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

如此戲劇化的一幕,使得片廳外的士兵們始料未及,楊雲楓立刻上前對片廳外的士兵喝道:“李頜、李璵謀反未遂,此刻皆已經伏法,皇上有令,賊首伏法,其他人等一概不予追究,但不放下武器者,疑慮以謀反罪論處”

片廳外的士兵們這時左顧右盼,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時長安兵馬元帥晁乾也不在此處,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自己該不該放下武器,楊雲楓立刻又喝道:“你們不用等長安太守與長安兵馬元帥了,此刻兩人應該已經被捉拿,正在押往此處的途中爾等還不之罪”

衆人一聽皆是一鄂,隨即有人扔下兵器,這一扔立刻有了連鎖反應,片廳外的士兵紛紛的扔下了手中的兵器,跪倒在偏廳外。

李穎看了一眼楊雲楓後,連忙走到李隆基身邊,扶住李隆基坐到一旁,李隆基這時眼神落在了楊雲楓的身上,輕咳了幾聲之後,這纔對楊雲楓厲聲道:“好你個楊雲楓,竟然詐死,朕都被你給騙了,你可知罪”

楊雲楓聞言連忙跪倒在地,道:“皇上,微臣也是逼不得已才如此啊”

李穎這時在李隆基一旁連忙道:“父皇,駙馬他也是爲了父皇以及大唐社稷着想,纔會這般做的”

李隆基悶哼一聲,看着李穎與楊雲楓良久後,這才恍然道:“哦穎兒,原來你早就知道他是詐死了吧”

李穎這時立刻拉着李隆基的胳膊,笑道:“父皇,不管如何,現在您安然無恙,一切禍亂都沒有發生就已經被扼殺了,不是很好麼”

李隆基這時悶哼一聲,隨即看着楊雲楓,道:“你既然知道李頜與李璵要造反,爲何不早早通知朕”

楊雲楓還沒說話,就聽李穎在一旁道:“要是他先說了,父皇您能相信麼這兩人一個是您堂侄,一個是您親兒子,而且當時夫君他也不是知道的很清楚,總得先調查清楚了再回報父皇您吧況且夫君不是及時給父皇您寫了一封書信麼”

李隆基這時微嘆一聲道:“真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生外嚮啊,這一口一句夫君的,朕還能說什麼”說着看向楊雲楓,淡淡地道:“好了,也不用跪在地上了,先起來再說吧”

楊雲楓聞言這才起身,對李隆基拱手道:“多謝父皇不罪之恩”

李隆基這時轉頭看向跪在地上的李林甫,李林甫見狀立刻跪着上前,不住地給李隆基磕頭道:“微臣知罪,請皇上治罪”

李隆基冷哼一聲道:“你做的什麼事,當真以爲朕會不清楚,你自己說說,你何罪之有”

李林甫聞言連忙道:“微臣不該誤殺忠王,忠王即便有萬般不是,也是皇上的親生兒子,理應交由皇上親自處罰,微臣罪該萬死,請皇上治罪”

李適之與李澄站在一旁看着李林甫在這爭着眼睛說瞎話,李適之冷冷一笑,李澄卻是按耐不住了,立刻上前道:“剛纔趙大俠已經控制住了局面,你爲何還要多此一舉還不是你與忠王有不可告人的陰謀,擔心忠王最終會將你說出來,所以這才殺人滅口”

李林甫聞言連連對李隆基磕頭道:“皇上明鑑,皇上是瞭解微臣的,即便是再借微臣上千個膽,微臣也不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啊,微臣對忠王與隆郡王謀反之事,微臣實在不知,若是微臣知道,即便是收到一點風聲,也決計不會對聖上隱瞞半分的”說着又不斷地磕起頭來,只磕的地板嗡嗡作響,頭破血流。

李隆基這時看着李林甫良久,一直看着李林甫在不住地磕頭,眼角微微顫抖着,卻一句話也不說,李穎坐在李隆基的身邊,這時伸手握住了李隆基的手,她自幼一直呆在李隆基身邊,如何能不知道李隆基的想法,他此刻只怕已經對李林甫失望到極點了。

