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遼東行】 【第9?20章】再回益州

李白聽楊雲楓這麼一說,連忙上前拍了拍楊雲楓的肩膀,瀟灑一笑,什麼也沒有說,這時候張旭已經讓人準備好了酒菜,端到了後院的涼亭中,拉着楊雲楓與李白進了涼亭後,這纔給二人斟滿了酒水,連忙端起酒杯,敬楊雲楓與李白道:“二位仁兄,今日我三人重遇,張某異常開心,其他也不說了,滿飲此杯”

李白與楊雲楓聞言立刻端起酒杯,與張旭同飲了一杯後,三人紛紛落座,李白這纔對楊雲楓道:“雲楓老弟,聽聞你在遼東又爲大唐建功了”

楊雲楓連連擺手道:“往日功過已是過往雲煙,如今小弟已經辭官歸隱,從此笑傲江湖之上,逍遙山林之中,神仙美眷相伴,豈不快哉往日的那種生活並非小弟所願”

李白聽楊雲楓如此說,倒是沒有格外的驚訝,端起酒杯小品了一口,嘴上露出笑意,而張旭倒是有幾分吃驚,詫異地看着楊雲楓道:“這麼說,之前的傳聞是真的了”

楊雲楓聞言詫異道:“什麼傳聞”想着立刻會意,自然是關於自己在長安近來的一些傳言了,想着苦笑一聲,連連搖頭。最好的全本小說網站

張旭這時對楊雲楓道:“張某聽聞雲楓兄與蜀王不和,如今雲楓兄剛來蜀中,而蜀王殿下也剛剛前往長安,卻不知道這兩者有無聯繫呢”

楊雲楓聽張旭說,李琦已經進京了,這着實有點出乎自己意料,倒不是李琦進京讓楊雲楓感到意外,畢竟在長安之時,楊雲楓從李隆基的話中已經感覺到李隆基是有意傳位給李琦的,真正讓楊雲楓感到意外的是,李琦居然如此之快的進京,由此可見只有兩種可能,一就是李琦在長安有人手,知道了李隆基的意圖,也知道進來李隆基的身子不適,這個時候陪在李隆基身邊,會更有機會,不然即便是李隆基傳位給自己,到時候京城裡自家的幾個弟兄稍微一搗鬼,自己遠在蜀中如何得知二來就是李隆基的身子的確是一日不如一日了,所以必須儘快讓李琦進京。

張旭見楊雲楓沒有說話,這時連忙端起酒杯,笑道:“既然雲楓兄已經退出朝堂,這種事也就與雲楓兄無關了”

李白這時立刻也舉起杯道:“不錯,不錯,某以爲今日只談風月,不談國事最佳”

楊雲楓聞言立刻哈哈一笑,端起酒杯道:“不錯,不錯,今日我等只談風月”

雖然如此說,楊雲楓與李白、張旭三人還是一邊喝酒,一邊說着各自三人近來一年的動向,李白還好,就是說了自己雲遊的一些地方,又作了那些詩篇,見過那些奇聞怪事之類的,但是張旭與楊雲楓畢竟都是官場中人,談及自己過去的一年,不免又談及了所謂的“國事”。

李白輕嘆一聲,看着楊雲楓與張旭,道:“二位仁兄一再犯忌啊,這是逼某去大被長眠啊”

楊雲楓與張旭聞言相視一笑,張旭連聲道:“太白兄勿怪,我與雲楓兄本都是官場中人,過去這一年,也確實沒有什麼奇聞異事,都是各自忙碌,倒不是我與雲楓兄故意犯忌啊”

楊雲楓連忙舉杯道:“不用解釋,犯忌就是犯忌,雲楓與伯高兄自罰三杯即是”

李白這時笑道:“這樣豈不是便宜你二人瞭如此佳釀劍南春,莫說三杯了,三十杯某也願意自罰”

三人又是一陣寒暄嬉鬧後,李白不禁嘆道:“昔日子美兄作詩醉八仙,在洛陽名動一時,我等虛名也是自此傳遍天下,某雲遊一年有餘,每每想到洛陽之時,真是心懷萬分感概,如今醉中八仙獨有我等三人在此相續,不止何年才能重聚洛陽鬧市之中啊”

