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南詔撫】 【第5?13章】三喜之名

楊雲楓正爲郭婞茹之事煩憂,同時也惦記着衛墨,這時心中暗歎,古話說的一點不錯,女人的天職就是製造麻煩,而男人的天職就是解決麻煩,人人都想左擁右抱、妻妾成羣,但是真正能坐到的,也只有那些在解決問題能力上有所成就之人了。提供最好的體驗

隆崎赫隨即又讓舞娘上殿表演,一邊不斷地邀楊雲楓飲酒,楊雲楓也不知道是爲郭婞茹之事擔心,還是因爲衛墨的出境,不自覺中就多飲了幾杯,而坐在隆崎赫一旁的郭婞茹不時地看向楊雲楓,楊雲楓卻故意躲開郭婞茹的眼光,徑自飲酒,這時只聽一曲舞罷,大唐之外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笑聲。

楊雲楓聞聲心中頓時一動,隆崎赫與張建成聞聲連忙臉色微微一變,站起身來,張建成低聲對楊雲楓道:“楊大人,皮邏閣殿下來了”

楊雲楓已經猜到是如此,面色卻不動,這時見大堂門口走進一個身着棕色長袍,身形魁梧,一臉虯髯,虎目龍眉的中年漢子走了走進,一邊走來一邊伸開雙手哈哈大笑,看向楊雲楓處,笑道:“楊大人,本王早就聽聞楊大人之大名,一直無緣相識,今日意見果然是聞名不如見面”

皮邏閣說笑之間已經到了楊雲楓身前,楊雲楓擡頭看了皮邏閣一眼,這才放下酒杯,緩緩站起身來,拱手道:“皮邏閣殿下客氣了”

皮邏閣見楊雲楓面無表情,尷尬地楞了一下,還是上前一步,抱着楊雲楓拍了拍,笑道:“這些日子來,本王事務繁忙,一直想見楊大人以及蜀王殿下與公主,但是無奈一直無法脫身,還讓楊大人親自來羊苴咩城一趟,本王真是過意不去啊”

楊雲楓聞言心下冷笑不止,臉上卻露出了一絲微笑道:“皮邏閣殿下身爲蒙舍昭之王,自然是事無鉅細都要過問,無暇分身也是情理之中,今日皮邏閣殿下能來見楊某一面,楊某已經覺得面上有光,也不枉此行了”

皮邏閣在楊雲楓說話之際又打量了楊雲楓一番,聽楊雲楓的話似乎別有他意,也裝作沒有聽出來,連忙端起桌上一個空杯,讓下人斟滿了酒,這纔對楊雲楓道:“楊大人能體諒本王,本王真是感激,至於安戎城戰事,本王沒有幫上忙,相信張大人已經對楊大人解釋過了,本王誠信地希望此事莫要影響我六昭與大唐的友好關係纔是”

楊雲楓接過張建成給自己斟滿的一杯酒,這時笑道:“皮邏閣殿下真會說笑,我大唐皇帝陛下乃是四周友好睦鄰共同尊奉的天可汗,又豈會爲這麼一點皮毛小事而遷怒皮邏閣殿下”

皮邏閣聞言面色微微一動,連忙乾笑兩聲道:“不錯,不錯,本王是小人之心了”說着伸出酒杯,主動與楊雲楓碰杯之後,一飲而盡,這才道:“楊大人遠道而來,舟車勞頓,這幾日本王就讓隆崎赫多陪陪張大人,在羊苴咩城逛逛,楊大人是大唐才子,但是相信來六昭也是第一次,我六昭之地向來仰慕中原文化,一直也受襲中原瑰寶,楊大人也莫要小看了我六昭,光是我羊苴咩城也有不少才子啊”說着看了楊雲楓一眼,立刻又笑道:“自然了,這些才子在楊大人眼裡,那立刻就是相形見拙了”

楊雲楓聽這皮邏閣口氣之中似乎有挑釁之意,立刻也就看透了皮邏閣的性格了,此人必然是爭強好勝之人,想至此微微笑道:“所謂大唐才子,不過是中原士林子弟擡舉楊某,論我大唐才子,只怕唯有我楊雲楓最是胸中無墨,腦中無才了”

