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出兵新羅

楊雲楓聽新羅使者此言,起身哈哈大笑,新羅使者看着楊雲楓走到自己身邊,卻見楊雲楓這時站在自己一側,道:“大人是否道聽途說,你我皆是心知肚明,所謂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此事暫且不議,我大唐用兵早有謀略部署,如何能隨意改之請大人回去告訴貴國國王,可等我三五七月,待春暖花開之時,我大唐必然要對契丹用兵,那時”

新羅使者聞言連忙拱手道:“大人,契丹來信中說,只給我新羅一個月時間,若是不交出糧食,便來攻取我新羅城池,如何能等上一月尚且不能等之,如何能等三五七個月,只怕三五月後,雪是化盡,冰是解封,但我新羅已經蒙了大難,國之不國了”

楊雲楓聞言眉頭微微一皺,隨即轉頭看向新羅使者,沉吟了半晌後,這才道:“新羅軍隊莫非連對契丹相抗三五個月都不行”

新羅使者聞言面色微微一變,連忙道:“堅守是可以,只不過那契丹人嗜血如命,殺人如麻,而且此冬遭逢天災,牛羊死傷無數,飢餓難耐之下,契丹人定然行破釜沉舟之舉,與我新羅死戰,我新羅多是步兵,如何能抵擋住拼死的鐵騎”

楊雲楓點了點頭後,這才道:“大人所言極是,今年這個冬天,契丹人是要斷糧了,契丹自從在薊州,營州兩敗之後,定然不敢輕易來滋擾我大唐,而匈奴也與我大唐剛剛締結了盟約,不會相助契丹,如果我是契丹可汗,那也勢必有取新羅啊”

新羅使者聽楊雲楓這般一說,連忙點頭稱是道:“大人明鑑,我新羅自古與中原就是兄弟之蒙,又是大唐藩屬國,如今落難之時,大唐視而不見,豈不是讓我王失望,衆藩屬國寒心”

楊雲楓立刻點頭道:“大人所言極是,我大唐皇帝陛下,仁德省名,如果知道兄弟國有難,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新羅使者聽楊雲楓如此說,連忙笑道:“是,是,天可汗仁慈顯明,大唐周邊諸國都蒙受其恩,天可汗絕對不會坐視不理的,所以還請楊大人速速發兵”

楊雲楓這時又搖了搖頭道:“還是不妥啊,契丹人鐵騎驍勇,我大唐剛剛與契丹罷戰,如果冒然去犯,勢必惹怒這隻困獸,我大唐將士自然是視死如歸,但是若是要我大唐將士如此送上性命,有些不值得,而且我大唐國富民強,契丹人眼下有無食物下鍋都成問題,我們只要耗得三五七個月,勝負不戰即分,何必要如此白白送了將士的性命”

新羅使者見楊雲楓片刻功夫又回到了原來的話題,心下着急,剛欲說話,卻聽楊雲楓這時又道:“不過兄弟國有難,如果不救援,又有違我皇一向的出世原則,不可不救”

新羅使者這時詫異地看着楊雲楓,連忙道:“大人,那您到底是出兵與否”

楊雲楓這時走回原位坐下,隨即轉頭看向李穎,問道:“公主,如此左右爲難之事,你以爲如何處置”

新羅使者見楊雲楓在徵求李穎的意見,立刻看向李穎,眼神已經近乎乞求之色了,李穎略一沉吟,隨即看向吳立國,問道:“吳大人,你以爲此事如何處置”

吳立國一直沒有說話,只是聽着楊雲楓與新羅使者的對話,心中暗想,這楊雲楓明顯是在故意羞辱新羅使者,不過這新羅也着實可恨,知大唐不敵契丹之時,便有意向契丹獻媚,如今契丹要攻打新羅了,這又跑來求救。免費全集txt下載網這時聽李穎問自己,連忙拱手道:“回公主,楊大人所言極是,救人理所當然,但是明知道救人會白白犧牲我大唐將士的性命,這樣就要考慮一下,是否值得了如果是下官,下官便依然堅守原來的戰略方針,只要新羅能堅守到開春,那是我大唐出兵,契丹人自然便會退兵”

新羅使者連忙道:“小使已經說了,我新羅城小牆薄,經不住契丹人的鐵騎,無法支撐三個月,更別說是五個月、七個月了”

吳立國這時微微一笑道:“哦那下官就沒有辦法了”

李穎這時起身,走下臺道:“以我之間,我唐軍現在正在修整,也的確不可冒然出兵,不過新羅的確是我大唐的藩屬國,年年向我大唐進貢,若是不救,只怕其他諸國心寒,所以也必須救,我的意思就是,我們大唐可出兵去新羅,幫助新羅守住城池”說着轉身看了一眼楊雲楓,見楊雲楓正衝着自己一笑,知道說中了楊雲楓的心思,立刻又對新羅使者道:“你回去稟告你新羅國王,此時與契丹尚未到大戰時機,但是我大唐定然會助你新羅守住城池,若是新羅國王允許的話,不日我唐軍即可遣兵十萬開往新羅”