楊雲楓與張旭聽李白這麼一說,嬉笑的臉上頓時也多了一絲感傷,楊雲楓一直以爲李白向來我行我素,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從來不拘小節,形骸放浪不羈,不想卻也是如此傷感。

三人念及以往,頻頻碰杯,一直喝到深夜,三人都醉倒在涼亭之中,趴在涼亭的石桌上就呼呼大睡了,若不是李穎出來看了一下,只怕三人就要在這涼亭中睡到天明瞭。

翌日,楊雲楓醒來之後,覺得腦袋依然昏沉沉的,李穎端着醒酒茶走進房間,喂楊雲楓喝下,讓楊雲楓繼續躺在牀上休息,楊雲楓這時問道:“伯高兄與太白兄如何了”

李穎這時道:“伯高先生已經去辦公了,太白先生大早出府至今未歸”

楊雲楓立刻笑道:“二位仁兄酒量都比爲夫好啊”

楊雲楓休息至中午,這才起牀,腦袋稍微舒服了一點,這時卻見張旭過來道:“雲楓兄,不好了,太白兄已經離開巴州了”

楊雲楓“啊”地一聲,驚訝道:“太白兄爲何不辭而別”

張旭這時從袖子中拿出一張紙,遞給楊雲楓道:“張某也不知其原因,太白兄只留了這張紙條”

楊雲楓接過紙條,只見上面寫着“某與二位仁兄短短一聚,心願已足,某去也,不必追尋,有緣自然再見”

楊雲楓看完嘆道:“太白兄向來如此,來去無蹤,也罷也罷”

張旭一聲長嘆之後,這才道:“太白兄去了,雲楓兄今日也要離去否”

楊雲楓聞言看着張旭,本來自己並沒有去想這個問題,但是在聽說李白走了之後,自己還真準備今日就離開巴州,繼續趕赴益州與宗露等女子會合的,但是聽張旭言語中有些傷感,立刻道:“楊某與伯高兄剛剛再見,如何捨得離去,想在巴州住上幾日,莫非伯高兄要下逐客令麼”

張旭聞言立刻哈哈大笑道:“求之不得啊”

之後幾日,楊雲楓便在巴州小住了下來,每日都是待張旭公務忙完後,就被其拉出去喝酒,倒也是這幾日,楊雲楓發現了幾個問題,巴州城開了幾家錢莊,超過十兩以上的數目,交易之中喜歡用銀票,而不再是銀兩了,還有就是巴州所有的酒鋪基本都在販賣劍南春與五糧液,由此可見,這鮮于仲通看來在這一年的發展不容小覷啊。

與張旭相聚幾日後,楊雲楓雖然還是有些不捨,但終究還是與張旭提出告辭,張旭也不好相留,只好親自送楊雲楓等人出城,楊雲楓臨行前,想到了剛來巴州的時候,行人說張旭可能要被調往益州的事,立刻問張旭是怎麼回事。

張旭聞言輕嘆一聲道:“此事說來就話長了,只怪張某沒有與唐顯那廝打好交道,他見張某在巴州任上作出了成績,所以自然過來拉攏張某了,也許是張某言語中得罪了那廝,所以他便一心想踢開張某,在巴州安插他自己的人脈”

楊雲楓聞言連忙對張旭道:“伯高兄,既然他想調你去益州,那你就叫巴州交給他就是了,況且昔日我聽伯高兄似乎也沒有入仕之意,不如與我一起隱居山林,你我左右爲鄰,沒有飲酒作樂,豈不快哉”

張旭聽楊雲楓這麼一說,立刻又是一聲輕嘆,道:“雲楓兄有所不知,如今這蜀中到處都是唐顯的人脈,他們名義上推行田地新政,卻暗地從中作梗,收受賄賂,只怕整個蜀中,也只有巴州一塊淨土了,但是張某隻怕也堅持不了多久了,倒不是張某不捨這官位,只是不捨巴州曾與張某共過患難的百姓啊”

楊雲楓聽張旭如此說,心中一嘆,在其位就要謀其政,自己也就不好再勸張旭了,與張旭寒暄了幾句後,立刻拱手告辭,張旭這時拉着楊雲楓道:“雲楓兄請留步”

楊雲楓聞言止步,轉頭看着張旭,奇道:“伯高兄還有何賜教”

張旭看着楊雲楓,沉吟了半晌之後,這才道:“不知道奧蘭鬱奧姑娘現在如何”

