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競爭對手的祝福

bookmark

不過出乎唐偉天意料的是,林炬並沒有表現得很驕傲,而是頗有深意地看着發射塔上的新遠三號說道:

“傳統的火箭發動機,無非就是氧化劑和燃料爆炸產生推力,結構大同小異,上限早已註定,太空的未來不能一直依靠他們。”

唐偉天立刻想到了很多,有空天飛機,有核熱發動機等等,從起點上來說,這些產物就遠超了傳統火箭。

不過他的年齡已經註定要在傳統的路上走到死,包括物理意義上的。

“是啊,未來屬於你們年輕人,不過我還是能夠發揮十年餘熱的。”

唐偉天沒有悲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果下一代的航天動力還要依靠他,只能說航天發展不正常了。

阿美,德克薩斯。

馬一龍和200萬油管網友一樣,盯着電腦上的發射4小時直播。

現在是6月24日早晨7點多,阿美還是半夜,但是外網直播的觀看人數一點也不少。

這可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火箭,不是CBC,單芯級就提供了高達7500噸推力,土星五號的兩倍多!

巨大的新遠三號豎在活動發射臺上,液氧騰起的白霧在陽光的照射下並不是那麼顯眼,或者說被巨大的箭體所襯托,看起來不那麼明顯了。

新遠三號有多高?147米!

在土星五號、SLS、長征九號以及新遠三號的一系列重型火箭對比圖中,新遠三號直接高出一截,看起來大了一號。

總裝大樓爲了裝配這枚火箭提前兩個月進行改造,以半露天的方式進行總裝作業,樓頂跟違章建築一樣搭建了更高的棚子。

這樣誇張的火箭豎在那裡比新遠二號甲還震撼,彷彿周圍的環境都等比例縮小了一樣。

馬一龍細數着直播畫面中滾動而過的火箭參數,越看越眼熱。

K380V型全流量液氧煤油發動機,比衝331秒,海平面推力399噸,噴管最大直徑只有2米。

這樣的高性能表現,

全方位吊打NACA曾經採購的露西亞RD180/181系列煤油發動機,更是以單燃燒室400噸推力拿下了全球第一煤油發動機的寶座。

K380V可靠性還極高,作爲新遠五號系列芯級的主發動機,連續發射了二十多次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芯一級佈置19臺發動機的可靠性問題被已經服役多時的K380所打破,只有少數人依舊懷疑集中佈置對氣流通道的影響是否太嚴重。

這個問題CCAV的主持人也問了出來。

在以往發射火箭是大事,CCAV對大型航天器或者載人發射任務都進行直播,結果這兩年太多,搞得主持人都有點火箭基礎知識功底了。

對於本次的新遠三號火箭發射,依然是電視臺、航天局、新遠公司三人在演播室。

主持人:

“……我們看到新遠三號巨型火箭爲了可回收採用了芯一級佈置19臺發動機的設計,那麼趙院士,您能告訴我們這種設計的難點嗎?”

趙院士:“芯級多臺並聯呢,我們以N1火箭發動機舉例,第一在控制系統,要讓19臺發動機在各個方向上都穩定的輸出推力,第二在發動機的可靠性,我們都知道數量多了,那麼其中某一臺出問題的概率就會變大,萬一發生意外無法使用,就很可能發射失敗。”

主持人看向新遠的工程師:“那麼王總師,請問新遠三號是怎麼應對這兩個問題的呢?”

“新遠三號的發動機非常可靠,即使發生意外也頂多是停機無法啓動,但新遠二號的設計可以在四臺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依然能將上面級完整送入軌道,頂多消耗了超過預期的燃料可能無法回收而已。”

主持人:“即使有四臺發動機失效也能成功?,那可是1000多噸推力。”

王總師:“在最壞的情況下,15臺發動機可以以112%的功率輸出推力,依然能保證約7200噸的推力,多飛一會就行。”

主持人:“可是失效的發動機位置可能是無規律隨機的,這樣不會導致推力失衡火箭偏移嗎?”

王總師:“在智能控制和姿態調整方面,新遠有足夠的信心。”

“……”

對於最後一句話,馬一龍很認可。

新安XC4的XW151智能駕駛系統在汽車界投入了一顆重磅炸彈,特斯拉聯繫了谷歌,雙方對XW151的評價很一致:這tm是未來產物吧!

差距大的令人吃驚,要想達到XW151級別的駕駛技術,要麼依靠豐富到恐怖的數據學習,要麼就發展能力極強的人工智能。

他們都相信XW151的成功來自前者,只是想不通新遠是怎麼收集到如此多數據的。

特斯拉實驗室跟老馬說三年後達到XW151的水平,可那個時候新安早就不用XW151,都排到XW191去了!

汽車上就是如此,很難想象用在航天上的智能控制系統該有多可怕。

不說別的,光是探索者機器人就夠一大批機器人公司瑟瑟發抖了,原本在此方面自覺領先的波士頓動力看了都咽口水。

僅僅是操控一些發動機的姿態,很難嗎?

