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宴請

青雲再度望向好友周楠,心中糾結無比。

周楠剛剛打發了前來向她詢問宴會安排事宜的丫環,回頭看見青雲有些詭異的表情,不由得心生疑惑:“怎麼了?可是我臉上沾了什麼東西?”

青雲乾笑着搖了搖頭,移開了視線:“沒什麼,我只是有些感慨。三年不見,你如今是越發能幹了。我瞧着你母親都不如你利落呢。”

周楠有些不好意思地紅了臉,輕聲道:“從前父親在京裡時,家裡並沒有多少大擺宴席的機會,母親也就是隨外祖母見識過些,真上手的時候並不多,況且那時候她身邊有的是能幹的婆子,壓根兒就用不着她多操心。自從外祖父丟了爵位,母親獨自在京,便是六、七年的沉寂,自然更不會有機會大擺宴席招待賓客了。反倒是我,在錦東時,還常常能遇上官員之間的小聚或是當地富商招待官員的宴席,也曾借過別人家的園子招待幾位與父親共事的大人的家眷,還算是熟悉。今日祖母大壽,雖準備的倉促些,所幸來的都是親朋好友,你又借了能幹的管事和婆子幫忙,我預備起來就更輕鬆了。這哪裡能說得上是能幹呢?”

青雲笑笑:“行啦,我知道你愛謙虛,不過這話當着你家裡人的面,又或是當着客人們說吧,跟我有什麼好客氣的?”

周楠的臉又紅了紅,還沒說什麼,便又有丫環來請示了,她只得專心先處理宴會的事宜。

今日是周老太太的壽辰,本來並不是“整十”,也非“逢九”,周康並沒有大賀的意思,只想着請親朋們到家裡擺兩桌酒。然後送一份厚禮孝敬母親,再爲她到京中名剎做個祈福儀式,也就算了。周家爲父母賀散壽,一向是照這個舊例辦的。但周老太太卻覺得兒子剛剛高升,庶孫又中了秀才,一家人在京城裡團聚了,而且已經說好要長期定居,怎能不好生慶祝一番呢?不但要請親朋好友,還要把周康的新上司、新同僚也請過來,還有他從前的老師、同窗、同榜什麼的。大大地熱鬧一番。

周老太太還有一個私心。近日來她帶着兩個庶出的兒孫到從前相識的故人家中拜訪,也曾提過兩個孩子的親事,但有興趣的人家卻不多。庶孫周槐還有兩家看中了,想把庶女嫁給他,庶孫女周櫻卻是完全無人問津。周老太太心裡也明白,周槐有可能在科舉路上走得更遠,所以人家願意將女兒許他。但也只是庶女而已,周櫻不但是丫頭生的,本身容貌也不能算十分出挑,可能在鄉下待得久了,又受祖母寵愛,所以有些小脾氣。人家瞧不上,哪怕有不錯的庶子,也不願意考慮周櫻。周老太太心疼孫女。想要趁着宴席的機會,多見幾家官眷,看看那些人家是否有合適的孩子。

至於周楠,反正有她父親做主,又有太后撐腰。已經完全不需要祖母操心了。周老太太也就把這件事拋開不理。

這是周家多年來頭一次擺宴,周康又聖眷正隆。因此凡是受了邀請的人家,就沒有不來的。周王氏本想趁機大展身手,讓外人誇獎她一番,無奈身邊沒幾個好幫手,事情又實在繁雜,讓她有些應付不過來。她怕叫婆母知道了小看她,又不敢透露給丈夫知道,便悄悄去請教嫡母王老太太。

王老太太是個精明人,見這是個好機會,便非常“熱心”地幫她的忙,還叫了媳婦王大太太杜氏來幫着打下手。只要插了手進宴席籌備事宜,不但能悄悄兒沒下幾兩銀子補貼家用,到了正日子,還能借着周王氏的名頭出面招呼客人,在那些官眷面前露露臉,若能將王路達推到前院去,與賓客們在一處多相處,說不定還能遇上伯樂呢。