皮邏閣哈哈一笑,連道:“楊大人自謙了”說着看向隆崎赫,這時道:“隆崎赫乃是本王長子,一直以來也是對中原文化愛不釋手,平時也能吟上幾句詩詞,被羊苴咩城的學子們稱之爲六昭第一才子不過這只是笑談罷了,在楊大人面前就一文不名了”說着又是哈哈一笑。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轉頭看向隆崎赫,只見隆崎赫一臉驕傲自得之狀,顯然是對他胸中大才自信滿滿,楊雲楓也沒想到隆崎赫還是士林子弟既然能被羊苴咩成的學子陳偉六昭第一才子,即便是因爲他的身份有恭維之意,只怕此人也應該有點學問纔是,楊雲楓想至此,暗道看來是自己小瞧了隆崎赫了。

皮邏閣這時微微一笑道:“再過幾日就是中原的乞巧節了,今日能見楊大才一面也屬於難得,本王也就不讓隆崎赫獻醜與人前了,只求楊大人能一展才學,爲我六昭留下一點瑰寶,也好讓我六昭的士林子弟見識一下真正的大唐才子風采,不知道楊大人意下如何”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瞥了一眼隆崎赫,見隆崎赫躍躍欲試,顯然是想在自己與郭婞茹面前展露一下才華,不過見皮邏閣對他瞪了一下眼後,這才默不作聲地看着楊雲楓,顯得格外的失望。

楊雲楓暗道,若還是在大唐境內,也就無需賣弄了,但是來到這六昭蠻夷之地,若是此時拒絕,只怕讓這些蠻夷笑話我中原無人,如此也好,不如就作詩一首

楊雲楓想到這裡,端起酒杯,走向大堂之中,心中卻在沉吟,這乞巧節就是七夕,自古以七夕爲題的詩句不絕於耳,但是自己記得的唯一一首還是初唐時期王勃的詩句,既然這些六昭滿意一直承襲中原文化,就不可能沒聽過王勃的七夕賦,那麼自己也就不能再剽竊這首了,然而除了這首之外,自己心中也再無其他了。

皮邏閣這時看着楊雲楓,見楊雲楓半晌沒有說話,微微一笑道:“楊大人若是今日不方便,改日也成”

楊雲楓聞言暗罵道:“你個老王八蛋不是罵老子麼才學又豈有方便不方便之說的”這時見大殿之內坐着的百官紛紛都看向了自己,這當中也有文臣,受的是中原儒家之學,此時聽說楊雲楓乃是大唐才子,早已經是翹首以盼了。

如此一來,楊雲楓更不想丟醜與人前了,這時心中一動,立刻邁出一步,吟聲道:“每逢七夕望空嘆”

衆人聽來,這一句着實是稀鬆平常,沒有什麼特色,都看向楊雲楓,卻見楊雲楓邁出了第二步,吟道:“織女牛郎會當晚”

在場衆人此時心中涼了一半,暗道這就是大唐才子而隆崎赫滿臉嘲笑之意,若不是皮邏閣在場,只怕立刻就笑出聲來了,皮邏閣這時面無表情地看着楊雲楓,心中也在暗想,楊雲楓只大名傳來已久,他莫非只是如此稀鬆平常之輩不成

郭婞茹雖然不懂詩詞歌賦,此時見衆人的神情,也看出楊雲楓這兩句詩詞估計是不怎麼樣,此時也看向了楊雲楓,只見楊雲楓此時正邁出了第三步,吟道:“誰知月上廣寒宮”

衆人聽到這裡時,眼神中都透露出了詫異之色,既然衆人都熟知中原文化,也就的都知道,乞巧節與中秋節乃是中原兩大著名節日,當中涉及的是兩個愛情故事,而這廣寒宮,明明說的就是中秋的故事,楊雲楓做的是七夕詩句,爲何要提及中秋

正當衆人詫異之時,楊雲楓已經邁出了第四步,吟道:“嫦娥至今孤影單”

衆人這時見楊雲楓再無吟誦之意了,知道此詩乃是七言絕句,但是這詩詞的韻味卻還一時沒有醞釀出已經來,前兩句詩詞是說七夕,但是後兩句卻是中秋,這本來兩碼事無法混爲一談的,卻被楊雲楓用在了一首詩詞之中。

