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

不過郭龍雲對此沒有什麼反感,反而還很慶幸自己爲之效忠的陛下不是一個滿嘴仁義道德的僞君子,而是一個手段凌厲的梟雄,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率領自己等一羣中華軍將士、幕僚們開創出帝國這等偉大的基業。

而且林哲雖然對待外敵心狠手辣,不過對待開國功臣們卻是還算不錯,文官這邊不說,除了畢餘同早年犯了林哲的忌諱外,其他的基本都在仕途上得到了圓滿,就連江道泉這個老頑固,都能夠以協理大臣的位置上幹到七十六歲高齡致仕。

而武將那邊,雖然通過統帥部委員會的名義,收掉了軍方最爲權重的幾位大佬們的軍權,也通過轉爲預備役等方式對大量高級將領進行更新換代,但是林哲到底是沒有和很多開國君主那樣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他雖然收攏了軍方高級將領的軍權,但是也沒有說挨個清洗殺一遍,在這方面,林哲和朱棣的做法比較類似。

那就是林哲有把握壓住這些軍方將領,同時也想要把這些軍事貴族階層保留下來,和文官系統形成一種平衡。

文武相互爭鬥,並達成一種平衡的態勢,這是林哲這二十年來一直努力的結果,當早年軍方太強勢的時候,他就打壓軍方,扶持內閣。

當這些年內閣強勢起來,軍方反而弱勢了後,他又是刻意扶持軍方的聲音。

如果縱觀林哲這些年在國內事務上的處理方法和手段,那麼就會發現他從始至終遵循着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平衡’。

他讓軍方和內閣保持平衡,他讓軍方的諸多大佬保持平衡,讓海陸兩軍保持平衡,讓內閣的多個大佬保持平衡。

比如西伯利亞戰爭的時候,如果林哲願意的話,他完全可以早就決定給陸軍撥付臨時戰費,但是他沒有,反而是讓陸軍自行解決,爲此陸軍是付出了不菲的代價,而陸軍付出的這種代價能夠稍微平衡西伯利亞戰爭後陸軍的強勢。

也就是說,在西伯利亞戰爭剛開始的時候,林哲就考慮到戰爭勝利後陸軍會太過強勢,所以想要進行壓制了,不然就難以保持以往的平衡。

平衡乃是目前帝國的政治基礎,也是林哲掌控整個帝國權力的核心要素。

林哲所做的這些,郭龍雲自然是能夠看得出來的,能夠當上總理大臣的人自然不是笨蛋,甚至某種程度上而言郭龍雲、薛煥、江道泉這種人玩弄權術的手段比林哲還要高明,不至於看不出來林哲的這些心思。

但是明白又能如何,他們照例得乖乖按照林哲的安排去做,因爲他們非常清楚,林哲是皇帝,他們只是臣子。

林哲的性格,從多個方面來分析,都是相當複雜的,不能簡單的用好或者壞去形容,但是有一點郭龍雲卻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自己的這位陛下,從來都不是什麼猶豫不決的人,遇事果斷堅決,一旦決定去做了,就直到成功爲之。

這種氣勢是絕大部分人都沒有的。

一場規模龐大的西伯利亞戰爭,林哲說大就大了,而他前後做出的決定頂多只有幾天時間而已,甚至郭龍雲都懷疑自己的這位陛下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前後因果,而是看到俄土戰爭的機會後,就是毫不猶豫的準備發動戰爭,然後狠狠的咬下了俄羅斯的一大塊肉下來。

帝國的崛起,不就是靠着一次次陛下的果斷堅決嘛!

當年中華帝國初立,偏安蘇南和浙北的時候,林哲就是親自率領大軍傾巢而出西征,然後一路殺到南京,從而徹底奠定了帝國的龐大基礎。

如果說1857年的西征失敗了,恐怕造成的後果絕對是災難性的,但是當年陛下畏懼了嗎?猶豫了嗎?

沒有!

要分析林哲的性格,不用天天待在林哲身邊,去看他的喜怒或者是說了什麼話,甚至他具體做一些什麼事都是不用去看。

只需要看看帝國的崛起歷史,基本上就可以把林哲的性格給完整的分析出來了,1853年到1878年,這二十五年裡從餘姚縣勇營再到如今已經躋身列強之一的中華帝國,帝國的崛起歷史,就是林哲最好的寫照。

而這樣的一個皇帝,一個開國之君,他對繼承人的要求會是什麼樣的呢?

