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發現第二波敵軍盡是些手持着刀槍棍棒的楚國民衆,負責圍剿的沈青渾身汗毛直豎,厲聲叫道:“後隊轉向,戒備楚軍從背後……”

話音未落,悄悄跟在義軍後面的楚國正規軍從黑暗中殺出,秦軍後隊領命尚未轉身,便被突兀一陣箭雨射倒了一片。

無數楚國官兵乘坐着快船,一邊射箭一邊疾速的靠近堤壩。秦軍因爲猝不及防,來不及擺好陣勢,只得眼睜睜的看着船上的楚軍銜着利刃,一躍跳上堤岸,雙方廝殺在一起,進入了肉搏戰。

那些被圍在中央的楚國義軍,也突然撕掉柔弱的面紗,集中力量攻擊秦軍的後隊。

腹背受敵的秦軍將士拼命抵抗,無奈楚軍幾乎是潮水般涌了過來,兩軍人馬交互糾纏在這段短短的堤壩上,被踐踏擁擠落水者竟然比被砍死砍傷者還要多的多。山坡上的秦軍雖多,卻只能一邊奮力斬殺楚國義軍,一邊看着同袍的慘狀乾着急。

數百年間,向來有楚人文弱的說法,但在今夜裡,這些以文弱著稱的楚國軍民,爆發出了前所未見的血性。在其猛烈的攻殺,秦軍後隊的五千名將士始終是消失在了戰場上……

但楚軍的戰果也就到這裡了,秦軍主力將楚國義軍消滅乾淨,雙目噴火的衝了上來。爲麻痹敵人而暫時躲遠的秦軍艦隊也開過來了,重新將敵人包圍起來。

然而楚軍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是來尋死的!縱使身材不如對方、功夫不如對方、甚至連武器盔甲也不如對方,這都不要緊,他們狀若瘋狂的廝殺甚至撕咬着,存心要與敵人同歸於盡!

戰爭進行到今天,雙方軍力已經完全不對稱了。秦軍在各方面都佔據着絕對優勢,然而戰局卻沒有演變成一邊倒的殺戮,反而變得前所未有的慘烈起來……楚國人已經完全瘋了,他們將小艇上裝滿炸藥,趁着夜色撞向秦軍的戰艦。紛亂的戰場,極低地能見度,都給了他們最高好的掩護,往往是小艇衝到近前,秦軍才發現。

但已經太晚了,一下沉悶的撞擊後。耀目的火光閃現,劇烈的爆炸聲中,秦軍戰艦的側舷便炸開了大窟窿,大水涌進來,戰船緩緩側傾。水兵們只好紛紛跳水逃生。

這樣的自殺式攻擊絕不是少數,只見水面上不時火光閃耀。爆炸聲隆隆作響,對秦軍那些巨大的戰艦造成極大的威脅。

無法承受這無謂的損失,楚破只好命令戰艦暫且退後。並向水中傾倒火油,點燃照明,以增加視線。秦軍明明已經將對方包圍,卻直到天亮也無法殲滅敵軍。這讓楚破大感丟臉,一東方露出魚肚白,可以看清水面後,他便命令近百艘親王級戰艦衝入戰場。仗着巨大地船身、用鋒利的撞角來切碎楚軍乘坐的快船。用火龍出水炸碎那些閃避靈活的自殺小艇。

白日裡,命中率大大提高。憋屈一夜的秦軍將士把所有能發射地東西全部傾瀉出去,楚軍頓時損失大增。每一瞬間都有小艇被摧毀,戰船被炸碎。但他們仍然毫不畏懼,前赴後繼的向秦軍展開一波又一波地重逢。

立在戰場外的一艘戰艦上,秦雷目不轉瞬的望着前方地殺戮與死亡,表情極爲肅穆。楊文宇和秦有才立在他的左右,陪他一道沉默。

一直到中午時分,遠處的殺聲才漸漸變小,楚軍的戰船已被基本摧毀,然而殘餘的零星官兵,卻仍然進行着殊死而絕望的抵抗。

看見一個楚軍被從船上炸到水中,又從水中躍出來,攀上秦軍的戰艦,再被船上地秦軍用長矛貫穿胸腔。那將死地楚兵卻攥緊那長矛,把攻擊他的秦兵也帶到了水裡……秦雷地面色有些發白,垂首嘆息道:“這真是最糟糕的一戰。”

