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李世民

卻說悟空在這廂焦急萬分,偏偏又無法脫出樊籠,已是心灰意冷。

他自然知道,如來既動,天庭、三清豈能坐視不理,又不知有多少勢力此刻都在摩拳擦掌,想從中得利。

佛道乃天下兩大教派,相關氣運,非同小可,對許多遊離兩教中間的人物來說,站對了位置可重要的很。回想《西遊記》中,佛祖收了悟空之後,非但赤腳大仙這類的散仙向如來敬上交梨火棗,便連南極壽星亦諂媚奉上碧藕仙丹等寶貝。東西價值大小暫且不說,這舉動無非表明心跡而已。

取經一事看似單調,其中種種磨難,妖精阻撓都是表象,而背後牽扯的勢力,又有多少明爭暗鬥藏於其中,西遊一書取名《西遊釋厄傳》,表面上看是駕鶴西遊、化解磨難之意,若反過來理解,卻是傳道東土、佛終勝於道的結果。種種微妙,俱在西行路上。

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多少改變了一些天地之間勢力格局,更揪出了許多暗藏其中的人物,只不知對西遊一事會有何影響。

齊天嶺便是當初的火焰山,乃是西遊必經之路,這一關恐怕極爲難過。自己若在取經隊伍中,能不能過便是自己一句話。三清此際強勢許多,不知又會給取經增加多少阻礙,恐怕只會多,不會少吧。

此時不知三清如何構畫綢繆,不知有沒有動過救自己出去的念頭。想起三清,悟空便想起了老君曾經問過自己的一句話:“你究竟志在何方?”自己當初答的是“不失本心,使人不失本心”,如今再想,這的確是自己肺腑之言。

本心?這兩個字躍入悟空的腦海,如同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開啓了一道光亮。自己爲了脫困出去,試遍各種神通,唯獨這法子沒試過。

想當初在本我界時,自己陰錯陽差得了第二本相,便是白衣書生模樣。本我即本心,自己有兩顆本心,因此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化出兩個模樣來。如來鎮住的是造化神猿的自己,不知另個本相是否還能動彈。

成與不成,權且一試,悟空心意一轉,伏在地上的神猿便化作了白衣書生模樣。果然成了,五行山鎮不住這個變化術!不,這不是什麼法術,而是心意,意到則靈,天底下怕還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心意的。

悟空使白衣書生法相小心翼翼施了個分神術,果然毫無阻隔。悟空心中狂喜,一躍而出,地上立着個白衣書生,而五行山下仍伏着靈明神猿!

悟空悔之莫及,自己爲何沒早些想起這法子,苦苦在這荒廢了幾十年,所幸似乎並未耽誤什麼大事。

這時身後一聲大喝:“呔!那書生何人?”

聽了這聲音悟空一陣苦笑,正是康安裕。

康安裕奉楊戩之命在此守候悟空,他只一錯神功夫,便見悟空面前多了一個書生,怔怔站着,也不知要做什麼。他心中大驚,悟空若出了什麼差錯,楊戩定然會責怪自己。

悟空哪裡會與康安裕糾纏,一縱身便飛上雲霄,遠遠去了。康安裕撓撓腦袋,只道這書生是悟空故人,前來探望的罷了。

悟空重歸自由身,一身修爲雖只有當初一半,卻也知足了。脫出藩籬中,遨遊自在意,縷縷層雲在身邊飄過,自己,許久沒有這般感覺了。

而此際卻不是愜意之時,悟空匆匆飛至齊天嶺,暗暗尋到了大禹,自己脫困之事驚天動地,卻不可爲衆人道。

大禹見了悟空,自然震驚不已,悟空也未說緣由,只教他不可與旁人說。他此番來見大禹,其實是有個想法,此時觀音正在東來路上,途中爲唐僧收了沙僧、八戒與悟空。悟空只想驗證,這到底是巧合,還是早有預謀。

大禹手下上古異獸頗多,隨意尋一個都在惠岸使者之上,悟空要教一人阻住觀音去路,倒要看看觀音是否有收服之意。

如若成了,這異獸便可爲取經助力,如若不成亦無妨,正好說明觀音選人存了私心。最壞的結果……只怕便是被觀音用個箍子套住,收到南海去了。

大禹聽悟空要借人,一口答應下來,道:“雖有些風險,但我暗中跟隨罷了。”悟空聽了放下心來,大禹未必能解得了那幾個箍子,但阻止觀音出手還是有些把握的。辦妥了此事,悟空匆匆辭別,直向九幽之淵飛來。