楊雲楓則是站在一旁,冷冷地看着還在不住磕頭的李林甫,這時卻聽李隆基淡淡地道:“好了,都退下吧,朕累了,想要休息了”說着緩緩站起身來,看了一眼躺在地上一動不動、身子早已經涼透了的李璵,卻突然感覺眼前一黑,立刻仰頭倒下。

李穎見狀大驚,連忙上前扶住李隆基,楊雲楓也是吃了一驚,不想身邊的李澄這時已經衝了上去,一把扶住李隆基,不住地叫着:“父皇,你怎麼了”

李穎連忙對高力士道:“高公公,快去請太醫”高力士早就已經奔出了偏廳,吩咐小監前去太醫院傳喚太醫了。

李林甫這時也停止了磕頭,卻依然跪在地上,也是一副降級惶恐之狀,不斷地叫着:“皇上,微臣知罪了,萬錯都是微臣的錯,您可不要氣壞了身子啊”

李適之見狀走到楊雲楓身邊,低聲道:“虛僞”

楊雲楓冷冷一笑,卻沒有說話,這時轉頭看向片廳外,那些士兵依然還跪在外面,楊雲楓連忙道:“你們還跪着做什麼,這個時候就不要在這裡添亂了,都退下吧”

那些士兵今日只怕也是度過最意外的一天了,早已經盼着離開了,聽楊雲楓這般一說,立刻紛紛起身準備離開。

豈知這時李澄轉身走出偏廳,道:“都在含元殿外候着,餘黨尚未清除,皇上還未完全脫離危險,沒有本王的命令,誰也不許離開含元殿,以防反賊餘黨再度來犯”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此時心中就一個感覺,李璵第二齣現了,這李澄是想乘着此刻大亂,渾水摸魚,掌控大明宮的軍權,想着心下一凜,剛纔一時論亂,倒是忘了一起剷除了李澄了,不想此刻留下後患了。

李適之這時看着李澄,心中也是微微一嘆,隨即緩緩走到李澄身邊,低聲道:“豐王殿下,李璵與離合都已死,晁乾與劉彧也已經被捉拿歸案了,還有什麼反賊”

李澄轉身看了李適之一眼,隨即悶哼一聲道:“誰知道忠王與隆郡王還有沒有聯繫其他官員武將反正危及父皇安全的,寧可錯殺一千,也不可放過一個”說着立刻對門外的士兵喝道:“李林甫涉嫌謀反,給我拿下”

李林甫聞言立刻喝道:“本官乃是皇上親自任命的朝廷命官,除了皇上,誰敢拿我”

李澄聞言緩緩走到李林甫身邊,看着跪在地上的李林甫,冷冷一笑道:“李大人,你是不是磕昏頭了父皇現在昏迷不醒,現在大明宮以及整個長安,都聽本王統一調令”

李林甫這時冷哼一聲,道:“豐王殿下,你莫非忘了,還有東宮太子在,何時輪到你來做主了”說着竟也站起身來了。

李澄聞言臉色微微一變,是啊還有東宮太子在呢,之前在豐王府聽說東宮太自負被叛軍圍困住了,也沒說是死是活,只要太子還在,自己就是越權了,想着立刻道:“太子早已經被忠王與隆郡王謀害了,莫非李大人你不知麼”

李林甫聞言嘿嘿一笑道:“只要一日不見太子或者太子屍首,這大明宮的主就輪不到豐王殿下你來做,況且就算太子賓天了,又及時輪到豐王殿下你做主了”

李澄聞言面色一變,立刻衝着門外的士兵喝道:“李林甫乃反賊同黨,還不給本王拿下”

片廳外的士兵聞言這時一陣猶豫,紛紛看向了李適之,卻見李適之搖頭嘆息,隨即又看向楊雲楓,卻見楊雲楓一臉肅穆,毫無表情,這纔看向李穎,希望李穎給最後指使,卻見李穎這時只顧着李隆基,眼睛都哭花了,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之際,又見李澄走到門口,抽出一個士兵腰間的長劍,立刻喝道:“敢不服命令者殺無赦“