楊文宇深有同感地點點頭,秦有才卻悶聲道:“這些楚國人怎麼了?沒有意義的白白送死,真讓人想不通。”

楊文宇緩緩搖頭,沉聲道:“因爲楚國亡了,他們絕望了,便懷着死志而來。”

“那些當兵的倒還可以理解。”秦有才咋舌道:“可那些老百姓跟着瞎摻和什麼?青蓮白藕紅荷花,華夏三國是一家。都是一個祖宗,總不會讓他們亡國又滅種吧?日後該砍柴砍柴,該打漁打漁,過他們的日子就是,何苦來哉要跟着送死呢?”

“生即已矣,未有補於當時;死亦徒然,庶無慚於後世。”聽完他的牢騷,秦雷輕聲吟道,說着輕拍一下欄杆道:“也許很多人會想你一樣,覺得他很傻。然而孤卻認爲,他們身雖卑微,卻心繫天下。”又輕嘆一聲道:“雖然我們比楚國更仁慈、更慷慨,但在他們眼中,楚國永遠是他們的祖國,秦國永遠是侵略者,這一點是不會改變的。作爲一個普通人,他們無法改變祖國將亡的事實,他們只能用螳臂當車的方式,表達着對我們這些侵略者的憤怒和絕不妥協……”

“絕不妥協?”秦有才粗聲咀嚼道:“多好的漢子啊,實在太可惜了。”

“再好的駿馬,不能爲我所用,便是害羣之馬。”楊文宇的面色一冷,沉聲道:“王爺不能手軟,否則遺患無窮啊!”

“不會的,孤王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秦雷緩緩搖頭道:“希望這次之後,我華夏能有儘可能長的和平吧……”他也知道,只要人類還沒有走向滅亡,戰爭便永遠不會消失。

據統計,當日出城作戰的楚國軍民,共計十七萬七千餘人,基本悉數陣亡……

城外勤王軍共陣亡十萬餘人。其餘近二十萬人見大勢已去,便放棄了進攻,倉皇逃竄,殺軟了手的秦國軍隊並未追趕。

當出城軍民全部覆沒的消息傳回神京城,楚國民衆完全放棄了城防,他們纏上了白色的頭帶,木然立在那裡,靜靜哀悼死難的子弟,哀悼將亡地祖國。

午後,神京西門的城樓上。飄揚的大楚青龍旗緩緩降下,一面巨大的白旗升了上來。

申牌時分,一艘全身刷成白色的樓船從城中緩緩駛出,甲板上分左右站滿了素服的楚國文武,中間立着一襲白衣的楚國建康皇帝。他懷中抱着王印玉匣,披散着白色的長髮。臉色蒼白麻木,沒有一絲表情。

滿載着楚國君臣的白船,在黑紅色的水面上慢慢行駛。劃過無數殘肢斷體、旗幟木片,最終駛入了那片黑色地秦國戰艦之中。

望着玄色的天地間,那一點孤零零的柔弱白色,神京城頭的軍民頓時哭聲一片,有人說,當日神京城內自縊殉國者一萬七萬餘人……

將那片令人絕望的哭聲甩在身後,建康帝見到了自己地妹夫。秦國武成王。覆滅楚國的統帥秦雷。

秦雷一手扶着欄杆,一手擱在劍柄上。面色平靜地望着他,並沒有一絲獲勝後的喜悅。

勝利者的矜持。心中嘟囔一聲。建康帝將懷中那傳承楚氏皇室二百二十七年地玉璽,高高捧在頭頂。

偌大的場面上,沒有一絲動靜,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這歷史性的一刻。

然而秦雷卻沒有任何反應,紋絲不動的站在那裡,目視前方,甚至沒有看他一眼。

直到手臂痠麻不堪,建康帝也沒等到有人來取走那楚國皇權的象徵,他無聲的苦笑一下,緩緩地給秦雷跪了下來。

“吾皇……”楚國那班王公大臣撕心裂肺的痛哭起來,當場便昏厥了幾個,其餘人等一邊哭着,一邊隨他們地陛下跪下,表示着徹徹底底地臣服。

看到所有人都跪了下來,秦雷的嘴角牽出一絲淡淡笑容,旋即又消失不見,這纔對身邊地石敢點點頭。石敢昂首闊步走過去,從建康帝微微顫抖的雙手中接過玉璽,蹬蹬蹬走上王臺,單膝跪下,高舉過頂,大聲喝道:“啓奏大元帥王,楚國君臣奉上傳國玉璽,請王爺驗收。”

秦雷瞥一眼那碧玉色地石頭,點點頭,揮袖道:“收了吧。”

待石敢退下,秦雷的視線掃過周遭戰船,對他的將士們放聲道:“恭喜你們,楚國平矣!”