楊雲楓心中也是一動,暗道:“莫非張旭還在掛念奧蘭鬱不成”想着連忙對張旭道:“奧姑娘此刻應該已經到了益州,她挺好的,伯高兄是否有話要我捎給奧姑娘”

張旭連忙道:“的確有話想請雲楓兄捎給奧姑娘張某已經於三個月前成家了所以請奧姑娘不比再爲張某而耿耿於懷了”

楊雲楓聞言詫異地看着張旭道:“伯高兄已經成親了麼爲何這次在巴州沒有見到嫂夫人”

張旭連忙笑道:“哦,她上個月整個回了孃家”

楊雲楓看着張旭,見其模樣也不似說謊,心中也就鬆了一口氣,如此說來,張旭已經對奧蘭鬱不做念想了,此刻提到奧蘭鬱,也不過是想奧蘭鬱也別在對以前楊雲楓牽線做媒的事耿耿於懷罷了。

楊雲楓想到這裡,立刻對張旭道:“伯高兄也不比再對以前的事介懷了,其實我看奧姑娘早已經放下了”

張旭聞言立刻點頭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那麼張某不不遠送了,雲楓兄一路保重。”

楊雲楓一行人繼續上路直奔閬州先與奧蘭鬱會合,隨即再繼續趕赴益州而去,路上楊雲楓還找了一個機會告訴奧蘭鬱,張旭已經成親的消息,奧蘭鬱聽聞後,顯然是送了一口氣,立刻道:“如此就好恭喜他了”

楊雲楓看了一眼奧蘭鬱,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對奧蘭鬱道:“伯高兄希望奧姑娘不要再爲以前的事而躲着他了,希望大家以後還是朋友”

奧蘭鬱“嗯”了一聲,也沒有再說什麼,隨即藉機與衛墨走的很近,兩人時常小聲低語着什麼,楊雲楓偶爾見到,也不上前追問,知道定然是兩人互通情報,衛墨告訴奧蘭鬱自己在巴州都做過什麼而已。

一行人趕了兩日路,已經到了益州境內,看着遠處越來越清晰的益州城,楊雲楓感覺自己不但是離宗露、楊玉環她們更近了,更是離自己遠離塵囂,歸隱山野的心願也越來越近了。

楊雲楓正想着,卻聽遠處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不時一行百十人的隊伍已經到了身前,楊雲楓等人勒住繮繩,止步不前,看着那隊人馬到了面前,這才定睛一看,爲首之人自己認識,穿着一身華麗的官服,滿臉笑意地看着自己,隨即拱手道:“楊大人,好久不見了”此人正是唐顯。

楊雲楓印象中的唐顯很少會笑,今日見他這笑容,感覺很是彆扭,也不知道他是如何知道自己到了益州的,正猶豫間,卻聽唐顯這時立刻又道:“楊大人來益州,爲何不提早通知一聲,本官也好提前準備不是”

楊雲楓這時瞥了一眼唐顯身後的百十餘騎,都是穿着一身官衙的差役服飾,也都帶着兵刃,心中一動,隨即立刻看向唐顯,拱手道:“唐大人親自出城相迎,楊某如何過意的去”

唐顯聞言微微一笑,隨即拍了拍馬,調轉馬頭道:“本官其實也是奉命行事罷了,蜀王殿下前往京城之前,曾經吩咐本官,待楊大人你來益州之時,一定要好生款待楊大人你楊大人請吧,本官已經在益州爲你準備好酒宴,接風洗塵了”

楊雲楓聞言立刻道:“唐大人與蜀王殿下的好意,楊某心領了,如今楊某已經不再是官員了,而且一路風塵,楊某還是想先去見見楊某的家眷”

唐顯聞言立刻道:“既然你不再是大人了,也還是當朝駙馬爺嘛您說是不是本官來請駙馬爺,自然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了,駙馬爺的家眷如今也正在酒宴之上等着駙馬爺你呢”

楊雲楓聞言臉色頓時一變,立刻看向唐顯似笑非笑的臉,拳頭緊緊地捏了起來。

唐顯看在眼裡,微微一笑,連忙又道:“駙馬爺請吧,嫂夫人只怕是要等急了”

楚風流這時駕馬走到楊雲楓身側,低聲道:“公子,是否要楚某出手拿下此人”

