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蒲州起】 【第1?12章】當堂對質

楊雲楓聞言淡淡一笑,心下卻在暗道:“原來李白是給他的好友做說客來了”心念微動,對李白道:“太白兄,我與衛弘註定不是同道中人,也不代表我必須與李大人同道”

李白見楊雲楓如此說,奇道:“某不明白了,你與李兄有同樣的目的,爲何不能同道”

這時楊雲楓想到了後世對李白的評價,李白是一個才華橫溢,千古難得的絕世詩才,在這一方面,估計由古至今,無人能撼動他詩仙的地位,但是在政治方面卻不盡如是,看來此評價一點不假,難怪李隆基沒有重用李白,楊雲楓想到這裡,微嘆一聲,對李白道:“太白兄,小弟將你當知己,這才與你說明,李欽差雖然與小弟有這同樣一個目標,但是目的卻不一樣,小弟如此做,只是不想淪爲他人政權爭鬥中的一枚棋子罷了”

李白聞言一愕,怔怔地看着楊雲楓,緩緩地站起身來,唏噓一聲後,這才嘆道:“也罷,也罷,小哥既然心意已決,某也不勸說什麼了,不過小哥你如果不與適之兄合作,只怕還要在這牢獄之中呆上一些日子,某是爲你着想,即便你幫了適之兄,依然可以拒絕他的好意,豈不是一舉兩得,你年紀尚輕,在外面原可以大展拳腳,如此在牢獄之中浪費光陰,豈不可惜”

楊雲楓此時也站起身來,他覺得李白說的極有道理,自己的目標本就不再洛陽,何必在這蒲州浪費時間既然李適之是在利用自己,那麼自己如果與他一起扳倒衛弘,又未嘗不可以說是自己利用了李適之呢這世間的事本就是如此,哪有什麼十全十美的,想到這裡,握住李白的手,笑道:“楊某何德何能,能與太白兄相交爲友,此生足矣”

李白哈哈一笑,道:“小哥謬讚了,某羞愧不已”

楊雲楓與李白又寒暄了幾句後,楊雲楓這纔對李白道:“聽太白兄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小弟想通了,請太白兄與李欽差說,小弟願意助他一臂之力,扳倒衛弘”

李白聞言哈哈一笑,拍着楊雲楓的肩膀道:“有小哥這句話,某心裡踏實了,看來這一趟牢獄沒有白來,小哥放心,既然你已經下定決心,相信這裡你也不用呆上多久了”說着拱手告辭,臨行時還囑咐楊雲楓不必擔心,牢獄之中已經有李適之的人在,衛弘的人不敢輕易放肆。免費全集txt下載網

羅冬林在一旁的牢房怔怔地看着楊雲楓,他未想到自己認識的楊釗如今卻能認識這麼多達官貴人,要麼是朝中衆臣,要麼社會名流,要麼是富家小姐,還真是讓他驚歎不已,羅冬林問楊雲楓道:“釗哥,我聽說楊家已經舉家搬遷去東都了”

楊雲楓點了點頭,這時突然想到了楊玉環,心中一動,暗道:“是啊,老子可是要去東都洛陽找楊玉環的,如今卻被這破事耗着,看來決心與李欽差一起扳倒衛弘是最明智的選擇了”

楊雲楓想到這裡,心中不禁一動,喃喃道:“李適之對,沒錯,剛纔李白是叫李欽差爲適之兄,那麼絕對是李適之沒錯了難怪第一次見此人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氣質呢,原來是皇家血脈”

楊雲楓自然知道這個李適之,李適之是與李白同爲飲中八仙的,他本是李世民的第一個太子李承乾的子嗣,後來因爲李承乾被變爲庶民的緣故,這個李適之也就流落民間的,歷史上有明確記載,李隆基一朝的宰相無數,其中的兩個姓李的宰相都是皇室後裔,一個就是李適之了,另外一個當然就是李林甫了,不過李林甫的皇族血脈關係就比較遠了,要追溯了唐朝開國君主李淵的身上,這個李林甫的祖先就是李淵堂兄弟李叔良的曾孫了。

