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決戰在即

十一月二十三日,在麥卡錫提交的戰略計劃得到盧卡斯批准後,喬丹上將給第三艦隊與第四艦隊下達了命令,並且正式委任第四艦隊指揮官里根少將爲聯合艦隊司令,尼克松准將爲參謀長。

當天下午,這支規模龐大的聯合艦隊就轉向西北,趕往迪戈加西亞。

必須承認,美軍聯合艦隊的戰鬥力遠在特遣艦隊之上。

艦隊上,美軍聯合艦隊擁有六艘航母、十二艘巡洋艦、十八艘多用途驅逐艦與十八艘反潛驅逐艦,而特遣艦隊只有四艘航母、八艘大型綜合戰艦與十六艘反潛戰艦,即便在潛艇的數量上,美軍也有十八艘,而特遣艦隊只有十二艘,其中八艘還是戰鬥力較爲有限的“黃貂魚”級全電動潛艇,只有四艘是099型攻擊核潛艇。當時,中國海軍寄予厚望的“長城”級攻擊核潛艇還沒下水呢。所幸的是,中美兩國的潛艇存在同樣的問題,即無法跟上全速航行的新式航母。

這個問題,直接降低了潛艇在這場海戰中的價值。

說得簡單一些,只要新式航母全速航行,當時沒有一艘潛艇追得上,甚至連絕大部分魚雷都追不上。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全速航行成爲航母戰鬥羣反制潛艇的主要方式。

當然,在這一點上,特遣艦隊的優勢非常明顯,因爲其二十八艘大型戰艦都能以四十五節的速度航行,而美軍只有第四艦隊的戰艦能夠達到這個速度,第三艦隊所有戰艦的最大速度都在三十五節以內。

決定一支艦隊速度的不是最快的戰艦,而是最慢的戰艦。

結果就是,美軍聯合艦隊的速度不可能超過三十五節,實際上能得到三十三節就非常不錯了。

艦載航空兵方面,美軍有六支航空兵聯隊,總共擁有五百零四架戰鬥機,而特遣艦隊只有四支航空兵聯隊,擁有三百七十六架戰鬥機,美軍多出了大約百分之三十四,擁有較爲明顯的兵力優勢。

在以航母爲核心的海戰中,航空兵具有決定性意義。

拋開戰場上的意外因素,在相對平等的情況下,如果美軍聯合艦隊搶攻,特遣艦隊將必敗無疑,如果特遣艦隊搶攻,則有可能在付出較大損失之後取得勝利。如此一來,誰能搶先發動攻擊,誰就能取得勝利,只是取勝的代價不同而已。

事實上,牧浩洋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在他飛往“泰山”號航母,從龔繼飛少將手裡接過指揮權的時候,就做好了在印度洋上打一次慘勝的準備。

當然,在牧浩洋看來,慘勝也足夠了。

要知道,以中國海軍的處境,最需要的是一次勝利,而不是勝利的方式,因此只有勝利才能提振士氣、重新振奮軍心。

在經歷了開戰時的突然襲擊之後,海軍的士氣已經跌到谷底。

雖然在鬥志上,海軍官兵依然非常昂揚,而且都急切的期盼着與美軍艦隊決戰,但是幾乎沒有人對勝利抱希望,而是懷着一種與敵人拼得魚死網破的心理。原因很簡單,中美海軍的實力差距太懸殊了。

也正是這個原因,牧浩洋才親赴前線。

以當時的情況,任何一場失敗,哪怕只是戰術上的失敗,也足以徹底摧毀中國海軍官兵的鬥志。

如果手裡有足夠多的資本,牧浩洋肯定不會以總參謀長的身份去指揮艦隊作戰。

事實上,在第二次印度洋戰爭結束之後,牧浩洋就逐漸淡出了一線部隊,決定花大力氣培養少壯派軍官。在過去的七年裡,他親自批准了上百名將領的晉升令,而且親自面試了所有獲得重用的年輕將領。

問題是,西印度洋艦隊的慘敗,讓牧浩洋認識到,年輕將領還無法擔起重任。

可以說,這個處境讓牧浩洋有點悲嗆。

這也不能怪別人,如果在第二次印度洋戰爭中,他就高度信任章玉廷,並且重用有才能的年輕將領,結果就會截然不同。當然,在第二次印度洋戰爭中,特別是在戰爭初期,中國海軍的處境也不大樂觀。也就是說,這怪不了任何人,根本原因是中國海軍一直沒有強大到可以浪費兵力的地步。