可惜有周康在,王老太太的算盤就打不響了。當他下朝回來,發現岳母婆媳倆公然坐在自家上房裡幫忙理事,當面不說什麼,晚上卻給妻子下了死命令,不許她再插手宴會之事,再將中饋交給長女料理。到了宴席當日,王老太太婆媳倆可以上門做客,卻只能隨其他親友們一處坐着,至於王路達?他就不必上門了,即使是親家,有人作代表也就行了。

周楠於是就接過了宴席籌備的大任。本來周老太太還擔心她會出紕漏,周櫻和她那個姨娘也暗中盼着她應付不了出醜,周王氏則等着女兒遇到困難時向自己求助,便可以光明正大再次接過中饋大權……誰都沒想到,周楠居然沒依靠她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就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宴席十分體面上檔次,花費卻不高,侍候的婢僕訓練有素,任誰都挑不出錯來,有心鑽空子的人完全失敗了。

青雲看着周楠這遊刃有餘的樣子,心中再度感嘆:這姑娘多好呀,長得漂亮,人品正直,才學很好,性子溫柔知理,管家又是一把好手,無論何時都是落落大方的,就算面對極品親人,也仍舊是好脾氣,除了有時候做事不夠強硬外,真是完美得不得了!雖然現在有人嫌棄她都快二十歲了,已經是老姑娘,但對青雲來說,二十歲的姑娘簡直就是水嫩嫩的花骨朵兒好麼?!她老子周康對女婿的要求也不高,怎麼就沒幾個靠譜的人家願意上門提親呢?

青雲想起太后提的那個建議,心裡真是糾結無比。大皇兄自然是好的,出身高,性格好,爲人和氣又有才華,頗有生活情趣,而且腦子還非常清醒,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從來不會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就生出謀反的想法,也對皇位沒有企圖,對一個皇子——還是曾經擁有過強大母族的嫡長子——而言,腦子能這麼清醒真是太難得了!如果有個好姑娘能嫁給大皇兄爲妻,跟他和和美美地過日子,那就太好了!

可如果這個好姑娘是周楠,青雲就總覺得有些不對勁。沒別的原因,關鍵是大皇兄他太胖了……

清江王震雲,他是個體重兩百多斤的大胖子。光是身形,就是兩個周楠的份量!如果周楠嫁給他,新婚之夜怎麼辦?會不會被壓暈過去?

青雲打了個冷戰,提醒自己不要再幻想這麼黃暴的事了,太后其實也就是提了提,並不是一定要選周楠的意思。合適的姑娘其實還有不少,周楠身爲一個四品官的女兒,在候選人中只能算是中等,而因爲她的母親出身於有從逆前科的王家,她是否能在皇帝那裡獲得通過。還是未知之數呢。雖然青雲心裡清楚,如果她對皇帝說周楠可以,那就真的可以……

青雲再看了一眼纖細苗條、雪膚花容的周楠。決定先回去探一探大皇兄的口風,問他是否有意減肥再說。

她是個非常有良知的好閨蜜,就算是要撮合閨蜜和大哥,前提也得是兩者匹配,而且彼此有情。坑閨蜜這種事她是不會做的!

周楠又再打發走了一個丫頭,暗暗鬆了口氣,回頭看青雲,笑容中便帶了幾分愧疚:“早說了今日要好好陪你說說話的,誰知我又這樣忙,簡直抽不出空來。掃了你的興,真是對不住。”

青雲笑着擺擺手:“這有什麼?我今兒可是你們家的座上客,你的宴席辦得好。就等於是把我招待好了。要是你光顧着陪我說話,菜也不香,酒水也差,戲也聽不好,身邊陪席的人都俗不可耐。那我還不如不來呢!”