這些士兵見滿屋的人也沒其他意見,只好衝進偏廳將李林甫拿下,李林甫這時也不反抗,只是冷笑道:“豐王,我告訴你,即便是太子賓天了,這太子之位也輪不到你,你別做白日夢了”

李澄這時立刻揮動手上的長劍,衝着李林甫劈了下去,豈知卻被李適之一把抓住了手,沉聲道:“豐王殿下,你可知擅殺朝廷大臣是什麼罪名”

李澄聞言一鄂,看着李適之良久後,這才緩緩放下手上的劍,揮手示意士兵將李林甫押下。

楊雲楓看着李澄的樣子,顯然是那種已經覺得自己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近乎瘋狂的狀態了,這李澄一直膽小無能,但是每每到關鍵時刻,總是能狠起心腸來,做出讓人意外的事,上次殺羅冬林是這般,此刻也是這般。

這時高力士領着太醫匆匆趕來了,高力士連忙對太醫道:“快,快”

太醫連忙走到李隆基身側,替李隆基號起了脈,楊雲楓見李穎神傷之狀,連忙走到李穎身邊,握住李穎的手,李穎依偎在楊雲楓的懷中,啜泣不已,楊雲楓輕輕拍着李穎的肩膀道:“放心吧,父皇吉人天相,不會有事的”心中卻暗道:“至少目前還不能有事,不然這大唐就真的亂了”

楊雲楓摟着李穎,不斷地安撫着,看着太醫替李隆基號完脈後,又拿出針來替李隆基開始在額頭施針,而一旁的高力士已經是滿頭大汗,焦急地看着李隆基,可以看出高力士對李隆基的感情也是真的,不像作假,李適之也是滿臉的焦慮之色,不斷地搓着手。

而此刻的李澄卻遠遠地站在偏廳門口,面無表情地看着李隆基,眼神閃爍不定,心中也不知道在想什麼,這時突然道:“你們在這裡好生照顧父皇,我去安排一下其他的事務,不能再讓大明宮出任何亂子了”說着也不等衆人回答,立刻出了偏廳。

楊雲楓總覺得李澄出去是另有目的,這時拍了拍李穎的肩膀,隨即走到偏廳門口,只見殿外的李澄對一旁的士兵低於了幾句之後,立刻帶着一衆百十號的人馬匆匆而去,心中頓時一動,暗道:“他莫非是要去對付太子李琮”

楊雲楓心中也知道,若是李澄想要做太子,必須先剷除還在太子位置上的李琮,然而這一切還正是自己在豐王府時教他的,讓他乘機控制大明宮以及長安,乘亂筆者李隆基退位,如今的李澄不正是按照自己的計劃在行事麼不過這李琮對自己不薄,自己是否就如此眼睜睜地看着李琮枉死

楊雲楓正想着,卻聽高力士這時道:“皇上,您總算醒了,擔心死奴才了”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立刻回到偏廳,卻見李隆基躺在牀上,這時已經微微睜開了眼睛,嘴巴微微輕啓,似乎想要說什麼,卻半晌說不出話來,李穎連忙上前握住李隆基的手,道:“父皇,你還是好好休息,有什麼話等好了再說”

李隆基這時卻看向楊雲楓,隨即衝着楊雲楓招了招手,楊雲楓立刻走到牀邊,對李隆基道:“皇上放心,叛軍已經全部歸降了,只要皇上您不倒下,大唐就不會有事”

李隆基微微點了點頭,這時指了指站在一旁的李適之,李適之立刻上前跪倒在李隆基的窗前,楊雲楓也不知道李隆基是什麼意思,見他想要說什麼,卻依然還是說不出話來,隨即心中暗自揣度着李隆基的意思,這時心中一動,立刻道:“皇上是想讓李大人升任宰輔”

本來楊雲楓也不過是大膽猜測,不想李隆基卻欣慰地點了點頭,李適之一見李隆基當真是這個意思,立刻不住地給李隆基磕頭道:“皇上,微臣愧對皇上您啊”