老馬覺得不難,而且大有可爲。

他看向自己的助理:

“斯科特,我們要堅定對星艦的信心,只要控制系統過關,發動機越多其實越可靠。”

第一代星艦的基本設計已經成型, 和後世一樣是星艦飛船加上助推器。

由於將預計在下個月試車點火的第一代猛禽發動機,最大推力只有185噸,預計採用29臺猛禽發動機才能達到5400噸推力。

星艦飛船自重也降到了65噸,比送林炬往生的星艦要低20噸,有效載重120噸,低60噸,裝備分兩圈佈置的6臺猛禽真空版發動機,推力1100噸左右,需要三臺發動機一起進行降落回收制動。

雖然老馬作爲首席工程師有決策權,但芯級33臺發動機的設計還是讓其餘工程師害怕,雖然有27臺的重型獵鷹在前,但後者可是CBC,不能一概而論。

現在老馬反而有些期待新遠三號發射成功了,雖然只有19臺發動機,但也能說明多臺並聯的可行性是不低的,好如期推進星艦計劃。

如果林炬知道競爭對手希望自己成功,恐怕也會失笑吧。

第336章 304針劑第174章 新遠三號,出廠!第239章 騰雲第142章 唯一目的第56章 飛得更高第357章 抓捕第278章 緊隨其後第294章 舞會第192章 引領第211章 調整第293章 提名第384章 收視率第318章 火災第291章 座標第89章 競賽第47章 三進制還是二進制?第74章着陸第219章 爲YF77祈禱第301章 提案第273章 MSP第367章 解讀第365章 輻射推進技術第192章 引領第6章 各懷心思第349章 風暴第180章 反應第129章 適航證第333章 這裡有一個錯誤第208章 謝廖夫第343章 冒險第342章 YM-12第170章 挑戰第65章 進步號第273章 MSP第20章 撞車第378章 戲弄第45章第166章 太空清潔工第294章 舞會第10章 探查第354章 載人龍第39章 表演第182章 阿哈爾·捷金第366章 長城第214章 賬單第56章 飛得更高第259章 熹宗第330章 的盧第296章 彗星-離火組合體第171章 祈福第244章 機械臂第5章 放衛星第362章 前夕第384章 收視率第372章 試探第220章 會有一些問題第16章 交易第109章 我們自己造第214章 賬單第188章 智慧農機的挫折第5章 放衛星第63章 氣動飛行第360章 JFT在等待第13章 發射第32章 風第384章 收視率第290章 生命科學第62章 啓運第89章 競賽第166章 太空清潔工第187章 神秘的指令長第342章 YM-12第359章 實驗體第240章 財報第204章 我們需要它第320章 逃逸塔第246章 機場第134章 新年第319章 通過第116章 雲宮發射第228章 維內託一號第282章 巧遇的訪客第178章 分數線第316章 金星計劃第227章 新方案第88章 選拔第338章 開拓第76章 CZ6R二炸第300章 該開展一些研究了第301章 提案第249章 構想第119章 星艦第302章 你這是違法行爲第47章 三進制還是二進制?第353章 好友第325章 慶祝第245章 勇敢第212章 奮進號第182章 阿哈爾·捷金第277章 講演
第336章 304針劑第174章 新遠三號,出廠!第239章 騰雲第142章 唯一目的第56章 飛得更高第357章 抓捕第278章 緊隨其後第294章 舞會第192章 引領第211章 調整第293章 提名第384章 收視率第318章 火災第291章 座標第89章 競賽第47章 三進制還是二進制?第74章着陸第219章 爲YF77祈禱第301章 提案第273章 MSP第367章 解讀第365章 輻射推進技術第192章 引領第6章 各懷心思第349章 風暴第180章 反應第129章 適航證第333章 這裡有一個錯誤第208章 謝廖夫第343章 冒險第342章 YM-12第170章 挑戰第65章 進步號第273章 MSP第20章 撞車第378章 戲弄第45章第166章 太空清潔工第294章 舞會第10章 探查第354章 載人龍第39章 表演第182章 阿哈爾·捷金第366章 長城第214章 賬單第56章 飛得更高第259章 熹宗第330章 的盧第296章 彗星-離火組合體第171章 祈福第244章 機械臂第5章 放衛星第362章 前夕第384章 收視率第372章 試探第220章 會有一些問題第16章 交易第109章 我們自己造第214章 賬單第188章 智慧農機的挫折第5章 放衛星第63章 氣動飛行第360章 JFT在等待第13章 發射第32章 風第384章 收視率第290章 生命科學第62章 啓運第89章 競賽第166章 太空清潔工第187章 神秘的指令長第342章 YM-12第359章 實驗體第240章 財報第204章 我們需要它第320章 逃逸塔第246章 機場第134章 新年第319章 通過第116章 雲宮發射第228章 維內託一號第282章 巧遇的訪客第178章 分數線第316章 金星計劃第227章 新方案第88章 選拔第338章 開拓第76章 CZ6R二炸第300章 該開展一些研究了第301章 提案第249章 構想第119章 星艦第302章 你這是違法行爲第47章 三進制還是二進制?第353章 好友第325章 慶祝第245章 勇敢第212章 奮進號第182章 阿哈爾·捷金第277章 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