周楠的臉又紅了一紅,接着十分誠懇地道:“說來我還真是要謝你呢。若不是你從中牽線,幫我們家借到這個園子,我還不知道要把宴席擺在哪裡,才能容得下這麼多客人。”

周家宅子不大,周老太太想請的人又太多了,加上週康的新單位着實有不少同僚,他初回京中任職,方方面面要應酬打點的人也不少,沒個好地方是沒辦法做東的。青雲一聽說,就主動攬過這件事,替周家借到了一位郡王在城西建的園子。

這園子方圓有一里半大小,園中不但有各種名貴花木,還有城外引來的活水聚成的小湖,亭臺樓閣,雕欄畫棟,十分精緻華美。這位郡王原是爲了休閒和愛好才建了這個園子,幾乎把家底都掏光了,爲了補貼家用,就時不時租給別人掙點小錢。他與溫郡王府血緣比較近,也有些交情,他妻子還跟平郡王府旁支的三太太交好,青雲靠着祖母和三太太的臉面,用一個頗爲實惠的價格租下了園子一日,着實幫了周家大忙。周楠其實早就謝過她了,連周康也送了一塊名硯給她作謝禮。

因此青雲對周楠的再次道謝完全沒放在心上:“咱倆什麼交情?道謝的話說得太多,就是見外了。我還要謝你們家替我照顧乾爹呢。”

周康做了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劉謝也跟着進了都察院,任職都事,這是個七品的輔助官員,也是佐貳官的性質,但上了七品,便是真真正正地入了流,劉謝簡直激動得不行了。雖然青雲問過他,要不要回清河縣去做知縣,那也是個七品的職位,還是正印官,有她這個清河縣主護着,又有一衆熟悉的吏員幫忙,不愁坐不穩那個位子。鍾師爺早在去年就帶着家眷回清河去了,他在當地本是大戶,又有人脈,哪怕是曾經出過事,也混得很不錯。但劉謝卻拒絕了,他認爲自己一直都是做着輔官,還沒有足夠的經驗去做正印,想先歷練上幾年再說。青雲也就由得他去了。

以他的性格和出身,進入都察院這種進士滿天飛的機構,還能站穩腳跟,完全是周康的功勞。因此青雲心中很是感激周康。

周楠當然不會坦然接受青雲的道謝,便笑着拉住她的手:“咱們也不必謝來謝去的了,正如你說的,反而顯得生分!”青雲反握住她的手:“這樣纔對嘛!”

又有人來請示周楠了,這回不是問該如何安排事務的,卻是周王氏打發人來叫女兒到前頭去,陪她一向接待前來的貴客的。周楠不由得面露難色,她不明白母親爲何會這樣安排,明明青雲是今日來的女客中身份地位最尊貴的人,論年紀又不適合跟周老太太她們一幫老夫人坐在一起,因此她纔會陪着青雲坐在亭子裡賞花,等開宴了再到正席上去。若她走開了,誰來陪青雲?若是沒個人陪着,不是太失禮了嗎?

周楠猶豫着,那丫頭又請了一回,還道:“太太說了,今兒老爺幾位上鋒家的太太都要來,還帶了女兒來,大姑娘若不去,她一個人可怎麼招呼得過來?萬一失禮就不好了,總不能讓二姑娘出面吧?那可是得罪人的!”

讓庶女出面招呼嫡女,確實容易得罪人,但丟着主賓不管,也是很得罪人的!

事情關係到周康在朝中的人際關係,周楠爲難了,只能看向青雲,青雲笑了笑:“你去吧,我正想安安靜靜地看一會兒風景呢。這園子裡原本侍候的人都是王府派來,誰還敢怠慢我不成?等明兒你得了空,咱們再好生說話也不遲。”

周楠感激地看着她:“難爲你這樣通情達理。那我就去了,改明兒我在家作東道,單請你一回!”才隨着那丫環離開了。

沒了周楠作伴,青雲還真不覺得如何,亭子附近聽候吩咐的王府侍女十分有眼色,她還沒開口,就主動送上了熱騰騰的香茶和精緻的點心,不是周家人預備的,而是園子裡的廚房送上來的,只有青雲這個“主人的侄女”有。青雲也樂得輕閒,見園子裡的花開得正好,坐了一會兒覺得無聊了,便叫上杏兒陪着,一道逛園子去了。

沒逛多遠,就有人主動找上了她:“拜見清河縣主。”卻是周櫻。

青雲挑挑眉,不甚在意地繼續往前走着:“是你呀?”眼角都沒瞥她一下。

周櫻低着頭,抿了抿嘴,迅速跟上了她,腳步幾乎與杏兒齊平:“那日周櫻莽撞,得罪縣主了。還望縣主看在周櫻從小兒在鄉下長大,不曾見過貴人,年少無知的份上,饒恕了我吧!”