李世民啊李世民,但願你還在此處。

悟空沿老路入了地府,使個隱身法小心前行。

行不多時,只見一冥都太尉手執一張引魂幡,在前引路,後面又有一判官攙着一頗具威嚴之人,悟空見這人容貌氣度不俗,心中有了猜測,難道真叫自己遇上了。

這兩個保着那人出了幽司,於第十殿轉輪王殿後兜了個圈子。這人道:“此路差矣?”

判官答道:“不差。陰司裡都是如此,有去路,無來路。如今送陛下自轉輪藏出身,一則請陛下游觀地府,一則教陛下轉託超生。”

悟空聽判官口稱陛下,果然此人便是李世民。

那日悟空來地府,雖也遊遍,但他身法迅捷,卻無唐王走的仔細,數裡之外,忽見一座高山,陰雲垂地,黑霧迷空。唐王問道:“崔先生,那廂是甚麼山?”悟空心裡合計,原來這個便是有名的崔判官了。

崔判官道:“此乃幽冥背陰山也,陛下莫看此山險惡,有臣等引領,自然無妨。”果然陽世人王、地底鬼王,便判官與李世民說話都自稱臣,態度也與對待十殿閻王無異。

唐王戰戰兢兢,跟着二人,上了山岩,悟空緊隨其後。只見這山:凸凹崎嶇,峻如蜀嶺,非陽世之名山,實陰司之險地也。荊棘叢叢藏鬼怪,石崖磷磷隱邪魔。

山上峰也有,嶺也有,洞也有,澗也有;只是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嶺不行客,洞不納雲,澗不流水。盡是魍魎神魔,野鬼邪魂。

過了陰山,再向前行,又過了許多惡獄,內中處處悲聲振耳,惡怪慘嚎驚心。唐王戰戰兢兢問道:“此是何處?”判官道:“陰山背後有一十八層地獄。”唐王道:“又有十八層?”判官道:“生前作下千般業,死後通來受罪名。諸如這些酆都獄、拔舌獄、剝皮獄,車崩獄,抽腸獄……專爲大凶大惡之人所設,歷遍這十八地獄,方可輪迴。人生卻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過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進前又走不多時,一夥鬼卒路旁跪下道:“橋樑使者來接。”判官喝令退去,他自引着太宗,從金橋而過。判官道:“陛下,此橋叫做奈何橋。尋常人死,過奈何橋,喝孟婆湯便轉世投胎了。陛下不用轉世,卻要多走幾步路,從渭河投下去自然活轉。”

過了奈河惡水,血盆苦界,唐王卻不入奈何橋盡頭的大門,向左行到枉死城來。

枉死城中,無數人在其中喧嚷,喝道“李世民來了!李世民還我命來!”唐王聽了,心驚膽戰。見一夥拖腰折臂、有足無頭的鬼魅,上前攔住,唐王急躲到判官身後,只叫“崔先生救我!”判官喝退羣鬼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隋末年間造反的煙塵草寇,枉死冤業,無收無管,不得超生,故在此纏人。”

太宗道:“如此叫得我心慌,怎生教他們超生纔好?”判官道:“陛下,此事甚易,只須陛下回陽間做一個水陸大會,度他等惡魂超生,便不再生事。”

唐王道:“水陸大會?這倒容易,我尋一衆道士便好。”判官笑道:“陛下說笑了,水陸大會只佛家的管用,道家的卻差些。”悟空聽了這話心裡一動,這判官不知受了什麼好處,在這裡便替佛門說話。超度之事,佛道均有之,又豈能分出高下來。雖說幽冥地府受天庭轄制,卻不想此處也安插了佛門親信。

