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遼東行】 【第7?22章】帥臺掌印

楊雲楓此時只覺得渾身乏力,身上每一個毛孔都在出汗,每一根毛髮都好像是用力過度一般,癱躺在牀上,微微閉着雙眼,彷彿世間萬物都在這一刻停滯的一般,靜的是那般的可怕,連自己的喘息聲都感覺是電閃雷鳴一般,這是一種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感覺,開始自己還覺得自己這個樣子很可怕,但是這一刻,他突然覺得這一切來的都太美妙了,雖然經過長期的瀉力,自己只怕已經連睜眼的力氣都使不出了,但是他自己的身體告訴他,他體內的精力正在奇蹟般的恢復。'

也就是在這時,楊雲楓可以百分百的肯定,自己沒有中邪,也沒有誤吃了,更不可能是體內楊釗的靈魂在覺醒,因爲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切身體驗的,是自己切身感受到的,是那般的真是,他可以肯定只怕是江無浪給自己吃的大補丸開始起作用了,之前之所以沒有這樣,可能是藥性還沒有完全消化,這是目前唯一的解釋,也只能這樣解釋,才符合常理。

不過片刻的功夫,楊雲楓已經感覺身上的疲乏之感消失殆盡了,這一刻又開始精力旺盛了,然後經過幾次泄力後,再次旺盛的經歷病沒有衝昏頭腦,雖然他不懂武學的原理,但是此刻也感覺到在自己的體內有一股暖流在上下左右的遊走,雖然還不能完全掌握,但是面前已經可以支配了,那麼自己此後可能也不會再被這種蠻力支配了,而是支配它。

楊雲楓這時緩緩睜開眼睛,看了一眼躺在自己兩側的兩個女子,楊玉瓊滿臉寫着都是滿足,她與楊雲楓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雖然以前的楊雲楓此番功夫也相當了得,但是今天,她才真正的知道什麼叫做欲仙欲死,此時好像自己的靈魂早已經飄到了九霄雲外,再也回來了,一雙美目無神地看着牀頂,胸口依然還在不斷地起伏,腦海中依然還是剛纔零星的片段。

而另一側躺着的郭婞茹這時也是兩眼無神,她腦子裡卻不像楊玉瓊一樣依然還在想着男女之歡,她在心中不斷地在問自己一個問題,難道自己此後就是他楊雲楓的女人了原來男歡女愛之事確實如此的折騰,不斷地重複做着同樣一件事,就和練武一樣,同樣的動作不斷地重複,直到自己筋疲力盡爲止,雖然此時身子半絲力氣都沒有了,但是卻依然覺得這事比練武有趣的緊。

楊雲楓這時伸手將郭婞茹與楊玉瓊都摟入懷中,各自親了一口,隨即轉頭看向郭婞茹,柔聲道:“婞茹,還痛麼”

郭婞茹聞言臉上一紅,想要搖頭告訴楊雲楓,幾次之後已經有了疼痛,但是卻是半分力氣也使不出,臉上更是豔紅不已,楊雲楓見狀心中一動,立刻又吻住了郭婞茹,然而此時的郭婞茹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反應了,口中連支吾之聲都發不出了。

楊雲楓見狀緩緩鬆口,這纔想到自己剛纔猶如發瘋一般,與兩個女子一起都已經過了兩位數了,自己是吃了大補丸,精力好像用不完一樣,但是這兩個女子都是凡胎肉體,如何吃得消自己這般折騰想着又轉頭親了楊玉瓊一眼,立刻坐起身來跳下牀,穿好衣服後,用被子蓋好兩個女子的身體後,這才走到窗前,將窗戶打開,頓時一陣北風呼呼吹進,楊雲楓頓感愜意無限,心中的也就慢慢的平息了。

楊雲楓冷靜之後,轉頭看了一眼牀上的兩個女子,見二人只怕不好好睡一覺補充體力的話,估計是起不了牀了,立刻對二人道:“你們好好休息,我出去辦點事”說着出了房門,將房門關好。

楊雲楓此時心中想起了吳立國下午要將軍權交給他兒子吳澄江,只怕已經有了眉目了,想着立刻回了慶東樓,這時慶東樓裡的李穎正焦急萬分,不住地問一旁的謝阿蠻道:“你說郭姑娘這到底是去哪了”

