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釋經權之爭,孔訥的大字報(二合一

張異也知道老朱最重視工作,只能轉身出去。

他在宮裡人引導下,準備前往太子府。

只是張異離開之時,正好看到一衆官員前來。

胡惟庸,汪廣洋,還有六部的人。

他與衆人相遇,許多官員見到張異,或者似笑非笑,或者冷着臉。

倒是胡惟庸,卻笑語晏晏,給張異作揖行禮。

張異一愣,也搞不清胡惟庸葫蘆裡賣什麼藥?

他本能回禮,胡惟庸,汪廣洋等人,魚貫而過。

“此人,比歷史上的胡惟庸更可怕……”

張異明白自己跟胡惟庸之間的惡仇恨,那是傾盡三江四海,也無法洗刷的。

這傢伙越是笑裡藏刀,張異就越是覺得危險。

他想起最近關於青衣宰相的傳言,似乎有所感觸。

“不會是這混蛋,給我弄出來的動靜吧?”

張異留了一個念想,繼續跟着太監走。

胡惟庸等人,進入御書房之後,都跪倒在皇帝面前。

“微臣見過皇上!”

“你們都起來吧,聊聊正事……”

胡惟庸等人起來之後,他主動開口詢問皇帝:

“陛下,臣聽說,二殿下已經在寧波登陸,正帶着日本的國王,朝着京城來……”

……

“太子殿下!”

“你小子,終於捨得回來了!”

朱標見到張異的時候,整個人眉飛色舞。

他迅速放下手中的工作,快步走到張異面前。

和朱元璋一模一樣,拍了拍張異的肩膀,說:

“壯實了不少……”

張異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太子殿下,您跟陛下的反應是一模一樣!”

“哈哈哈!

來,坐着,咱們兄弟倆聊聊!”

朱標拉着張異到一邊,聊起這些年的事情。

張異給朱標彙報了北方的情況,尤其是關於順天府的城建。

“當初父皇只是讓你出去避避風頭,誰知道伱又搞出一件大事!

當初文武百官聽說你要自費修路,都準備看你笑話!

可你轉手將江南富戶都騙到順天買房,一舉成爲順天第一首富……

如今應天府的百姓都知道你,你都成爲說書人口中的傳奇……”

朱標想起兩年多以前的事,百感交集。

張異是個註定不會默默無聞的人。

“要不是遷都的日子都定了,本宮都想親自去看看你建造的城市!

不過也無所謂了,反正一年多以後,遷都的工作就該開始!

而你這次回來,就別走了!

至少,也要將你終生大事,給定下來……”

朱標的眼中全是笑意,張異難得老臉一紅。

“本宮初次見你的時候,你還是個七八歲的孩童,這時間飛逝,轉眼你都要成家了!

雖然你我無兄弟之血緣,但感情卻勝似兄弟!

能看見你成家,本宮十分高興!

而且,成爲徐達的女婿之後,你身上的壓力也會小一些!”

“壓力?”

張異似笑非笑,朱標讀出他眼中的嘲諷。

他尷尬一笑,自己一時間糊塗,倒是失言了。

“現在,彈劾你的奏疏,每天都有!

有不少還是順天府那邊發來的!

父皇本讓你去避風頭,可這近三年來,你出的風頭一點不小!

這些人都惦記着你呀,雖然父皇不爲所動,鐵了心保你。

但對此情況也是不厭其煩。,

等你和徐家丫頭完婚之後,你成了徐達的女婿!

那些人自然而然,會給你幾分面子!”

“面子?”

張異呵呵笑:

“難道陛下真的想讓我跟胡惟庸等人講和?”

朱標臉上,浮現出一絲尷尬之色。

張異這小子,扎心的本事是一點都沒落下。

從本質意義上說,除了跟胡惟庸當年那場矛盾,造成了他們之間不死不休的局面。

張異其實和大部分官員並沒有什麼大仇恨。

百官仇視他,是因爲張異這些年做下的事,一直都在處處針對整個文官階層。

他們痛恨的不是張異這個人,而是他做下來的事。

除非張異改變他的立場,不然別說徐達,就他是皇帝的駙馬,又有何用?