楊雲楓不及細想,立刻對羅冬林道:“冬林,方纔我對你說的事,你考慮考慮,只要你指證唐長峰,我可以給你一百兩銀子,到時候你出獄是要跟着我去東都,還是留在蒲州,或者去其他地方做個小買賣,都隨你心意”

羅冬林聞言心中一動,他替唐長峰頂罪,不過得了一兩銀子罷了,如今楊雲楓張口就是一百兩,這一百兩莫說是做小買賣了,買下一座酒館都綽綽有餘了。連忙問楊雲楓道:“釗哥,你說的可是真的”

楊雲楓立時掏出一錠五兩的銀子,遞給羅冬林道:“身上帶的不多,這點你先拿着,只要你答應此事,剩下的事後給你”說着見羅冬林還有猶豫之色,立刻又對羅冬林低聲道:“剛纔我與李適之李欽差、李太白說話,你也都聽見了,要對付衛唐兩家的不是你我,而是朝廷的宰輔張九齡,你站在李欽差與張宰輔的一邊,試問你還有何克擔心的”

羅冬林看着手中的銀子,立刻點頭道:“一切聽釗哥的”說到這裡,立刻又將銀子還給了楊雲楓,道:“銀子我就不要了,不過釗哥可要答應我去東都,我長這麼大,還沒出過蒲州城呢”

楊雲楓立刻拍着羅冬林的肩膀,笑道:“放心,辦妥了此事,你就只管跟着我,我絕對不會虧待你這銀子你還是收下”說着將銀子塞到羅冬林的手中,立刻又沉聲道:“一會只怕欽差大人還會再來,你就立刻喊冤,你儘管說是唐長峰逼着你頂罪的”

羅冬林聞言連忙搖頭道:“我畢竟受了唐長峰的銀子,如此說,他定然不認”

楊雲楓冷冷一笑,道:“何時輪到他不認了,你儘管如此說,如果他提到銀子,你也可以說是他逼着你收的,唐長峰的爲人蒲州城誰人不知即便這麼說,也符合他的作風”

羅冬林聽楊雲楓如此一說,頓時點了點頭,道:“釗哥說的不錯,那就這麼幹了”

羅冬林本來還擔心衛弘會對他與楊雲楓不利,在牢中安排殺手之類的,楊雲楓勸他不用多心,果不其然,一直到第二日,都相安無事,看來李白說的不假,這牢中已經有李適之的人手了,不然還真難保在關鍵時刻衛唐兩家不對自己狠下殺手。

不過李適之一夜未來,似乎明顯是做給自己看的,想殺殺自己的威風楊雲楓既然已經答應了李白,就不會輕易變卦,況且經李白一說,楊雲楓真的覺得自己在這裡是浪費時間,也就無暇去猜度李適之的心理了。

倒是羅冬林一夜擔心的不敢睡覺,在牢房中走來走去,攪和的楊雲楓一夜也沒睡好,好在不多時,一撥官兵進了牢房,爲首的走到楊雲楓的牢房前,對屬下道:“將楊雲楓帶走”

楊雲楓知道定是李適之派人來提審了,連忙向一旁的羅冬林使了一個眼色,羅冬林立刻跪倒在地,高呼道:“小人冤枉啊小人要狀告唐長峰逼小人頂罪”

爲首的官兵見狀,立刻衝着一旁的下屬,道:“一併帶走”說着一行人將楊雲楓與羅冬林帶出了牢房。

楊雲楓與羅冬林被帶到大堂上時,大堂正中的“明鏡高懸”的匾額下,李適之已經換上了一身官府,頗有威嚴的端坐在官案前,衛弘則也換上了官府,坐在下手處一旁,臉色卻不甚好看,見楊雲楓進堂後,臉色更是慘白。

這時李適之一拍驚堂木,大聲道:“堂下何人見了本官爲何不跪”

羅冬林聞言一驚,立刻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高呼道:“小人羅冬林,拜見大人”

李適之瞥了一眼羅冬林後將眼光投向楊雲楓,只見楊雲楓怔怔地站在那裡,又拍了一下驚堂木後,看着楊雲楓,沉聲道:“你爲何不跪”