謝阿蠻搖了搖頭,道:“我一直都在陪我家小姐,真的沒看到,也許郭姑娘是出去有事了吧說不定一會就回來了,公主也不比如此擔心”

李穎坐到桌前,嘆道:“這郭姑娘在遼城能有什麼事若是讓她遇到羊志等人,只怕”

李穎是見識過羊志的好色的,心中還真是擔心郭婞茹,生怕郭婞茹被羊志等人抓去,這時見楊雲楓回來,紅光滿面的,笑臉迎人的模樣,心中微微一動。

楊雲楓立刻走到李穎身邊,道:“你們不用擔心,郭姑娘現在很安全,不多日就會回來”也不顧李穎的滿心詫異,這時看了一眼謝阿蠻,卻沒看到楊玉環與楊玉瑛,奇道:“二姐與玉環呢”

謝阿蠻立刻道:“小姐與二小姐都在房裡,吳老闆也與他們一起呢”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奇道:“吳老闆也和她們在一起”說着詫異地看向楊玉環的房間。

謝阿蠻點了點頭道:“吳老闆聽了我家小姐的名號後,就高興的過去了”說着也是滿眼的好奇。

楊雲楓這時心中一笑,雖然吳曼麗可能對這個時代的歷史不太清楚,不過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楊貴妃,吳曼麗定然知道,肯定是知道楊玉環的身份後好奇,這纔過去的,想到這裡,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這時又轉頭看了一眼公孫綰等人的房門都是緊閉着的,心中微微一動,剛想去楊玉環的房間瞧瞧吳曼麗在與楊玉環說些什麼,卻聽身後傳來了陳希烈的聲音道:“公主、楊大人,吳大人有請”

楊雲楓知道定然是爲了叫兵權之事,但是李穎卻不知道,詫異地看了楊雲楓與陳希烈一眼後,詫異地道:“吳大人找我們有什麼事麼”

陳希烈連忙道:“回公主殿下的話,今日吳大人要將點吳澄江爲副帥”

李穎聽陳希烈這麼一說,詫異地“哦”了一聲,再看楊雲楓時,見楊雲楓一點也不詫異,也猜到定然楊雲楓已經知道了此事,而且似乎也與吳立國父子達成了某種協議。

楊雲楓立刻對李穎道:“穎兒,我們邊走,我邊向你解釋吧”說着與陳希烈一起出了慶東樓,李穎也跟在其後,此時的慶東樓門前有一輛看上去格外隆重的馬車,後面還有一隻官兵,都是握着長戟,戎裝待發之狀。

陳希烈這時伸手對楊雲楓與李穎道:“公主,楊大人,請上馬車”

楊雲楓見狀詫異道:“去吳府不比如此隆重吧”

陳希烈聞言一愕,看了一眼楊雲楓,心中奇道,這楊雲楓這麼大的官是怎麼坐上去的連這點道理不懂想着還是給楊雲楓解釋道:“兵權乃是大事,必須慎重其事,所以我們不是去吳府,而是去城外軍營的封帥臺”

楊雲楓立刻恍然,這韓信當年沒有寸功,劉邦爲了給韓信建立軍威,所以特地讓蕭何督造了封帥臺,以來表示劉邦對韓信的器重,而來也可以讓威懾將士們,如今的吳澄江就與當年的韓信一樣,在將士們的心中是寸功未建,只有莊重其事,才能讓吳澄江在將士們有點威信,由此也可見吳立國的良苦用心,不過這吳澄江與韓信比起來的話

楊雲楓嘿嘿一聲冷笑,扶着李穎上了馬車。陳希烈這時單身上馬,揮手對衆官兵道:“出馬封帥臺”

一行人馬浩浩蕩蕩地出了遼城,風雪越來越大,城外的路道雖然好像被人掃出了一條道路,但是依然難走,走了大半個時辰之後,才見前方的荒地之上出現了連營的影子,不時人馬到了連營前,陳希烈立刻率先衝進了連營,楊雲楓的馬車緩緩駛入之時,聽到了馬車外的將士操練之聲,這才知道到了軍營,不時馬車已經停下,楊雲楓扶着李穎下了馬車,這時才見這城外的軍營連綿數十里之地,到處都是操練的士兵,各個威武十足。

