捕蟬第42章 狂風暴雨第84章 航跡第7章 老虎駕臨第153章 春雪第93章 一批巡洋艦第30章 英雄第23章 華麗的謝幕第24章 不列顛的黃金第45章 大雨之夜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中)第28章 紅海要塞第49章 軍火第2章 最長的一天(2)第23章 旅順之淚第105章 偉人墓第33章 進退第41章 聖珀爾滕的鋼鐵騎士第82章 生死局第96章 海嘯第27章 肉彈第31章 共怒第132章 元首的碰面(上)第87章 日爾曼皇家騎士第37章 徹底的革命第12章 捕魚第85章 最後的武士第38章 華沙陷落第5章 潘興的助手第12章 德意志飛艇第23章 華麗的謝幕第7章 邊境摩擦第20章 戰爭前奏第44章 被壓迫者的爆發第71章 大海軍競賽第4章 來自維也納的野心第149章 萬花叢中(上)第9章 各懷鬼胎第11章 空之主宰者(4)第30章 密約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139章 時代的分界線(中)第146章 濃縮就是精華(上)第11章 敗家子第4章 陰謀第10章 名人第6章 男爵的紅披風第39章 迷霧第46章 毒氣第55章 鬥智第36章 戰爭落幕第15章 倫敦天空第12章 研究進行時第14章 百老匯第41章 火拼第29章 走馬換將又如何第38章 暗夜精靈第39章 虎狼之鬥第105章 偉人墓第5章 哥尼斯堡少年軍校第46章 暗流洶涌第6章 最長的一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