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大清洗

在一場大雨之後,李渾精心籌劃多年的叛亂就這樣被風吹雨打,成了一段可笑可悲的歷史。

實際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在五六年前,李渾就已經喪失了對大秦軍隊的主導權;老頭偏偏昏招迭出,先是任人唯親、後是識人不明,把原本已經不多的優勢,一點點葬送掉。

尤其是昭武末年的那場大戰,他看似高明的韜光隱晦,落在官兵眼裡卻與縮頭烏龜無異。一時間人心向背徹底逆轉,他已經分明落了下風!

一直拿不定主意的李太尉,終於無可奈何的選擇了造反---與其被秦家人慢慢勒死,還不如放手一搏,或可有翻盤的可能!

但這時已經太晚了,即使單憑武力,秦雷也能不太費勁的擺平他,更何況還有個算計他李家幾十年的老太后!以至於李太尉造反唯一的成效,就是拉了幾萬人和他一起共赴黃泉……

天佑元年四月十五日,沉默數天的天佑皇帝終於明詔天下,太尉李渾一黨陰謀篡國、武裝奪宮、逼死太后,陷傷朕體,其罪行滔天,前無古人,惡貫滿盈,後無來者,若無同黨,焉能猖狂若斯?非嚴懲不貸,不能震懾宵小!

今責令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自審之後再問李氏謀逆一案,糾其同黨、明其惡行,告示天下、嚴懲不貸!以慰皇祖母在天之靈!以正我大秦立國之本!

宛若陰霾滿天后的一聲驚雷,大秦朝有史以來最慘烈的腥風血雨開始了……

四月底,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完成自查,共查處逆黨成員一百七十九名,其中刑部尚書魏箏義以下全部官員赫然在列、大理寺卿周維公以下全部官員赫然在列!

以至於兩部最後剩下的官員,分別不足十人,最大的官也不過是個五品主事……

看官要問,這自查怎麼成了自殺呢?當然不是自殺!因爲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乃是唯一巍然不動的都察院衆御史。

先說一下都察院這地方地特別之處。這地方最大地特點就是窮。別人當官越當越富、他們卻越來越窮。跟他們地工作性質有關----都察院是幹什麼地?專門糾察不法、彈劾貪瀆地。除此之外就沒有別地權力了。所以沒法以權謀私。

那些地方向朝廷行賄地官員。更是對他們避之不及。能躲多遠就躲多遠。什麼冰敬炭敬壓根就沒他們地份兒。

既沒法以權謀私。又沒人敢於孝敬。御史們便只能靠那點乾巴巴地俸祿過日子。在物價奇高地京都城裡。生活狀態可想而知。

再加上都察院只有告狀地本事。沒有審案地權力。在大秦官場世家林立、官官相護地情況下。不論多大地案件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衙門沒有一點討人喜歡地地方。所以素來爲世家大族不喜。子弟皆避之不及。經年累月下來。除了左右都御使之外。竟然全是清一色地庶族出身。與其他部堂格格不入。

日子久了。連着兩位都御使大人。也被打上了異類地標籤。孤立於主流之外。

這樣一個異類的衙門,會遭到多少白眼、鄙夷、嘲諷、戲弄,可謂是罄竹難書,說來話長啊……

可以說,都察院心中這口惡氣,已經憋了太久!

爲了改變局面。當年地二王大人選擇了效忠弱勢中的太子,希望冒險賭一賭前程。一旦決定,便是十年如一日的忠心追隨,關鍵時刻地不離不棄,終於在經過漫長等待之後,等來了春天的腳步!

想想刑部魏大人和大理寺周大人在虎牢關審判時的表現吧,你就會明白皇帝所謂三堂會審,不過是給都察院獨攬審判大權,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罷了。

天佑帝此舉可謂高明之極。因爲他知道多年媳婦熬成婆的都察院,一定不會放過這個大出惡氣的機會,而且他們本來就與士族有着天生的矛盾,很容易就會變得你死我活!

在他的授權甚至是授意下,久旱甘霖的御史大人們,頓時變成了正義地化身、邪惡的剋星,以除魔衛道爲己任,以消滅一切反動勢力爲最高綱要!一上來就把另外兩個主審的部門掀翻在地,抽筋扒皮。徹底廢掉了武功!