三軍將士一齊跪倒,齊聲迴應道:“賀喜王爺,楚國平矣!”

天佑九年四月初五,武成王滅楚,其國祚二百二十七年至今終矣……

按照秦國的區劃,秦雷將南中國劃分爲九省,派駐軍隊官員,正式開始管理。然而叛亂騷動此起彼伏,最大規模的楚民暴動規模居然達到幾十萬人,四五個省。秦雷不得不將整整四十萬秦軍留在長江以南,分駐各省各府,一面殘酷鎮壓、全力撲殺,一面輕徭薄賦、減租免稅,足足用了四年時間,付出了幾萬士兵的傷亡,才徹底平定了南中國。

叛亂雖然被平定,但是楚國人對故國的追思卻始終沒有停止,他們傳說秦國將建康帝囚禁在中都城的一座宅院內,不許任何人探視,即使他的親妹妹也不行。起初還能給予與其身份相稱的待遇,但後來因爲惱怒楚人的叛亂經久不息,斷絕了他的飲食,將其活活的餓死了。

也有人說,不是秦人餓死了建康帝,而是他自家絕食死的。

但不管怎樣,楚國人再也沒有聽到他的消息,不久,在楚地流傳開一支哀傷的輓歌:彼岸西方,葬我楚王。西方之害。流沙千里。千里流沙,不可久淫,魂兮歸來……

當然這是後話,不過也能告訴我們,楚國的潛力之大,楚國民衆之愛國,實在是超出任何人的想象。然而這個昔日疆域最大、最富饒的國家卻在秦國地一次進攻中便倒下了,縱有不屈反抗,縱有死灰復燃,但即便楚人自己。也將建康帝跪呈玉璽那天,當成了亡國之日……

爲什麼一個強大的王國卻這樣不堪一擊呢?尤其是跟又堅持了一個月的齊國一比,更是讓人汗顏……要知道秦齊兩國交戰連綿,自二百年前建國以來,平均每七年就要進行一場大戰。死傷的將士何止千萬?耗去的資財何止兆億?齊國的滅亡完全可以看成是油盡燈枯,壽終正寢。那麼楚國呢?

按說三十年沒有戰爭,二百年從未被攻上本土的楚國應該實力雄厚,耐力十足纔是。怎麼沒有經過什麼轟轟烈烈的反覆,就轟然瓦解了?它的出在哪裡呢大史學家范文正公一針見血的指出,楚國之敗,就敗在長久地和平安逸上。和平安逸固然是人人所追求的,但很難想象一個國家能在這戰國之世,安於現狀,從不尋釁開戰。從不奢望開疆拓土。從不希望兩大敵國中的任何一個衰落下去……如此愛好和平的國家,又幾十年沒有經過戰爭。就算曾經是一頭猛虎,也該退化成比綿羊還安全的紙老虎了。

當然。像諸烈那樣主張振作,主張積極參與到風雲變化地大時代中的清醒者始終存在,然而在根深蒂固地據江安守的國策下,這些抗爭振興的聲音越是清越,就越是悲哀;越是接近真理,就越是孤獨。

亡國地悲劇並不是一天造成的!事實上,從三十年前的大戰之後,楚軍便開始滑入了軍備鬆弛的偏安之道。整個朝廷整個社會對戰爭的警惕,對軍備的重視,都日漸滑落,他們寧肯把錢貼在城牆上,也不願意浪費在對步軍的訓練中……他們地所有信心都是建立在楚國水師天下無敵,敵國無法攻破長江防線地基礎上,可要是水師被打敗了呢?防線被攻破了呢?

