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

正如開始所預料,匈奴人已經與大唐達成了協議,大唐從草原購買戰馬的金額要比契丹人多一成,但是條件是匈奴人不可以再販賣戰馬給契丹人,雖然匈奴人一口答應,但任誰都知道,這不過是兩國邦交的表面文章罷了,難不保匈奴人就真的履行合約上說的,但是有了這一條明文合約,匈奴人再囂張,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賣戰馬,暗地裡的交易定然少不了,所以楊雲楓依然還讓營州的覃毅注意契丹人的動向,繼續截獲契丹與匈奴人的戰馬。提供最好的體驗

不日薊州的黃光中送來書信,心中提及,羅玉林的酒廠已經建設完工,所有工序也已經準備妥當,已經進入了初步的運行階段,另外陳梓傑的牧場也僅僅有條,覃毅截獲的所有戰馬都送到了這裡,而朝廷在匈奴那裡購去的第一批戰馬足足有四千匹,也已經如數運到,由此而來,現在的薊州已經有了近萬的匈奴戰馬了,同時朝廷還送來了上百匹的種馬,陳梓傑已經開始着手配種,以備大唐日後可用。

酒廠和牧場的示意準備妥當後,楊雲楓一顆心也就放下大半了,安祿山最近格外的消停,本來楊雲楓以爲他會極力要求進吳澄江的軍隊的,不過玩玩沒有想到,安祿山從薊州回來後,就再也沒提過要從軍的事了,只是跟隨在楊雲楓的身邊,甘願做一個下人,反而越是如此,楊雲楓便越是提防安祿山。

又過了幾日,楊雲楓還真收到了郭子儀送來的書信,心中先是提及郭子儀自己在南詔的一些近況,說南詔收復之後,已經被建設成了軍事重鎮,此時的南詔已經屯兵二十萬,正好牽制吐蕃,讓吐蕃不敢輕舉妄動,後來又略微的提及了蜀王李琦與唐顯在蜀中的一些事宜,經過這麼多時間,蜀中的災情已經得到了緩解,皇上推行的新農三策,也得到了普及,在這方面張旭勞苦功高,皇上還特意頒佈了嘉獎令,提升張旭爲巴州刺史,書信最後這才提及郭婞茹的事,心中說郭婞茹現在年紀已經大了,也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了,但是郭婞茹太過任性,過於刁難,只怕一時也找不到好婆家,倒是楊雲楓可以讓郭婞茹服服帖帖,安心地跟在楊雲楓身邊,所以郭子儀有個不情之請,想爲郭婞茹向楊雲楓提親,信中還說,郭子儀也知道此舉有違綱常,如果楊雲楓同意,郭子儀與楊雲楓可先割袍斷義,除去義兄弟之名,再娶郭婞茹,如果楊雲楓不願意,郭子儀絕對不勉強。

楊雲楓料到郭子儀會給自己來信,但是沒有想到竟然是封求親信,也不知道郭婞茹給郭子儀的信中究竟說了些什麼,自己這封信該如何回纔好一口答應豈不是顯得自己早就由此打算了拒絕又對不住郭婞茹,畢竟郭婞茹已經是自己的女人了,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即便是自己會心同意了,還是要徵求李穎與宗露的意見,畢竟此二女現在是自己明媒正娶的合法妻子,還有楊玉環,自己曾經答應楊母,此生只娶三個女子,雖然現在楊母不在了,但是這個諾言依然還在,即便楊玉環不在乎,於情於理也應該告訴她一聲,總不能等木已成舟之後,再去告訴楊玉環吧另外就是吳曼麗了,自己有了兩房妻室,吳曼麗心中就已經不快了,正在猶豫自己與她之間的關係,如今若是知道自己又要娶郭婞茹,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事來呢更何況這郭婞茹之前還與吳曼麗之間有過沖撞。

不過事情既然發生了,就只能解決,李穎與宗露那邊倒好說,楊雲楓相信二人不會說什麼,剩下來的也就是楊玉環與吳曼麗的,相較之下,吳曼麗更爲棘手,楊玉環那邊,楊雲楓已經打定了注意,可以從楊玉瑛處下手,楊玉瑛不是有求於自己麼楊雲楓可以讓楊玉瑛在楊玉環面前爲自己說好話,楊玉環剛剛喪母,如今最親的也就是兩個姐姐了,即便是自己心中早有了打算,對楊玉瑛的話,還是會聽進去的。