楊雲楓沉吟了半晌之後,揮了揮手,示意楚風流不可輕舉妄動,畢竟還沒見到宗露等人,還不知道她們的處境如何,一切還是待進到她們的人再說,想着立刻策馬而出。

第七卷【遼東行】 【第9?05章】苦茶苦心第三卷【長安曲】 【第3?11章】夜道遇襲第四卷【蜀道難】 【第4?31章】拜訪楊宅第七卷【遼東行】 【第7?24章】薊州被困第六卷【廢立興】 【第6?41章】喪心病狂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二卷【洛陽賦】 【第2?26章】宗氏聯盟第二卷【洛陽賦】 【第2?13章】皇室宗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9?23章】歸隱山林第七卷【遼東行】 【第9?10章】皇城詭辯第三卷【長安曲】 【第3?11章】夜道遇襲第五卷【南詔撫】 【第5?21章】情愛糾結第五卷【南詔撫】 【第5?32章】三個條件第七卷【遼東行】 【第8?33章】厲兵秣馬第二卷【洛陽賦】 【第2?07章】劍中翹楚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爾虞我詐第三卷【長安曲】 【第3?07章】崔府療傷第二卷【洛陽賦】 【第2?10章】公孫大娘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15章】羣英薈萃第六卷【廢立興】 【第6?34章】下葬之日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二卷【洛陽賦】 【第2?31章】士子氣節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19章】酒館允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皇上失憶第四卷【蜀道難】 【第4?34章】益州一夜第六卷【廢立興】 【第6?10章】接風洗塵第五卷【南詔撫】 【第5?07章】益州喜訊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久旱逢甘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刺客行動第七卷【遼東行】 【第9?22章】安史之亂第三卷【長安曲】 【第3?22章】又見杜張第七卷【遼東行】 【第8?26章】準備作戰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六卷【廢立興】 【第6?05章】大補藥丸第六卷【廢立興】 【第6?22章】一封休書第四卷【蜀道難】 【第4?21章】梓州籌謀第三卷【長安曲】 【第3?04章】紫宸宮內第七卷【遼東行】 【第7?04章】前線來人第三卷【長安曲】 【第3?21章】玄宗私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7?25章】康阿犖山第七卷【遼東行】 【第7?44章】疑雲重重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二卷【洛陽賦】 【第2?29章】洞房花燭第四卷【蜀道難】 【第4?37章】八閩才女第一卷【蒲州起】 【第1?05章】囤積不售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三卷【長安曲】 【第3?16章】劍拔弩張第五卷【南詔撫】 【第5?05章】戰事預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發泄之舉第三卷【長安曲】 【第3?26章】爲伊憔悴第二卷【洛陽賦】 【第2?06章】雲楓書齋第七卷【遼東行】 【第7?06章】山海關外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二卷【洛陽賦】 【第2?38章】仕從豐王第二卷【洛陽賦】 【第2?11章】有人相求第七卷【遼東行】 【第8?23章】大年三十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12章】吳府顯威第二卷【洛陽賦】 【第2?11章】有人相求第七卷【遼東行】 【第7?46章】借酒澆愁第三卷【長安曲】 【第3?10章】太真道姑第七卷【遼東行】 【第7?08章】千年情緣第五卷【南詔撫】 【第5?20章】心機深淺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第四卷【蜀道難】 【第4?39章】皇上有旨第七卷【遼東行】 【第8?49章】爲伊憔悴第四卷【蜀道難】 【第4?20章】樹林受阻第二卷【洛陽賦】 【第2?31章】士子氣節第七卷【遼東行】 【第9?19章】巴州老友第三卷【長安曲】 【第3?02章】長安形勢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爾虞我詐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8?29章】夜色琴音第四卷【蜀道難】 【第4?35章】出謀和親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四卷【蜀道難】 【第4?31章】拜訪楊宅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六卷【廢立興】 【第6?25章】意外被擒第二卷【洛陽賦】 【第2?18章】步步緊逼第一卷【蒲州起】 【第1?08章】刺史上門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皇上失憶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一卷【蒲州起】 【第1?12章】當堂對質第三卷【長安曲】 【第3?09章】豐王府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9?12章】孤殿殘影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七卷【遼東行】 【第7?20章】燥熱難耐第二卷【洛陽賦】 【第2?04章】拒贅宗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04章】前線來人第二卷【洛陽賦】 【第2?41章】林中遇險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二卷【洛陽賦】 【第2?36章】落井下石