皮邏閣這時也沉吟了起來,按理說一首詩一般只能表達一個意境,但是楊雲楓這首詩明明說了兩件事,兩個意境,脫與尋常之詩,卻不知道是何道理,莫非當中還有其他意思

隆崎赫此時哈哈一笑,連忙拍手道:“好詩,好事”雖然口中誇讚,臉上卻是滿臉的不屑。楊雲楓見狀苦苦一笑,走回原位坐下,自斟了一杯酒,不再說話。

正當衆人迷茫之時,卻聽大堂之外傳來一女子的聲音道:“從牛郎織女之合來哀嘆嫦娥之孤單,看似兩個不相關之事,卻表達了同樣一種情感,而且楊大人早有七步成詩之名,今日又是四步成詩,大唐才子之名,果然名副其實,當之無愧”

楊雲楓此時正端着酒杯,聽有人如此說,心中也是一凜,看向了大堂門口,卻聽隆崎赫這時道:“奧蘭鬱”

楊雲楓心中一動,卻見這時大堂門口走進了一個身影,只見其與其他六昭女子不同,穿着的卻是中原的服飾,顯得格外的秀麗端莊,一雙明眸此時正看向自己這裡,楊雲楓心中一凜,暗歎道,還真是個美人坯子啊,此女子除了秀麗端莊之外,氣質中還添了幾分異域的風情,她雖然可能不是自己見過最美的女子,但是絕對是最具有特色,最與衆不同的美女了。

這時卻見奧蘭鬱一步一步走進大堂,口中正在吟誦着楊雲楓剛纔所作之詩:“每逢七夕望空嘆,織女牛郎會當晚。誰知月上廣寒宮,嫦娥至今孤影單。”選自東門詩集錄

這首詩詞從奧蘭鬱的口中吟誦出來,更添了幾分哀怨,然而卻是更沁入人之心脾,其中在場衆人聽完之後,這才立刻產生了共鳴,也就是在此時才完全領略到了楊雲楓此詩的意境,並不是要歌頌牛郎織女的愛情,重點是在說,當別人在相聚之時,還有人此刻還是孤單一人,遙首相盼,本來從楊雲楓口中出來,只能出其意,卻無其韻,如今從一個女子口中吟誦出來,霎時將嫦娥在廣寒宮千年孤苦展現的淋漓盡致。

衆人此時紛紛醒悟,立刻看向楊雲楓,人人心中都讚歎道:“果然是大唐才子,即便是冠以第一之名,只怕也不爲過啊”

隆崎赫這時也聽出了詩詞的韻味,臉色微微一變,想起方纔自己含有譏諷的笑,慚愧的無地自容,如此看來,那譏諷之笑,豈不是就在笑話自己在楊雲楓之大才面前,自己這個什麼六昭第一才子,試問自己如何能做過一首如此絕句與楊雲楓一比,自己簡直就是狗屎不如了。

皮邏閣這時立刻鼓掌道:“妙詩,好詩,絕詩”在場衆官員聞言也紛紛開始故障稱讚,方纔礙於皮邏閣與隆崎赫,雖然早就覺得此詩絕佳了,但是也不敢擅自稱讚,畢竟這裡還有一個“第一才子”在場呢,如今聽皮邏閣也稱讚了,自己這纔敢放心大膽的叫好。

楊雲楓卻沒有在意這些恭維之聲,一雙眼睛徑直地看向眼前之人,這時緩緩地站起身來,奧蘭鬱與楊雲楓對視着,眼神也不躲避,兩人相視良久,楊雲楓這纔想道,此女子即將要下嫁李琦爲王妃了,自己如何能如此無理

楊雲楓想到這裡,連忙拱手道:“見過奧蘭鬱郡主殿下”

奧蘭鬱這時也回過神來,連忙用中原禮節向楊雲楓欠身道:“楊大人有禮了”

皮邏閣看在眼裡,面無表情,沉吟了半晌之後,這才笑道:“楊大人果然絕才,看來我六昭士林子弟,不過是學了大唐中原文化之皮毛罷了,真是丟醜於人前了”

楊雲楓這時微微一笑道:“楊某獻醜纔是”說着轉頭看向隆崎赫,道:“隆崎赫王子是六昭第一才子,不妨也請賜教一首如何”

隆崎赫聞言一鄂,剛纔驚歎於楊雲楓之才學,如今加上心態問題,如何還能作出半首來即便是勉強作出來,只怕也是貽笑大方之作。想着連忙道:“楊大人金玉在前,小王就不獻醜了”

楊雲楓心中冷冷一笑,卻見一旁的郭婞茹此時正盯着自己看,又聽皮邏閣這時道:“楊大人,今日你見過本王的郡主奧蘭鬱,以爲如何”