楊雲楓這時立刻拍手笑道:“公主此計甚妙啊,我們還可以讓安祿山前往新羅,作爲先鋒將軍,料想那契丹人聽到了安祿山的名號,只怕也不敢攻城了,而我大唐則可以繼續修整,以備大戰,一舉兩得啊”說着看向新羅使者,問道:“大人意下如何”

新羅使者早已經心下大駭了,這楊雲楓在西南六昭之時,也是率兵助皮邏閣統一六昭的,但是結果如何六昭的確是歸於一統了,不過卻成爲了大唐的一個州府,如果引兵如新羅,那五一就是引狼入室,此舉雖然可以抵抗住契丹的鐵騎,卻又是將新羅白白送給了大唐啊,新羅使者想到這裡,真是心急如焚,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

吳立國這時撫須而座,他其實早已經聽其子吳澄江說過了楊雲楓的這個方案,自然知道此計不是李穎出的,不過是借李穎的嘴說出來罷了,這時心中冷冷一笑,自己若是新羅國王,此刻只怕也是左右爲難,答應不是,不答應也不是,不答應立刻就可能被契丹攻破,答應了依然是城池難保啊,吳立國這時心中暗叫道:“楊雲楓這一條計謀真是毒啊”暗自清醒好在當初自己避其鋒芒了,如果當真要與他爭遼東兵權,只怕自己也未必是他的對手啊

楊雲楓見新羅使者面露難色,連忙道:“大人是想到了南詔吧不過我大唐是曾經答應皮邏閣出兵相助南詔一統,不過大人你不會不知道,那南詔六部本就是我大唐國土,我大唐此舉不過是收回失地罷了,新羅自古便不是我大唐的國土,我大唐又豈會有其他想法不過若是大人有此等想法,也是難怪,我也不勉強,你如實回報你家國王,究竟出不出兵,全憑新羅國王的一句話,在下還有要事,就不奉陪了”

楊雲楓說完立刻起身,與李穎離開了大堂,臨行之前又轉身對站在大堂中不知所措的新羅使者拱手道:“哦,望大人替我夫婦多謝新羅國王的好意,這些禮物我便收下了”說完立刻攜李穎之手離去。

新羅使者這時走出大堂,看着楊雲楓與李穎走後,這才一聲長嘆,隨即轉身對吳立國與蕭瀚屹拱手道:“兩位大人,小使該當如何啊還請賜教”

蕭瀚屹搖頭不語,吳立國這時也起身,對新羅使者拱手道:“楊大人說了,大人你還是如實稟告你家國王,請他親自定奪吧,不過這時日飛逝,所剩之日確實越來越少了”說完拂袖而去。

蕭瀚屹這時站起身來,走到新羅使者面前拱手道:“大人還是速速回新羅,片刻耽誤不得啊”

新羅使者看着蕭瀚屹,隨即長嘆一聲,立刻率着人馬而去。

楊雲楓與李穎在回慶東樓時,問李穎道:“穎兒,你如何知道是我如此用意”

李穎聞言笑道:“你我夫妻這麼久,我如何會不知道,不過若是此話由你說出來,定然會讓新羅國王以爲你有謀取新羅之意啊,而由我一介女流說出來,意義自然又不同了,夫君你說是不是”

楊雲楓聞言哈哈一笑,連忙讚道:“真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穎兒也,所以我時常說,穎兒你就是女中諸葛,只可惜是個女兒家,若是男兒身的話”

李穎看着楊雲楓,奇道:“若是男兒身又當如何”

楊雲楓立刻笑道:“若是男兒身,爲夫豈不是要哭死娶了一個男人爲妻”

李穎這才知道楊雲楓在與自己調侃,連忙嬌斥道:“沒個正經的”說着沉吟了片刻,立刻又問楊雲楓道:“如果新羅國王同意我大唐出兵,你當真準備將安祿山派往新羅”

楊雲楓搖了搖頭道:“沒有如果,新羅已經別無選擇,只有同意,一旦我唐軍進了新羅,要想在回來就難了,我與新羅使者說的也是實情,新羅與南詔不同,不可強佔,但是卻有駐兵新羅,美其名曰是幫他守城”心中卻冷笑道:“棒子國在後世也是如此”

李穎這時問道:“駐兵新羅,卻不奪之這是爲何”

楊雲楓笑道:“一個沒有兵權的國家,國之不國,長期以往,遲早就是我大唐屬地,這樣也可以免了我大唐搶奪他人國土之嫌”

李穎聞言心中一動,沉思了片刻後,這才笑道:“原來如此,這便是一點一點滲透那安祿山呢”

楊雲楓沉思了片刻後道:“對於安祿山的問題,我想過很久了,讓他去新羅,也是剛纔大堂上靈機一動想到的,如果安祿山駐守新羅,契丹人定然會後怕,不敢輕舉妄動,的確可暫時守住新羅不爲契丹所滅,二來有安祿山在新羅吸引住契丹人的目光,我大唐軍隊便可以鬆一口氣,時機一到便可出兵,三來安祿山在新羅,契丹人不敢攻取,安祿山也就無功可立了”