李隆基這時伸手指向了躺在地上的,冰冷的李璵的屍體,隨即看向楊雲楓,楊雲楓立刻又會意道:“皇上是想要厚葬忠王,對今日之事對外不宣”

李隆基這時伸手一把握住楊雲楓的手,眼角已經流出淚來了,不住地點頭,似乎在說,有你楊雲楓如此懂朕的心意,朕就放心了。良久之後,這才衝着楊雲楓與李適之揮了揮手,示意楊雲楓與李適之退下。

楊雲楓與李適之走出了偏廳,隨即讓人將李璵的屍體擡出,暫且收放好了,這時見李穎走出偏廳,對楊雲楓道:“夫君,父皇如此情況,我也不放心,我想”

楊雲楓沒等李穎說完,立刻道:“嗯,你也是該留在這裡照顧好皇上,你就放心的在宮裡吧”說着附耳在李穎的耳邊低聲道:“提防好李澄,莫要讓他與皇上單獨相處”

李穎聞言面色一變,剛纔李澄的表現,她因爲太過擔心李隆基的病情,也沒太注意,這時聽楊雲楓如此一說,倒是想起一點方纔李澄的表現,看着楊雲楓良久,這才緩緩地點了點頭,楊雲楓立刻對趙雲龍道:“趙兄,這些日子勞煩你了,不過此時還有一件事要勞煩你去做”

趙雲龍立刻拱手道:“公子有話只管吩咐就是了”

楊雲楓立刻對趙雲龍道:“你就留在這裡伺候公主,你只需聽從公主一人的命令即可”說着也附耳對趙雲龍道:“不得讓公主有半點閃失,同時也要秘密照顧好皇上”

趙雲龍聞言立刻拱手道:“公子放心,只要趙某在,就絕對不會讓公主有半點閃失”說話之中頓了一頓,意思是自然也包括李隆基了。

楊雲楓與李適之走出含元殿的時候,李適之這才轉頭看向楊雲楓,看上之後這才道:“上次聽駙馬爺你說皇上未必會讓李林甫當宰相,我還半信半疑,今日才知道唉,我們如此做,實在是愧對皇上啊”

楊雲楓自然明白李適之說的愧對李隆基的事是指什麼,無非就是煽動李澄軟禁李隆基,筆者李隆基退位一事,李適之開始就有點反對,此時李隆基讓他順利的做了宰輔,他心中的愧疚之情可想而知了。

楊雲楓隨即對李適之道:“李大人,也莫要過分擔憂,豐王殿下是什麼性格,你比我還要清楚,即便我們不鼓動他,他也會有今日”說到這裡心中頓時一動,立刻道:“不好,只怕豐王已經去了東宮,太子危險了”

李適之聞言臉色也是一變,立刻道:“不能再讓豐王一錯再錯下去了”

楊雲楓立刻叫上一衆人馬,與李適之一起趕赴東宮,路上李適之還不住地道:“千萬不能出事”

楊雲楓也知道太子李琮無論在衆皇子中,還是衆大臣中,都是出了名的好人緣,一想憨厚真誠待人,心中也不免對李琮有些愧疚,只能暗暗道:“希望能趕上吧”