楊雲楓聞言心中奇道,這麼問老子是什麼意思口上卻道:“奧蘭鬱郡主秀外慧中”一邊說或者一邊看着奧蘭鬱,道:“與我大唐蜀王殿下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啊相信奧蘭鬱郡主嫁過大唐後,定能傳遞大唐與六昭之間的情誼,團結兩方友愛”

皮邏閣這時連忙示意楊雲楓坐下,自己則是坐在楊雲楓的一側,奧蘭鬱也入座在隆崎赫一側與郭婞茹相鄰,在場衆人紛紛落座。

皮邏閣端着酒杯對楊雲楓道:“卻不知道楊大人這次前來,是否大唐已經準備出兵,助本王統一六昭”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這皮邏閣還真是個急性子,連忙道:“既然我大唐皇帝陛下已經答應了皮邏閣殿下,就絕對不會做食言之事”言下之意,皮邏閣答應助唐軍攻打安戎城,卻最終沒有出兵,就是食言而肥了。

皮邏閣自然明白楊雲楓的意思,但是表面卻裝作不知,微微一笑道:“那是,那是”

卻聽楊雲楓繼續道:“不過我大唐軍隊畢竟沒有來過六昭之地,對六昭的形勢也不盡瞭解,如果方便的話,下官希望殿下能給出一份六昭的具體山川地理圖,以及各昭的軍事力量報告。”

皮邏閣心中一動,連忙道:“唐軍不熟六昭地形也無妨,不過統一六昭之事本就是我蒙舍昭之事,唐軍來六昭也是相助而已,到時候不知道郭子儀元帥是否願意聽我蒙舍昭將領的調度”

楊雲楓明白皮邏閣的意思,他是想讓大唐軍隊進入六昭之後完全聽命於他,那樣只怕自己的計劃就要泡湯了,一旦在皮邏閣之下參與戰事,只怕有任何動作,都逃不過皮邏閣的眼線了,不過皮邏閣說的也是不無道理,如果直接拒絕,只怕會引起皮邏閣的懷疑。

楊雲楓想至此,立刻笑道:“楊某不過一介書生,對於軍事之事向來是一竅不通,此事我也不能答覆殿下,還是待我回去後詢問郭子儀後再給殿下答覆如何”

皮邏閣聞言立刻“哎”了一聲道:“楊大人真是自謙了,大唐皇帝陛下如何英明若不是楊大人有過人之才,又豈能人用楊大人爲對安戎城戰事的督戰,又封爲六昭巡撫使大人就無需自謙了”

楊雲楓暗罵道,這送來的一定高帽子,就是讓老子立刻下決定了想着還是笑道:“殿下謬讚了,下官不過是在機謀之時能出點小主意,對於行軍佈陣卻着實是一竅不通,若是下官擅自做主,貽誤了六昭的統一大事,下官就成了千古罪人了,還是請郭元帥定奪爲妙”

皮邏閣聽楊雲楓之一如此,隨即哈哈一笑,道:“也好,也好,今日楊大人剛來羊苴咩,我們不談國事,不談軍事,只談親事如何”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這奧蘭鬱與李琦的婚事不是已經定下了麼自己又不是李琦的老子,還有什麼好談的

楊雲楓正猶豫着,卻見皮邏閣這時拍了拍手,只見大堂門口又走進了一個身影,楊雲楓看去,只見此女子穿着也是中原的衣服,卻是自己相識的珞耶爀,心中頓時一動,只見珞耶爀緩緩走到皮邏閣身前,隨即行禮道:“見過父王”

楊雲楓聞言心中又是一凜,自己果然沒有才過,珞耶爀果然就是皮邏閣的閨女,這時卻聽皮邏閣哈哈一笑,道:“珞耶爀,這邊來坐”

珞耶爀這時緩緩走到皮邏閣的身邊坐下,面無表情的瞥了楊雲楓一眼,這才端坐好,卻見皮邏閣這時握住珞耶爀的手,轉頭看向楊雲楓,笑道:“想必大人已經見過珞耶爀了吧”

楊雲楓心中一動,不知道皮邏閣葫蘆裡究竟是賣的什麼藥,連忙點頭道:“早有領教”

皮邏閣聞言詫異道:“領教”隨即哈哈一笑,道:“楊大人千萬不要見怪,珞耶爀與她姐姐性情相反,自小喜歡武強弄棒,像個武士一般,也實在是怪本王勤於政事,而疏忽了對她的管教,相比這丫頭讓楊大人吃了不少苦吧”