楊雲楓心中百般不是滋味,他完全忘記了,在這個時代,升堂辦案,貧民是要給當官的下跪的,他倒也說不上有什麼古聖賢的氣節,只是除了從小給爺爺奶奶過年磕頭,亦或者被老爸打的時候跪過,還從來沒如此在外人面前跪過,這腰板與膝蓋還真是彎不下來。

楊雲楓此時心中一嘆,暗道,來到這封建時代了,除了自己做皇帝,這下跪也是尋常禮節,避無可避,也罷也罷,自古道死者爲大,老子就當拜你的長生牌位好了,想到這裡,楊雲楓的心裡也就舒服了許多,立刻彎膝倒地,道:“草民楊雲楓,見過欽差李大人”

李適之這時又拍了一下驚堂木,沉聲道:“大膽楊雲楓,你可知罪”

楊雲楓知道這一切就如演戲一般,雖然打架都心知肚明瞭,還是必須要走個過場,立刻拱手道:“大人,草民冤枉”

李適之聞言喝道:“人證物證俱在,豈容你抵賴你壟斷菜市口在先,哄擡物價在後,又關閉菜市口,將菜盡數倒入黃河之中,搞得整個蒲州城物價混亂,民不聊生,你還不知罪”

楊雲楓立刻道:“大人明鑑,壟斷菜市口確有其事,但是草民壟斷菜市口,靠的是自己的腦子,在商言商,商人本就是追求利益,哄擡物價卻也不假,大人聖明,草民壟斷菜市口,擡高菜價,實在是事出有因”

李適之問道:“有何原因,但說無妨”

楊雲楓立刻道:“請問大人,如果開一個酒樓,一碗飯賣三個通寶,然本錢只有一錢不到,這是爲何”

李適之聞言沉吟了一會,道:“開店做買賣本就是以本博利,加上酒店開業自然要僱用人手,這三個通寶一碗飯,不爲過”

楊雲楓點頭道:“大人果然聖明,菜市口在未壟斷之前,都是菜農們自己擺攤叫賣,除了貨物之外,再無什麼本錢,所以他們的菜價自然就比較低,但是草民壟斷菜市口後,採用的是統一售賣,而且僱傭了不少人手,在菜價上適當上調一點,是否合理”

李適之點了點頭,道:“如此說來,也的確不爲過”

楊雲楓又道:“大人明鑑,除此之外,草民壟斷菜市口後,解決了蒲州城近三十個無業遊民的就業問題,讓他們不再遊手好閒,有一份正當的職業,同時也未剝奪菜農的利益,草民收菜的價格也比平時要高,同時還不需要他們辛苦從鄉野趕來蒲州城叫賣如此辛苦,他們甚至不用擔心辛苦一日,毫無收穫,請問大人,草民如此做,是擾亂蒲州城”

李適之聞言沉吟了稍許,立刻點頭道:“如此看來,楊雲楓你還是造福一方的仁義之商嘍”

楊雲楓立刻謙虛地道:“大人如此謬讚,草民愧不敢當,只是草民做事向來憑藉良心做事,不敢有半點觸犯律法之舉”

李適之此時臉上已經露出了笑意,隨即瞥了一眼坐在堂下的衛弘,只見衛弘面色慘白,額頭冷汗如雨,不斷地用巾帕擦拭着,雙目正瞪着楊雲楓。

而此時的公堂大門前,百姓們已經將門口圍的水泄不通,在人羣中,一個身着紫色長衫的女子也正站在其中,身旁還跟着一個黃衫丫鬟,正是衛墨與她的丫鬟貝兒,衛墨正看着堂中跪着的楊雲楓,只是楊雲楓並不知道。

李適之這時對楊雲楓道:“此時暫且不論,就說你將菜倒入黃河一事,此事你有如何解釋,莫要忘記了,此事本官可是親眼所見,而且衛大人前去抓拿你之時,可是人贓並獲”說着看向衛弘,問道:“衛大人,可是如此”

衛弘一直沒有說話,此時立刻恭恭敬敬地起身,答道:“是,大人”

