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調整

bookmark

“關於未來的計算機和芯片技術你怎麼看?”

林炬:“我並不是很懂這些,所以我讓王民江帶着微電子部門出來單幹,而且黃河半導體將會是多家持股,讓整個半導體行業去想。”

上級:“但是你的意見很重要,在航天上你也不是專家,但是新遠宇航動力做得非常好。”

話說到這個份上,林炬也不再推脫,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首先,我們要知道推進三進制技術的優點:

第一,三進制技術是全新的,沒有國外幾十年構築的專利壁壘,只要我們夠快,就能徹底樹立權威;第二,在製程工藝落後的情況下,如果軟件、硬件配合得當,三進制的性能優勢可以超過主流支撐的二進制芯片。”

上級很贊同地點頭:“是的,科工委說,這是一個真正可以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林炬:“但是,要想達到這些目的,需要在短時間內迅速將三進制技術鋪開,從計算機教學、軟件開發、生態建設,從EDA設計、晶圓製造、封裝工藝等多方面腰重新洗牌;

這是一個全新的體系,如果完全適應,那麼我們會樹立起與現在世界半導體截然不同的產業鏈,到時候可能在表面,互聯網上沒什麼區別,但是底層應用就是完全不兼容的。”

上級:“某些方面來說,不是壞事。”

華國能撐起三進制,如果真的全面應用,最可能的是外國廠商要想辦法適應這套體系而非出走,這麼龐大的市場不可能輕易放棄。

“那麼,我覺得可以藉此機會,拋棄掉原來的一切,另起爐竈乾乾淨淨地重構產業鏈,發揮我們的傳統優勢,快速佔領市場,只要能拿到三分之一的市場,勝利就已經屬於我們了。”

傳統優勢?上級想了想,大致明白了。

“我們的大型半導體企業基本都是國企,所以……會戰,半導體會戰?”

“對,我們有比較成熟的技術,圍繞它建立配套體系,通過大量的人員和機構參與快速鋪開新標準體系,把地位穩固下來。

而且這並不困難,起點已經相當高了。”

上級:“那麼,

伱覺得國家要向這裡面投資多少?”

林炬:“先期的扶持至少要在三千億級別,再之後就應該能通過市場盈利了。”

“如果真的能如此,那麼黃河半導體將成爲華國的英特爾、英偉達了。”

林炬:“那我就可以坐收分紅和專利費了。”

……

7月22日,半導體峰會正式召開,參會的雖然全是國企,但已經基本覆蓋了計算機產業軟件以及硬件全方位的企業,可以說是足夠自成體系。

峰會要連開七天,第一天林炬露臉了,之後就是王民江爲主導,以及科工委做安排。

峰會完全是閉門會議,對外幾乎沒有透露任何信息,導致外界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這樣的動作絕對不正常。

7月23日,峰會召開第二天,林炬就急不可耐地返回了基地。

半導體自然有專業人士去做,有成熟的三進制軟硬件技術支持,應該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反而他更想和謝廖夫交流,想知道這樣一位傳奇版科學家在這兩天時間裡做了什麼。

這兩天裡謝廖夫當然沒有閒着,他在前一天就已經正式擔任了第一副總裁兼航天動力部部長,成爲名副其實的第一人。

對於這樣一名只有20多歲的年輕人掌管技術工作,整個基地沒人不服氣。

因爲只要是研究院人員,都知道謝廖夫是誰,絕不會去質疑他。

謝廖夫剛剛掌握大權,沒有急着進行改革,而是在慢慢熟悉整個基地的運作流程和項目計劃,等林炬晚上回到基地的時候,謝廖夫依然在堅持工作。

見到老闆,謝廖夫也只是禮貌性的站起來行禮。

“老闆,很高興見到你。”

“應該是我這麼說,謝廖夫,我是第一次見到活着的傳奇。”

“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我是謝廖夫,正在爲公司而努力。”

謝廖夫轉身轉過電腦屏幕,上面是公司內網的數據庫,這裡包含着新遠所有的秘密,由星辰一號計算機和“山海”時刻監管,裡外防盜措施極其嚴格,想要訪問也需要複雜的手續。

“首先我要說新遠的儲備技術先進程度和數量多到讓我吃驚,這些技術已經差不多能夠支持整個太陽系的探索了,這相當好

但是,問題也有很多,首先是生產效率。”

“生產效率?”