楊雲楓這時眼睛對着皮邏閣,眼光卻掃向了皮邏閣身旁的珞耶爀,微微一笑道:“只怕是楊某對珞耶爀郡主有失禮之處,還請郡主海涵纔是”

皮邏閣這時笑道:“中原有句話叫不打不相識,你們能如此相識,也算是一種異樣的緣分”說着意味深長地看着楊雲楓道:“本王只有三個女兒,一個是奧蘭鬱,一個是珞耶爀,還有一個尚是幼年,如今奧蘭鬱與大唐蜀王殿下已有婚約,另外一個年紀尚小,還不到操心之時,只有這個珞耶爀最叫本王放心不下,一直擔心其找不到如意郎君”

皮邏閣滿臉笑意地看着楊雲楓,楊雲楓心中已經感覺到不妙,這皮邏閣莫非是想撮合自己與珞耶爀不成想着看了一眼珞耶爀,卻見珞耶爀這時依然衣服面無表情之狀。

卻聽皮邏閣這時道:“所謂好事成雙,本王一直久仰楊大人的才名,今日一見,楊大人果然是名不虛傳,本王有心爲珞耶爀謀求楊大人這個如意郎君,卻不知道楊大人意下如何”

楊雲楓聞言暗道,看吧看吧,老子果然沒有猜錯,不過這珞耶爀不是向來不待見自己麼莫非這只是皮邏閣拉攏自己之舉珞耶爀也是無奈還是當中別又什麼隱情

郭婞茹聞言臉色也是微微一邊,轉頭看向楊雲楓,楊雲楓一時也難以抉擇,怔怔地看着皮邏閣道:“不滿殿下,下官早有妻室了”

皮邏閣哈哈一笑道:“莫非是大唐了,就是我六昭,那個好男兒不是幾房妻室珞耶爀應該不會介意吧”

楊雲楓就知道皮邏閣既然提出來了,就早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家室,這話等於沒說,連忙又道:“下官與大唐穎公主也早有婚約”

皮邏閣沒等楊雲楓說完,立刻笑道:“這也無妨,本王之女,能與大唐天子之女共侍一夫,這也是我六昭之福啊,珞耶爀也不會介意的”

楊雲楓連忙道:“殿下,想必你不知道我大唐規矩,大唐駙馬是不允許在娶了公主之後,再娶其他女子的”

皮邏閣聞言哈哈笑道:“本王如何不知,不過本王早有打算,楊大人此時不是與公主尚未成親麼只要你此刻先娶了珞耶爀,就不算違規了”

楊雲楓聞言心中頓時一凜,汗顏不止,這餿主意也虧皮邏閣能想得出來,不過皮邏閣爲何要這麼做爲何要將自己的閨女下嫁給自己而且楊雲楓也清楚,皮邏閣應該不會隨意這麼做,定然有什麼企圖,據楊雲楓瞭解,這個珞耶爀對自己應該也沒有什麼好感纔是,曾經還一度要殺自己,而且珞耶爀在楊雲楓的印象中是那種刁蠻任性,自作主張絕對不亞於郭婞茹的女人,爲何這次會妥協

皮邏閣見楊雲楓沒有說話,這時問道:“楊大人,莫非是嫌棄本王的小女配不上大人你”

楊雲楓聞言連忙道:“不是,不是,楊某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殿下你似乎還是沒有了解大唐的鐵律,只要楊某與穎公主有了婚約,那條公主之後不能另娶的律條就已經生效了,並不是我與公主只要沒成婚,就還能另娶他人”說着瞥了一眼珞耶爀,道:“所以楊某隻怕要辜負殿下以及郡主的厚愛了”

皮邏閣這時沉吟了片刻,又看了看一旁坐着一直沒有說話的珞耶爀,隨即嘆道:“既然如此,只怕”

皮邏閣話音未落,就聽一直沒說話的珞耶爀這時道:“此事也好辦,只要父王給大唐皇帝陛下上一道奏章,許我與公主一同嫁與楊大人,我相信皇帝陛下應該會允許的”

皮邏閣聞言臉色一動,立刻道:“不錯,不錯,如此本王郡主與皇帝陛下的公主共侍一夫,對增進兩邦友誼有利,大唐皇帝陛下應該不會拒絕的”說着看向楊雲楓,笑道:“既然楊大人並非看不起本王小女,那麼此事就如此決定了”