李適之連忙伸手示意衛弘坐下道:“衛大人請坐”說着看向楊雲楓,再度拍響驚堂木,衝着楊雲楓道:“大膽刁民,看來不用刑,你是不肯招了來呀”

衙役們聞聲立刻敲打着威武棒,還沒等有衙役拿刑具,楊雲楓立刻叫屈道:“大人明鑑,草民如此做實在有苦衷,是蒲州刺史衛弘,唐傲、唐長峰父子逼的草民走投無路,草民纔出此下策,大人要爲草民做主啊”說着俯身趴在地上,心中卻道,既然要做戲,就做足了,也不讓別人說老子不盡職。

李適之這時看着楊雲楓,拍起驚堂木,喝道:“大膽刁民,你竟然污衊朝廷命官,該當何罪”

楊雲楓就知道李適之會如此,立刻高呼道:“大人,草民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還請大人明鑑”

李適之這時看向躺下坐着的衛弘,道:“衛大人,你說此案應當如何審理”

衛弘早已經坐不住了,此時聽李適之叫自己,立刻站起身來,支支吾吾了半天,額頭的冷汗越來越多,愣是說不出半句話來。

堂外的衛墨看在眼裡,緊緊握住貝兒的手已經滿是汗水,貝兒在一旁低聲道:“小姐,你莫要擔心,絕對是楊釗誣告”說話之聲越來越小,她自然也看到衛弘的表現,如果衛弘是被楊雲楓誣陷,他如何不理論這一點貝兒明白,衛墨如何能不清楚

李適之看了一眼衛弘,臉上卻不動聲色道:“既然衛大人無話可說,本官可就秉公辦理了”說着立刻拍着驚堂木,對衙役道:“立刻將唐傲、唐長峰父子抓捕歸案,來公堂與楊雲楓對質”

待衙役走後,李適之這纔看着楊雲楓道:“楊雲楓,本官姑且聽你如何說,若是有半句虛言,你可知污衊朝廷命官罪加一等”

楊雲楓立刻拱手對李適之道:“大人明鑑,草民斷無虛言,草民在壟斷菜市口之時,刺史大人百般刁難,明着暗裡,都示意草民送錢賄賂,草民無法,只好就範,給刺史大人送去前後也有三百兩銀子,草民有賬簿爲證,然而衛刺史的內地唐傲及其子唐長峰,因見菜市口有利可圖,所以對草民威逼利誘,想獨佔菜市口,草民不從,唐長峰便派打手想將草民致於死地,好在草民爲李白所救,此事李白可以爲草民作證草民不想自己苦心經營的菜市出,唯有想出將菜倒入黃河,將此事鬧大,但草民亦另有菜庫儲存,大人明察”

李適之這時點了點頭,立刻道:“傳李白上堂”

不時李白上堂,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楊雲楓,微笑着點了點頭,這才向李適之拱手道:“見過大人”

李適之點頭道:“李白,本官問你,你需如實回答,楊雲楓剛纔說你曾經從唐傲父子的打手手中救下他可有其事”

李白立刻點頭道:“不錯,某那日與大人飲酒,出來小解之時,突然聽到有人叫某”李白一五一十的將當晚如何被楊雲楓叫上名字,如何救下楊雲楓的情形說出。

李適之點頭道:“好,李白,你暫且退下”待李白退到一旁,衛弘立刻道:“大人誤聽楊雲楓、李白一面之詞,他倆本是至交好友,李白自然在言語上相幫”

李白與楊雲楓聞言只是冷笑,李適之這時卻是哈哈一笑,看着衛弘道:“衛大人,方纔本官讓你說,你不說,如今倒是肯說話了,也好,既然大人你有疑問的話”說着轉頭看向楊雲楓道:“除了李白,你可有認證”

楊雲楓沉吟了一會後,立刻道:“有,衛弘之女衛墨,可有爲草民作證當晚除了李白,衛小姐也曾經幫草民從唐家父子手中脫困”