李穎聞言立刻讚道:“這還真是一舉三得啊虧你想得出來,不過你剛剛將安祿山送給了吳澄江不久,這麼快就又要變卦了,吳澄江會不會不願意割捨”

楊雲楓搖頭道:“這不是變卦,出兵新羅的唐軍依然是吳澄江屬下的兵力,我只可建議吳澄江派安祿山前去,安祿山還是他屬下的將領,他定然不會不接受的”

楊雲楓一路與李穎說着新羅的事,不時到了慶東樓,謝阿蠻正好端着碗筷從楊玉瑛的房間走出來,楊雲楓見謝阿蠻手中碗裡的飯基本沒動,心中一動,這楊玉瑛爲何不吃飯

李穎見楊雲楓似有所思,也知道楊雲楓定然是有話要問謝阿蠻,立刻對楊雲楓道:“夫君,我先回房了”說着立刻上了二樓,進了自己的房間。

楊雲楓這才問謝阿蠻道:“三姐就吃這麼一點是不是病了”

謝阿蠻搖了搖頭道:“我也不知道,她只是說沒胃口,這幾日都是如此,只是簡單地吃幾口,就讓我端出來了”

楊雲楓點了點頭,隨即又問謝阿蠻道:“玉環呢,她還好麼”

謝阿蠻聞言連忙道:“小姐還好,只是聽我說了三小姐食慾不振,也顯得有些擔心”

楊雲楓這時讓謝阿蠻下去,自己則是走到楊玉瑛的房門前,敲了敲門,卻聽屋內傳來楊玉瑛的聲音道:“我說了不想吃,別再勸了”

楊雲楓這才道:“三姐,是我,楊釗”

屋內頓時鴉雀無聲了,良久之後房門這纔打開,楊雲楓這才見到楊玉瑛一臉憔悴的模樣,心中一動,連忙走進房門,問道:“三姐,你這是是不是病了,要不要請個大夫”

楊玉瑛這時坐到桌前,看了一眼楊雲楓,這才道:“我沒有病,只是胃口不好,不想吃罷了”

楊雲楓看着楊玉瑛的臉色,已經比之前蒼白了許多,這時敢要說話,卻見楊玉瑛這時連忙走到臉盆旁一陣乾嘔,樣子甚至痛苦。

楊雲楓見狀心中大駭,暗道,莫非只是那麼一次,楊玉瑛就懷上了自己孩子了細細想來那一次也的確沒有做什麼防範措施,心中更下懷疑,連忙走到門前,將房門關上,這才走到楊玉瑛的身側,拿過毛巾遞給楊玉瑛道:“三姐,你不會是已經”

楊玉瑛接過毛巾擦拭了一下嘴後,這纔看向楊雲楓,冷冷一笑道:“怎麼你害怕了”

楊雲楓定了定神,連忙道:“害怕,我爲何要害怕”

楊玉瑛這時立刻道:“若是我當真懷了你的孩子,玉環知道了會如何想你呢,你會娶我麼”

楊雲楓看着楊玉瑛,這時道:“你不是一心想要進宮做你的皇妃麼又豈會捨得下嫁與我”

楊玉瑛冷冷一笑道:“這只是你的說辭罷了,你定然是怕玉環知曉,哼哼,你們男人都是如此所以我的決定是沒有錯的,我一定要進宮”說到這裡又是一陣乾嘔,比剛纔還要嚴重。

楊雲楓更加相信楊玉環定然是懷孕了,心中一凜,暗道,楊玉瑛說的沒錯,若是楊玉環知道了會怎麼想不過楊玉瑛既然如此說,定然是還沒有告訴楊玉環,但是這事畢竟瞞不住,遲早楊玉環也會知道,隨即又想到楊玉瑛方纔說,她還是堅決要進宮,這時立刻問楊玉瑛道:“你還是要進宮那你肚子裡的孩子怎麼辦”

楊玉瑛這時哈哈一笑道:“你還會在意孩子麼你不是有長安妻室正在待產麼,我肚子裡的又算的了什麼,我已經買好了墮胎藥,一會便吃”

楊雲楓聞言心中又是一動,看着楊玉瑛,心中沉吟了良久,若是楊玉瑛當真壞了自己的孩子,如何能讓她說打了就打了去這畢竟也是自己的骨肉,此刻尚未成型,便要沒了,楊雲楓如何捨得,不過讓自己娶楊玉瑛,自己又覺得爲難,此刻郭婞茹一事尚未解決,如何再想衆女子說及楊玉瑛的事思前想後,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但是要墮胎,絕對不行,連忙道:“你不可墮胎,待我想想”

楊玉瑛聽楊雲楓這麼一說,立刻臉喜色道:“你是不是不捨我和孩子不想我進宮”