楊雲楓本來心中有種潛意識,這東北軍一直幹不過契丹人,是不是因爲東北軍整體實力的不行但是此刻一見這些將士們,頓時打消了這個念頭,看這些將士操練的架勢,好像比郭子儀的士兵還要賣力,但是爲何就是打不過契丹人呢既然原因不在士兵的話,那麼就是戰法的問題,是爲將、爲帥的問題了

楊雲楓正想着,卻聽不遠處傳來了吳立國的笑容,道:“楊大人,公主,下官有失遠迎的”

楊雲楓與李穎聞言看去,只見吳立國此時穿着一身鎧甲,要握腰刀,威武十足,完全與在遼城看到的病歪歪的吳立國,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而吳立國身後跟着的一個小將,也是一身鎧甲,容光煥發,楊雲楓定睛一看纔看清原來是吳立國之子吳澄江。

不時兩人已經到了楊雲楓與李穎身前,吳立國與吳澄江父子二人立刻向楊雲楓與李穎拱手,楊雲楓這時連忙看着吳澄江,笑道:“還真是沒想到吳大人穿上鎧甲,也是威武十足嘛”

吳澄江尷尬的笑了小,見李穎也正看向自己,連忙避開李穎的眼神,站到吳立國的另外一側,卻見吳立國這時站到一變,揮手示意楊雲楓與李穎道:“大人,公主,請到封帥臺小坐,我遼東將士,願意接受大人與公主的檢閱”

楊雲楓與李穎隨着吳立國與吳澄江一直向內營走去,兩旁的將士依然還在操練着,不是前方一座人工搭建的樓臺出現在眼前,雖然說不上宏偉,但也算是氣派,都是用磨砌好的石塊堆砌成的,四面是上臺的臺階,頂端是一個平臺,平臺上還有一座兩丈餘高的石碑,上面刻着“封帥臺”三個大字。

吳立國一路領着楊雲楓與李穎一路上了封帥臺,吳澄江站在吳立國的一側,吳立國這時衝着臺下大聲道:“諸位將士集合”話音剛落,前一刻還在軍營操練的將士們,立刻整齊地跑向封帥臺下,整齊地排列在封帥臺的四周。

楊雲楓站在臺上,看着四周的將士,心情有點澎湃了,如此將士若不能收回遼東失地,那真是天地不容了,再看即便是吳澄江此時也是滿臉,顯然是熱血彭白之樣。

吳立國這時道:“諸位將士,你們都知道了,皇上也開始關注我們遼東將士了,所以特地派來了楊大人與小兒吳澄江,作爲遼東的巡察使,目的除了要監督各位對契丹人的戰事之外,也是對你們的一種肯定今日本官與楊大人商議過對契丹人的最新作戰方案,本官對楊大人的方案几位讚賞,從此也可以看出朝廷對契丹人的新動向,但是本官年紀已經老邁了,跟不上新人新作風了,所以本官今日決定遣小兒爲我遼東軍的副帥,與楊大人一起去實施皇上對遼東的新構想,本官希望諸位將士,能向對本官一樣,來盡心輔佐小兒與楊大人”

楊雲楓聽吳立國如此一說,臺下的將士紛紛響應,暗道這遼東軍對吳立國的話還是言聽計從的,好在自己沒有強奪吳立國的兵權,不然即使得到了兵權,只怕也是上令難以下達,如今吳澄江爲副帥,吳澄江又是吳立國的兒子,那些將士自然也會對吳澄江言聽計從,自己只要能掌握住吳澄江,也就掌握住了遼東軍了。

這時又聽吳立國對衆人道:“小兒吳澄江爲副帥之後,本官雖名義上還是主帥,但是一切軍務都交由小兒與楊大人管理,日後對契丹人作戰之時,諸位將軍若是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直接向小兒或者楊大人稟告,也就無需再來找我吳某人了”