這只是一切的開始。徹底掌握抓捕、刑訊、審判、定罪一條龍的御史們,很快將審訊範圍擴大到六部九卿。於是名留青史的李渾案拉開了序幕。事實證明,半道改行審案子的御史們雖然十分外行,卻充滿了激情。自始至終他們都只認準一個理,那就是打

既然認定了刑部和大理寺是李家的同黨,那他們定然還有其他的同黨。好吧,就把先下獄地死打一頓,打得老孃都認不出來再說。

那些平日裡得罪過都察院的官員更是倒了血黴,將大秦朝的十八般酷刑一一嚐遍,不死也得落下永久殘廢……假公濟私向來是國人的最愛。

把輸的打成橫的、扁的打成圓的,御史們這纔開始詢問同黨。那些細皮嫩肉的士族老爺們哪裡禁得起打,雖然不知所謂地同黨是什麼,但爲了不再捱打,便東扯西拉供出很多同黨來,什麼借過錢地、逼過債的,小時候搶過自己糖葫蘆地。反正只要是自己認識的,稍微有點過節的,想到什麼人就說什麼人。

審案的御史們自然大喜,屁顛屁顛的上奏天佑帝。他們這種不分青紅皁白的牽扯勾連,應該說是給皇帝出了道難題,畢竟如此多的大臣都是一黨,若是全部查處地話。朝政誰來理?事情誰來做?

按道理講,皇帝這時候應該絞盡腦汁,考慮如何分化瓦解這些人,如何在不傷元氣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排除異己,而這又談何容易?真讓人傷神啊!

然而看着那厚度超過兩寸的名單。秦霆連眼睛都沒眨一下,便發令再去抓其他人!

wWW• тtkan• C○

於是案件越來越大,從四月中旬開始審案,到六月中旬這兩個月時間,被查處者超過千人,幾乎席捲了中都城中所有的衙門、近半數官員。

官員們這下受不了了,他們突然發現原先仰仗的一切全都失去了作用----因爲中都城已經軍管,所有人都成了嫌疑犯,所有部門都停止了運轉。曾經無往不利地關係網,竟然再無用武之地。

根據這時僅四歲的大史學家範文正回憶,他那時任鴻臚寺主事的父親。每天在上朝以前,都要在家門口舉行儀式,穿戴整齊,抱抱他娘,親親自己,再交待清楚萬一不幸如何處置家中是是非非,這才便紅顏眼圈訣別而去,他阿媽就抱着他在門口哭,完全一副生離死別的樣子。

而到了黃昏下班的時候。他阿媽又會抱着他在家門口等着,看到父親回來後,便會置酒製備酒席,大肆慶祝一番,也不知道到底慶祝什麼。

這有些荒謬的描述頗爲離奇,若不是範先生向來治學嚴謹,反對誇張,後人一定會懷疑歷史的真實性。

然而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都對那段日子記憶猶新。沒有人會覺着荒誕。在這種隨時丟官、隨時下獄、隨時完蛋的恐怖壓力下,官員們終於承受不住了!

他們只好去找田憫農和麴延武兩位德高望重地大學士。兩人原本以爲陛下只是發泄一下怒火,所以刻意閉門謝客、保持緘默,但眼見着着株連面越來越廣、事情越來越不像話,兩人終於坐不住了。

終於通過田憫農的弟弟,禮部侍郎田愛農,向衆人傳達了接見之意。

“幾位大人裡面請。”田愛農將幾位尚書侍郎領進了田家的後舍之中,田憫農和麴延武早在裡面等候。

公輸連、呂子疑、穆仁嵬、謝志嚴等十幾個三品以上高官魚貫而入。單看這些人地姓氏,便已將中都城的名門望族佔了個全。

甚至可以說。這個屋裡就是文官集團的司令部。他們所做的一切決定,都將變成大秦文官的行爲指令。從而擰成一股合力,對抗各種強大的敵人。

對於這些文官來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就像他們在過去百年間所做地一樣,誰符合他們的利益便支持誰,誰背離他們的利益便打倒誰,絕對沒有例外。

眼下火燒眉毛,這些大人們也顧不上再擺架子、論尊卑,給兩位宰輔行禮後,便迫不及待問道:“中都城現在這個樣子,二位大人到底管不管?”