楊雲楓這時心中在想如何與衆人說,隨口回了楊玉瑛一句道:“孩子是無辜了,我們不能如此不負責”

楊玉瑛臉上的喜色頓時不見,厲聲道:“孩子是無辜的,我就無所謂了是吧哈哈,楊釗啊楊釗,正所謂一夜夫妻百日恩,你知道我有你的骨肉後,你只想着孩子,有沒有問過我一句關心過我一聲”

楊雲楓聽楊玉瑛突然如此,也着實一愕,詫異地看着楊玉瑛,這時心中也是一嘆,確實如此,雖說自己對一眼沒有什麼愛意,但是畢竟昔日也曾經幫過自己,如今也已經與自己有過露水情緣,自己即便不喜歡她,沒想過要娶她,但是也不能如此輕視她,更何況她還是楊玉環的姐姐想到這樣立刻道:“三姐,我”

楊玉瑛這時立刻打開房門道:“你走吧,我並沒有懷孕,如果當真懷了,動靜這般大,阿蠻天天來給我送飯,這慶東樓中其他人如何能不知道我剛纔不過是在你面前故意如此罷了”

楊雲楓這才知道楊玉瑛不過是在試探自己,連忙起身道:“你爲何如此”

楊玉瑛這時轉頭看着楊雲楓道:“我一直在你和進宮之間做抉擇,今日我決心以下,對你沒有什麼可留戀的了,我決定進宮,你莫要忘記了你的承諾,我自然也會在玉環面前隻字不提,你出去吧,我想好好休息一下”

楊雲楓怔怔地看了楊玉瑛半晌後,這才走出房門,剛出門便聽身後“哐”地一聲,轉頭再看,楊玉瑛已經將房門關上了。

楊雲楓心中一嘆,知道自己如此做的確有點過了,既然不喜歡人家,爲何要招惹人家,如今還傷了人家,想着搖了搖頭,再轉身卻見身後正站着一女子,正式郭婞茹,楊雲楓見狀心中一動,只見郭婞茹這時正看着楊雲楓,隨即喃喃道:“你與楊三姐她”

楊雲楓暗道,看來郭婞茹已經全部聽到了,連忙拉着郭婞茹走到一邊低聲道:“婞茹,你莫要胡思亂想”

郭婞茹詫異地道:“我胡思亂想什麼我只是想問公子你,是不是與楊三姐爲楊小姐的事吵架了玉瓊姐已經全部告訴我了,說你想讓楊三姐幫你在楊小姐面前說我們之間的事,我剛纔見你從楊三姐房間出來,楊三姐氣沖沖的,是不是你說錯話惹着她了”

楊雲楓聞言“啊”了一聲,這才知道自己誤會了,暗道,看來人真不能做虧心事,別人還沒發現什麼呢,自己差點什麼都招了,這時見郭婞茹正詫異地看着自己,連忙點頭道:“是我太過着急了,所以惹怒了三姐,算了,都是我不好,這事還是慢慢來吧,反正遼東戰事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結束的”

郭婞茹這時對楊雲楓道:“公子,你說如果我去和楊小姐說,會不會”

楊雲楓連忙道:“不必,此事任何人說,都不及我親自說好,婞茹,你也無需着急,我定然覓得良機與玉環說,放心吧”說着握了握郭婞茹的手,這才轉身上樓。

此事過去幾日,楊玉瑛逐漸恢復了原來模樣,見人依然談笑聲風,即便是見到楊雲楓也還和以前一般,好像她與楊雲楓之間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般,看的楊雲楓心中發毛,暗想女人若是心狠起來,那還真是可怕,楊玉瑛越是如此,就說明她越恨自己,俗話說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寧得罪小人,莫得罪女人,楊雲楓心中發怵了,這楊玉瑛日後會不會成爲自己的對手

不日陳希烈再度前來慶東樓彙報道:“新羅使者再度前來,帶來了新羅國王的手諭,請我大唐出兵新羅”

楊雲楓早已經料定結果會是如此,只是這新羅國王猶豫不決,耽誤了幾日,讓楊雲楓有些失望之餘外,卻並不驚訝,立刻與陳希烈去了刺史府,這一次並沒有帶上李穎。

刺史府爲新羅使者擺了依稀酒宴,這次新羅使者的態度比上一次還要謙卑,左一句上國,又一句天朝的,只不過每句話結尾,都會問上一句:“大人何時出兵”

楊雲楓待酒宴罷了,這才道:“大人歇息一日,明日可回新羅稟告你家國王,告訴他明日我大唐即可調兵遣將,後日清晨即可出兵”

新羅使者聞言立刻給楊雲楓彎腰行禮道:“小使回國後,定然會與我王一起翹首以盼,期待王師前來”

當晚楊雲楓立刻前往軍營與吳澄江商議安祿山前去新羅一事,吳澄江開始的確如李穎所料般地道:“大人,你剛將安祿山賜我,現在又要將他調走”