楊雲楓打定了注意,先是將郭子儀的書信遞給李穎看,李穎看了書信之後,吁嘆一聲後,這纔將書信交還給楊雲楓道:“這種事情,還是夫君自己做主吧,既然郭姑娘對夫君你癡心一片,你也不該辜負人家況且依我看來,此時的郭姑娘也早就是你的女人了吧”

楊雲楓不想李穎已經看出了自己與郭婞茹之間的端倪,還想要辯解,卻聽李穎這時繼續道:“自從那日郭姑娘無緣無故失蹤一日後,你們見面時,說話總是顧左右而言他,郭姑娘對你也總是躲躲閃閃,面紅耳赤,我說的對不對”

楊雲楓這時走到李穎的身邊,握住李穎的手,柔聲道:“穎兒天生觀察入微,什麼事都瞞不過你,而且婞茹一心爲我着想,一直以來對我也沒有任何要求,只是默默承受,我楊雲楓再不濟,也是個堂堂男兒,如何能讓女子爲我受委屈,況且此時也是郭子儀先來提親,我們若是不許,豈不是要貽誤婞茹終身”

李穎這時看着楊雲楓,隨即微微一笑,道:“我是無所謂了,當初嫁給你時,就讓父皇沒有明文規定你不許再娶,我也知道夫君你本就是個多情男兒,況且你如此優秀,身邊自己不乏女人圍繞,想要杜絕根本不可能,我不求其他,只是想夫君你知道,世間美惑是多,但是並非每個都適合你,比如郭姑娘,我自然知道她對你是癡心一片,你娶她也是理所當然,但是楊玉環呢”

楊雲楓聽李穎似乎話中有話,詫異道:“玉環怎麼了”

李穎這時看着楊雲楓的眼睛,正色地道:“至今你還要瞞我麼那日吳老闆已經對我都說了,她說楊玉環本應該是先嫁給我兄長,然後再成爲父皇皇妃的人,你明知道如此,爲何非要留她在身邊”

楊雲楓不想李穎此刻也糾結這個問題,不過也難怪,既然李穎相信了自己和吳曼麗都是來自未來之人,自然也就相信了吳曼麗的話,更何況加上近來安祿山的崛起,自然使得她更加堅信了,楊雲楓沉吟了片刻後,這才握緊李穎的手,柔聲道:“穎兒,你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你只知道會有安史之亂,但你知道爲何會爆發安史之亂麼自古以來,天下大亂,必是朝廷本身先出問題,你可知道大唐的問題出在哪裡”

李穎聽楊雲楓這般一說,想了一會後,這才道:“自古以來都是先內亂,則後外亂,安史之亂定然也是如此,肯定是朝廷政策先出問題,然後纔是地方上連續出錯”

楊雲楓這時微微一笑,對李穎道:“穎兒其實知道,只是不願意說罷了,自古以來天下亂,則現實當政者有問題,說直接點也就是當朝的皇帝先出現問題,而安史之亂爆發,也就是因爲你父皇寵幸楊玉環,不問朝政後才凸顯地方上各方面的矛盾,最終給了安祿山可乘之機而最終的結果是你父皇被迫下臺,而玉環也慘死在亂黨之手,如果我繼續讓玉環進宮,豈不是看着玉環去送死麼”

李穎聽楊雲楓說道這裡,怔怔地看着楊雲楓半晌,一時也不知道再說什麼,正如楊雲楓所言,雖然自己極度不願意承認也好,但楊雲楓說的都是事實,自古便是君王賢明則天下清平,君王昏庸後天下紛洶,這已經千古不變的定律了,安史之亂所以爆發,真正的原因雖然李穎不知道,但是唯一能知道的,定然先是他父親那邊出了問題。楊雲楓以前提安史之亂,從來沒有詳細地說過結果,今日這般一說,李穎心中更感悽零,如果當真如此,楊雲楓強意留住楊玉環,不讓其按照正常的歷史軌跡發展自己本來應有的人生,不可能否認是從側面改變的歷史,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楊雲楓是有私心的。