楊雲楓暗罵道,我靠,珞耶爀嫁給老子就能增進兩邦友誼,這是什麼理論剛欲開口胡謅理由拒絕,卻見皮邏閣此時已經端起了酒杯,站起身來,對在場衆人高聲道:“諸位臣工,不日我蒙舍昭部,要與大唐結兩份姻親,真是可喜可賀”

衆官員聞言紛紛起身,連道恭賀之話,卻見隆崎赫這時走到皮邏閣身前,單膝跪地之後,抱拳拱手道:“父王,海爾也有喜事要奏”

皮邏閣本來端着酒杯要飲,聞言緩緩放下,笑道:“哦你也有喜事莫非穎公主”說着輕咳了幾聲,他本以爲是李穎答應了要下嫁來蒙舍昭給隆崎赫做王妃,但是一想不對,楊雲楓剛還說了他和李穎之間的婚事,怎麼可能會又答應隆崎赫呢想着連忙道:“究竟是何喜事”

隆崎赫這時立刻道:“郭子儀之女郭婞茹郭姑娘,已經答應孩兒,願意下嫁孩兒爲妻”

皮邏閣聞言面色一變,轉頭看向一旁的郭婞茹,喜道:“當真如此”見郭婞茹此時起身行禮,也並無反對之意,哈哈大笑道:“妙哉,妙哉,如此一來,我蒙舍昭與大唐豈不是三重親事”

在場衆官員連忙紛紛上前拱手道賀道:“恭喜大王,恭賀楊大人,恭喜王子殿下,恭賀兩位郡主”

楊雲楓這時只怕是想要拒絕,也找不到機會了,況且這麼多人面前,若是博了皮邏閣皇室的面子,只怕這廝會立刻翻臉,只好強忍下來,待單獨之時,在好好與皮邏閣以及珞耶爀說及此事

之後的酒宴,皮邏閣一直都是滿臉笑意,好不快活,再也不提其他事情,不斷地接受臣工的敬酒,過不多時就已經伶仃大醉了,被宮女扶着下去之後,隆崎赫與張建成陪着楊雲楓又喝了一陣子。

奧蘭鬱與郭婞茹席間不斷地看向楊雲楓,只有珞耶爀對楊雲楓視若無睹,半夜之時,酒席這才散去,張建成領着楊雲楓去了下榻的賓館休息,楊雲楓臨行之前,找了一個機會,拉着郭婞茹走到一邊,低聲問道:“你當真已經決定要嫁給隆崎赫了麼”

郭婞茹面無表情的道:“隆崎赫王子怎麼了有什麼不好麼至少他對我是真心一片”

楊雲楓連忙道:“怎麼可能是真心一片前不久他還想穎公主提親了,當時你不是也在場麼怎麼可能這麼快就又看上你了”

郭婞茹這時冷冷看了楊雲楓一眼,道:“按照你的意思,看上我的都有問題不成你不是也剛與楊夫人成親不久,這麼快就看上穎公主了麼莫非是因爲隆崎赫向公主提過親,所以你對他懷恨在心”

楊雲楓見郭婞茹已經蠻不講理,不可理喻了,只好嘆道:“此事我不與你說,過幾日你與我回去,讓你父親好好與你說”

郭婞茹這時冷笑道:“有什麼好說的你不是也一直希望我嫁給蜀王麼隆崎赫王子雖然不如蜀王殿下,但是起碼也是個王子,況且比起大唐,我更喜歡六昭這個地方”

楊雲楓這時看着郭婞茹,低聲道:“莫非你還在生我的氣”

郭婞茹淡淡一笑道:“生楊叔叔你什麼氣楊叔叔你有讓我生氣的地方麼”

楊雲楓看着郭婞茹良久,心中暗道,罷了罷了,你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老子也懶得管了,隨即拱手告辭,徑自去休息了,郭婞茹站在原地怔怔地看着楊雲楓的背影,不時眼光一紅,淚水不自覺的掉了下來,而不遠另外一個身影也正看着郭婞茹,正式皮邏閣之子,蒙舍昭王子隆崎赫,只見他看着郭婞茹站在原地掉眼淚,他只是緊緊地捏着拳頭,一直道郭婞茹離開原地之後,這才轉身,正好看到珞耶爀正看着自己,淡淡地道:“大哥,你如果真心喜歡郭婞茹,就別在讓楊雲楓與她見面了”