“如果不管,還找你們來做甚?”麴延武微微皺眉道:“越是這種時刻,就越是要沉住氣,都給我坐下!”

衆大臣這才俺次序坐下,卻仍然滿面焦灼的望着二位大學士,公輸連仗着和田憫農關係好,硬着頭皮問道:“首輔大人,您把我們都叫來,總給先給交交底,讓我們心裡有數吧?”

“起先我和麴閣老也只是以爲陛下在泄憤。”田憫農滿面愁容道:“但眼下看來,似乎並不那麼簡單。”

“是啊。”麴延武頷首接話道:“這並不是什麼胡亂株連、濫殺無辜,而是謀劃已久的一次……”本想說清洗,又覺着太過刺耳,便改口道:“整頓吧。”

“整頓?”田愛農乾笑道:“再整就把我們這些尚書侍郎整成光桿了,到時候誰給他秦家幹活?誰替這大秦國張羅?”

“不要說氣話。”田憫農皺眉道:“就事論事,各抒己見,都說說這亂子會持續到什麼時候?”

“用不了太久了。”呂子疑冷笑連連道:“等着把我們這些尚書侍郎都關進去,他還能抓誰去?”

“能抓的人多了。”公輸連淡淡道:“還有地方的制臺撫臺、府臺縣尊,實在不夠,還有軍隊裡的校尉將軍。還愁牢房住不滿嗎?”

“難道他們秦家不想要這個天下了嗎?”謝志嚴狠狠一拍小機道:“若沒有我們這些文臣武將,他秦家一天都撐不下去!”

“不見得啊。”田憫農搖頭道:“你們能想到的,天家也不會忽略,而且人家早想到了,也早就有應對之策了!”

“何以見得?”衆大臣駭然道。

“還記得昭武十八年那次大獄嗎?”田憫農淡淡道:“就是文丞相命有司調查武成王……哦當時還是隆威郡王那次。”

“當然記得。”田愛農沉聲道:“當時朝野上下支持隆威郡王地很多,我們也曾經上書要求緩察。後來事情鬧得很大,許多官員都被關進了大牢裡。”

衆人也齊齊點頭道:“不錯,我們的衙門都有人,只不過沒什麼品級太高,所以也沒鬧到今天這一步。”

聽他們如是說,田憫農喟嘆一聲道:“到現在你們竟還沒看明白,可見這招隱藏的有多深啊。”說着捅破窗戶紙道:“想想吧諸位,那些人不過是上書保武成王而已,跟他並沒有什麼瓜葛。爲什麼要將他們都下了獄,還各衙門都有,不偏不倚呢?”

“不是說文丞相殺雞儆猴。給我們這些首腦看嗎?”謝志嚴有些憨厚的問道。

“當然不是。”麴延武老臉一紅,這是他當初地說法,但顯然是不對的。乾咳一聲道:“這舉動對文丞相併沒有絲毫好處,倒是讓皇家把幾百名官職雖低、資歷雖淺,位置卻十分緊要的年輕官員轉移出去。”

聽他說到這,衆人無不駭然,沉默半晌才艱難問道:“難道當初就打算把這些人放到夾帶裡,今天再拿出來使用嗎?”一聽說對方的算計如此之深,衆大人不禁毛骨悚然。大熱天打起了寒噤。

“難道不是嗎?”田憫農沉聲道:“我這裡有一份記錄,是昨天親自去吏部抄回來的,昭武十八年清退地官員中,除了二百名新科進士外,其餘地皆是歷年的同進士!”

在事實面前,所有辯駁都變得蒼白無力,衆大人只能接受這個可怕地事實----老秦家不打算再帶他們玩了,人家要另起爐竈重開張,把大秦朝交給那幫子濁官來管!”

щщщ◆ тTk ān◆ c ○

謝志嚴霍得站起來。面色蒼白道:“絕不能讓他們得逞!”

“對!絕不能!”衆公卿跟着喊叫起來,一時間人聲沸騰,險些要將屋頂掀翻一般。所謂士族,得出仕幾代才能算。若是他們被直接排除在朝廷之外,沒了權力的支撐,那縱使家有千擔金銀、萬頃良田,也不過是新貴們眼裡嘴裡的肥肉而已!