一個高度文明的智慧國度,居然對另一種可能毫無準備,將國之大事如此兒戲,實在不可思議。

如此楚國,面對天下殘酷地弱肉強食於不顧,一意奉行了埋頭偏安的鴕鳥政策,他不忘誰亡?他不輸得憋屈誰憋屈?

兵家有云: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這傳之千古地格言,揭示了一個鐵一樣的事實——好戰者必亡,忘戰者必危!

縱觀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事,舉凡耽於幻想的忘戰之政權,無一不憋屈滅亡,令亡國之人惋惜嗟嘆,令後世之人引爲笑談,從來無一例外。

以史爲鑑,不能忘戰。

楚國的故事就此結束,有必要在最後提一下的是,那位上柱國大將軍的命運。

當日的自殺作戰,諸烈沒有再穩居後方,而是衝在了最前面,但終究是年邁體衰,在戰鬥中便昏厥了過去,他的衛士將其死死護住,最終做了秦國俘虜。

當他醒來,便見到了朝思暮想、恨得牙癢癢的秦國武成王,兩人也算是老相識,自然不需如趙無咎那般還要介紹寒暄。

老將軍自信端詳着風華正茂的武成王,第一句竟是道:“敢問王爺今年貴庚?”

“恰好而立之年。”秦雷淡淡道。

“才三十而已。”諸鴻鈞搖頭喟嘆道:“想不到大楚水師的第一次,竟然敗在這麼年輕的將軍手裡。”

“不,你錯了。”秦雷也搖頭道:“洞庭湖水戰中,本王只不過是個看客,真正擊敗你的,是我那義兄……”

“伯賞別離?”諸烈撇撇嘴道:“手下敗將而已。”雖然已經落到這般田地,但他並不願意成就一個死在自己手下的人的名聲。

“愚蠢。”秦雷哼一聲道:“你和楚國水師的覆滅,全是出自老元帥的一手之策劃,”說着冷笑連連道:“爲了讓你死的明白,告訴你一個埋藏了十二年的秘密。”

“什麼秘密?”

“當年公良羽之所以可以進出大秦如入無人之境,都是出自伯賞元帥的安排。”秦雷的嘴角扯起一絲冷酷的微笑:“睿智如諸鴻鈞,應該已經明白了吧。”

諸烈的臉色急劇變換,良久才定定道:“難道那槳輪船的圖紙,是伯賞別離故意讓他偷的?”

“正是!”秦雷一擊掌,呵呵笑道:“從你得到那份圖紙起,便開始被我義兄牽着鼻子走,可憐你自負聰明絕頂,一直到現在還矇在鼓裡,你不覺着可悲嗎?”本來他還聽尊敬這個堅持到底的老將軍,然而其對伯賞元帥的輕蔑之詞,頓時激起了秦雷的怒火,說話也刻薄起來——分割——