青雲心裡只覺得怪怪的。這姑娘在幹嘛?向她示好嗎?

第10章 求娶第77章 跟蹤第54章 內訌第56章 請醫難第15章 生疑第49章 罪證第69章 計劃第24章 逃奴第70章 暗涌第14章 少女第84章 大皇子第96章 挑撥第59章 庚帖第15章 方案第29章 挽回第85章 傳話第9章 身世第68章 賞賜第40章 事泄第1章 升遷第7章 尷尬第39章 逛街第68章 勸服第46章 預備第17章 盤算第16章 防備第34章 淮紙第3章 心思第27章 誤會第84章 憂鬱第46章 團圓第54章 送行第75章 姐弟第39章 賬冊第49章 罪證第86章 觀戰第7章 尷尬第65章 嫁禍第11章 目的第67章 盤算第26章 差事第78章 反目第82章 密道第83章 繞道第14章 狹路第89章 醒來第31章 風起第63章 真相?第35章 請託第54章 內訌第16章 口風第111章 天亮第51章 推斷第97章 巧言第89章 對峙第34章 皇族第29章 送人第101章 私心第36章 躲避第41章 氣焰(上)第36章 躲避第29章 送人第101章 私心第31章 變故第42章 惡化第60章 爭奪第18章 舊居第35章 拜訪第16章 口風第16章 防備第74章 放手第80章 失蹤第13章 虧空第65章 藥渣第66章 審問第30章 威脅第67章 盤算第72章 碰壁第48章 隱患第68章 賞賜第46章 渾人第24章 隨筆第58章 舊事第16章 防備第48章 行刺第5章 請帖第24章 隨筆第42章 惡化第10章 制服第33章 陽錯第83章 繞道第63章 決斷第49章 滯留第82章 荷包第14章 內鬥第37章 鬧劇第63章 質詢第31章 風起第24章 探病第50章 雨歇
第10章 求娶第77章 跟蹤第54章 內訌第56章 請醫難第15章 生疑第49章 罪證第69章 計劃第24章 逃奴第70章 暗涌第14章 少女第84章 大皇子第96章 挑撥第59章 庚帖第15章 方案第29章 挽回第85章 傳話第9章 身世第68章 賞賜第40章 事泄第1章 升遷第7章 尷尬第39章 逛街第68章 勸服第46章 預備第17章 盤算第16章 防備第34章 淮紙第3章 心思第27章 誤會第84章 憂鬱第46章 團圓第54章 送行第75章 姐弟第39章 賬冊第49章 罪證第86章 觀戰第7章 尷尬第65章 嫁禍第11章 目的第67章 盤算第26章 差事第78章 反目第82章 密道第83章 繞道第14章 狹路第89章 醒來第31章 風起第63章 真相?第35章 請託第54章 內訌第16章 口風第111章 天亮第51章 推斷第97章 巧言第89章 對峙第34章 皇族第29章 送人第101章 私心第36章 躲避第41章 氣焰(上)第36章 躲避第29章 送人第101章 私心第31章 變故第42章 惡化第60章 爭奪第18章 舊居第35章 拜訪第16章 口風第16章 防備第74章 放手第80章 失蹤第13章 虧空第65章 藥渣第66章 審問第30章 威脅第67章 盤算第72章 碰壁第48章 隱患第68章 賞賜第46章 渾人第24章 隨筆第58章 舊事第16章 防備第48章 行刺第5章 請帖第24章 隨筆第42章 惡化第10章 制服第33章 陽錯第83章 繞道第63章 決斷第49章 滯留第82章 荷包第14章 內鬥第37章 鬧劇第63章 質詢第31章 風起第24章 探病第50章 雨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