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武重文輕

林德機器廠早年生產1856年型米尼步槍的時候,一整套,包括槍支、刺刀、附送子彈、保養配件等,其出廠價大約二十兩銀子,現在的1858年型林德步槍,一整套的出廠價格是四十二銀圓,大約三十兩銀子左右。︾︾,

然而天津機器局、湖南機器局以及林成庭的兵器作坊是沒有所謂出廠價一說,這些都是官辦,經費直接官方支付,生產出的軍械產品直接交付軍隊使用。但是按照撥付的經費以及交付的軍械產品數量來計算的話,那麼天津機器局自產的燧發槍竟然也要將近十四兩一支,湖南機器局以及鎮胡軍兵器作坊的製造成本就更高了。

不過自造雖然不便宜,但是進口更貴,如今整個中國都在打仗,而軍火商們歷來是最喜歡這種環境的了,基本上都是拼命擡價。早些年進口一支老舊的火帽擊發滑膛步槍,比如說1840褐貝斯步槍之類的,價格頂多就十兩銀子左右,改裝爲線膛米尼步槍翻新以後,也就是餘勝軍早年採購1851年型米尼步槍的價格也不過十六兩而已。

但是現在,這些老舊的滑膛擊發步槍沒有二十兩銀子你根本買不到,至於改造線膛,人家洋人才不管你呢,要麼你自己改造,要麼直接買新的的線膛步槍,也就是說1853年型恩菲爾德步槍,有印度版,有英國國產版,甚至還有美國版本,當然價格可就貴多了,軍火商的開價基本都是四十兩起步。

還別嫌貴。現在遠東因爲中國內戰的爆發,軍械緊張。大多時候都是有錢都買不到。

至於後裝線膛步槍,這玩意你要捨得花錢。同時也能夠等上一年兩年的到貨時間,人家也可以拿出德國人的後裝步槍給你。

不過很可惜的是,林成庭就算是想要進口軍械也沒有渠道,這江西被中華軍三面包圍,根本就不可能從外部獲得這些軍械。

所以只能依靠自造!

不管是進口還是自造,但是武裝起一支新軍,其花費都是相當高昂的,武器薪餉不說了,光光是吃這一項就是讓人非常頭痛的事。

林成庭在江西兩年多。才勉強湊出來兩萬多新軍,但是你看中華軍,1856年底造反的時候,餘勝軍不過一萬多,兩萬人都不到,但是等到1857年初西征南京的時候已經有三四萬人。

而到了今天,已經是增加到了十萬人以上!

這等擴軍速度是林成庭拍馬都趕不上的!

中華軍之所以這兩年擴軍速度極快,一方面是其軍訓部的高效募兵以及軍官培訓工作,因爲中華軍的待遇相對這個時代而言普遍偏高。高額的薪餉,能夠天天管飽,僅僅是這兩點就足以吸引無數貧寒子弟踊躍參軍。

而軍官方面,中華帝國的強勢崛起。以及林哲給予軍方將領們偏高的政治以及社會地位,也是吸引了衆多學子報考軍校,如今中華帝國裡擁有貴族頭銜的已經有三四十人。然而絕大部分都是軍方將領,少部分是皇親國戚。比如林嵐。而文官體系裡,擁有貴族頭銜的只有畢餘同和宋關前兩個人而已。

而且中華軍待遇豐厚不僅僅針對普通士兵。軍官們的薪餉也是普遍偏高,報考進入軍校後,尚未畢業領着准尉軍校的時候,每月就能夠拿上二十圓的補貼。畢業後進入部隊服役,授予少尉軍銜後,基本薪資已經是三十五圓。

一個少校,其每月基本薪資是一百圓,一年就是一千二百,換算成英鎊的話是大約四百英鎊,而四百英鎊別說是在中國了,就算是在當代最發達的英國倫敦地區,這也名副其實的中產階級了。

上校則是年薪約三千圓左右。

等到了將官在個層次,比校官又是大幅度提升,比如說陸軍少將,其年薪高達五千圓,而中將的基本年薪則是八千圓。

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薪資只是基本的級別薪資,也就是到了這個軍銜就有,此外還有職位薪資,上前線的話還有戰鬥補貼等。

而目前中華軍正處於戰爭當中,基本上不管是軍官還是士兵都能夠拿到最高額度的薪資,?比如一個少校營長,每個月拿到手的基本有一百五十圓左右。

而到了施清瑄這個層次,位於前線帶兵打仗的他每年可以到手大約一萬多圓的薪資。

當然了,人家施清瑄不僅僅有軍人的薪資,他還有貴族爵位的年俸,目前以侯爵爵位的話,可以領到每年兩萬圓的爵位年俸。然後打了勝仗林哲也經常給他賞賜,戰馬,豪宅,書畫古玩等等基本上都有。

以施清瑄目前的權勢地位,哪怕是一毛錢不貪,只靠正常收入的話,每年也能夠入手四五萬圓以上。

這個份額比文官那邊多多了,要知道文官的一把手,也就是內閣總理大臣畢餘同,他的一年各種正規收入也就一萬五千上下,而各部大臣以及各地的省一把手也就是各省巡撫們,年薪大約在一萬上下。