當楊雲楓與李適之趕赴東宮太子府時,只見大殿之中圍着數百個士兵,只聽人羣之中傳來一人的嬉笑聲,時而又變成了哭泣之聲

李適之與楊雲楓面色都微微一變,覺得奇怪,慢慢走近人羣

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七卷【遼東行】 【第7?06章】山海關外第五卷【南詔撫】 【第5?13章】三喜之名第七卷【遼東行】 【第9?01章】當朝請辭第七卷【遼東行】 【第8?14章】火拼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9?02章】宮廷詭宴第四卷【蜀道難】 【第4?16章】益州事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五卷【南詔撫】 【第5?16章】難以捉摸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六卷【廢立興】 【第6?08章】替友牽線第二卷【洛陽賦】 【第2?15章】一闕超凡第一卷【蒲州起】 【第1?02章】鮮于仲通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六卷【廢立興】 【第6?29章】一樁交易第二卷【洛陽賦】 【第2?43章】衛墨的劍第七卷【遼東行】 【第7?46章】福大命大第五卷【南詔撫】 【第5?15章】怒而殺之第二卷【洛陽賦】 【第2?09章】兵鋒相對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二卷【洛陽賦】 【第2?37章】狐臭之謎第六卷【廢立興】 【第6?10章】接風洗塵第二卷【洛陽賦】 【第2?05章】欲擒故縱第四卷【蜀道難】 【第4?21章】梓州籌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七卷【遼東行】 【第7?24章】薊州被困第七卷【遼東行】 【第8?17章】早已看破第四卷【蜀道難】 【第4?32章】細說原委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曼珠沙華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七卷【遼東行】 【第7?30章】騎兵構想第七卷【遼東行】 【第7?08章】千年情緣第四卷【蜀道難】 【第4?22章】平息禍亂第四卷【蜀道難】 【第4?11章】過去爲人第五卷【南詔撫】 【第5?10章】兵發安戎第七卷【遼東行】 【第8?01章】鴨綠江畔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四卷【蜀道難】 【第4?08章】酒宴敲詐第四卷【蜀道難】 【第4?33章】六昭使者第三卷【長安曲】 【第3?12章】燙手山芋第三卷【長安曲】 【第3?05章】萬盛樓上第七卷【遼東行】 【第8?57章】欲回長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9?10章】皇城詭辯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四卷【蜀道難】 【第4?32章】細說原委第五卷【南詔撫】 【第5?08章】誰留誰走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五卷【南詔撫】 【第5?20章】心機深淺第七卷【遼東行】 【第8?34章】情愛難捨第五卷【南詔撫】 【第5?20章】心機深淺第七卷【遼東行】 【第8?14章】火拼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9?21章】險中逃困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第四卷【蜀道難】 【第4?36章】節度使府第四卷【蜀道難】 【第4?20章】樹林受阻第六卷【廢立興】 【第6?39章】血濺含元第七卷【遼東行】 【第7?05章】軍事基地第三卷【長安曲】 【第3?19章】玄宗之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9?07章】拜見岳父第二卷【洛陽賦】 【第2?11章】有人相求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二卷【洛陽賦】 【第2?35章】入仕之路第二卷【洛陽賦】 【第2?40章】生死關頭第七卷【遼東行】 【第9?23章】歸隱山林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17章】早已看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7?09章】前世今生第二卷【洛陽賦】 【第2?14章】元宵佳節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七卷【遼東行】 【第7?03章】遼東後院第七卷【遼東行】 【第8?15章】宮殿踐行第三卷【長安曲】 【第3?05章】萬盛樓上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近在咫尺第二卷【洛陽賦】 【第2?09章】兵鋒相對第二卷【洛陽賦】 【第2?29章】洞房花燭第三卷【長安曲】 【第3?19章】玄宗之威第四卷【蜀道難】 【第4?32章】細說原委第五卷【南詔撫】 【第5?24章】重重遇險第六卷【廢立興】 【第6?30章】詐死之計第一卷【蒲州起】 【第1?03章】東門受辱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雙方叫價第七卷【遼東行】 【第7?10章】遼城一霸第五卷【南詔撫】 【第5?04章】統軍之威第三卷【長安曲】 【第3?15章】雷霆手腕第七卷【遼東行】 【第8?34章】情愛難捨第二卷【洛陽賦】 【第2?10章】公孫大娘第四卷【蜀道難】 【第4?21章】梓州籌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16章】聚散有時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奇貨可居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01章】東都洛陽第七卷【遼東行】 【第8?09章】蛇蠍心腸第六卷【廢立興】 【第6?06章】再遇張旭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