唐王聽判官說道家的差些,卻道:“此事倒須仔細想想。”悟空看見,判官眉頭微微一皺,顯是稍有不喜。而前面那太尉只置若罔聞,一副於己無干的樣子。

再向前行,過了六道輪迴之所,此處卻繞到了六座奈何橋後面,只見無論僧尼道俗,走獸飛禽,魑魅魍魎,滔滔不絕奔走於輪迴之下,各進其道。

再向前去,便是渭河,此處已見波浪滔滔,又有一座大門,上寫着“超生貴道”四個大字。崔判官道:“陛下,將到返陽之處,小判告罪先回,餘下路便要朱太尉再送一程。”

唐王謝道:“有勞先生遠涉。”判官還禮,輕飄飄沿原路返回了。悟空心中納悶,崔判官勸唐王行佛門水陸大會,唐王並未答應下來,他怎便自己回了。

朱太尉引唐王進了超生貴道門,行不多時,便到了渭水河邊,朱太尉道:“陛下到陽間,千萬做個佛門水陸大會,超度那無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陰司裡無報怨之聲,陽世間方得享太平之慶。管教你後代綿長,江山永固。”

唐王苦笑道:“水陸大會卻是要做,但寡人向以道教爲尊,便用道教超度之法,多做幾次如何?”

朱太尉面色不善,道:“我雖在冥都,陽間之事也偶有耳聞,佛法興自屢朝,弘善遏惡,冥助國家,有何不好?佛,聖人也。”

悟空當下明白,崔判官到了那門,因職責所限,不得不回,卻留下個朱太尉,仍是佛門說客,定要說服李世民,回去做個佛門法事,才得圓滿。看似平常執拗事,實則與取經之事絲絲縷縷相連。自如來遣人東土尋取經人,到涇河龍王被魏徵一刀殺了,再到李世民夜夜噩夢糾纏,然後入了陰間,又有地獄慘狀震懾,加上判官太尉言語相誘,這一環一環承啓轉合,當真稱得上絲絲入扣,毫無破綻。

李世民貴爲唐王,是自沙場上廝殺過來的馬上天子,統領萬里江山,心中自有不可觸犯之處。他心中自有江山社稷,知道道教對維護君王統治再好不過。道教言禮本於事親事君,而佛背親出家,敢以匹夫抗天子,朱太尉之言對旁人說了也罷,李世民聽了卻頗爲刺耳。於是駁道:“太尉所言差矣,我觀生死壽夭,本諸自然,刑德威福,繫於人主。佛門,西域之法也,無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誘凡俗,寡人頗不以爲然。”

朱太尉陰惻惻一笑,道:“陛下剛觀遍地獄之事,便敢如此說話,真是天子無所懼也。”

李世民道:“地獄卻也並非佛門之物。”

朱太尉心中氣極,前番功夫做足,卻沒想到這李世民竟如此執拗,如若這樣,豈不前功盡棄了?他於是道:“由此可見,地獄便爲陛下這般人所設!”

李世民也不惱火,笑道:“若真入地獄,懼又有何用?我東土自有東土之道,我若開個佛門水陸大會,引夷犯我江山,豈不是引狼入室?”

悟空聽到此處,心中大快,這李世民果然是個人物,他固然不知如來派人傳經之事,卻仍一語道破其中精要,果然稱得上千古一帝。只是李世民心中對佛教如此牴觸,他活轉後如何開得了水陸大會,取經之事豈不成了泡影?

只見朱太尉還欲再勸,李世民擺擺手道:“太尉,莫要誤了時辰上路。”

朱太尉臉色極爲難看,他知道若沒辦成此事,不知將受那人何等責罰,恐怕這條命都不夠填的。只是他又不敢將李世民怎樣,閻王下令叫他照看好唐王,他又怎敢違拗,只得引李世民近了渭水河邊。心道,先過了閻王這關再說,這唐王油鹽不進,我又有什麼辦法。

李世民見渭水河上,一隻偌大的金色雙頭鯉魚在河裡翻波跳鬥,一時間看入了神。悟空也看見了這隻金色鯉魚,也覺得奇怪,冥都之河,怎能有此物?