張異相信,面對這種權力的鬥爭。

別說他,如果不是老朱強勢,文官集團說不定會讓他失足落水身亡……

所以朱標所謂的徐達的女婿,只是個笑話。

“也不能說講和,至少將明面上的火藥味壓一壓!

畢竟,你舉行國祭的事情,現在還在爭論不休!”

張異聽朱標說了一下事情的大概,明白瞭如今壓在他身上的壓力。

將日本國王押回應天,老朱的這場國祭,是祭奠這些年被倭寇殺死,或者因爲抗倭戰死的百姓和將士。

這是一場振興國威,也是安撫百姓的政治大秀。

嚐到引導輿論甜頭的朱元璋,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凝聚民心的機會。

也正是因爲這場國祭重要,張異這個主祭之人,纔有爭議。

老朱隱約想借這次機會,落實張異的國師的名分。

可,文官集團又如何肯輕易同意?

這越是朱標頭疼之下,胡言亂語的原因之一。

“另外,關於這位日本國王的處置,咱們內部也有爭吵……”

……

張異聞言一愣,關於天皇的處置,還有什麼異議?

朱標沒有賣關子,直接說出來龍去脈。

小日子在這兩年不好過,當大明遠征的時候,他們本來還覺得沒有什麼?

這些年,只有小日子的浪人朝着周圍輸出倭寇,誰見過華夏給日本輸出過戰爭。

加上百年前的神風庇佑,小日子的國王一開始收到來自日本倭寇從海上傳回來的消息,還十分不屑。

可大明的船堅炮利,很快給這些人上了一課。

大海上,日本那些小舢板,還有他們養的海盜,基本上是飛速潰敗。

等到常遇春帶着陸軍登陸,那些人見到大明不過一萬多的軍隊,又喊出要將這些人屠殺的口號。

只是,曾經的大名第一猛將,如今轉型指揮的常遇春,很快交出他轉型後的第一份答案。

他帶着一萬多的大明軍隊,開始了自己的虐菜之旅。

滅了南朝之後,北朝天皇才徹底慌了。

他們一邊抵抗,一邊派人求饒,只是常遇春早就領會老朱的心思,壓根不給機會。

這些人沒辦法,只能通過海上的力量,前往大明求饒。

天皇遞上國書,要稱臣。

可是,他們遇上了老朱,這個壓根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自然不會同意。

此時,關於東方戰場,朝中就開始出現雜音。

以楊載爲代表的一批人,說起日本和中原的關係,主張大明見好就收,接受日本的歸降,重新回到宗主國和藩屬國的關係。

而朝廷的天兵,自然要退出來。

老朱哪能接受這樣的後果?還直接訓斥了楊載。

只是,這種意見,其實在大明一直很有市場。

就算是如今日本國王被擒,百官也依然主張放他回去。

“放屁!”

張異少見的失態,忍不住破口大罵。

戰爭都進行到這份上了,哪有什麼放他回去的道理。

比起朱元璋,朱標乃至大明所有人,他比任何人都痛恨小日子。

只有經歷過華夏那百年屈辱,知道華夏因此承受多少苦難的人,纔會體會到張異的心情。

大明的人體會不到,但張異依然認爲老朱不應該放棄。

所謂的天朝上國的觀念,該丟進垃圾桶了。

朝貢體系,不過是中土王朝因爲無力管理更遠方的國土,設置出來的一套備用體系。

如今大明的軍艦都懟到別人家臉上了,還退出來?

那不是放屁嗎?

當然,張異也明白文官集團那些人是怎麼想的?

無非就是中土王朝的格局,王道之類的理念。

伴隨着大航海時代的來臨,這些源自於農耕文明的思想,開始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張異也第一次在現實中感受到,兩個利益集團思想的碰撞。

沒錯,當大航海時代開始之後,朝廷的精英階層,不可避免,會出現兩種聲音。

以後隨着海外資源朝着大明匯聚,這種生產關係帶來的改變,只會讓許多人更加無所適從。

張異深吸一口氣,他的心情逐漸平靜下來。

如果換成別的皇帝,他還擔心老朱沽名釣譽,可他是朱元璋,論不要皮臉,他估計比自己還厲害。

“所以,陛下沒有同意?”

“那是自然!”

朱標想都不想,直接回答張異:

“他們不知道大航海背後的意義,可父皇如何不知?