李穎想到這裡,這纔對楊雲楓道:“算你說的有理,那麼吳老闆呢,你打算如何待她因爲我和露兒,她已經與你產生矛盾了,如果你再娶郭姑娘,她會如何還有楊姑娘,你曾經答應過她母親,此生只娶三女,如果你娶了郭姑娘,那麼楊姑娘又當如何總不能楊伯母剛剛去世,你就自毀諾言吧”

楊雲楓微微一下,道:“不管如何,你與露兒纔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於情於理,我都應該先與你二人商議,如今露兒在長安待產,只有你在遼東,我自然要與你先說至於小麗與玉環那裡,我自然也會去說”

李穎聽楊雲楓這般一說,心中不免有點感動,至少索命楊雲楓心中很在意自己,以及自己的看法,不然在這個男人時代中,楊雲楓本無需顧及她與宗露的感受,只管娶了便是,想到這裡,李穎問楊雲楓道:“你可曾想到解決辦法”

楊雲楓點了點頭,道:“小麗那邊比較棘手,到時候穎兒,你也要幫我說幾句好話才行,至於玉環那裡,我已經想到了解決方案,應該不成問題”

李穎見楊雲楓胸有成竹,也就不在說什麼了,只是答應楊雲楓道:“待你與吳老闆說此事時,我自然會司機而言的”

與李穎交代妥當之後,楊雲楓便約了楊玉瑛出了慶東樓,直接約在了楊玉瓊落腳的客棧見面,楊玉瑛本來以爲楊雲楓是考慮好了她相求之事,便開心的而來,一路上問楊雲楓考慮的如何,楊雲楓確實笑而不言,待楊雲楓領着她進了客棧時,楊玉瑛心中一動,隨即靠近楊雲楓的背後,輕聲道:“釗弟,你真壞,知道慶東樓不方便,所以才帶我來這裡的嘛也不提前告訴人家一聲,人家也好有個準備”

楊雲楓無奈一笑,知道楊玉瑛誤會自己的意思了,當敲開了楊玉瓊的房門時,楊玉瑛看着房內竟然還有人,而且也是個貌美女子,着實一愕,看着楊玉瓊半晌後,這才發現這個女子有幾分相識,楊玉瓊這時也滿是詫異地看着楊玉瑛,楊雲楓則是拉着楊玉瑛進了房,將房門關上之後,這才衝着二人笑道:“你倆本是親生姊妹,如何會相見而不相識呢”

楊玉瑛與楊玉瓊聞言都是一愕,看着對方良久後,楊玉瓊這才上前拉着楊玉瑛的手道:“你是三妹吧”

楊玉瑛微微皺眉地看着楊玉瓊,最終似乎也認出了楊玉瓊,立刻怔怔地道:“你是大姐”

楊玉瓊這時一把將楊玉瑛摟入懷中,道:“三妹,姐姐想死你了”

楊玉瑛卻沒有顯得多開心和激動,只是怔怔地任由楊玉瓊抱着,一雙眼睛詫異地看向楊雲楓,自從楊雲楓與楊玉瓊在楊家村發生苟且之事後,楊玉瓊不久便下嫁到長安崔府了,兩姊妹也有多年未見,但是楊玉瓊不是應該在長安麼此刻爲何會在遼東而且楊雲楓爲何知道其住所加上楊雲楓之前與楊玉瓊之間的事,楊玉瑛此時暗道,莫非釗弟與大姐又舊情復燃了不成

楊玉瑛這時緩緩推開楊玉瓊,問道:“大姐,你不在長安做你的崔家少夫人,怎麼跑到遼東這苦寒之地來了”

楊玉瓊並不着急回答,反而拉着楊玉瑛坐到桌前,這才拉着楊玉瑛的手道:“三妹,這麼多年沒見,你清瘦了許多,小妹還好麼母親也還好麼”

