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防備

關蘊菁的身份是否有問題,還有待調查。青雲欲攬下此事,清江王卻拒絕了:“你辦事哪有我方便?還是讓我來吧。今日領路那內侍,原是齊王妃身邊侍候多年的人,從前還是小太監時我就認得他,彼此也算相熟,因此纔會差點兒上了他的當。他既然參與了此事,必然知道實情,待我向他探聽一二,定能查出真相。”

青雲不解:“他既然是齊王妃的人,又領你去鑽圈套,怎會告訴你實情?”

清江王冷笑了下:“我知道他的爲人,他不會把齊王妃所謀直接告訴我,但他有些愛財,只要是齊王妃沒有禁止的事,看在錢財份上,他未必不會說出口。更何況,齊王妃若真盤算着將那關姑娘安插到我身邊來,定會將她的家世背景透露給我知道,哪怕是假的,也算是條線索。只要最終查出那姑娘身世有問題,饒她再想擡舉也是無用!”

青雲想了想:“好吧,大皇兄對齊王妃比較熟悉,查起來比我方便些,但你手下有信得過的人嗎?”

清江王怔了怔,有些爲難了。他手下哪有什麼合適的人?所謂信得過的,其實全都是宮裡派來,不是先帝安排的人,就是皇帝或太后派的,統共也就是翠雯、翠雲二人是能爲他向宮中隱瞞消息的自己人。他原也樂得讓宮中的耳目圍着自己轉,好向皇帝與太后證明自己絕無反心,可真要調查這種私事,那些人定會上報的。一旦太后、皇帝知道了齊王妃的盤算,定會想起自己身體裡流着羅家的血,以及羅家還有餘黨在世,不甘心就此退出朝廷。難不成要爲了一點小事再掀起腥風血雨麼?他只願平平靜靜度過餘日就夠了,何苦引人注目?

清江王想清楚後。有些爲難地看向青雲:“恐怕……要向妹妹借幾個人使喚了……”

青雲一笑置之:“大皇兄跟妹妹有什麼好客氣的?我讓李進寶來見你,他認得的那個牛輔仁,在京城裡三教九流都熟悉,手下也有人可以打聽消息,平日裡我沒什麼用得着他們的地方,這回就當是幫襯他們生意好了。大皇兄放心,他們嘴緊着呢,要是你仍舊信不過,我莊裡的人隨你挑。”

清江王也見過李進寶幾回,知道他是個妥當人。忙向青雲道了謝。

這件事一時半會兒是不能完的,兄妹倆商量好了,見夜一已。便要準備歇息。

清江王的園子在城外,此時城門早已關了,宮門也下了鑰,雖然可以憑藉特權出入,但始終不大方便。他也不願太過勞師動衆,便想讓人找間客棧,要個獨立的院子歇息。青雲則是宿在溫郡王府,見狀忙留他下來,他卻道:“溫郡王府素來與世無爭,若沾上了我。不定被人怎麼說閒話呢,別叫老太妃因我不得安寧。”

青雲卻道:“別人能說什麼閒話?溫郡王府向來不管朝廷上的事,又沒有男丁。就算跟你有來往又如何?只是過一晚上罷了。妹妹已經決定要在城內買宅子,地方都選好了,只是眼下沒來得及收拾。否則我有了宅子,給大皇兄留一個房間,還是不成問題的。你若是不放心。我去問問老太妃的意思好了。”

老太妃自然是答應的,還命人送了府裡自制的夢甜香過來。並讓府中下人準備宵夜,以此表達她的歡迎。清江王心下稍安,也就留下來過了一夜。青雲與他分別,轉去正院向老太妃稟報今晚的收穫。

聽完青雲的回報後,溫郡王老太妃低頭想了想,道:“齊王妃完全沒讓幾個小哥兒來賀壽?若說是爲了不區別對待所有孩子,又或是忌諱男女有別,也太過了些。誰家不是這麼做的?怎的到了她這裡,就格外講究些?”