可新舊兩代觀念的碰撞,使得如今的朝局,極爲混亂!

本宮也有些憂心,父皇能不能壓得住……”

這纔是朱標爲什麼忍不住說出自己跟徐家丫頭完婚,能緩和矛盾之類的話。

其實是因爲他自己心裡煩躁。

張異默然,細細思索。

他才明白在他流放北京的三年,朱元璋承受了什麼樣的壓力?

士大夫集團從董仲舒開始,早就根深蒂固影響着社會的方方面面,流水的皇帝,鐵打的讀書人。

如果放在一人,一時。

皇權壓制相權,皇帝殺戮官員的事情很多,可是,代表士大夫階層的相權,一直沒有沒落過。

從報紙開始,朱元璋的手,伸入了這些人的不可觸碰之地。

這也是爲什麼汪廣洋這個和稀泥的老頭,也堅定站出來反對自己的原因。

其實如果用政治來解釋,可能會解釋不清。

但以宗教來解釋,一切都解釋得通。

因爲老朱在一步步將他們的信仰的根基,在挖斷。

所謂斷人財路,殺人父母。

皇帝和羣臣之間緊張,也就不奇怪了。

也虧得朱元璋是開國之君,壓得住這滔天的壓力。

如果換成別人,哪怕是朱標在,恐怕這場改革,也只能徐徐圖之。

又因爲如此,張異也明白自己身上的危機。

這些人動不了朱元璋,難道還動不了自己?

“果然,很麻煩!”

張異輕笑,這場爭鬥已經到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地步,幾乎沒有退回來的可能。

既然如此,自己只能再進一步,披荊斬棘。

“皇上舉辦的這場國祭,百官反對的理由,大概也就是說陛下沒有大國之君的風範,也不符合儒家的仁道,王道之行!

但貧道以爲,這場國祭恰恰需要辦下去!

不但要辦,而且要利用這場祭祀,將所有人的人心都收攏起來!”

他本對於這場國祭並無太大的期待,也以爲這只是朱元璋爲了完成對他的承諾,走過的一個過場。

但現在看起來,這場國祭十分重要。

“走吧,午朝應該也差不多了,咱們去找父皇吃飯!”

朱標看了看時間,應該已經過了皇帝和百官商議的日子。

張異起身,跟着朱標進宮,一路前往御書房。

只是,還沒走進,就聽見有人大喊:

“陛下,你這麼做,實在有辱國格,非君王之行也……”“將他給朕拖出去,杖一百!”

朱元璋憤怒的聲音,從御書房傳出來。

不多時,張異看見一個官員被皇帝拖出去,開始噼裡啪啦打着屁股。

侍衛下手挺狠,不多時,那人就被打得不省人事。

朱標看着不忍,讓太監通報之後,直接帶着張異進去。

御書房中,皇帝臉色鐵青,其他人跪在地上,噤若寒蟬。

張異識趣地躲到一邊,不去摻和這件事。

“父皇息怒,楊大人畢竟也是爲了國事,就算說錯話,也不該如此……

父皇,兒臣看外邊,人已經昏迷了。

您就別再往死裡打了!”

老朱看了朱標一眼,給一邊伺候的太監一個眼神。

太監連忙跑出去,讓侍衛住手。

“謝皇上開恩,謝太子殿下!”

胡惟庸等官員見皇帝賣了朱標的面子,趕緊給朱元璋跪下。

“都出去!帶着那個晦氣的喪門星走人!”

老朱氣急敗壞之下,連喪門星都叫出來了。

百官面面相覷,又低下頭,無聲退出。

張異能感受到,他們心中的憋屈和怒火,尤其是胡惟庸,他離開的時候,深深看了自己一眼。

等到所有人都離開,朱元璋才坐下來,他對張異道:

“你也看到了,這些人哪,越來越不安分了!”

“陛下,不知道外邊的人是誰?”

“楊載!”