楊雲楓立刻道:“吳副帥,你莫要曲解其中的意思,這安祿山雖然去了新羅,依然是你的部將,不過這次的任何比較突然和特殊罷了,本官未來得及與你商議,便已經答應了新羅國王,會派安祿山前去,當然了,我還是前來徵求你的意見了”

吳澄江聞言連忙道:“大人都已經答應了新羅國王了,還來徵求我的意見,還有何意義既然如此,我大唐不可失信與小國,那就讓安祿山去吧不過我必須還要派一位上將前去坐鎮”

楊雲楓聞言立刻點頭道:“不錯,本官也有此意,卻不知道吳大人心目中的人選是誰”

吳澄江立刻道:“張子衝”

楊雲楓聞言心中頓時一動,這張子衝不就是上次軍營想要給自己下馬威的老將麼楊雲楓這時問道:“吳福帥爲何要讓張子衝前去”

吳澄江連忙笑道:“大人有所不知,張將軍在遼東日久,一直穩重,若是有他坐鎮新羅,加上安祿山的威名,定然可保新羅不受契丹來犯”

楊雲楓沉吟了片刻後,立刻道:“吳副帥乃是三軍統帥,如此做定然有你的道理,那就這麼辦吧”

吳澄江沒想到楊雲楓會這麼爽快的答應,着實有點出乎意料,不過楊雲楓既然答應了,也就不便在多說什麼了。

翌日新羅使者親自前來慶東樓向楊雲楓辭行,隨即也參拜了李穎,對楊雲楓道:“我新羅國王早聞楊大人威名,希望唐軍此去我新羅,楊大人也能去,也好讓我王一睹大人風采啊”

楊雲楓連道:“對抗契丹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楊某定然會拜訪貴國國王”這才讓趙雲龍代替自己送新羅使者出了遼城。

新羅使者剛剛離開遼城,楊雲楓就與裴旻一起去了聊城外的軍營,此時的吳澄江正在點將撥兵,張子衝見楊雲楓前來,悶哼一聲,這才與安祿山隨着吳澄江前來參見楊雲楓。

楊雲楓這時看向張子衝,笑道:“張將軍,此次出兵新羅,我大唐軍隊的聲威可就要看張將軍的了,張將軍老成持重,本官相信將軍定然不會讓本官失望的吧”

張子衝聽楊雲楓這般一說,好像自己與他之間從來沒有嫌隙一般,這時心中一動,看了一眼吳澄江,見吳澄江衝着自己瞪了瞪眼,這纔對楊雲楓拱手道:“末將定然不負大人厚望”

楊雲楓作出一副欣慰狀,這時看向安祿山,只見安祿山這時滿臉的興奮,楊雲楓道:“安祿山,此次去新羅,務必要聽張將軍的話,不可魯莽行事,一切以守爲主,切勿貪功冒進,壞我整個部署”

安祿山連連點頭道:“末將知道”心中卻在想,天天憋在營州北的小城裡,都塊憋出鳥蛋來了,到了新羅還不好好的大殺四方

吳澄江隨即又對張子衝與安祿山交代了幾句後,這纔對張子衝道:“張將軍,你是家父手下的老將了,此次定然要不負衆望啊”

張子衝對着吳澄江拱手道:“末將知道”

交代妥當後,吳澄江立刻對楊雲楓道:“大人,那麼是否可以出兵了”

楊雲楓點了點頭,道:“去吧”

吳澄江立刻領着張子衝與安祿山去了點將臺,張子衝這時衝着三軍將士大聲道:“將士們,這次我們去新羅雖然說不上保家衛國,但是也絕不能讓新羅人和契丹人小看我大唐將士,一振我大唐國威出發”說完立刻躍身上馬,安祿山緊隨氣其後,領着十萬兵馬浩浩蕩蕩向東南方而去,這十萬兵馬足足走了兩個時辰,這才盡數出了軍營。

大軍出發之後,吳澄江這纔對楊雲楓道:“新羅這邊大勢已定,那麼楊大人準備何時對契丹用兵我聽聞陳梓傑處的騎兵已經有近兩萬人了”

楊雲楓沉吟了片刻後道:“現在大雪封路,並不是最佳時機,而且契丹人此時一心要謀取新羅,只有待他們敗於新羅之後,我門纔可一鼓作氣剿滅契丹蠻夷,吳副帥這般着急麼” 心中這時也在暗道:“吳家父子這次這般的配合,也這般的着急,究竟是有什麼圖謀”

吳澄江聞言立刻笑道:“不是下官着急,而是我大唐遼東所有將士着急,皇上只怕也着急了”

楊雲楓這時淡淡一笑道:“若是行軍打仗,光是着急就能取勝,我也天天在家着急了,我離家奔赴這苦寒之地,棄待產妻兒於不顧,難道我不着急麼不過越是關鍵時刻,越是不能行差將錯,此戰拖則對我唐軍有利,契丹此刻沒有食物果凍,巴不得速戰速決,我們爲何要隨其心願”