還有大概三到四章吧……不會再長了。

第567章 神兵天降第250章 京山難民營第426章 臨行第284章 倚天拔劍觀滄海 胤國江上說文宇第341章 潘郎車欲滿 無奈擲花何第30章 祈我公孫,佑吾平安第六五二章第161章 送給時代的禮物第405章 大學士第609章 殤(下)第14章 告別上京城第445章 良知與道義 堅持與放棄第591章 小試牛刀第160章 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相第28章 我叫秦雷第45章 大秦第一負翁第652章 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第194章 不止是擁抱第313章 二則一第625章 灰黑色的回憶(下)第130章 帷幕徐徐拉開(上)第293章 風雪山神廟第37章 朝太后第477章 昭武十九年第1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59章 三缺一第187章 有情況第624章 灰黑色的回憶(中)第73章 大道湯湯,逆之者亡第483章 黃土高坡下週本書分類強推暨10萬字2萬點擊感言第15章 秦教官深山練兵第29章 急救手術與信第400章 二十一響皇家禮炮第508章 最後一日第88章 包圍被包圍被被包圍第699章 奪宮之變第343章 退堂……第439章 如玉君子第410章 謝恩師第555章 阿彌陀佛第113章 二十年的狀元紅第127章 綾羅綢緞洞中藏第333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279章 艾家渡石勇整軍 水龍下九五二七第484章 麻雀戰第31章 兄弟終有相見時第322章 給你摘朵大紅花第61章 黑夜莫玩藏貓貓第651章 八個孩子一個爹第121章 路修遠以多艱兮 騰衆車使徑待第11章 一握傷宰相 一聲驚質子第701章 雲詭波譎第135章 滿園春開業大喜第206章 臨行第524章 大好人秦雷第342章 升堂! 威武……第610章 搬家第41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505章 洞房的難題第407章 富易妻、貴易友第668章 最後一夜第641章 開始了第38章 見母妃第368章 趕大集 玩鳥買糖人第339章 士子賑災第612章 寶兒第329章 難過的難民第693章 扞衛者和背叛者第684章 大決戰(上)第327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第448章 別了!神京城!第402章 丈母孃?!好意外哦第80章 雪地上的刺殺第151章 血濺襄陽湖第568章 血戰羊腸阪第198章 永不妥協第339章 士子賑災第237章 國子監第102章 昭武帝的態度第307章 上路第85章 南城石老闆的大家來第32章 伏首拜殿下第一 次作品調查統計分析暨故事流向第459章 寂寞沙洲冷第388章 香醉忘憂,能不銷魂?第477章 昭武十九年第508章 最後一日第58章 若有閒事掛心頭第53章 萬里樓上談公主第290章 畏刑偵秦霖走京山 動真火秦雷厭鬩牆第160章 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相第542章 沙場論道第六五三章第547章 生或死第269章 叔侄一樣遭殃 尚書莫笑侍郎最終章走向輝煌第138章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第248章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342章 升堂! 威武……
第567章 神兵天降第250章 京山難民營第426章 臨行第284章 倚天拔劍觀滄海 胤國江上說文宇第341章 潘郎車欲滿 無奈擲花何第30章 祈我公孫,佑吾平安第六五二章第161章 送給時代的禮物第405章 大學士第609章 殤(下)第14章 告別上京城第445章 良知與道義 堅持與放棄第591章 小試牛刀第160章 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相第28章 我叫秦雷第45章 大秦第一負翁第652章 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第194章 不止是擁抱第313章 二則一第625章 灰黑色的回憶(下)第130章 帷幕徐徐拉開(上)第293章 風雪山神廟第37章 朝太后第477章 昭武十九年第1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59章 三缺一第187章 有情況第624章 灰黑色的回憶(中)第73章 大道湯湯,逆之者亡第483章 黃土高坡下週本書分類強推暨10萬字2萬點擊感言第15章 秦教官深山練兵第29章 急救手術與信第400章 二十一響皇家禮炮第508章 最後一日第88章 包圍被包圍被被包圍第699章 奪宮之變第343章 退堂……第439章 如玉君子第410章 謝恩師第555章 阿彌陀佛第113章 二十年的狀元紅第127章 綾羅綢緞洞中藏第333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279章 艾家渡石勇整軍 水龍下九五二七第484章 麻雀戰第31章 兄弟終有相見時第322章 給你摘朵大紅花第61章 黑夜莫玩藏貓貓第651章 八個孩子一個爹第121章 路修遠以多艱兮 騰衆車使徑待第11章 一握傷宰相 一聲驚質子第701章 雲詭波譎第135章 滿園春開業大喜第206章 臨行第524章 大好人秦雷第342章 升堂! 威武……第610章 搬家第41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505章 洞房的難題第407章 富易妻、貴易友第668章 最後一夜第641章 開始了第38章 見母妃第368章 趕大集 玩鳥買糖人第339章 士子賑災第612章 寶兒第329章 難過的難民第693章 扞衛者和背叛者第684章 大決戰(上)第327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第448章 別了!神京城!第402章 丈母孃?!好意外哦第80章 雪地上的刺殺第151章 血濺襄陽湖第568章 血戰羊腸阪第198章 永不妥協第339章 士子賑災第237章 國子監第102章 昭武帝的態度第307章 上路第85章 南城石老闆的大家來第32章 伏首拜殿下第一 次作品調查統計分析暨故事流向第459章 寂寞沙洲冷第388章 香醉忘憂,能不銷魂?第477章 昭武十九年第508章 最後一日第58章 若有閒事掛心頭第53章 萬里樓上談公主第290章 畏刑偵秦霖走京山 動真火秦雷厭鬩牆第160章 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相第542章 沙場論道第六五三章第547章 生或死第269章 叔侄一樣遭殃 尚書莫笑侍郎最終章走向輝煌第138章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第248章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342章 升堂! 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