二十三日,特遣艦隊繼續對迪戈加西亞進行轟炸與炮擊。

白天,主要出動艦載航空兵,炮擊編隊則退下去,跟西印度洋艦隊的兩艘快速戰鬥支援艦會合,補充消耗掉的彈藥。到了夜間,則輪到航母補充彈藥,炮擊編隊擔負起了主要打擊任務。

到了二十四日凌晨,在確認所有重要目標已被摧毀之後,牧浩洋才讓艦隊撤走。

接下來,將由空軍定時對迪戈加西亞進行轟炸,阻止美軍修復受損的軍事設施,以保證陸戰隊能順利上岸。

當天凌晨,特遣艦隊在九度海峽西面進行了兩天裡的第三次補給作業。

主要就是爲返回的炮擊編隊補充彈藥,而特遣艦隊已經在這個時候向南航行了大約七百公里。

雖然沒有確切的情報,但是牧浩洋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美軍艦隊正在趕過來。

在這兩天裡,他還做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讓伴隨艦隊活動的十二艘“黃貂魚”級全電動潛艇、以及東印度洋艦隊與西印度洋艦隊的十八艘全電動潛艇在迪戈加西亞東南,二千五百公里與二千公里之外,組建了兩條潛艇偵察線,並且命令所有潛艇,在發現美軍艦隊之後得首先彙報情況。

事實上,潛艇是此時最有效的偵察手段之一。

當然,牧浩洋不可能把希望完全寄託在潛艇身上,畢竟潛艇數量有限,需要監視的範圍又極爲寬廣。

爲此,牧浩洋還在這兩天內,讓周渝生調整了反潛巡邏機的部署,把印度洋方向上的反潛巡邏機增加到了一百六十架,並且把二十架大型電動加油機全都派了過來,以提高反潛巡邏機的搜索範圍。

也就是說,牧浩洋在迪戈加西亞東面佈下了一張天羅地網,等着美軍艦隊前來決戰。

此時,美軍艦隊的情況並不理想。

在人事任命上,里根少將名爲艦隊司令,而且軍銜比尼克松准將高了一級,但是兩人的年齡差距並不大,而且在四年前,里根還是上校的時候,曾經是尼克松的部下,現在卻顛倒了過來。

顯然,這讓尼克松很不服氣。

更重要的是,他沒能晉升少將,失去了指揮第四艦隊的機會,不是因爲他的指揮才能不如里根少將,而是三年前的一起性醜聞,讓他錯失了機會,將晉升爲准將的機會拱手讓給了里根,里根又由此在戰爭爆發前晉升爲少將。在尼克松看來,他的指揮才能在里根之上,應該由他來擔任聯合艦隊司令官。

當然,里根完全持相反意見。

除了人事問題之外,美軍聯合艦隊還存在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即其作戰能力遠沒有賬面數字上那麼強大。

關鍵就是,在六支艦載航空兵聯隊中,有三支聯隊成立還不到半年,還有三支戰鬥機中隊原本隸屬於海軍陸戰隊。事實上,這些聯隊與中隊,就是除了第71作戰艦隊那三支艦載航空兵聯隊之外,增補給聯合艦隊的航空兵。

當時,第三艦隊的艦載航空兵聯隊都是新部隊。

前面已經提到,這些聯隊原本是爲第二批服役的“美國”級航母準備的,在戰爭爆發前才組建,當時還處於整訓階段,除了領隊機組之外,其他飛行員剛剛完成了着艦與彈射起飛訓練課程。至於必須掌握的其他戰術技巧,直到十一月纔開始培訓,平均每名飛行員的訓練時間不到四十個小時。

四十個小時算什麼?