只見朱太尉喝道:“陛下,趁早趕時辰回陽世去也。”一把將李世民推入了渭水河中。

按理來說,入了此河,那陽間的李世民便將活轉來,只是悟空佇立岸邊,心中尤其納悶,唐王一入河,那條金色鯉魚再不似之前般跳躍,只呆浮在水面上,似是初來此地一般。

第38章 蕩層雲第458章 要回家第535章 驅造化第35章 你未醒第418章 諦聽怒第427章 戰泥犁第329章 無邪箭第360章 遺玉盒第58章 麒麟子第388章 不自在第378章 盤絲洞第32章 鎮元子第104章 伏三怪第290章 人有心第533章 道不滅!第293章 擔五嶽第287章 大秘密第153章 戰麒麟第127章 情之道第180章 鼎足勢第109章 大漠殺第20章 相見歡第5章 本我真第133章 天機現第407章 陷空山第159章 投石問第446章 戰瀛洲第215章 黃風嶺第286章 無形箭第329章 無邪箭第327章 琵琶精第535章 驅造化第458章 要回家第386章 喚陰陽第123章 戰六耳第350章 破罡針第90章 柔情漾第60章 李長庚第470章 道與心第156章 戲牛王第216章 醍醐灌第383章 天地同?第423章 恨離羣第111章 初識物第119章 九頭蟲?第384章 此河同第333章 哄蟠桃第32章 鎮元子第334章 脫殼計第555章 出宙術第112章 惡念生第144章 大厄消第328章 本鉢難第467章 奪天庭第454章 假成真第390章 與爾桃第277章 無字文第445章 奪戮仙第398章 知生死第533章 道不滅!第483章 妖登天第99章 遇故知第109章 大漠殺第146章 火中桃第438章 隻手力第15章 真妙訣第348章 三羽士第305章 大鵬威第54章 九靈力第346章 殺龍樹第59章 重立戶第274章 假悟空第199章 劉伯欽第186章 大謀略第432章 屍棄佛第154章 年第163章 衆志成第119章 九頭蟲?第188章 入雷陣第275章 悟空性第472章 天鵬變第356章 我能否第229章 烏小妹第471章 奪天機第267章 孽搖鳳第381章 盤古變第190章 終投餌第458章 要回家第339章 界中獄第347章 詰難生第218章 先擒王第209章 禁箍現第190章 終投餌第296章 天外風第524章 逍遙意第442章 有情癡第257章 寶林寺第298章 分兵拒第244章 迷離事第210章 善後事
第38章 蕩層雲第458章 要回家第535章 驅造化第35章 你未醒第418章 諦聽怒第427章 戰泥犁第329章 無邪箭第360章 遺玉盒第58章 麒麟子第388章 不自在第378章 盤絲洞第32章 鎮元子第104章 伏三怪第290章 人有心第533章 道不滅!第293章 擔五嶽第287章 大秘密第153章 戰麒麟第127章 情之道第180章 鼎足勢第109章 大漠殺第20章 相見歡第5章 本我真第133章 天機現第407章 陷空山第159章 投石問第446章 戰瀛洲第215章 黃風嶺第286章 無形箭第329章 無邪箭第327章 琵琶精第535章 驅造化第458章 要回家第386章 喚陰陽第123章 戰六耳第350章 破罡針第90章 柔情漾第60章 李長庚第470章 道與心第156章 戲牛王第216章 醍醐灌第383章 天地同?第423章 恨離羣第111章 初識物第119章 九頭蟲?第384章 此河同第333章 哄蟠桃第32章 鎮元子第334章 脫殼計第555章 出宙術第112章 惡念生第144章 大厄消第328章 本鉢難第467章 奪天庭第454章 假成真第390章 與爾桃第277章 無字文第445章 奪戮仙第398章 知生死第533章 道不滅!第483章 妖登天第99章 遇故知第109章 大漠殺第146章 火中桃第438章 隻手力第15章 真妙訣第348章 三羽士第305章 大鵬威第54章 九靈力第346章 殺龍樹第59章 重立戶第274章 假悟空第199章 劉伯欽第186章 大謀略第432章 屍棄佛第154章 年第163章 衆志成第119章 九頭蟲?第188章 入雷陣第275章 悟空性第472章 天鵬變第356章 我能否第229章 烏小妹第471章 奪天機第267章 孽搖鳳第381章 盤古變第190章 終投餌第458章 要回家第339章 界中獄第347章 詰難生第218章 先擒王第209章 禁箍現第190章 終投餌第296章 天外風第524章 逍遙意第442章 有情癡第257章 寶林寺第298章 分兵拒第244章 迷離事第210章 善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