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七卷【遼東行】 【第7?06章】山海關外第五卷【南詔撫】 【第5?13章】三喜之名第七卷【遼東行】 【第9?01章】當朝請辭第七卷【遼東行】 【第8?14章】火拼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9?02章】宮廷詭宴第四卷【蜀道難】 【第4?16章】益州事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五卷【南詔撫】 【第5?16章】難以捉摸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六卷【廢立興】 【第6?08章】替友牽線第二卷【洛陽賦】 【第2?15章】一闕超凡第一卷【蒲州起】 【第1?02章】鮮于仲通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六卷【廢立興】 【第6?29章】一樁交易第二卷【洛陽賦】 【第2?43章】衛墨的劍第七卷【遼東行】 【第7?46章】福大命大第五卷【南詔撫】 【第5?15章】怒而殺之第二卷【洛陽賦】 【第2?09章】兵鋒相對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二卷【洛陽賦】 【第2?37章】狐臭之謎第六卷【廢立興】 【第6?10章】接風洗塵第二卷【洛陽賦】 【第2?05章】欲擒故縱第四卷【蜀道難】 【第4?21章】梓州籌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七卷【遼東行】 【第7?24章】薊州被困第七卷【遼東行】 【第8?17章】早已看破第四卷【蜀道難】 【第4?32章】細說原委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曼珠沙華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七卷【遼東行】 【第7?30章】騎兵構想第七卷【遼東行】 【第7?08章】千年情緣第四卷【蜀道難】 【第4?22章】平息禍亂第四卷【蜀道難】 【第4?11章】過去爲人第五卷【南詔撫】 【第5?10章】兵發安戎第七卷【遼東行】 【第8?01章】鴨綠江畔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四卷【蜀道難】 【第4?08章】酒宴敲詐第四卷【蜀道難】 【第4?33章】六昭使者第三卷【長安曲】 【第3?12章】燙手山芋第三卷【長安曲】 【第3?05章】萬盛樓上第七卷【遼東行】 【第8?57章】欲回長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9?10章】皇城詭辯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四卷【蜀道難】 【第4?32章】細說原委第五卷【南詔撫】 【第5?08章】誰留誰走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五卷【南詔撫】 【第5?20章】心機深淺第七卷【遼東行】 【第8?34章】情愛難捨第五卷【南詔撫】 【第5?20章】心機深淺第七卷【遼東行】 【第8?14章】火拼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9?21章】險中逃困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第四卷【蜀道難】 【第4?36章】節度使府第四卷【蜀道難】 【第4?20章】樹林受阻第六卷【廢立興】 【第6?39章】血濺含元第七卷【遼東行】 【第7?05章】軍事基地第三卷【長安曲】 【第3?19章】玄宗之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9?07章】拜見岳父第二卷【洛陽賦】 【第2?11章】有人相求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二卷【洛陽賦】 【第2?35章】入仕之路第二卷【洛陽賦】 【第2?40章】生死關頭第七卷【遼東行】 【第9?23章】歸隱山林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17章】早已看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7?09章】前世今生第二卷【洛陽賦】 【第2?14章】元宵佳節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七卷【遼東行】 【第7?03章】遼東後院第七卷【遼東行】 【第8?15章】宮殿踐行第三卷【長安曲】 【第3?05章】萬盛樓上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近在咫尺第二卷【洛陽賦】 【第2?09章】兵鋒相對第二卷【洛陽賦】 【第2?29章】洞房花燭第三卷【長安曲】 【第3?19章】玄宗之威第四卷【蜀道難】 【第4?32章】細說原委第五卷【南詔撫】 【第5?24章】重重遇險第六卷【廢立興】 【第6?30章】詐死之計第一卷【蒲州起】 【第1?03章】東門受辱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雙方叫價第七卷【遼東行】 【第7?10章】遼城一霸第五卷【南詔撫】 【第5?04章】統軍之威第三卷【長安曲】 【第3?15章】雷霆手腕第七卷【遼東行】 【第8?34章】情愛難捨第二卷【洛陽賦】 【第2?10章】公孫大娘第四卷【蜀道難】 【第4?21章】梓州籌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16章】聚散有時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奇貨可居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01章】東都洛陽第七卷【遼東行】 【第8?09章】蛇蠍心腸第六卷【廢立興】 【第6?06章】再遇張旭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