謝廖夫所提出的問題是林炬從未想過的,新遠的生產效率依託基地那可是快的驚人,高度工業化生產,研究院簡化設計工作,是多少航天機構想都不敢想的。

不說別的,就同時開建兩架H2M,130噸級航天飛機6個月完工的能力,NACA全盛時期都難以辦到。

這個生產效率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謝廖夫:“我瞭解到,山海是從源於SC09的,能完成高精度操控的人工智能,而且處理能力非常強大,這樣的人工智能僅僅用來進行運算和內部網絡管理太浪費了,讓它介入生產才能發揮最大價值。

但我的意思並不是讓人工智能去操控機場,這一點現在的數控加工設備就已經夠高了,也不需要節省這一點人力。

我們應該用計算機爲每一個產品規劃生產流程,從原料初加工到最終成品,以分鐘爲精確單位,劃分每一個流程的時間和加工順序,在短時間內做到生產線的效率最大化。”

林炬用了不斷的時間仔細咀嚼才明白謝廖夫的意圖,並不是讓人工智能接管生產,而是通過人工智能制定效率最高的生產計劃,根據不同的零件加工特點排序,已達到最能節省時間成本的目的。

這讓他想起了OGAS,兩者的思路都差不多,但林炬有一些不同意見。

“可是,新遠依賴供應商,B級基地有現在的強大產能,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很多部件我們依靠華國成熟而全面的產業鏈外包出去了,相當一部分零件需要他們生產出來才行。”

謝廖夫:“那就讓他們也必須接受我們的生產計劃,在自己的產能和我們的產品之間,調整出最好的時間,在對我們的產品儘可能少的干擾下及時供應零件。”

第149章 叛逃第289章 預告第52章 午馬第43章 合作第60章 IL-76MD第167章 砍樹第17章 商業化第302章 你這是違法行爲第323章 鈞棒一號第15章 新任務第63章 氣動飛行第203章 黃河!第9章 輿論第122章 32115第39章 表演第184章 開源車機第132章 未羊第114章 霍華德·林炬第317章 無偵20第126章 年度結算第308章 基地瑣事第117章 長征一十五號第19章 抉擇第68章 新遠二號首射第376章 飛向月球第61章 CZ-6R首炸第251章 亞洲之星第367章 解讀第276章 MAV第132章 未羊第385章第115章 殊途同歸第257章 選票第212章 奮進號第332章 第一階段,完畢第276章 MAV第6章 各懷心思第380章 馬桶問題第179章 發佈會第104章 無可奉告第368章 DARPA第121章 請你開飛機第186章 繼承第373章 第三第378章 戲弄第316章 金星計劃第82章 結算第107章 世界月球周第208章 謝廖夫第7章 發動機試車第111章 化緣第2章 系統援助第236章 難道他真是天才?第319章 通過第243章 試飛第75章 商業第362章 前夕第372章 試探第257章 選票第27章 提升第278章 緊隨其後第6章 各懷心思第382章 巨浪第325章 慶祝第233章 S2100第332章 第一階段,完畢第258章 閃電第36章 失重訓練第95章 搶票第374章 空間電站第337章 處置難題第113章 雪鵠第8章 關注第191章 林氏雞湯第235章 發射第15章 新任務第372章 試探第315章 科考站前期論證第162章 運35第246章 機場第89章 競賽第183章 經緯第64章 S700第251章 亞洲之星第197章 互動第234章 包機第26章 壯丁第106章 曙光計劃第329章 着陸第356章 GSLV MK3第240章 財報第122章 32115第379章 新牙第93章 搬起石頭第49章 南方汽車第221章 失利第41章 SuKa第58章 追趕的六院第363章 衝擊第308章 基地瑣事
第149章 叛逃第289章 預告第52章 午馬第43章 合作第60章 IL-76MD第167章 砍樹第17章 商業化第302章 你這是違法行爲第323章 鈞棒一號第15章 新任務第63章 氣動飛行第203章 黃河!第9章 輿論第122章 32115第39章 表演第184章 開源車機第132章 未羊第114章 霍華德·林炬第317章 無偵20第126章 年度結算第308章 基地瑣事第117章 長征一十五號第19章 抉擇第68章 新遠二號首射第376章 飛向月球第61章 CZ-6R首炸第251章 亞洲之星第367章 解讀第276章 MAV第132章 未羊第385章第115章 殊途同歸第257章 選票第212章 奮進號第332章 第一階段,完畢第276章 MAV第6章 各懷心思第380章 馬桶問題第179章 發佈會第104章 無可奉告第368章 DARPA第121章 請你開飛機第186章 繼承第373章 第三第378章 戲弄第316章 金星計劃第82章 結算第107章 世界月球周第208章 謝廖夫第7章 發動機試車第111章 化緣第2章 系統援助第236章 難道他真是天才?第319章 通過第243章 試飛第75章 商業第362章 前夕第372章 試探第257章 選票第27章 提升第278章 緊隨其後第6章 各懷心思第382章 巨浪第325章 慶祝第233章 S2100第332章 第一階段,完畢第258章 閃電第36章 失重訓練第95章 搶票第374章 空間電站第337章 處置難題第113章 雪鵠第8章 關注第191章 林氏雞湯第235章 發射第15章 新任務第372章 試探第315章 科考站前期論證第162章 運35第246章 機場第89章 競賽第183章 經緯第64章 S700第251章 亞洲之星第197章 互動第234章 包機第26章 壯丁第106章 曙光計劃第329章 着陸第356章 GSLV MK3第240章 財報第122章 32115第379章 新牙第93章 搬起石頭第49章 南方汽車第221章 失利第41章 SuKa第58章 追趕的六院第363章 衝擊第308章 基地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