老太妃是有些失望的,她本指望能見一見那孩子,但如果實在找不到機會,她也不會強求。宗室裡適齡的男孩多得是,每年都能增添幾十個新生兒,她又不急。

青雲猶豫了一下,決定將齊王妃設圈套暗算清江王一事也透露了些許,沒提尺璧做了什麼好事,只道清江王進了巷道後發現一個人影也沒有,覺得奇怪,就退了回來,沒想到半路上遇見了齊王妃和一大幫貴婦,最後她連關蘊菁去換衣服換了半天的事也提了:“她只換一件上衣,卻足足去了三刻鐘有餘,就算齊王府再大,也花不了這麼長時間吧?而且她是在齊王妃回席後纔回來的,臉色又不大好看,似乎是在生什麼氣。”

老太妃目光微閃,露出幾分嘲諷之色:“齊王妃安排宴席,不讓哥兒們進內院賀壽,也許有不讓庶子在人前露臉的緣故,但我覺着,更有可能是不讓內外院之間有清江王以外的人行走。而將賓客們的隨侍都趕到另一個院子裡統一接待,則是怕她們在王府裡私下亂走,也可避免賓客們隨口吩咐下人,支使她們來往於內外院之間,壞了她的佈置。齊王府長年由側妃主持中饋,只怕齊王妃還不能堵住所有下人的嘴,因此連他們王府的人也不安排,只讓親信行事,故而清江王一路往裡走時,半個人影也沒見到。可惜這種不合情理的事馬上就讓清江王起了疑心,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青雲恍然,她還當齊王府把女客的丫頭們都帶走,是爲了不讓內院顯得太擠呢,想想若是沒有自家下人在身邊,那些太太姑娘們一般不會因爲點小事就讓王府的人去叫她們過來吧?當然,她這個毫無顧忌又急需找清江王說話的人沒想那麼多,可回憶當時的情形,整個宴會期間,還真沒有別的女客要求叫自己的丫頭過來的。

老太妃搖頭道:“齊王妃心大了,可惜老天爺沒站在她這邊,饒她費盡了心機,也終究沒能成事。其實她也是糊塗了,即便成了事又如何?我瞧清江王這幾年裡的行止,可不象是會聽從她擺佈的人。”

青雲想她大概也猜到了某種可能,便笑道:“大皇兄心裡明白着呢。不會上當的。祖母就放心吧!”

老太妃長長地嘆了口氣:“這是何苦來?齊王妃從前是受過些委屈,可她外祖父有那樣的膽子,會有那樣的結果也是應當應份的,她仍能平平安安待在齊王妃的位子上,父兄也保住了性命,便是她家的造化了。如今託清江王的福,皇上對齊王敬重有加,她也重新獲得王妃的尊貴與體面,兒子長大了,請封了世子。眼看着就要娶妻生子,她就不能老老實實等着抱孫子麼?還在那裡上躥下跳個什麼勁兒?難不成清江王納了她養女爲妃,她就能得到天大的好處了?當心算計得過了頭。把眼下的好日子也葬送了!”

青雲笑說:“她若有您一半的明白睿智,今日就不會做出那種事來了。若她將來真的闖了禍,那也是她咎由自取。”

老太妃苦笑着點點頭,接着收了笑:“也罷,齊王妃做這種事。還在王府裡設了圈套,若說齊王不知情,我是不信的。可他要是參與進來,就是糊塗了,他從來就不是有那種膽氣的人,何苦給自家招禍?齊王府隨時都有可能壞事。我若過繼了他家孩子,沒得給皇上留後患,還是算了吧。等平郡王府開宴時。你再去瞧一瞧他家的小九,若是合適,我就去找平郡王太妃說話。他家雖然在宗室裡平平,倒是安安份份的,從不惹禍事。”

青雲應了。又說起了后街那宅子的事:“您若是捨得,就只管讓管家出價。我照價買下來就是,權當孝敬您銀子了。”

老太妃不由得失笑:“那破舊宅子能值幾個錢?本來白放着就可惜了,給了你,還省了我修繕的費用,還談什麼銀子?我們府裡雖然不大富裕,卻也不缺這幾個錢。”

“您這是心疼我,但情份是一回事,銀錢上還得算分明。這樣將來過繼了弟弟,他長大了,也不會嫌我這個做姐姐的佔了他的便宜。”青雲非常堅持,那宅子聽李進寶說挺不錯的,雖然舊了點,但翻新一下就可以住人了,比別處更方便些,兩三千銀子對她而言不算什麼,卻避免了許多後患。