要知道,一名合格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在駕駛戰鬥機降落到航母上之前,至少需要具備一千五百小時的飛行經驗,而且得在地面的航母模擬平臺上起降一百五十個架次,然後轉移到訓練航母上,完成總共一千二百小時的航母訓練課程,纔有資格編入作戰部隊,此後還需要進行總計六百個小時的作戰訓練,纔有能力執行所有作戰任務,成爲一名能夠上戰場的飛行員。

也就是說,一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在上戰場之前,需要三千三百小時的飛行經驗。

這個訓練量,是空軍戰鬥機飛行員的兩倍。主要就是,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需要花大量時間掌握在航母上降落與起飛的技巧。當然,現代戰爭的嚴酷性,也大幅度提高了對飛行員的訓練要求。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紀初,培訓一名合格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總共只需要一千八百飛行小時。

由這個標準衡量,第三艦隊的所有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都不合格。

事實上,第四艦隊也存在類似問題,即隸屬於陸戰隊的三個戰鬥機中隊的飛行員都沒有達到海軍的標準。

當然,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美國海軍一直與陸戰隊公用艦載航空兵。

在很多時候,美國航母上搭載的不是海軍的戰鬥機,而是陸戰隊的戰鬥機,特別是在支援陸戰隊作戰時,讓航母搭載陸戰隊的艦載戰鬥機,即能減輕海軍的作戰負擔,還能提高航空兵與地面部隊的協同作戰能力。

問題是,這三個中隊飛行員的素質都不怎麼樣。

別的不說,這些飛行員在日常訓練中,最主要的科目是對地打擊,而不是空戰,也不是對海打擊。

帶着這些問題,美軍聯合艦隊要與世界上經驗最豐富的艦隊決戰,不管是里根、還是尼克松,都不大樂觀。

第63章 朋友第59章 擊鼓傳花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98章 假戲真做第7章 鋼鐵鯊魚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6章 戰略籬笆第43章 闖關第1章 海軍強國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10章 補充攻擊第98章 嚴陣以待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2章 唯一選擇第259章 遺贈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90章 一網打盡第1章 棄武從文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43章 各有所謀第53章 橄欖枝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83章 科學寶藏第15章 虧本買賣第30章 誰更瘋狂第65章 明智之舉第64章 千鈞一髮第196章 突襲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20章 進攻意識第50章 重創第20章 混戰第30章 周旋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79章 艦隊攔截第32章 成果第237章 攻堅戰第73章 擴軍備戰第81章 防空攔截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68章 南海戰略第2章 利益交換第46章 豐收年第35章 後方部署第13章 分外事第61章 猛然醒悟第84章 守株待兔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62章 戰術反擊第64章 孤注一擲第66章 不可避免第49章 場外因素第65章 全面行動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64章 直接證據第16章 急轉直下第5章 來晚了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71章 以進爲退第53章 生存競賽第6章 第一步第49章 彈道導彈第61章 防空作戰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72章 對峙第15章 風頭正勁第35章 打掃戰場第61章 戰略打擊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70章 外交戰場第135章 全局第15章 宣戰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92章 突擊失敗第47章 金蟬脫殼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34章 炮戰第68章 南海戰略第79章 立場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63章 反導攔截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62章 戰略意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52章 空中力量第50章 大漠揚威第92章 怎麼打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37章 刺刀見紅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87章 積極爭取
第63章 朋友第59章 擊鼓傳花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98章 假戲真做第7章 鋼鐵鯊魚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6章 戰略籬笆第43章 闖關第1章 海軍強國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10章 補充攻擊第98章 嚴陣以待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2章 唯一選擇第259章 遺贈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90章 一網打盡第1章 棄武從文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43章 各有所謀第53章 橄欖枝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83章 科學寶藏第15章 虧本買賣第30章 誰更瘋狂第65章 明智之舉第64章 千鈞一髮第196章 突襲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20章 進攻意識第50章 重創第20章 混戰第30章 周旋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79章 艦隊攔截第32章 成果第237章 攻堅戰第73章 擴軍備戰第81章 防空攔截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68章 南海戰略第2章 利益交換第46章 豐收年第35章 後方部署第13章 分外事第61章 猛然醒悟第84章 守株待兔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62章 戰術反擊第64章 孤注一擲第66章 不可避免第49章 場外因素第65章 全面行動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64章 直接證據第16章 急轉直下第5章 來晚了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71章 以進爲退第53章 生存競賽第6章 第一步第49章 彈道導彈第61章 防空作戰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72章 對峙第15章 風頭正勁第35章 打掃戰場第61章 戰略打擊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70章 外交戰場第135章 全局第15章 宣戰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92章 突擊失敗第47章 金蟬脫殼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34章 炮戰第68章 南海戰略第79章 立場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63章 反導攔截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62章 戰略意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52章 空中力量第50章 大漠揚威第92章 怎麼打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37章 刺刀見紅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87章 積極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