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特殊時期

中華帝國爲了推廣國債舉辦的國宴還算是成功,前後一共賣出去超過千萬圓的國債,而這就也代表着財政部今年度的財政收入多了一千萬,足以有效緩解目前中華帝國的財政困境。

這錢剛到呢,軍方以及內閣各部就是頻繁出入財務部,有的人甚至直接找上了齊宣浩的私宅,爲的就是從財政部手中拿到經費。

也有些人走上層渠道,比如說直接去找帝國皇帝林哲去訴苦,而每當這個時候,林哲總是會說同意,必定會敦促財務部那邊儘快撥款,但實際上林哲往往是把這些請款的報告批上千篇一律的批示,那就是:轉財務部閱。

而這幾個字往往就代表着把決定權交給了財務部,財政寬鬆可以撥款,財政緊張的話則是緩一緩。

很少有人能夠獲得‘着財務部辦’之類的批示,因爲只有這種明確讓財務部辦理的批示才能夠讓齊宣浩鬆口,從緊張萬分的財政中擠出一部分來。

所以到頭來他們還是得找齊宣浩!

不過齊宣浩雖然並出任財務部大臣以來雖然經常被同僚彈劾,甚至一度有人湊請督察院對齊宣浩進行調查,不過他能夠穩穩當當的繼續做着這個位置自然是有着他的手段。

他的手段是什麼?

一方面是進行開源,整頓滿清時代的落後稅賦體系,並建立全新的、高效的徵稅體系,如今遍佈每一個地方的獨立財物部門,比如縣級的財務科、府、州級的財物處,省級的財務廳,這些部門雖然表面上歸屬當地府縣機構,但卻是接受財務部的直屬領導,當地府縣的主官是沒有權力對財務系統的運轉指手畫腳的,對於地方府縣而言,只要每年他們從當地的財務部門能夠拿到額定份額的稅收分配,那麼他們也是懶得管財務部的人怎麼徵稅。收多少稅。

另外海關總司也是歸屬財務部管轄,而當代採取全西式管理,聘請了大量洋人任職的海關總司已經成爲了當代中國最高效、同時最廉潔的行政機構。

而這些都是財務部的政績,而財務部的政績也就是他齊宣浩的政績。

除了固有的政績外。齊宣浩能夠深得林哲信任,把諸多彈劾他的密摺留中不發,駁回司法部要求對財務部多名高級官員立案調查的提案,這就和齊宣浩的另外一項本事有關了。

這本事是什麼?

兩個字:摳門!

這個人可是把教育部裡給那些留學生的生活費都敢扣下,其他部門的基本也是能扣就口。1858年已經過去一半了,很多部門連半數辦公經費都沒能拿到手。

當然了,這個摳門也是被逼的,而且還是林哲默認,甚至是暗地裡指示的,因爲現在戰爭期間軍費實在太緊張,在夏稅以及秋稅沒能徵收到之前,只能依靠商稅爲主,再服役其他零星收入,這錢也就不夠用了。

光光是上半年。軍費已經是累積支出了約四千萬,幾乎把上半年的財政收入以及去年的部分留存全部榨乾淨了。

手裡頭沒錢的齊宣浩自然也就無法給其他部門支付太多的經費,所以是能扣就扣!

也正是因爲齊宣浩大規模的扣留其他部門的辦公經費,如此才導致了衆多官員一股腦的彈劾他。

對於一個政權而言,尤其是新生並且還處於戰爭期間的政權而言,那是多少錢都不夠花的,五千萬財政收入不夠,一億財政收入也不夠,但是在不管怎麼樣都不夠的情況下如何保持政權的穩定運轉,戰爭的持續緊張。這就非常考驗齊宣浩的理財能力了。

拆東牆補西牆是必須的,用各種藉口扣留經費也是必須的。

而齊宣浩雖然總體而言並不算什麼理財大家,更不是什麼經濟學家之類的,但是他盡心盡力下。總算還能讓帝國財政勉強維持下去,不至於徹底破產。

而這就已經足以體現他的能力,並讓林哲繼續重用他了。

面對各大部門相繼上門要錢,齊宣浩可沒有因爲手裡頭有了一千多萬的國債收入就胡亂給錢了,該扣着的繼續扣,一些實在推脫不了的就給一點點。比如江道泉那老傢伙可是眼巴巴的等着經費的到賬呢,要不然的話教育部就沒錢給國立學校的老師們發薪水,也沒有辦法給那些在國外留學的公費留學生們郵寄生活費了。

所以齊宣浩也不好一點都不給,先給了三十萬圓意思意思 ,至於教育部剩下的經費啥時候才能給,就得看後續局勢發展,嗯,尤其是中華帝國和聯軍之間的戰爭發展了,要是不順利的話估計等到秋稅徵收的時候也不一定能給上,如果順利的話,軍方壓力降低,相應的軍費支出減少的話,那麼在夏稅的時候就能夠把上半年欠缺的教育部經費給補上去。

其他部門嘛,民政部以及司法部,工商部之類的部門也是一家給一點,好讓這些部門的國家僱員們能夠拿到薪水養家,尤其是那些基層的科員以及巡警等一線國家僱員,這些人可不和那些中上層官員一樣不缺錢花,人家都是眼巴巴的指望着每月薪水養家餬口呢,要是不給他們發放薪資,這日子也沒發過了。