楊雲楓見這臺下數十位將軍,竟然沒有一個反對的,感覺有點違背常理,自己經常看的電視劇上,這些將士不是都是論資排輩的麼吳澄江如此一個黃口小兒,無半寸功勞,上來就是副帥,是不是該有人出來鬧事纔是即便沒有鬧事者,起碼也該冷嘲熱諷兩句是,但是楊雲楓都沒有看到,臺下一片肅靜地聽着吳立國講話。

吳立國這時衝着一旁一個小將招了招手,那小將立刻捧着放着物事的托盤上臺來,走到吳立國的身旁,吳立國立刻掀開蓋在托盤上面的布,只見託旁上放着一把軍刀與一顆大印,吳立國立刻拿起軍刀,高高舉起轉頭對吳澄江道:“吳福帥接刀”

吳澄江聞言立刻單膝跪地,低下頭高舉雙手,接過吳立國手中的軍刀,隨即看了一眼,“哐”地一聲拔了出來,隨即站起身來,高舉軍刀對着臺下的將士門高聲道:“從此以爲我等將士上下一心,報效朝廷”

臺下的將士立刻紛紛拔出軍刀,高呼道:“副帥威武,副帥威武”

楊雲楓看在眼裡,心中還真有點羨慕,可恨自己沒有這樣的老子,而且自己也不是上陣殺敵的料,看來也只有羨慕的份了。

吳立國這時轉過身來,對一旁站着的楊雲楓道:“楊大人請過來”

楊雲楓聞言一愕,詫異地看着吳立國,暗道,還有自己什麼事不想卻見吳立國這時捧起了大印,對楊雲楓道:“本官思索再三,這私自授受副帥之職,雖是權宜之計,但畢竟也是大忌,這副帥之印由楊大人這個督戰使執掌就再好不過了”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詫異地看着吳立國手中的大印,問吳立國道:“吳大人是要楊某執掌帥印”

吳立國立刻低聲道:“其實這也是小兒是意思”說着又大聲道:“皇上派遣楊大人來遼東本就是爲了對契丹人的戰事,若是將大軍全權交由小兒執掌,在皇上眼裡,豈不是成了我吳家的私家軍了吳某糊塗,初時沒有想到這點,後有陳大人好心提點,這才改變了初中,這帥印只有楊大人您執掌最爲合適”說着又立刻托起帥印,對楊雲楓道:“楊大人請接印”

楊雲楓還真沒有料到今日來封帥臺會是這麼個結果,這時轉頭看了陳希烈一眼,只見陳希烈此刻正撫須微笑看着自己,顯然這事的確是如吳立國所言,是他在吳立國面前提議的。

楊雲楓心中暗道,不過軍權來的如此順利,總讓自己有點不放心,是不是這吳立國背後還有什麼陰謀啊隨即立刻想通了,是了,是了,這遼東戰事非同小可,他兒子畢竟是初掌軍權,即便是有人輔佐,也難免出錯,若是對契丹戰敗的話,豈不是所有罪責都是吳澄江的了那麼封帥之舉,豈不是吳立國親自送自己兒子上了斷頭臺只有將這名頭交給自己,他兒子才能免於職責不是

楊雲楓想到這裡,心中冷冷一笑,還是伸手接過了吳立國手中大印,走到吳澄江的一側,看了一眼臺下的將士,這時高高舉起大印,卻什麼都沒有說,一臉的肅穆之色,臺下的將士早就聽聞了這次來督戰的是個年輕的官員,但是也沒曾想是哥二十左右的毛頭小子,加上爲副帥的吳澄江也是後生,心中都唏噓不已,不過這楊雲楓的名號他們都是聽說過的,西南的戰事何曾轟動衆人皆暗暗懷疑道:“這個小子當真是破南詔,挫吐蕃的楊雲楓”