難道說只會滿足一個有着傳統仁德的儒家君主?

郭龍雲不信!

不僅僅郭龍雲猜測着誰會是太子,其他人大多也如此,不過受限於前二十年來林哲對立儲問題的高壓政策,一時間還是沒有人敢公開上書討論立儲問題,不過他們都已經能夠猜測得到,現在陛下已經是決定要立儲,而且太子的人選恐怕短時間內就要見分曉了。

而這些人的猜測也沒有錯,八月中旬,林哲宣佈將會對近年來對帝國有着重大貢獻的臣子進行封爵,而這一次封爵的規模將會是六十年代的大封功臣之後規模最大的一次。

不少消息靈通的人已經是探知,這一次新晉的貴族就至少有三十人,另外有相當多一部分的貴族將會獲得更高的爵位。

這個時候,大量在外地的重要軍政要員也是陸續返回南京。

不少有心人也是在猜測,興許陛下會趁着這個機會正式立儲!

八月十九號,大量臣子開始入宮參加授爵大典,這一天裡,林哲一口氣新封了三十五名貴族,另外有不少原本的低階貴族獲得了加爵,從男爵提升到子爵,或從子爵提升到伯爵的,又或者是從普通伯爵提升到封號伯爵,侯爵等。

其中最讓人矚目的就是原第十二軍第一騎兵支隊的指揮官蘇晉瑥,其在西伯利亞戰爭裡因爲戰功顯赫,戰爭還沒結束的時候,就被授予男爵頭銜,戰爭結束後,就被晉升爲陸軍中將,並擔任騎兵總監一職。

而這一次的授爵大典裡,他被特地晉升爲北海伯爵,這個北海乃是貝爾加湖的古稱,因爲蘇晉瑥在貝爾加湖畔的連續作戰,所以特此以此地作爲其封號。

除蘇晉瑥外,還有原第五軍軍長司先功,他原本乃是陸軍資深中將,男爵。因爲攻克尼布楚,最後一路殺到了赤塔,爲帝國拿下西伯利亞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戰後被晉升爲陸軍上將,並調任參謀部作戰次長一職。

而這一次的授爵,其被授予西伯侯,成爲帝國最近數年來唯一晉升的侯爵。

授爵大典的進行,引起了諸多人的關注,有人歡喜有人哭,不過這些人都知道,這一次的授爵大典只是一個開始而已,因爲林哲並沒有在授爵大典後就讓這些臣子們離開南京。

一時間,南京城內甚至整個帝國內部都市議論紛紛,不少膽大的人已經是迫不及待的站出來,開始上書請求立太子,穩固國本。

而讓很多人意外的是,這些請求立太子的大臣們沒有受到革職、貶職之類的懲罰,這些摺子都是被留中不發。

這個時候,幾乎所有權貴都已經知道,這一次陛下是真的要立太子了。

授爵大典後的第三天,林哲召開了很少召開的大朝會,這種和明清時代類似的大朝會,往往是一年也召開不一次,而每一次都是有着濃厚的象徵意義。

而這一次,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爲立太子而召開的大朝會!

八月二十二號,皇宮新華殿內,諸多有資格上朝的臣子們是根據各自的職務、爵位高低各自列隊而立,而且這些人不僅僅有正在任職的軍政要員,一些預備役的軍方將領、致仕的前文官大佬,比如薛煥、江道泉等都以貴族的名義前來出席。

上午九時許,六位皇子也是從進入大殿之內,然後站在羣臣的前面,這六個皇子兩個年級小的還茫然不知,而四個年級比較大的皇子則是臉色中帶着忐忑和期待。

這四位皇子都已經知道,今天是決定他們一生命運的時候到了。

和外臣只是猜測不同,這四個皇子可是幾個月前就知道父皇已經開始對他們進行鍼對性的考覈,除了讓他們頻繁參加御前會議,併發言外。

私底下里,林哲幾乎是每天都會拿着具體的事務讓他們提出建議甚至做出決定,爲了避免外界的干擾,林哲甚至是暫停了平仁堂的課程,免的那些皇子教習們或者外界的大臣甚至後宮的嬪妃們對皇子的決定做出干擾。

林哲需要的是他們自身的決定!