倒是中上層官員的薪資可以緩一緩,因爲中華帝國施行的是高薪養廉制度,官員們的整體收入和滿清時代的官員差不多,不過是把滿清時代官員的各種陋規、火耗等全部取消,直接納入薪資裡頭。

在南京的諸多部門任職的京官以及部分直屬機構,比如說海關總司,這些機構官員們的薪資比較固定,大約上各部大臣級別的頂級高官其年薪大約在一萬圓上下,而各科室內的普通科員,其年薪大約在千圓左右。

不過地方官員的話,其薪資水平和任職的地方富裕程度有極大關係,因爲地方官員的薪資除了有國庫直接發放的固定薪資外,還有地方財政發放的補貼以及福利,比如江蘇巡撫薛煥的年薪就高達一萬五千圓,但是福建巡撫陳祥猛的年薪就會低很多,大約只有一萬圓左右。

普通科員們也同樣如此,上海商貿區的普通科員們,其年薪有可能超過一千圓以上,但是福建的窮地方,比如延平、汀州等地的普通科員們一年薪資也就幾百圓。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差距,其實也是和當地的富裕程度,物價水平有關,汀州等窮地方的普通科員一年拿個五六百圓薪資,這日子也能過的小康了,但是要在商貿區這房價、物價都昂貴無比的地方,這一年沒有上千圓的薪資很難過上比較舒心的日子。

政府部門的人員薪資開銷,佔據了政府部門開支大頭。

值得說明的是,如今中華帝國內雖然採取的是國家僱員體制,不是什麼公務員或者官員之類的,但是國家僱員也分好多種呢,巡警、更夫、清潔夫、甚至是馬伕之類的都算是國家僱員,而這些人的薪資水平其實是相當低的,比如說數量最龐大的巡警,其薪資水平是按照軍人的薪資標準,然後降低了標準發放。

但是同爲國家僱員中的科員級別以上羣體,則是算得上是明清時代的官了,數量較少,而他們薪資水平是遠遠超過巡警等底層國家僱員的,差距是五倍、十倍往上走。

科員以上的羣體薪資高,不過數量也少,一個普通的縣擁有科員級別以上的國家僱員也就二三十個,有的下等縣更少,只有十幾個而已,這些科員如果用明清時代的標準來看,其實也就是吏員以上的羣體。

如果不是科員級別以上的國家僱員總體數量有限的話,估計國家僱員的薪資開銷還會更大。

現在財政緊張,齊宣浩不給各部門經費,各部門也就很難發薪資,也就進行扣留,而基於科員級別以上的人員薪資較高,同時這些人也有着較大的經濟承受能力,嗯,更重要的是這些科員基本已經算得上是官了,他們得爲政治前途考慮,所以上頭暫停發放他們的薪資的時候,忍耐力會比較好。

不會說出現兩三個月不給薪資就活不下去要鬧事之類的。

至於那些巡警、更夫以及其他底層的國家僱員,就算是財政再緊張也是得勉強維持的,有時候中央財政沒錢拔下來,各地方政府就是各顯神通,和前清時代那樣自行搞苛捐雜稅是不行了,直接搞攤派也不行、

但是也有其他辦法啊,比如說上海縣(不含商貿區)那邊爲了填補財政空缺,大筆一揮就是提出了所謂的縣城擴張計劃,從商貿區一直到原南城郊的部分土地都納入所謂的新城規劃裡頭,然後就幹起了買地的事。

通過買地獲得的資金雖然有部分還得上繳國庫,但是依舊能留下一大部分來。

又比如說打起修橋補路的名頭向富商們募捐,再從中間剋扣一部分用以發放國家僱員薪資等等。

甚至還有的地方府縣學起了財務部,直接發行地方政府債券!

搞的財務部以及其他部門的大臣們很頭疼,比如說嘉興縣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時候就是被財務部喊停,說什麼債券只能由財務部發行,地方政府不能發行,但是人家一句:不讓發行地方債券,本來稅收裡頭歸屬地方政府開支的地稅你們又扣着不給,難不成讓縣裡頭數百名國家僱員喝西北風去,還是說嘉興縣衙門裡能挖出金礦來不成!

對於這些破爛事,林哲也是有心無力,他也想讓馬兒跑又不給它吃草啊,但現實裡卻是行不通的,中央扣着經費不給,一股腦投到軍費上頭,難不成還不讓地方府縣自己想辦法湊錢啊!

對於這些,林哲只能是對自己說,特定時期特殊辦,有啥問題以後再說。(。)

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438章 電報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173章 馮寶才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125章 林成庭東進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149章 董離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80章 扶持軍工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388章 北平大亂第232章 奏摺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335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77章 商貿區風雲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59章 炮擊上海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150章 勸進表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318章 面聖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92章 抽十殺一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394章 餓狼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479章 華盛頓號首秀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13章 見黃宗漢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289章 慘勝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647章 皇子所
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438章 電報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173章 馮寶才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125章 林成庭東進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149章 董離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80章 扶持軍工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388章 北平大亂第232章 奏摺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335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77章 商貿區風雲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59章 炮擊上海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150章 勸進表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318章 面聖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92章 抽十殺一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394章 餓狼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479章 華盛頓號首秀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13章 見黃宗漢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289章 慘勝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647章 皇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