因此不管是從收入上還是政治以及社會地位上,中華帝國裡的軍人尤其是軍官們是明顯高於文官的。

而這種情況也不是中華帝國的單獨情況,歷朝歷代開國時期,武將們的地位總是會高於文官們,只有當王朝進入中期後,文官們的政治地位纔會逐漸起來,然後慢慢壓倒武將,造成文貴武賤的現象,而每當到了這個時候,距離一個王朝的覆滅也就不遠了。

宋元明清歷代基本都是這個模式。

軍人的社會地位高了,自然也就會吸引更多的學子投身軍旅,而這兩年,尤其是1858年後衆多學子踊躍報考海陸軍的兩所軍校,也和中華帝國的教育制度改革有關。

雖然現在的科舉還叫着科舉的名頭,但是考中會試的士子以及是不可能和明清時代一樣一步登天,直接當縣令主政一方,往往是要從最低級的科員坐起,只有極少數的優秀者纔會擔任一些副科長之類的職務。

而這些職務放在明清時代那就是所謂的不入流,頂多也就是九品而已。

起步低了,而且要考科舉也不容易,所以很學子乾脆就是報考軍官從軍了。

有了大量的士兵以及軍官,才讓中華軍擴軍變的快速而順利,當然了,錢財以及軍械更是支撐中華軍擴軍的基礎。

財務方面,中華軍掌控了整個江南地區,然後廣東福建浙江安徽又在手上,再加上中華帝國執行全新的稅務體系,把財政權力收回了中央,同時扶持工商業,使得中華帝國的稅收大幅度增加,現在的滿清以及太平軍和鎮胡軍還有湘軍等勢力全部加起來,其稅收都沒有中華帝國的一半。

軍械方面依靠林德機器廠和金陵兵工廠,已經是逐步能夠自給自足,這兩大兵工廠內的工人加起來足足有兩萬多人,如果算上爲海軍制造軍艦的上海造船廠,爲軍工提供鋼鐵的江南礦務公司以及其他的做配套的中小企業,爲中華軍提供軍械服務的直接以及間接廠商足足有二十幾家,從業人員達到三萬人以上。

軍械,財政以及軍訓部這三大方面的發展,纔是中華軍擴軍的原因所在。

而這種便利是國內其他勢力所無法比擬的,尤其是林成庭所不敢奢望的,他去年幾乎把江西搜刮了個底朝天,但是一年的稅收也不足一千萬兩而已,而且很多都是實物稅,比如糧食,布匹之類的。

林成庭想着自己爲了擴編幾百人的一個步兵營都得到處湊集軍費,然而中華軍那邊卻是一個師又一個師的擴編,就是感覺到前路是黯淡無光。

如今聽聞中華軍進攻湖口,不管中華軍那邊是因爲什麼而促使他們進攻湖口,但是他們進攻湖口就代表和,中華軍已經開始西進,後續自己所需要面對的敵人已經不是太平軍,而是中華軍了。

可是自己手底下滿打滿算才三萬不到的新軍,靠他們能夠擋住中華軍的西進嗎?

對此,林成庭保持相當悲觀的態度!

但是擋不住就不擋了嗎?不行,絕對不行,林成庭也是一個有着屬於自己驕傲的人,他和林哲交手多次,雖然每次都是戰敗,但是他並沒有甘心,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東山再起

沒有人能夠把自己打到,哪怕是中華軍也不行!

“派人去長沙,告訴那邊中華軍已經開始西進,讓他們看着辦!”林成庭搖了搖頭不去亂想太多,很快就是做出了決斷,先把消息通報給湘軍的曾國藩那邊。

他相信曾國藩只要沒犯傻,就會知道該怎麼做,湘軍會來增援,他們必須來增援。

林成庭沒信心擋住中華軍的西進,難不成他曾國藩就有了,開玩笑!

如今林成庭和曾國藩就是脣亡齒寒的關係,他林成庭完蛋了,下一步完蛋的就是他曾國藩,而這等關係甚至都不用明說,大家都是知道的。

要不然之前鎮胡軍爲什麼會和湘軍這麼默契的合作,不就是想要先合力把盤踞在九江以及南昌的太平軍給幹掉了,然後再聯手對抗中華軍的西進嗎!

當然了,林成庭也沒把全部希望放在湘軍的增援上,誰知道曾國藩會不會犯傻,而且湘軍就算要來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抵達的,少說也得十天半個月才能夠抵達九江呢。

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78章 各方利弊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270章 戰爭通牒第76章 亂世重典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441章 鐵甲艦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12章 機器繅絲廠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92章 抽十殺一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316章 國宴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84章 水師初成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779章 立儲第696章 太子出訪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557章 海軍五年計劃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233章 中華門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43章 慘勝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8章 營制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173章 馮寶才第559章 句容馬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577章 馬政雜談第576章 絲襪艦隊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270章 戰爭通牒第5章 縣令相邀第549章 蚩尤級萬噸鐵甲艦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452章 演習和變革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291章 談判退讓
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78章 各方利弊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270章 戰爭通牒第76章 亂世重典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441章 鐵甲艦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12章 機器繅絲廠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92章 抽十殺一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316章 國宴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84章 水師初成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779章 立儲第696章 太子出訪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557章 海軍五年計劃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233章 中華門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43章 慘勝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8章 營制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173章 馮寶才第559章 句容馬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577章 馬政雜談第576章 絲襪艦隊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270章 戰爭通牒第5章 縣令相邀第549章 蚩尤級萬噸鐵甲艦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452章 演習和變革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291章 談判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