第五卷【南詔撫】 【第5?12章】羊苴咩城第六卷【廢立興】 【第6?41章】喪心病狂第四卷【蜀道難】 【第4?22章】平息禍亂第五卷【南詔撫】 【第5?26章】奴隸起義第七卷【遼東行】 【第7?12章】吳府顯威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二卷【洛陽賦】 【第2?29章】洞房花燭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六卷【廢立興】 【第6?07章】強行拜師第七卷【遼東行】 【第8?55章】鴻門之宴第二卷【洛陽賦】 【第2?41章】林中遇險第七卷【遼東行】 【第9?23章】歸隱山林第七卷【遼東行】 【第8?31章】丹東兵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久旱逢甘第七卷【遼東行】 【第7?23章】薊州遇襲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七卷【遼東行】 【第8?11章】浪漫雪夜第二卷【洛陽賦】 【第2?34章】乘機要挾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一卷【蒲州起】 【第1?14章】謀以利害第七卷【遼東行】 【第8?25章】煙花烽火第七卷【遼東行】 【第8?52章】再往丹東第四卷【蜀道難】 【第4?35章】出謀和親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三卷【長安曲】 【第3?19章】玄宗之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7?44章】疑雲重重第六卷【廢立興】 【第6?03章】江氏之毒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13章】招爲駙馬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第七卷【遼東行】 【第8?04章】另有圖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25章】再入宗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9?02章】宮廷詭宴第六卷【廢立興】 【第6?41章】喪心病狂第四卷【蜀道難】 【第4?13章】飄香樓宴第六卷【廢立興】 【第6?05章】大補藥丸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一卷【蒲州起】 【第1?15章】前往東都第七卷【遼東行】 【第8?31章】丹東兵變第四卷【蜀道難】 【第4?20章】樹林受阻第七卷【遼東行】 【第8?35章】叛軍會談第五卷【南詔撫】 【第5?13章】三喜之名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七卷【遼東行】 【第8?35章】叛軍會談第七卷【遼東行】 【第7?21章】魚水之歡第七卷【遼東行】 【第8?14章】火拼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8?31章】丹東兵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20章】栽贓嫁禍第四卷【蜀道難】 【第4?34章】益州一夜第七卷【遼東行】 【第9?21章】險中逃困第四卷【蜀道難】 【第4?02章】囚中名將第六卷【廢立興】 【第6?24章】兩女之爭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七卷【遼東行】 【第7?28章】天下無匹第七卷【遼東行】 【第9?15章】再遇衛墨第七卷【遼東行】 【第8?11章】浪漫雪夜第二卷【洛陽賦】 【第2?34章】乘機要挾第五卷【南詔撫】 【第5?23章】神秘女子第四卷【蜀道難】 【第4?14章】酒樓相交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便宜老爹第七卷【遼東行】 【第7?44章】疑雲重重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六卷【廢立興】 【第6?35章】皇城暗涌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發泄之舉第七卷【遼東行】 【第8?50章】美人之計第六卷【廢立興】 【第6?03章】江氏之毒第七卷【遼東行】 【第8?25章】煙花烽火第七卷【遼東行】 【第7?17章】爲子鋪路第七卷【遼東行】 【第7?02章】趕赴薊州第六卷【廢立興】 【第6?10章】接風洗塵第七卷【遼東行】 【第8?49章】爲伊憔悴第七卷【遼東行】 【第9?05章】苦茶苦心第一卷【蒲州起】 【第1?02章】鮮于仲通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六卷【廢立興】 【第6?07章】強行拜師第二卷【洛陽賦】 【第2?04章】拒贅宗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極力備戰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七卷【遼東行】 【第7?32章】借酒亂心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雙方叫價第七卷【遼東行】 【第9?02章】宮廷詭宴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七卷【遼東行】 【第7?03章】遼東後院第六卷【廢立興】 【第6?07章】強行拜師第七卷【遼東行】 【第9?15章】再遇衛墨第六卷【廢立興】 【第6?27章】公孫出手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發泄之舉第三卷【長安曲】 【第3?01章】盛世長安第三卷【長安曲】 【第3?25章】張伯高策第三卷【長安曲】 【第3?28章】紫宸宮宴第四卷【蜀道難】 【第4?33章】六昭使者第七卷【遼東行】 【第8?28章】愛火重燃第三卷【長安曲】 【第3?05章】萬盛樓上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二卷【洛陽賦】 【第2?07章】劍中翹楚