望着這些張皇失措的傢伙,田憫農和麴延武相視苦笑,他們終於相信人家說的。士族已經成爲墮落無能的代名詞。還沒怎麼着呢。就被嚇成這個樣子,又讓人怎麼相信他們。可以與空前強大的皇權相抗衡?

“去求求武成王吧?”不知是誰先喊出一嗓子,衆人如獲至寶道:“是呀,他掌着大秦地軍隊,只要王爺說這事兒不行,那就一準不行!”

“做夢去吧。”公輸連氣極反笑道:“挫敗李渾兵變之後,皇帝和武成王爺便有一次深談,然後纔有了陛下那道嚴查李黨的聖旨,你說他們不是一個鼻孔出氣?”

“你說的不錯。”田憫農點點頭道:“武成王確實應該是事先知情,且同意了陛下這一決定,畢竟沒有軍方首肯,這事兒是無論如何也做不下去地。”

“所以說軍隊不能亂!”田愛農兩眼一亮,拊掌笑道:“我們想法讓軍隊亂起不就成了嗎?”

“怎麼做?”衆人齊齊把目光投向小田大人。

“都說當兵當兵。吃糧拿餉。”田愛農得意道:“我們想法子把戶部和地方的錢糧轉運出去,斷掉他們的糧餉,不出一個月,準保亂起來!”這是他們對抗軍方的安身立命之法,屢試不爽,十分的爽。

“怎麼辦?”兩位大人對視一眼,麴延武緩緩道:“就這麼辦吧,但要注意方法,王爺的脾氣不好。”

“這我們曉得。”得到大學士的首肯,田愛農更加得意了,呵呵笑道:“我們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絕,到時候也好下臺階,反正只要武成王答應幫我們說和,咱們馬上就改正。”---分割-----第一章,昨天太累的緣故,今天歇乏,一點精神沒有,寫字也思路滯澀,勉力爲之吧,不然對不起大家的等待……