第一卷【蒲州起】 【第1?05章】囤積不售第二卷【洛陽賦】 【第2?17章】極力拉攏第六卷【廢立興】 【第6?27章】公孫出手第七卷【遼東行】 【第9?15章】再遇衛墨第四卷【蜀道難】 【第4?03章】結拜兄弟第六卷【廢立興】 【第6?16章】中秋佳節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7?08章】千年情緣第二卷【洛陽賦】 【第2?25章】再入宗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七卷【遼東行】 【第8?04章】另有圖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12章】楊家有女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三卷【長安曲】 【第3?01章】盛世長安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二卷【洛陽賦】 【第2?26章】宗氏聯盟第一卷【蒲州起】 【第1?03章】東門受辱第七卷【遼東行】 【第8?11章】浪漫雪夜第七卷【遼東行】 【第8?19章】登門拜訪第四卷【蜀道難】 【第4?07章】俠女鞭法第五卷【南詔撫】 【第5?04章】統軍之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9?18章】皇家刺客第七卷【遼東行】 【第7?10章】遼城一霸第七卷【遼東行】 【第8?51章】一斑櫻紅第七卷【遼東行】 【第8?15章】宮殿踐行第三卷【長安曲】 【第3?25章】張伯高策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女人的心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七卷【遼東行】 【第7?21章】魚水之歡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皇上失憶第七卷【遼東行】 【第8?24章】楚氏風流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出兵新羅第二卷【洛陽賦】 【第2?39章】水道遇伏第六卷【廢立興】 【第6?26章】蒙面女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刺客行動第四卷【蜀道難】 【第4?20章】樹林受阻第三卷【長安曲】 【第3?28章】紫宸宮宴第五卷【南詔撫】 【第5?32章】三個條件第六卷【廢立興】 【第6?16章】中秋佳節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第六卷【廢立興】 【第6?20章】安排副使第六卷【廢立興】 【第6?29章】一樁交易第七卷【遼東行】 【第7?25章】康阿犖山第一卷【蒲州起】 【第1?04章】第一桶金第七卷【遼東行】 【第8?52章】再往丹東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皇上回京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五卷【南詔撫】 【第5?30章】重回益州第五卷【南詔撫】 【第5?19章】險種已深第四卷【蜀道難】 【第4?02章】囚中名將第四卷【蜀道難】 【第4?12章】宴請名流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爾虞我詐第四卷【蜀道難】 【第4?23章】張旭上任第七卷【遼東行】 【第7?11章】懲惡揚善第四卷【蜀道難】 【第4?38章】急中生智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8?17章】早已看破第五卷【南詔撫】 【第5?18章】谷洛珂昭第二卷【洛陽賦】 【第2?36章】落井下石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四大家族第五卷【南詔撫】 【第5?04章】統軍之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四卷【蜀道難】 【第4?02章】囚中名將第三卷【長安曲】 【第3?04章】紫宸宮內第七卷【遼東行】 【第9?12章】孤殿殘影第四卷【蜀道難】 【第4?35章】出謀和親第五卷【南詔撫】 【第5?20章】心機深淺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第五卷【南詔撫】 【第5?06章】戎州之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19章】酒館允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7?20章】燥熱難耐第四卷【蜀道難】 【第4?33章】六昭使者第三卷【長安曲】 【第3?23章】烈酒配方第四卷【蜀道難】 【第4?39章】皇上有旨第一卷【蒲州起】 【第1?13章】家破人亡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意味深長第六卷【廢立興】 【第6?05章】大補藥丸第二卷【洛陽賦】 【第2?18章】步步緊逼第五卷【南詔撫】 【第5?16章】難以捉摸第七卷【遼東行】 【第9?22章】安史之亂第七卷【遼東行】 【第9?13章】安使進京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極力備戰第七卷【遼東行】 【第7?33章】再回遼城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四卷【蜀道難】 【第4?05章】巴州救災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三卷【長安曲】 【第3?06章】楊家大姐第七卷【遼東行】 【第8?49章】爲伊憔悴第四卷【蜀道難】 【第4?14章】酒樓相交第四卷【蜀道難】 【第4?21章】梓州籌謀第六卷【廢立興】 【第6?05章】大補藥丸第七卷【遼東行】 【第7?28章】天下無匹