楊雲楓聽楊玉瓊這麼一問,纔想起至今自己還沒有告訴楊玉瓊她母親去世的消息呢,卻聽楊玉瑛這時冷冷一笑,甩開楊玉瓊的手道:“你還好意思問母親,若不是你那時作出了這等見不得人的事,母親又豈會在村子裡連腰板都直不起來,到處受人奚落,指着脊樑骨數落你加到長安去做少夫人享清福了,可曾想過母親此時母親已經不在了,你倒假惺惺的噓寒問暖了”

楊玉瓊聽楊玉瑛如此一說,頓時驚道:“你說母親她”說着眼眶頓時紅了起來,眼淚不時便留了下來,哽咽道:“母親她怎麼就”

楊玉瑛這時依然冷言冷語道:“常年累月的被人指着脊樑骨說三道四,能活到今天就算不錯了,你早些年做什麼去了自己在長安城裡吃香的喝辣的,卻讓母親在蜀中吃糠咽菜”

楊玉瓊此時根本也不反駁楊玉瑛的話,心中滿是悔恨,這麼多年來,自己在長安又何曾不想回蜀中去看看自己的母親,但是想到當年自己讓楊家蒙羞,如何能回去,自己時常也想,也許母親也並不想見到自己吧,自己回去了,楊家村的人不更是要說三道四麼但是何曾想到,如今自己的母親已經不在了,即便是自己再想回去,又能如何

楊玉瑛見楊玉瓊這時只顧哽咽流淚,也不說話,看着楊玉瓊這般,她心中更是窩火,立刻又道:“你現在知道傷心了麼可知道我在蜀中是過的什麼日子,三個姐妹,一個送人,一個嫁人,只留下我一人在蜀中伺候老母,我容易麼”

楊雲楓知道楊玉瓊與楊玉瑛兩姐妹再如此說下去,定然都哭成淚人不可,自己本來帶着楊玉瑛來見楊玉瓊,是想讓他們姐妹重逢之餘,再幫自己相像如何對楊玉環說自己要娶郭婞茹的事,不想現在兩姐妹卻糾結在過去的事中,這時立刻道:“好了,這些事都已經過去了,現在再說這些又何用伯母已經不在了,你們莫非想要看到伯母九泉之下都不得安身麼”

楊玉瑛聽楊雲楓如此一說,這纔不再說話,這麼多年來她心中也的確有委屈,本來是三姐妹共同的母親,最後卻要自己一個人承擔,本來贍養母親也沒什麼不對,但是卻爲此耽誤了自己的青春年華,所以妹妹想到這是楊玉瓊做下的孽,心中就不平衡,不過畢竟也是親姐妹,將自己心中的怨憤盡數說了出來,心中也就踏實多了,加上楊玉瓊一個勁的對自己說對不起,最終兩姐妹抱在一起痛哭了起來。

楊雲楓這會也不在相勸了,他也知道楊玉瑛與楊玉瓊兩姐妹哭過之後,心中的鬱結才嫩最終解開,良久之後,這才見兩姐妹緩緩分開,楊雲楓這才微微一笑,道:“這不就好了,本就是親姐妹,哪有那麼多的仇恨”

楊玉瑛這時瞪了楊雲楓一眼,道:“追根究底,這都是你不好,是你貽誤了我們楊家三姐妹的終身”

楊雲楓聽楊玉瑛這麼說,其實也算有道理,只好點頭道:“不錯,不錯,是我不對,一切都是我錯,兩位姐姐就莫要和我一般見識了”

楊玉瓊這時破涕爲笑道:“就你會貧嘴”說着又問楊雲楓道:“你將三妹帶來,不會只是爲了我們姐妹重逢吧”

楊玉瑛聞言心中一動,暗想楊雲楓不會當着楊玉瓊的面,說出自己想要入宮的事吧若是楊玉瓊知道了,會如何想這時卻聽楊雲楓道:“今日讓二位姐姐見面,的確是有一件事,要與二位姐姐商議”