張異聞言,恍然大悟。

楊載這個人,其實也算是個人物。

他一力促成了日本隊大明稱臣。

不過換到這個時空,張異的出現改變了歷史的軌跡,那個本應該是大明功臣的外交官,變成了第一個反對朱元璋的人。

楊載剛纔喊出來的那些話,就差已經指着朱元璋鼻子罵了。

由此可見,文官這邊對於日本國王的處置方式,很有意見。

而最大的意見就是,皇帝不應該如此對待一國國王,哪怕是番邦的國王。

他們的理由是,大明如此做派,會讓周圍的藩屬國寒心。

但其實張異明白,所謂的日本國王處置方案,不過是文官和皇帝之間的一個藉口。

沒有人會關注那傢伙的生死,但朱元璋的做法和百官的意見,分別代表了兩種行爲模式。

官員試圖將皇帝的言行,拉回到儒家那一套上來,以道德,去綁架皇帝。

而老朱則是利益當先,他既然已經吞下日本,絕不可能吐出來。

那些罵着皇帝不仁不義,非人君之風的官員,自然會讓老朱怒火中燒。

“原來是楊大人……貧道記得當年,他正是南朝將軍放回來的使臣之一!

楊大人曾經多次請陛下派他出使說服日本,陛下卻沒有答應!

如今他站出來反對,倒是合情合理!”

“朕就想不明白,朕準備了多年的戰爭,人教訓了,他們還讓大明將利益給吐出來……

合着朕犧牲那麼多利益,只是爲了一個面子?”

朱元璋猶自意難平,張異呵呵笑:

“因爲,日本的利益,他們吃不到……”

儒家的統治地位,是建立在農耕文明之上。

所以對於海外擴張這種事,中央朝廷無法企及的地方,自然這些精英們也吃不到利益。

他們不可能背井離鄉,去遠方的日本當官。

其實不獨是精英們,皇帝從某種程度上,也是這麼想的。

只是張異給朱元璋指了一條路,這確實能讓老朱吃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而這些利益,又和以士紳爲主的精英階層無關。

或者說,就算有一部分人能吃到利益,也是沿海那些地主。

也是因爲如此,一旦大明出現穩定的海上貿易,就一定會產生新的利益階級。

這些人的出現,一樣會分薄現有的儒家的基本盤。

儒家的士子,計劃壟斷了華夏最聰明的那一批人,他們也許看不到未來百年後的變局。

卻能感受到,來自皇帝吹起來的寒風。

“吃不到?”

老朱聞言一愣,張異解釋道:

“就如同樣是士紳,浙江沿海一帶的士紳,與內陸的士紳,本身利益也不一樣!

統治日本,意味着朝廷在早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這些資源的投入,等於變相從他們身上吸血!

可是,產生的收益,他們可預見的,也吃不到。

爲什麼要支持陛下的想法呢?”

任何人,任何集團行事,都要講究利益。

朱元璋如此,張異如此,其他人自然也是如此。

“依託於農耕文明建立的道德觀,也將在大航海時代開始無法適用!

朱老夫子創立的理學,雖然加強了中央集權和士大夫集團的權柄!

但在新時代面前,他們也該被掃入故紙堆了……”

張異的話,顯得有些誅心,如果放在御書房之外,恐怕也會掀起軒然大波。

不過朱家父子,早就習慣了他的驚世駭俗,而張異今天說的話,確實也貼合朱元璋的本意。

新的生產關係的誕生,也會改變社會利益的構成。

張異埋下去的種子,雖然還沒茁壯成長,但好歹也生根發芽。

如果是以前,哪怕朱元璋再認可張異,或者再不滿士大夫集團,他也不大可能去附和張異,因爲他朱元璋,同樣是這套體系的受益者。

但隨着商稅成爲朝廷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

老朱的態度鬆動了一些。

而即將開啓的大航海序幕,又給老朱找到了一條新的利益鏈條。

簡而言之,在張異的努力下,朱元璋屁股下的椅子,已經逐漸和文官們坐不到一塊。

“那你覺得,應該怎麼辦?

難道你還想動儒家、”

張異聞言搖搖頭,他並沒有這個想法。

後世那位姓馬的思想,放在這個時代太過駭世驚俗。

而且儒家本身的思想,張異而言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中國人,儒家是被刻在骨子裡的存在。

所謂的儒家文化圈,影響了多少人。

儒家的思想,一樣也可以成爲文化輸出的主力。

但儒家未必等於理學,有些東西是可以分開的的……

可是,新的,能替代理學的學說是什麼?

心學?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王陽明的心學本質上也是理學的補充。

張異在這件事上,並沒有答案,但他覺得他可以提供一條路。

“陛下還記得孔訥?”