而他們對各種軍政事務的看法和決定,將會直接影響到林哲對他們是否能夠成爲儲君的判定。

這種考覈持續了兩個多月後,今天終於是要見分曉了。

上午九時三十分,隨着秘書處處長進來高唱:“皇上駕到!”

當即這些羣臣們,包括六位皇子都是先後跪拜,口呼萬歲萬歲萬萬歲,這種跪拜大禮,也只能出現在這種大朝會之上了,平常時候可看不見。

等羣臣們再擡頭,就已經是看見林哲已經穩坐在那張巨大的龍椅之上,話說這龍椅還是被北平紫禁城裡搬來的,明清兩朝數十位皇帝都坐過,現在則是被搬到了南京,成爲了中華帝國的皇帝寶座。

不過這是安放在新華殿一樓大廳上,而這個大廳一般都是舉行大規模朝會、典禮等活動纔用到,所以林哲也是一年到頭也才坐那麼一兩次而已。

平常時候,林哲都是在自己的辦公室裡辦公。

入座後,又聽秘書處處長高唱‘平身’,諸多大臣們纔是緩緩站起來。

這種大朝會,一般都是不討論事務的,更多是用來頒佈一些重大法典事項,所以一番禮儀性的奏報後,很快就有秘書處的官員出列,然後手捧一份詔書大聲讀了起來:“奉天承運皇帝,敕曰:茅土分頒,作藩屏於帝室……”

這份詔書的字數其實並不短,但是諸多人一聽到這份詔書的開頭幾個字,卻是已經是猜到了,這是一份封王侯的詔書,因爲其開頭用的似乎敕曰而不是召曰,如果是封王侯,加官進爵等,因此通常是用敕曰,但是如果是立太子的詔書,這可不是什麼普通的加官進爵的聖旨了,而是國家大事,是需要昭告天下的,因此一般會用召曰。

這第一份詔書,封的乃是四皇子林煊,被封爲晉郡王。

在今天這個場合裡,被封王的話,基本上就是可以確定和太子之位無緣了,因爲看站在林哲身邊的那幾個秘書處官員手裡頭捧着的甚至數量來看,剛好是四份,不多不少,一個皇子一人一份,這裡頭肯定就會有份封爲太子的聖旨。

果然,聽到自己的被封爲晉郡王后,四皇子林煊的臉上是露出了無奈何落幕之色,雖然他也知道自己成爲太子的希望不大,但是身爲皇子,基本每一個人都做過成爲太子,成爲皇帝的夢,而今天,他的夢已經破碎了。

第一份聖旨完了後,則是第二份聖旨,開頭又是奉天承運皇帝,敕曰這八個字,毫無疑問,這依舊是一份封王的聖旨。

只是大皇子林碃、二皇子林抲、三皇子林曄這三人中,他們誰會緊接着四皇子被封王?換句話說,這三位皇子,哪一位皇子會在太子之位的爭奪中失敗呢?(。)

第34章 危機!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17章 長興初戰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643章 方家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517章 母憑子貴第43章 慘勝第264章 十二月調整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453章 軍方人事調整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318章 面聖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11章 山陰陳家第53章 東進上海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31章 謹慎東進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341章 辦學難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654章 火藥第274章 應對第499章 華盛頓號的一生第173章 馮寶才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43章 慘勝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337章 繼承人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457章 將領調整第643章 方家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318章 面聖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149章 董離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549章 蚩尤級萬噸鐵甲艦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401章 與民同樂
第34章 危機!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17章 長興初戰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643章 方家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517章 母憑子貴第43章 慘勝第264章 十二月調整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453章 軍方人事調整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318章 面聖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11章 山陰陳家第53章 東進上海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31章 謹慎東進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341章 辦學難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654章 火藥第274章 應對第499章 華盛頓號的一生第173章 馮寶才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43章 慘勝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337章 繼承人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457章 將領調整第643章 方家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318章 面聖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149章 董離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549章 蚩尤級萬噸鐵甲艦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401章 與民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