吳澄江聽楊雲楓這般一說,微微一笑,道:“大人所言極是,下官不過是隨口問問罷了”

楊雲楓回到慶東樓,將吳澄江着急求戰的事告訴了李穎,徵求李穎的意見,自己總覺得吳家父子似乎有所圖謀,不過一時也想不明白,李穎與吳家關係匪淺,也許能看出什麼端倪。

李穎聽完楊雲楓所言後,沉吟了半晌之後,這才道:“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吳澄江是想搶頭功”

楊雲楓聞言奇道:“搶頭功如何搶法他又不能親自率兵上陣殺敵,這頭功再如何也不能爲他搶了去吧”

李穎聞言笑道:“夫君你糊塗了這遼東將領九成以上是處子吳立國之手,他們任何一個將領搶了頭功都可以算在吳澄江的頭上,這又有何難”

楊雲楓聽李穎這般一說,頓時也覺得有道理,不過依然還是奇怪,既然就成以上的將領會爲吳澄江搶頭功,他還何必如此着急邀戰李穎看着楊雲楓,也猜出了楊雲楓的心思,微笑道:“夫君,如果按照你的方針,那麼我唐軍那是耗死契丹的,又有什麼頭功可言所以要立頭功,必須要有一場惡戰才行,所以吳家父子纔會如此着急啊”

楊雲楓聞言頓悟道:“原來如此難怪這次去新羅,吳江將力薦張子衝呢,這樣以來,無論是在新羅,還是在遼東,只要有仗可打,那頭功就非吳澄江莫屬了”心下這時卻在暗想:“吳立國想要爲自己兒子搶立頭功也沒有錯,自己何不做哥順水人情,就將這頭功送給吳澄江又如何畢竟這次前來遼東,吳江成爲並未自己添多少麻煩,加上吳曼麗性命是吳立國所救,就當替吳曼麗還他吳家一個人情了”

李穎這時對楊雲楓道:“安祿山去了新羅,那麼營州東北小城的將領就空出了,不知道要誰去替補爲妙”

楊雲楓倒是忘了這個,這時心中一動,立刻道:“穎兒你覺得裴旻此人如何可否擔當此任”

李穎沉吟片刻後,這才道:“裴大俠武藝,劍術絕倫,堪稱天下第一劍術聖手,不過這調兵遣將,沙場殺敵,卻不同與行走江湖,不但要有過人的膽識與武藝,還要有過人的謀略,昔日夫君去薊州,我成與裴大俠有過幾次交談,知道裴大俠不但武藝高超,而且膽略過人,最難得的是他熟讀兵法,只是苦無報國之門,我一直想對夫君你說此時,但是一直也沒覓得機會,今日夫君提及,我這纔想起,夫君可用裴大俠”

楊雲楓立刻笑道:“如此便好”楊雲楓一語雙關,本來歷史上的裴旻也就是哥將軍,楊雲楓說如此便好,是擔心裴旻已經與自己熟識的歷史不符了,另外一層意思,卻是在爲自己的朋友高興,自己所交的幾個朋友,除了張旭之外,都苦無出路,自己能爲他們謀得出路,如何能不開心想到這裡,立刻道:“那那座小城就交給裴旻了”

楊雲楓說至此,立刻找來了裴旻,對裴旻道:“裴兄,我知道你有報國之心,這才與達夫兄一起來遼東從軍,只是一直苦無機會,今日小弟爲裴兄覓的一個差事,只要裴兄做好了,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啊”

裴旻聽楊雲楓如此一說,立刻拱手道:“裴某願聽雲楓兄差遣”

楊雲楓立刻將要調任他去營州城北的小城做守將的事告訴裴旻後,這纔對裴旻道:“裴兄莫要小看了這座城池,這可是日後攻打契丹時,首當其衝的軍事要地啊”

裴旻聞言哈哈一笑道:“裴某豈敢嫌官職小,能爲大唐效力,裴某已經求之不得,這幾日裴某也再三尋思,暗想總不能在這慶東樓糊塗度日,也想這幾日就要告辭了,卻也沒有想好要去何處,不想雲楓兄卻已經爲我謀得一條出路了,裴某還有何求”

楊雲楓聽裴旻如此一說,也是哈哈一笑,隨即讓慶東樓的服務員上酒,對裴旻道:“昔日我等好友高朋滿座,長醉於洛陽街頭,如今已經各奔東西,各奔前程,楊某與裴兄緣厚,這才能與裴兄在遼東再聚,不過只怕自此之後又是聚少離多了,今日乘此機會,迪諾憤然要再大醉一場”

裴旻聞言也甚是感慨道:“只可惜,不知太白兄與子美兄現在何處,我等好友也不知道何日才能再想洛陽時那般長醉啊”

楊雲楓苦苦一笑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楊某相信,只要我大唐在我輩手中中興,我等好友他日就定有再聚之時啊”