老太妃見她已經說到這份上,便不再多言,接受了她這筆“孝敬”。青雲陪她聊了幾句家常,就告退回屋了。不知是不是她肯出錢買下溫郡王府的別院,給王府賬上添了銀子,而非白住的關係,王府裡的下人對她恭敬了許多,臉上也帶了笑,不再象從前那樣,用審視的目光悄悄打量着她。但青雲心裡還裝了許多更重要的事,並沒有太在意這些。

一夜無事,次日早起,青雲給老太妃請了安,又去陪清江王用了用飯,接着兄妹倆就一道進宮去了。清江王自去見皇帝討論昨日宴席上的事,青雲則去見太后,把昨天晚上發生的種種又說了一遍。

太后有些震怒:“蔣氏怎敢如此?!枉我還對她如此客氣,哪怕明知道她是廢后羅氏的表妹也沒冷着她,她倒敢算計到我頭上了?!”又吩咐謝姑姑:“那個姓關的丫頭到底是什麼來歷?你去探聽一下,若果真有鬼,就給我送庵裡去,省得整天不死心地盯着震雲那孩子。果然那孩子的話有道理,跟羅家有關係的人,都信不得!”

謝姑姑忙答應了,又笑道:“太后娘娘也不必如此,當年羅家人口衆多,幾代姻親幾乎遍佈朝野地方,到如今,要找個跟羅家完全沒有關係的人家已經不容易了,連姜家祖上還跟羅家結過親呢,只不過是那位姑奶奶去得早,也沒被捲進那種骯髒事裡頭去。您若是把跟羅家有關係的人都往外趕,還能留下幾個?”

太后聽了,稍稍消了些氣,但還是覺得不順:“我不管她蔣氏說什麼好話,總之,她屬意的人選我統統不要!以後她也不必再進宮來了!”想了想還覺得不足,就叫過菡萏:“御膳房新做的菊花糕,既當時令又能養顏,給我送去齊王府,給側妃盧氏,叫她得了空進宮來說話。”她冷笑一聲:“我就擡舉盧側妃了,看蔣氏還有什麼臉面擺正妃的架子!”

青雲看得又好氣又好笑,連忙叫住菡萏,勸太后說:“母后這是何必?自古以來,嫡庶有別,您要是捧庶貶嫡,沒得貶低了自己的身份,落在不知情的人眼裡,又是個話柄,倒讓齊王妃成了無辜受害的白蓮花,也太便宜她了。您只由得她去,不管她做什麼,您不見她,不理會她推薦的人選,不就完了嗎?”

太后雖然很生氣,但她也是個非常聽女兒話的母親,很快就接受了青雲的意見。青雲又勸她,還是把精力都放在爲清江王挑媳婦上吧,只要這件事辦完了,齊王妃再搗鬼也沒用了。其實清江王有侍妾,根本就用不着再選側妃,把正妃定下來就完了。那些高門大戶不願意將女兒嫁給他,那就往低一點的門第去找,只要姑娘好,家世過得去就行了。

太后想想也有道理,便拉住謝姑姑回憶京城裡中等官宦人家中有幾個合適的女孩兒,這回也不必再大張旗鼓地宣人進宮相看了,先託一位信得過的女眷,比如姜大太太,藉着到各家走動的機會先見一見人家姑娘,瞧着好的了,再找名目宣進宮來。其實清江王也要到明年春天才滿孝,他的媳婦人選就算要儘快定,也快不到哪裡去。

青雲脫身出來,見天色還早,便想回溫郡王府去一趟,把宅子的事解決了,再叫人傳信給李進寶,讓他去清江園替清江王辦事。

她一路坐着馬車出宮,剛剛通過宮門不久,就有人急急追了上來。聽了護衛的稟報,青雲命人停下馬車,回頭看去,原來是周仕元。

周仕元是打聽得她出了宮,不顧某人的阻攔急急趕過來的。他昨日被清江王抓了個正着,想着自己一時豬油蒙了心,對尺璧失禮了,叫清江王看見,不定怎麼誤會他與尺璧的關係呢,萬一清江王告訴了清河縣主,豈不是壞了大事?因此要趕來解釋。

青雲卻是沒耐心聽他廢話的,尺璧的謊言讓她覺得這個當年還算正直呆萌的青年侍衛渣了,居然跟個丫環戀愛了三年,也沒考慮過向其主人提親,哪怕他顧慮着門戶之見而提出納尺璧爲妾呢,也比始亂終棄強。