第五卷【南詔撫】 【第5?12章】羊苴咩城第六卷【廢立興】 【第6?41章】喪心病狂第四卷【蜀道難】 【第4?22章】平息禍亂第五卷【南詔撫】 【第5?26章】奴隸起義第七卷【遼東行】 【第7?12章】吳府顯威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二卷【洛陽賦】 【第2?29章】洞房花燭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六卷【廢立興】 【第6?07章】強行拜師第七卷【遼東行】 【第8?55章】鴻門之宴第二卷【洛陽賦】 【第2?41章】林中遇險第七卷【遼東行】 【第9?23章】歸隱山林第七卷【遼東行】 【第8?31章】丹東兵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久旱逢甘第七卷【遼東行】 【第7?23章】薊州遇襲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七卷【遼東行】 【第8?11章】浪漫雪夜第二卷【洛陽賦】 【第2?34章】乘機要挾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一卷【蒲州起】 【第1?14章】謀以利害第七卷【遼東行】 【第8?25章】煙花烽火第七卷【遼東行】 【第8?52章】再往丹東第四卷【蜀道難】 【第4?35章】出謀和親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三卷【長安曲】 【第3?19章】玄宗之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7?44章】疑雲重重第六卷【廢立興】 【第6?03章】江氏之毒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13章】招爲駙馬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第七卷【遼東行】 【第8?04章】另有圖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25章】再入宗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9?02章】宮廷詭宴第六卷【廢立興】 【第6?41章】喪心病狂第四卷【蜀道難】 【第4?13章】飄香樓宴第六卷【廢立興】 【第6?05章】大補藥丸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一卷【蒲州起】 【第1?15章】前往東都第七卷【遼東行】 【第8?31章】丹東兵變第四卷【蜀道難】 【第4?20章】樹林受阻第七卷【遼東行】 【第8?35章】叛軍會談第五卷【南詔撫】 【第5?13章】三喜之名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七卷【遼東行】 【第8?35章】叛軍會談第七卷【遼東行】 【第7?21章】魚水之歡第七卷【遼東行】 【第8?14章】火拼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8?31章】丹東兵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20章】栽贓嫁禍第四卷【蜀道難】 【第4?34章】益州一夜第七卷【遼東行】 【第9?21章】險中逃困第四卷【蜀道難】 【第4?02章】囚中名將第六卷【廢立興】 【第6?24章】兩女之爭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七卷【遼東行】 【第7?28章】天下無匹第七卷【遼東行】 【第9?15章】再遇衛墨第七卷【遼東行】 【第8?11章】浪漫雪夜第二卷【洛陽賦】 【第2?34章】乘機要挾第五卷【南詔撫】 【第5?23章】神秘女子第四卷【蜀道難】 【第4?14章】酒樓相交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便宜老爹第七卷【遼東行】 【第7?44章】疑雲重重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六卷【廢立興】 【第6?35章】皇城暗涌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發泄之舉第七卷【遼東行】 【第8?50章】美人之計第六卷【廢立興】 【第6?03章】江氏之毒第七卷【遼東行】 【第8?25章】煙花烽火第七卷【遼東行】 【第7?17章】爲子鋪路第七卷【遼東行】 【第7?02章】趕赴薊州第六卷【廢立興】 【第6?10章】接風洗塵第七卷【遼東行】 【第8?49章】爲伊憔悴第七卷【遼東行】 【第9?05章】苦茶苦心第一卷【蒲州起】 【第1?02章】鮮于仲通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六卷【廢立興】 【第6?07章】強行拜師第二卷【洛陽賦】 【第2?04章】拒贅宗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極力備戰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七卷【遼東行】 【第7?32章】借酒亂心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雙方叫價第七卷【遼東行】 【第9?02章】宮廷詭宴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七卷【遼東行】 【第7?03章】遼東後院第六卷【廢立興】 【第6?07章】強行拜師第七卷【遼東行】 【第9?15章】再遇衛墨第六卷【廢立興】 【第6?27章】公孫出手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發泄之舉第三卷【長安曲】 【第3?01章】盛世長安第三卷【長安曲】 【第3?25章】張伯高策第三卷【長安曲】 【第3?28章】紫宸宮宴第四卷【蜀道難】 【第4?33章】六昭使者第七卷【遼東行】 【第8?28章】愛火重燃第三卷【長安曲】 【第3?05章】萬盛樓上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二卷【洛陽賦】 【第2?07章】劍中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