這時服務員將酒送來,這是羅玉林特地送來的劍南春,裴旻也已經嘗過了,這時尚未見酒罈開封,就倒吸一口涼氣道:“昔日長醉洛陽街頭,卻無此等好久,他日再聚之時,定要痛飲此酒千杯太白兄若是知道世間還有此等佳釀,饞也能將他饞死”

楊雲楓聞言也是哈哈一笑道:“不錯,不錯,只可惜不知道太白兄現居何處,不然也好給他送去幾壇飢解解饞也好”這時想到自己在長安裝死,李白痛不欲生的樣子,心中又是一動,輕輕一嘆。

裴旻見楊雲楓輕嘆,立刻勸慰道:“來,雲楓兄,你我滿飲此杯,就當是爲太白兄與子美兄一起飲的,也爲我等好友他日再聚乾杯”

楊雲楓與裴旻的酒杯立刻碰到了一起,兩人一直飲到了三更天這才各自回房休息,號稱千杯不醉的楊雲楓這一次也是爛醉如泥,翌日中午醒來之時,本想親自送裴旻去赴任,不想謝阿蠻卻拿着裴旻留給自己的一封書信前來道:“裴大俠清早便已離去,留下一封書信給公子”

楊雲楓拆開書信一看,盡是裴旻的感激之言,裴旻說有些客套話當面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遼東近一年,卻一直苦無出路,報國無門,幸得楊雲楓提拔,纔有今日,所以在此拜謝楊雲楓,楊雲楓看完書信確實滿懷傷感,自己在官場是節節高升,情場也是美女如雲,卻一直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好友在自己眼皮底下,卻是如此的煎熬度日,有自己這等粗心的朋友,也不知道是不是裴旻他們的悲哀,由此楊雲楓也想到了李白與杜甫,看來日後也要好好爲他們打算一番的,不能只顧自己了。