因此她一聽周仕元說“辯解”兩個字,就直截了當地對他道:“昨夜的事我都聽尺璧說了,你在別人的王府裡跟她拉拉扯扯的,又送她鐲子,人證物證俱在,還辯解個什麼?反正我沒罰她,只是讓她回家呆着去。她家是我莊上的佃農,卻也是正經良家,你要是真對她有意,就給她一個交待吧。反正你們的事我不會管了,隨你愛咋咋!”說罷便命馬車伕重新開動,一行人揚長而去。

周仕元呆住了,清河縣主的話是什麼意思?他幾時對尺璧有意了?那鐲子也是要送給縣主的啊!尺璧到底對縣主說了什麼?!

第81章 權衡第16章 口風第100章 說服第105章 脅迫第67章 名冊第80章 發覺第101章 私心第36章 躲避第16章 迷霧第18章 安置第92章 密會第12章 清晨第60章 爭奪第46章 渾人第59章 庚帖第24章 逃奴第2章 殷勤第1章 升遷第40章 元宵第86章 觀戰第23章 顛覆第10章 求娶第111章 天亮第71章 說親第102章 流言第105章 脅迫第36章 躲避第55章 打點第12章 分析第62章 父親第92章 密會第29章 挽回第41章 氣焰(上)第46章 渾人第84章 大皇子第110章 明證第79章 密報第75章 姐弟第16章 迷霧第9章 身世第21章 猜想第20章 秘聞第97章 巧言第45章 對策第26章 三方第13章 圈套第68章 賞賜第101章 私心第25章 驚動第18章 商議第61章 破壞第99章 御前第12章 席上第13章 虧空第18章 舊居第107章 殷勤第36章 算計第30章 威脅第49章 滯留第31章 變故第9章 身世第14章 狹路第61章 破壞第54章 送行第5章 糊塗第87章 冷箭第2章 殷勤第20章 秘聞第76章 西門第76章 安排第100章 說服第95章 失蹤第5章 乾爹第11章 消息第12章 清晨第1章 野店第64章 坦言第36章 算計第24章 逃奴第53章 匹配第23章 顛覆第2章 殷勤第36章 手段第71章 說親第24章 探病第92章 密會第16章 口風第82章 荷包第13章 虧空第13章 虧空第70章 暗涌第72章 揭秘第12章 清晨第2章 殷勤第19章 對策第57章 牛痘第52章 恐懼第109章 審理第17章 疑惑
第81章 權衡第16章 口風第100章 說服第105章 脅迫第67章 名冊第80章 發覺第101章 私心第36章 躲避第16章 迷霧第18章 安置第92章 密會第12章 清晨第60章 爭奪第46章 渾人第59章 庚帖第24章 逃奴第2章 殷勤第1章 升遷第40章 元宵第86章 觀戰第23章 顛覆第10章 求娶第111章 天亮第71章 說親第102章 流言第105章 脅迫第36章 躲避第55章 打點第12章 分析第62章 父親第92章 密會第29章 挽回第41章 氣焰(上)第46章 渾人第84章 大皇子第110章 明證第79章 密報第75章 姐弟第16章 迷霧第9章 身世第21章 猜想第20章 秘聞第97章 巧言第45章 對策第26章 三方第13章 圈套第68章 賞賜第101章 私心第25章 驚動第18章 商議第61章 破壞第99章 御前第12章 席上第13章 虧空第18章 舊居第107章 殷勤第36章 算計第30章 威脅第49章 滯留第31章 變故第9章 身世第14章 狹路第61章 破壞第54章 送行第5章 糊塗第87章 冷箭第2章 殷勤第20章 秘聞第76章 西門第76章 安排第100章 說服第95章 失蹤第5章 乾爹第11章 消息第12章 清晨第1章 野店第64章 坦言第36章 算計第24章 逃奴第53章 匹配第23章 顛覆第2章 殷勤第36章 手段第71章 說親第24章 探病第92章 密會第16章 口風第82章 荷包第13章 虧空第13章 虧空第70章 暗涌第72章 揭秘第12章 清晨第2章 殷勤第19章 對策第57章 牛痘第52章 恐懼第109章 審理第17章 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