第六卷【廢立興】 【第6?16章】中秋佳節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極力備戰第七卷【遼東行】 【第8?25章】煙花烽火第七卷【遼東行】 【第7?22章】帥臺掌印第七卷【遼東行】 【第7?28章】天下無匹第二卷【洛陽賦】 【第2?36章】落井下石第六卷【廢立興】 【第6?22章】一封休書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04章】以身試毒第六卷【廢立興】 【第6?25章】意外被擒第七卷【遼東行】 【第7?17章】爲子鋪路第二卷【洛陽賦】 【第2?36章】落井下石第四卷【蜀道難】 【第4?17章】反賊突起第七卷【遼東行】 【第8?51章】一斑櫻紅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七卷【遼東行】 【第7?08章】千年情緣第四卷【蜀道難】 【第4?06章】面臨刺客第四卷【蜀道難】 【第4?06章】面臨刺客第六卷【廢立興】 【第6?03章】江氏之毒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七卷【遼東行】 【第9?23章】歸隱山林第四卷【蜀道難】 【第4?15章】蜀王駕到第六卷【廢立興】 【第6?35章】皇城暗涌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爾虞我詐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六卷【廢立興】 【第6?23章】金屋藏嬌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二卷【洛陽賦】 【第2?12章】楊家有女第二卷【洛陽賦】 【第2?27章】大婚當日第七卷【遼東行】 【第9?05章】苦茶苦心第二卷【洛陽賦】 【第2?28章】酒席之亂第一卷【蒲州起】 【第1?06章】劍客李白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一卷【蒲州起】 【第1?05章】囤積不售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六卷【廢立興】 【第6?21章】再臨崔府第三卷【長安曲】 【第3?12章】燙手山芋第四卷【蜀道難】 【第4?22章】平息禍亂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皇上回京第四卷【蜀道難】 【第4?01章】欽差出巡第七卷【遼東行】 【第9?10章】皇城詭辯第一卷【蒲州起】 【第1?09章】欽差大人第七卷【遼東行】 【第8?55章】鴻門之宴第六卷【廢立興】 【第6?27章】公孫出手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二卷【洛陽賦】 【第2?16章】聚散有時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三卷【長安曲】 【第3?30章】臨行前夕第七卷【遼東行】 【第7?23章】薊州遇襲第六卷【廢立興】 【第6?26章】蒙面女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皇上失憶第七卷【遼東行】 【第9?10章】皇城詭辯第四卷【蜀道難】 【第4?03章】結拜兄弟第二卷【洛陽賦】 【第2?45章】豐王秘密第五卷【南詔撫】 【第5?15章】怒而殺之第二卷【洛陽賦】 【第2?17章】極力拉攏第五卷【南詔撫】 【第5?21章】情愛糾結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31章】丹東兵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01章】鴨綠江畔第三卷【長安曲】 【第3?20章】外調賜婚第五卷【南詔撫】 【第5?12章】羊苴咩城第二卷【洛陽賦】 【第2?15章】一闕超凡第七卷【遼東行】 【第9?15章】再遇衛墨第七卷【遼東行】 【第9?10章】皇城詭辯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七卷【遼東行】 【第9?18章】皇家刺客第六卷【廢立興】 【第6?39章】血濺含元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一卷【蒲州起】 【第1?13章】家破人亡第七卷【遼東行】 【第7?21章】魚水之歡第七卷【遼東行】 【第9?18章】皇家刺客第三卷【長安曲】 【第3?29章】長安一曲第七卷【遼東行】 【第8?24章】楚氏風流第三卷【長安曲】 【第3?01章】盛世長安第六卷【廢立興】 【第6?30章】詐死之計第六卷【廢立興】 【第6?26章】蒙面女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9?05章】苦茶苦心第四卷【蜀道難】 【第4?19章】奔赴梓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8?33章】厲兵秣馬第四卷【蜀道難】 【第4?31章】拜訪楊宅第四卷【蜀道難】 【第4?06章】面臨刺客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七卷【遼東行】 【第7?09章】前世今生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五卷【南詔撫】 【第5?24章】重重遇險第三卷【長安曲】 【第3?22章】又見杜張第七卷【遼東行】 【第9?21章】險中逃困第六卷【廢立興】 【第6?03章】江氏之毒第七卷【遼東行】 【第9?01章】當朝請辭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極力備戰