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七卷【遼東行】 【第8?51章】一斑櫻紅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女人的心第四卷【蜀道難】 【第4?29章】訓練新軍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五卷【南詔撫】 【第5?28章】一統六昭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四卷【蜀道難】 【第4?31章】拜訪楊宅第七卷【遼東行】 【第7?05章】軍事基地第七卷【遼東行】 【第9?19章】巴州老友第六卷【廢立興】 【第6?38章】忠王不忠第七卷【遼東行】 【第8?25章】煙花烽火第七卷【遼東行】 【第7?11章】懲惡揚善第三卷【長安曲】 【第3?30章】臨行前夕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六卷【廢立興】 【第6?07章】強行拜師第三卷【長安曲】 【第3?24章】含元殿試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七卷【遼東行】 【第7?28章】天下無匹第五卷【南詔撫】 【第5?15章】怒而殺之第七卷【遼東行】 【第7?07章】收買人心第五卷【南詔撫】 【第5?05章】戰事預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8?53章】過鴨綠江第七卷【遼東行】 【第9?15章】再遇衛墨第七卷【遼東行】 【第7?02章】趕赴薊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7?31章】開設酒廠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王宮兵變第三卷【長安曲】 【第3?12章】燙手山芋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01章】遼東雪景第七卷【遼東行】 【第7?38章】真愛之辯第五卷【南詔撫】 【第5?05章】戰事預謀第六卷【廢立興】 【第6?21章】再臨崔府第六卷【廢立興】 【第6?22章】一封休書第二卷【洛陽賦】 【第2?22章】雲楓週刊第三卷【長安曲】 【第3?24章】含元殿試第七卷【遼東行】 【第8?53章】過鴨綠江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第一卷【蒲州起】 【第1?08章】刺史上門第一卷【蒲州起】 【第1?12章】當堂對質第二卷【洛陽賦】 【第2?40章】生死關頭第六卷【廢立興】 【第6?29章】一樁交易第七卷【遼東行】 【第7?30章】騎兵構想第一卷【蒲州起】 【第1?08章】刺史上門第五卷【南詔撫】 【第5?09章】六昭求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七卷【遼東行】 【第9?15章】再遇衛墨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第七卷【遼東行】 【第8?25章】煙花烽火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六卷【廢立興】 【第6?42章】風吹雲散第七卷【遼東行】 【第9?20章】再回益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9?23章】歸隱山林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出兵新羅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出兵新羅第二卷【洛陽賦】 【第2?07章】劍中翹楚第五卷【南詔撫】 【第5?04章】統軍之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六卷【廢立興】 【第6?01章】再赴長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預料之外第七卷【遼東行】 【第7?44章】疑雲重重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南北割據第七卷【遼東行】 【第7?19章】酒館允婚第二卷【洛陽賦】 【第2?23章】販賣考題第六卷【廢立興】 【第6?45章】塵埃落定第四卷【蜀道難】 【第4?19章】奔赴梓州第三卷【長安曲】 【第3?22章】又見杜張第四卷【蜀道難】 【第4?26章】吐蕃滋事第二卷【洛陽賦】 【第2?41章】林中遇險第七卷【遼東行】 【第8?19章】登門拜訪第五卷【南詔撫】 【第5?15章】怒而殺之第七卷【遼東行】 【第7?19章】酒館允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7?29章】安排棋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一卷【蒲州起】 【第1?06章】劍客李白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王宮兵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皇上回京第五卷【南詔撫】 【第5?15章】怒而殺之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第六卷【廢立興】 【第6?32章】死而復生第五卷【南詔撫】 【第5?26章】奴隸起義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五卷【南詔撫】 【第5?14章】鴻鳳一閣第三卷【長安曲】 【第3?22章】又見杜張第三卷【長安曲】 【第3?07章】崔府療傷第六卷【廢立興】 【第6?29章】一樁交易第二卷【洛陽賦】 【第2?09章】兵鋒相對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二卷【洛陽賦】 【第2?08章】價高者得第二卷【洛陽賦】 【第2?26章】宗氏聯盟第七卷【遼東行】 【第7?15章】羣英薈萃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
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七卷【遼東行】 【第8?51章】一斑櫻紅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女人的心第四卷【蜀道難】 【第4?29章】訓練新軍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五卷【南詔撫】 【第5?28章】一統六昭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四卷【蜀道難】 【第4?31章】拜訪楊宅第七卷【遼東行】 【第7?05章】軍事基地第七卷【遼東行】 【第9?19章】巴州老友第六卷【廢立興】 【第6?38章】忠王不忠第七卷【遼東行】 【第8?25章】煙花烽火第七卷【遼東行】 【第7?11章】懲惡揚善第三卷【長安曲】 【第3?30章】臨行前夕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六卷【廢立興】 【第6?07章】強行拜師第三卷【長安曲】 【第3?24章】含元殿試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七卷【遼東行】 【第7?28章】天下無匹第五卷【南詔撫】 【第5?15章】怒而殺之第七卷【遼東行】 【第7?07章】收買人心第五卷【南詔撫】 【第5?05章】戰事預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8?53章】過鴨綠江第七卷【遼東行】 【第9?15章】再遇衛墨第七卷【遼東行】 【第7?02章】趕赴薊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7?31章】開設酒廠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王宮兵變第三卷【長安曲】 【第3?12章】燙手山芋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01章】遼東雪景第七卷【遼東行】 【第7?38章】真愛之辯第五卷【南詔撫】 【第5?05章】戰事預謀第六卷【廢立興】 【第6?21章】再臨崔府第六卷【廢立興】 【第6?22章】一封休書第二卷【洛陽賦】 【第2?22章】雲楓週刊第三卷【長安曲】 【第3?24章】含元殿試第七卷【遼東行】 【第8?53章】過鴨綠江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第一卷【蒲州起】 【第1?08章】刺史上門第一卷【蒲州起】 【第1?12章】當堂對質第二卷【洛陽賦】 【第2?40章】生死關頭第六卷【廢立興】 【第6?29章】一樁交易第七卷【遼東行】 【第7?30章】騎兵構想第一卷【蒲州起】 【第1?08章】刺史上門第五卷【南詔撫】 【第5?09章】六昭求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七卷【遼東行】 【第9?15章】再遇衛墨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第七卷【遼東行】 【第8?25章】煙花烽火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六卷【廢立興】 【第6?42章】風吹雲散第七卷【遼東行】 【第9?20章】再回益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9?23章】歸隱山林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出兵新羅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出兵新羅第二卷【洛陽賦】 【第2?07章】劍中翹楚第五卷【南詔撫】 【第5?04章】統軍之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六卷【廢立興】 【第6?01章】再赴長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預料之外第七卷【遼東行】 【第7?44章】疑雲重重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南北割據第七卷【遼東行】 【第7?19章】酒館允婚第二卷【洛陽賦】 【第2?23章】販賣考題第六卷【廢立興】 【第6?45章】塵埃落定第四卷【蜀道難】 【第4?19章】奔赴梓州第三卷【長安曲】 【第3?22章】又見杜張第四卷【蜀道難】 【第4?26章】吐蕃滋事第二卷【洛陽賦】 【第2?41章】林中遇險第七卷【遼東行】 【第8?19章】登門拜訪第五卷【南詔撫】 【第5?15章】怒而殺之第七卷【遼東行】 【第7?19章】酒館允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7?29章】安排棋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一卷【蒲州起】 【第1?06章】劍客李白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王宮兵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皇上回京第五卷【南詔撫】 【第5?15章】怒而殺之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第六卷【廢立興】 【第6?32章】死而復生第五卷【南詔撫】 【第5?26章】奴隸起義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五卷【南詔撫】 【第5?14章】鴻鳳一閣第三卷【長安曲】 【第3?22章】又見杜張第三卷【長安曲】 【第3?07章】崔府療傷第六卷【廢立興】 【第6?29章】一樁交易第二卷【洛陽賦】 【第2?09章】兵鋒相對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二卷【洛陽賦】 【第2?08章】價高者得第二卷【洛陽賦】 【第2?26章】宗氏聯盟第七卷【遼東行】 【第7?15章】羣英薈萃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