第七卷【遼東行】 【第9?05章】苦茶苦心第三卷【長安曲】 【第3?11章】夜道遇襲第四卷【蜀道難】 【第4?31章】拜訪楊宅第七卷【遼東行】 【第7?24章】薊州被困第六卷【廢立興】 【第6?41章】喪心病狂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二卷【洛陽賦】 【第2?26章】宗氏聯盟第二卷【洛陽賦】 【第2?13章】皇室宗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9?23章】歸隱山林第七卷【遼東行】 【第9?10章】皇城詭辯第三卷【長安曲】 【第3?11章】夜道遇襲第五卷【南詔撫】 【第5?21章】情愛糾結第五卷【南詔撫】 【第5?32章】三個條件第七卷【遼東行】 【第8?33章】厲兵秣馬第二卷【洛陽賦】 【第2?07章】劍中翹楚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爾虞我詐第三卷【長安曲】 【第3?07章】崔府療傷第二卷【洛陽賦】 【第2?10章】公孫大娘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15章】羣英薈萃第六卷【廢立興】 【第6?34章】下葬之日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二卷【洛陽賦】 【第2?31章】士子氣節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19章】酒館允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皇上失憶第四卷【蜀道難】 【第4?34章】益州一夜第六卷【廢立興】 【第6?10章】接風洗塵第五卷【南詔撫】 【第5?07章】益州喜訊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久旱逢甘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刺客行動第七卷【遼東行】 【第9?22章】安史之亂第三卷【長安曲】 【第3?22章】又見杜張第七卷【遼東行】 【第8?26章】準備作戰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六卷【廢立興】 【第6?05章】大補藥丸第六卷【廢立興】 【第6?22章】一封休書第四卷【蜀道難】 【第4?21章】梓州籌謀第三卷【長安曲】 【第3?04章】紫宸宮內第七卷【遼東行】 【第7?04章】前線來人第三卷【長安曲】 【第3?21章】玄宗私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7?25章】康阿犖山第七卷【遼東行】 【第7?44章】疑雲重重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二卷【洛陽賦】 【第2?29章】洞房花燭第四卷【蜀道難】 【第4?37章】八閩才女第一卷【蒲州起】 【第1?05章】囤積不售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三卷【長安曲】 【第3?16章】劍拔弩張第五卷【南詔撫】 【第5?05章】戰事預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發泄之舉第三卷【長安曲】 【第3?26章】爲伊憔悴第二卷【洛陽賦】 【第2?06章】雲楓書齋第七卷【遼東行】 【第7?06章】山海關外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二卷【洛陽賦】 【第2?38章】仕從豐王第二卷【洛陽賦】 【第2?11章】有人相求第七卷【遼東行】 【第8?23章】大年三十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12章】吳府顯威第二卷【洛陽賦】 【第2?11章】有人相求第七卷【遼東行】 【第7?46章】借酒澆愁第三卷【長安曲】 【第3?10章】太真道姑第七卷【遼東行】 【第7?08章】千年情緣第五卷【南詔撫】 【第5?20章】心機深淺第七卷【遼東行】 【第7?36章】姐妹重逢第四卷【蜀道難】 【第4?39章】皇上有旨第七卷【遼東行】 【第8?49章】爲伊憔悴第四卷【蜀道難】 【第4?20章】樹林受阻第二卷【洛陽賦】 【第2?31章】士子氣節第七卷【遼東行】 【第9?19章】巴州老友第三卷【長安曲】 【第3?02章】長安形勢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爾虞我詐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8?29章】夜色琴音第四卷【蜀道難】 【第4?35章】出謀和親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四卷【蜀道難】 【第4?31章】拜訪楊宅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六卷【廢立興】 【第6?25章】意外被擒第二卷【洛陽賦】 【第2?18章】步步緊逼第一卷【蒲州起】 【第1?08章】刺史上門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皇上失憶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一卷【蒲州起】 【第1?12章】當堂對質第三卷【長安曲】 【第3?09章】豐王府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9?12章】孤殿殘影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七卷【遼東行】 【第7?20章】燥熱難耐第二卷【洛陽賦】 【第2?04章】拒贅宗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04章】前線來人第二卷【洛陽賦】 【第2?41章】林中遇險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二卷【洛陽賦】 【第2?36章】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