隆崎赫看着珞耶爀,這時冷哼一聲道:“本王的事,你少管,還是管好你的楊雲楓吧”說着悶哼一聲,甩手而去。

第二卷【洛陽賦】 【第2?06章】雲楓書齋第七卷【遼東行】 【第7?35章】過渡時期第四卷【蜀道難】 【第4?07章】俠女鞭法第六卷【廢立興】 【第6?27章】公孫出手第七卷【遼東行】 【第7?30章】騎兵構想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三卷【長安曲】 【第3?03章】皇帝召見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七卷【遼東行】 【第7?22章】帥臺掌印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預料之外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三卷【長安曲】 【第3?07章】崔府療傷第二卷【洛陽賦】 【第2?22章】雲楓週刊第七卷【遼東行】 【第9?10章】皇城詭辯第七卷【遼東行】 【第7?38章】武惠皇妃第六卷【廢立興】 【第6?26章】蒙面女子第五卷【南詔撫】 【第5?14章】鴻鳳一閣第二卷【洛陽賦】 【第2?16章】聚散有時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五卷【南詔撫】 【第5?22章】半道遇劫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三卷【長安曲】 【第3?10章】太真道姑第六卷【廢立興】 【第6?09章】重返長安第二卷【洛陽賦】 【第2?45章】豐王秘密第三卷【長安曲】 【第3?25章】張伯高策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三卷【長安曲】 【第3?21章】玄宗私訪第四卷【蜀道難】 【第4?02章】囚中名將第七卷【遼東行】 【第8?21章】就地正法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7?30章】騎兵構想第七卷【遼東行】 【第8?04章】另有圖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21章】連環陷害第六卷【廢立興】 【第6?38章】忠王不忠第七卷【遼東行】 【第9?07章】拜見岳父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一卷【蒲州起】 【第1?09章】欽差大人第六卷【廢立興】 【第6?12章】宮宴羣臣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七卷【遼東行】 【第8?10章】深謀遠慮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二卷【洛陽賦】 【第2?16章】聚散有時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七卷【遼東行】 【第7?27章】坐鎮待援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五卷【南詔撫】 【第5?29章】張九齡甕第四卷【蜀道難】 【第4?06章】面臨刺客第二卷【洛陽賦】 【第2?06章】雲楓書齋第二卷【洛陽賦】 【第2?28章】酒席之亂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六卷【廢立興】 【第6?22章】一封休書第四卷【蜀道難】 【第4?22章】平息禍亂第二卷【洛陽賦】 【第2?10章】公孫大娘第三卷【長安曲】 【第3?10章】太真道姑第四卷【蜀道難】 【第4?36章】節度使府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五卷【南詔撫】 【第5?29章】張九齡甕第三卷【長安曲】 【第3?02章】長安形勢第三卷【長安曲】 【第3?24章】含元殿試第三卷【長安曲】 【第3?29章】長安一曲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14章】元宵佳節第四卷【蜀道難】 【第4?03章】結拜兄弟第二卷【洛陽賦】 【第2?35章】入仕之路第六卷【廢立興】 【第6?05章】大補藥丸第一卷【蒲州起】 【第1?09章】欽差大人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三卷【長安曲】 【第3?06章】楊家大姐第六卷【廢立興】 【第6?12章】宮宴羣臣第六卷【廢立興】 【第6?24章】兩女之爭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七卷【遼東行】 【第7?09章】前世今生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五卷【南詔撫】 【第5?20章】心機深淺第六卷【廢立興】 【第6?28章】病之希望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女人的心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奇貨可居第三卷【長安曲】 【第3?30章】臨行前夕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二卷【洛陽賦】 【第2?40章】生死關頭第七卷【遼東行】 【第8?55章】鴻門之宴第七卷【遼東行】 【第8?32章】一箭雙鵰第七卷【遼東行】 【第7?07章】收買人心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三卷【長安曲】 【第3?10章】太真道姑第七卷【遼東行】 【第9?18章】皇家刺客第二卷【洛陽賦】 【第2?25章】再入宗府第二卷【洛陽賦】 【第2?03章】名動洛陽第七卷【遼東行】 【第7?21章】魚水之歡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三卷【長安曲】 【第3?16章】劍拔弩張第五卷【南詔撫】 【第5?23章】神秘女子第六卷【廢立興】 【第6?05章】大補藥丸第七卷【遼東行】 【第7?38章】武惠皇妃