第一卷【蒲州起】 【第1?05章】囤積不售第二卷【洛陽賦】 【第2?17章】極力拉攏第六卷【廢立興】 【第6?27章】公孫出手第七卷【遼東行】 【第9?15章】再遇衛墨第四卷【蜀道難】 【第4?03章】結拜兄弟第六卷【廢立興】 【第6?16章】中秋佳節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7?08章】千年情緣第二卷【洛陽賦】 【第2?25章】再入宗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七卷【遼東行】 【第8?04章】另有圖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12章】楊家有女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三卷【長安曲】 【第3?01章】盛世長安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二卷【洛陽賦】 【第2?26章】宗氏聯盟第一卷【蒲州起】 【第1?03章】東門受辱第七卷【遼東行】 【第8?11章】浪漫雪夜第七卷【遼東行】 【第8?19章】登門拜訪第四卷【蜀道難】 【第4?07章】俠女鞭法第五卷【南詔撫】 【第5?04章】統軍之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9?18章】皇家刺客第七卷【遼東行】 【第7?10章】遼城一霸第七卷【遼東行】 【第8?51章】一斑櫻紅第七卷【遼東行】 【第8?15章】宮殿踐行第三卷【長安曲】 【第3?25章】張伯高策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女人的心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七卷【遼東行】 【第7?21章】魚水之歡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皇上失憶第七卷【遼東行】 【第8?24章】楚氏風流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出兵新羅第二卷【洛陽賦】 【第2?39章】水道遇伏第六卷【廢立興】 【第6?26章】蒙面女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刺客行動第四卷【蜀道難】 【第4?20章】樹林受阻第三卷【長安曲】 【第3?28章】紫宸宮宴第五卷【南詔撫】 【第5?32章】三個條件第六卷【廢立興】 【第6?16章】中秋佳節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第六卷【廢立興】 【第6?20章】安排副使第六卷【廢立興】 【第6?29章】一樁交易第七卷【遼東行】 【第7?25章】康阿犖山第一卷【蒲州起】 【第1?04章】第一桶金第七卷【遼東行】 【第8?52章】再往丹東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皇上回京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五卷【南詔撫】 【第5?30章】重回益州第五卷【南詔撫】 【第5?19章】險種已深第四卷【蜀道難】 【第4?02章】囚中名將第四卷【蜀道難】 【第4?12章】宴請名流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爾虞我詐第四卷【蜀道難】 【第4?23章】張旭上任第七卷【遼東行】 【第7?11章】懲惡揚善第四卷【蜀道難】 【第4?38章】急中生智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8?17章】早已看破第五卷【南詔撫】 【第5?18章】谷洛珂昭第二卷【洛陽賦】 【第2?36章】落井下石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四大家族第五卷【南詔撫】 【第5?04章】統軍之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四卷【蜀道難】 【第4?02章】囚中名將第三卷【長安曲】 【第3?04章】紫宸宮內第七卷【遼東行】 【第9?12章】孤殿殘影第四卷【蜀道難】 【第4?35章】出謀和親第五卷【南詔撫】 【第5?20章】心機深淺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第五卷【南詔撫】 【第5?06章】戎州之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19章】酒館允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7?20章】燥熱難耐第四卷【蜀道難】 【第4?33章】六昭使者第三卷【長安曲】 【第3?23章】烈酒配方第四卷【蜀道難】 【第4?39章】皇上有旨第一卷【蒲州起】 【第1?13章】家破人亡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意味深長第六卷【廢立興】 【第6?05章】大補藥丸第二卷【洛陽賦】 【第2?18章】步步緊逼第五卷【南詔撫】 【第5?16章】難以捉摸第七卷【遼東行】 【第9?22章】安史之亂第七卷【遼東行】 【第9?13章】安使進京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極力備戰第七卷【遼東行】 【第7?33章】再回遼城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四卷【蜀道難】 【第4?05章】巴州救災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三卷【長安曲】 【第3?06章】楊家大姐第七卷【遼東行】 【第8?49章】爲伊憔悴第四卷【蜀道難】 【第4?14章】酒樓相交第四卷【蜀道難】 【第4?21章】梓州籌謀第六卷【廢立興】 【第6?05章】大補藥丸第七卷【遼東行】 【第7?28章】天下無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