第六卷【廢立興】 【第6?16章】中秋佳節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極力備戰第七卷【遼東行】 【第8?25章】煙花烽火第七卷【遼東行】 【第7?22章】帥臺掌印第七卷【遼東行】 【第7?28章】天下無匹第二卷【洛陽賦】 【第2?36章】落井下石第六卷【廢立興】 【第6?22章】一封休書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04章】以身試毒第六卷【廢立興】 【第6?25章】意外被擒第七卷【遼東行】 【第7?17章】爲子鋪路第二卷【洛陽賦】 【第2?36章】落井下石第四卷【蜀道難】 【第4?17章】反賊突起第七卷【遼東行】 【第8?51章】一斑櫻紅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七卷【遼東行】 【第7?08章】千年情緣第四卷【蜀道難】 【第4?06章】面臨刺客第四卷【蜀道難】 【第4?06章】面臨刺客第六卷【廢立興】 【第6?03章】江氏之毒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七卷【遼東行】 【第9?23章】歸隱山林第四卷【蜀道難】 【第4?15章】蜀王駕到第六卷【廢立興】 【第6?35章】皇城暗涌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爾虞我詐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六卷【廢立興】 【第6?23章】金屋藏嬌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二卷【洛陽賦】 【第2?12章】楊家有女第二卷【洛陽賦】 【第2?27章】大婚當日第七卷【遼東行】 【第9?05章】苦茶苦心第二卷【洛陽賦】 【第2?28章】酒席之亂第一卷【蒲州起】 【第1?06章】劍客李白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一卷【蒲州起】 【第1?05章】囤積不售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六卷【廢立興】 【第6?21章】再臨崔府第三卷【長安曲】 【第3?12章】燙手山芋第四卷【蜀道難】 【第4?22章】平息禍亂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皇上回京第四卷【蜀道難】 【第4?01章】欽差出巡第七卷【遼東行】 【第9?10章】皇城詭辯第一卷【蒲州起】 【第1?09章】欽差大人第七卷【遼東行】 【第8?55章】鴻門之宴第六卷【廢立興】 【第6?27章】公孫出手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二卷【洛陽賦】 【第2?16章】聚散有時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三卷【長安曲】 【第3?30章】臨行前夕第七卷【遼東行】 【第7?23章】薊州遇襲第六卷【廢立興】 【第6?26章】蒙面女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皇上失憶第七卷【遼東行】 【第9?10章】皇城詭辯第四卷【蜀道難】 【第4?03章】結拜兄弟第二卷【洛陽賦】 【第2?45章】豐王秘密第五卷【南詔撫】 【第5?15章】怒而殺之第二卷【洛陽賦】 【第2?17章】極力拉攏第五卷【南詔撫】 【第5?21章】情愛糾結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31章】丹東兵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01章】鴨綠江畔第三卷【長安曲】 【第3?20章】外調賜婚第五卷【南詔撫】 【第5?12章】羊苴咩城第二卷【洛陽賦】 【第2?15章】一闕超凡第七卷【遼東行】 【第9?15章】再遇衛墨第七卷【遼東行】 【第9?10章】皇城詭辯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七卷【遼東行】 【第9?18章】皇家刺客第六卷【廢立興】 【第6?39章】血濺含元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一卷【蒲州起】 【第1?13章】家破人亡第七卷【遼東行】 【第7?21章】魚水之歡第七卷【遼東行】 【第9?18章】皇家刺客第三卷【長安曲】 【第3?29章】長安一曲第七卷【遼東行】 【第8?24章】楚氏風流第三卷【長安曲】 【第3?01章】盛世長安第六卷【廢立興】 【第6?30章】詐死之計第六卷【廢立興】 【第6?26章】蒙面女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9?05章】苦茶苦心第四卷【蜀道難】 【第4?19章】奔赴梓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8?33章】厲兵秣馬第四卷【蜀道難】 【第4?31章】拜訪楊宅第四卷【蜀道難】 【第4?06章】面臨刺客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七卷【遼東行】 【第7?09章】前世今生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五卷【南詔撫】 【第5?24章】重重遇險第三卷【長安曲】 【第3?22章】又見杜張第七卷【遼東行】 【第9?21章】險中逃困第六卷【廢立興】 【第6?03章】江氏之毒第七卷【遼東行】 【第9?01章】當朝請辭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極力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