第二卷【洛陽賦】 【第2?06章】雲楓書齋第七卷【遼東行】 【第7?35章】過渡時期第四卷【蜀道難】 【第4?07章】俠女鞭法第六卷【廢立興】 【第6?27章】公孫出手第七卷【遼東行】 【第7?30章】騎兵構想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三卷【長安曲】 【第3?03章】皇帝召見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七卷【遼東行】 【第7?22章】帥臺掌印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預料之外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三卷【長安曲】 【第3?07章】崔府療傷第二卷【洛陽賦】 【第2?22章】雲楓週刊第七卷【遼東行】 【第9?10章】皇城詭辯第七卷【遼東行】 【第7?38章】武惠皇妃第六卷【廢立興】 【第6?26章】蒙面女子第五卷【南詔撫】 【第5?14章】鴻鳳一閣第二卷【洛陽賦】 【第2?16章】聚散有時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五卷【南詔撫】 【第5?22章】半道遇劫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三卷【長安曲】 【第3?10章】太真道姑第六卷【廢立興】 【第6?09章】重返長安第二卷【洛陽賦】 【第2?45章】豐王秘密第三卷【長安曲】 【第3?25章】張伯高策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三卷【長安曲】 【第3?21章】玄宗私訪第四卷【蜀道難】 【第4?02章】囚中名將第七卷【遼東行】 【第8?21章】就地正法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7?30章】騎兵構想第七卷【遼東行】 【第8?04章】另有圖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21章】連環陷害第六卷【廢立興】 【第6?38章】忠王不忠第七卷【遼東行】 【第9?07章】拜見岳父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一卷【蒲州起】 【第1?09章】欽差大人第六卷【廢立興】 【第6?12章】宮宴羣臣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七卷【遼東行】 【第8?10章】深謀遠慮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二卷【洛陽賦】 【第2?16章】聚散有時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七卷【遼東行】 【第7?27章】坐鎮待援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五卷【南詔撫】 【第5?29章】張九齡甕第四卷【蜀道難】 【第4?06章】面臨刺客第二卷【洛陽賦】 【第2?06章】雲楓書齋第二卷【洛陽賦】 【第2?28章】酒席之亂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六卷【廢立興】 【第6?22章】一封休書第四卷【蜀道難】 【第4?22章】平息禍亂第二卷【洛陽賦】 【第2?10章】公孫大娘第三卷【長安曲】 【第3?10章】太真道姑第四卷【蜀道難】 【第4?36章】節度使府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五卷【南詔撫】 【第5?29章】張九齡甕第三卷【長安曲】 【第3?02章】長安形勢第三卷【長安曲】 【第3?24章】含元殿試第三卷【長安曲】 【第3?29章】長安一曲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14章】元宵佳節第四卷【蜀道難】 【第4?03章】結拜兄弟第二卷【洛陽賦】 【第2?35章】入仕之路第六卷【廢立興】 【第6?05章】大補藥丸第一卷【蒲州起】 【第1?09章】欽差大人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三卷【長安曲】 【第3?06章】楊家大姐第六卷【廢立興】 【第6?12章】宮宴羣臣第六卷【廢立興】 【第6?24章】兩女之爭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七卷【遼東行】 【第7?09章】前世今生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五卷【南詔撫】 【第5?20章】心機深淺第六卷【廢立興】 【第6?28章】病之希望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女人的心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奇貨可居第三卷【長安曲】 【第3?30章】臨行前夕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二卷【洛陽賦】 【第2?40章】生死關頭第七卷【遼東行】 【第8?55章】鴻門之宴第七卷【遼東行】 【第8?32章】一箭雙鵰第七卷【遼東行】 【第7?07章】收買人心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三卷【長安曲】 【第3?10章】太真道姑第七卷【遼東行】 【第9?18章】皇家刺客第二卷【洛陽賦】 【第2?25章】再入宗府第二卷【洛陽賦】 【第2?03章】名動洛陽第七卷【遼東行】 【第7?21章】魚水之歡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三卷【長安曲】 【第3?16章】劍拔弩張第五卷【南詔撫】 【第5?23章】神秘女子第六卷【廢立興】 【第6?05章】大補藥丸第七卷【遼東行】 【第7?38章】武惠皇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