第10章 落魄白衣相 糞土千金裘第294章 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怕!嗎?第47章 我是四殿下的女人第65章 哥哥送弟去服刑第628章 得意洋洋第132章 帷幕徐徐拉開(下)第370章 梳洗梳洗第291章 很嫩很單純請假條第436章 專治各種疑難雜症第322章 給你摘朵大紅花第299章 君子勿勞第531章 做敞篷車的皇帝真拉風第196章 事關復興衙門存亡第563章 和約第92章 亙古未有的第一次第227章 熱血方是真男兒第67章 青春期的躁動第100章 正月京都混亂之章(一)第513章 初戰第236章 孩兒一向覺得,只有別人嫉妒我的份第406章 生意經第542章 沙場論道第247章 你也是太后派來的?第285章 艾家渡石勇接將軍 京山營新丁終到站第359章 京都變奏曲之發展第149章 伯賞別離的態度第553章 雕第292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626章 攻門!第5章 煉身體秦雷自強 成棄卒皇子惱火第373章 沈子嵐第277章 秦球球抓單槓 隆郡王鬧吏部第431章 昭武帝第350章 這裡黎明靜悄悄第687章 將軍浴血斬蒼龍,力挫英雄百萬師!第479章 上元夜月色撩人第204章 一個元帥多少錢?第39章 淹死書海 愁殺學子第83章 各懷心思皇家人第41章 那一抹的風情第248章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221章 全憑王爺吩咐第571章 上邪!第161章 送給時代的禮物第476章 福祿壽喜財第604章 凱旋第266章 慈寧宮秦雷問道 戲孫孫太后參禪第579章 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第325章 童子功大戰方中書第418章 打馬歸營第642章 光陰的故事第396章 明心見性第379章 爹親孃親不如舅母親第223章 爲理想而犧牲的王爺第31章 兄弟終有相見時第107章 隆郡王判斷聾啞案第二百四六章 那一吻第481章 軍演?第599章 無恥的勾結第205章 侄兒,你被你爹賣了第73章 大道湯湯,逆之者亡第527章 秋雨綿綿第226章 穿越最大的好處第611章 回家第687章 將軍浴血斬蒼龍,力挫英雄百萬師!第六五三章第700章 重逢第403章 秦世美只愛龍頭鍘自我鞭策宣言第642章 光陰的故事第283章 隆郡王烤喀瓦甫 勾己心講西遊記第168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217章 菊花第560章 圍城第573章 西歸東狩第174章 一曲秦風譜壯歌第110章 假作真時假不假第228章 焦尾琴與水晶球第624章 灰黑色的回憶(中)第29章 急救手術與信第363章 京都變奏曲之狹路第249章 湯中牢丸第157章 四大家第444章 金刀公主第587章 一報還一報!第284章 倚天拔劍觀滄海 胤國江上說文宇第158章 制衡第240章 報恩寺第138章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第245章 大腕第133章 玉帶河邊的紅色焰火第122章 簾動微風起 薔薇滿園春自我鞭策宣言第498章 我秦雨田又回來了!!第227章 熱血方是真男兒第201章 斯文掃地文侍郎第477章 昭武十九年第483章 黃土高坡第87章 莫惜金縷衣 莫信老黃曆
第10章 落魄白衣相 糞土千金裘第294章 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怕!嗎?第47章 我是四殿下的女人第65章 哥哥送弟去服刑第628章 得意洋洋第132章 帷幕徐徐拉開(下)第370章 梳洗梳洗第291章 很嫩很單純請假條第436章 專治各種疑難雜症第322章 給你摘朵大紅花第299章 君子勿勞第531章 做敞篷車的皇帝真拉風第196章 事關復興衙門存亡第563章 和約第92章 亙古未有的第一次第227章 熱血方是真男兒第67章 青春期的躁動第100章 正月京都混亂之章(一)第513章 初戰第236章 孩兒一向覺得,只有別人嫉妒我的份第406章 生意經第542章 沙場論道第247章 你也是太后派來的?第285章 艾家渡石勇接將軍 京山營新丁終到站第359章 京都變奏曲之發展第149章 伯賞別離的態度第553章 雕第292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626章 攻門!第5章 煉身體秦雷自強 成棄卒皇子惱火第373章 沈子嵐第277章 秦球球抓單槓 隆郡王鬧吏部第431章 昭武帝第350章 這裡黎明靜悄悄第687章 將軍浴血斬蒼龍,力挫英雄百萬師!第479章 上元夜月色撩人第204章 一個元帥多少錢?第39章 淹死書海 愁殺學子第83章 各懷心思皇家人第41章 那一抹的風情第248章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221章 全憑王爺吩咐第571章 上邪!第161章 送給時代的禮物第476章 福祿壽喜財第604章 凱旋第266章 慈寧宮秦雷問道 戲孫孫太后參禪第579章 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第325章 童子功大戰方中書第418章 打馬歸營第642章 光陰的故事第396章 明心見性第379章 爹親孃親不如舅母親第223章 爲理想而犧牲的王爺第31章 兄弟終有相見時第107章 隆郡王判斷聾啞案第二百四六章 那一吻第481章 軍演?第599章 無恥的勾結第205章 侄兒,你被你爹賣了第73章 大道湯湯,逆之者亡第527章 秋雨綿綿第226章 穿越最大的好處第611章 回家第687章 將軍浴血斬蒼龍,力挫英雄百萬師!第六五三章第700章 重逢第403章 秦世美只愛龍頭鍘自我鞭策宣言第642章 光陰的故事第283章 隆郡王烤喀瓦甫 勾己心講西遊記第168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217章 菊花第560章 圍城第573章 西歸東狩第174章 一曲秦風譜壯歌第110章 假作真時假不假第228章 焦尾琴與水晶球第624章 灰黑色的回憶(中)第29章 急救手術與信第363章 京都變奏曲之狹路第249章 湯中牢丸第157章 四大家第444章 金刀公主第587章 一報還一報!第284章 倚天拔劍觀滄海 胤國江上說文宇第158章 制衡第240章 報恩寺第138章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第245章 大腕第133章 玉帶河邊的紅色焰火第122章 簾動微風起 薔薇滿園春自我鞭策宣言第498章 我秦雨田又回來了!!第227章 熱血方是真男兒第201章 斯文掃地文侍郎第477章 昭武十九年第483章 黃土高坡第87章 莫惜金縷衣 莫信老黃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