朱元璋微微一愣,張異在這個時候提起孔訥做什麼?

他腦海中浮現出孔訥這些年做過的事。

他一直在重新定義儒家,否定理學的一些做法。

“百官反對陛下的理由,根源就在儒學之上,對於儒家的解讀,每個人都有不同!

不過大家信奉朱子,所以朱子成了聖人!

可爲什麼,四書五經,只有一人能夠解讀?”

朱元璋沉默,張異說的這些道理,其實就是孔訥一直宣揚的學說。

孔訥宣揚的,是將經典的解釋權交由任何人。

這個想法,有些驚世駭俗。

不說那些士大夫們對孔訥的學說頗爲不屑,就算是孔家的老爺子,也對孔訥十分不滿。

不過他這位好友,似乎鐵了心要走出自己的路,這些年其實一直在遊學。

不過因爲他也成爲了一個類似於張異的刺頭,所以皇帝說要重用他,卻一直都沒重用。

“孔訥所提倡的,是將釋經權交還給天下人!

這件事對於整個士大夫集團的影響,不會比我搞出來的動靜小,只是孔訥一來是未來的衍聖公,他的身份保護了他。

二來,是他人微言輕,撼動不了其他人。

如今羣臣跟陛下爭議的東西,無非就是禮儀二字!

可誰去解釋禮儀,咱們又當以誰的解釋作爲標準,這就很有講究了……”

張異將這些問題剝繭抽絲,皇帝如醍醐灌頂。

“你的意思是,重用孔訥?”

“沒錯,當初陛下打壓孔家,是因爲他們不知好歹,心懷異族!

臣百分之百支持陛下去教訓這種漢奸行爲,不過……

陛下終究還是沒殺孔克堅,大概看中的,還是孔家千年的招牌!

如今重用孔訥,其實還是用上孔家的那塊招牌!”

衍聖公的子孫,不管如何,在封建時代都擁有至高無上的號召力。

朱元璋聞言點頭,如果用孔訥來分擔一部分來自文官集團的壓力,似乎也是極好的……

只不過,朱元璋依然心有顧慮:

“那你覺得,如果重新重用孔家,恐怕會走了前朝的路?”

朱元璋心裡是不想用孔家的人的,孔家在民間的威望,比龍虎山高了許多。

若不是如此,就孔家人出的那些各種奇葩,早就把家族給敗完了。

可正是因爲孔家人不太爭氣,老朱怕將孔家人扶持起來,影響也不會很好。

張異一句話,打消了朱元璋的顧慮:

“陛下,孔訥所謂的將釋經權還給天下人,其實也是在削弱孔家的影響力!

孔家期望的,是同時擁有血脈的神聖性還有釋經的權力,如果這兩個都在孔家手裡,那纔是最可怕的!

釋經權給天下人,其實對孔家而言是有害的。

自古以來,歷代皇帝和讀書人雖然將孔家當成吉祥物,可他們也因爲是吉祥物纔有了傳承的神聖性!

如果人人釋經,誰還會在乎孔家呢?”

“所以,孔訥爲什麼會這麼做?”

“也許,他並不喜歡一個靠着血脈延續的孔家……”

張異意味深長地,說出一句話。

孔訥有大抱負,張異在京城的兩年多,孔訥遊歷到順天,和他論道了三天三夜。

雖然誰都沒有說服誰,不過張異能感受到孔訥心中的豪情。

他想要重振先祖之學,以學問的方式,而不是靠着血脈的光環。

張異想起當初在京城孤獨無依,小心翼翼的孩子。

再看如今,已經擁有直面世界惡意勇氣的孔訥,張異只覺得非常欣慰。

他所處的時空,孔訥不過是個中規中矩的衍聖公,

而現在的孔訥,說不定能給他帶來不少驚喜。

“新儒家!”

張異腦海中閃過一個名詞,脫口而出。

“新儒家?”

朱元璋聞言笑了起來:

“孔訥在哪?”朱元璋招來屬下。

“回陛下,在揚州!”

“朕命令你們,用最快的速度,將他帶過來!”

……

應天府,早晨。

許多官員已經起牀,他們洗漱之後,開始準備上朝事宜。

一切和過去沒有什麼不同,自從皇帝登基之後,他們的日子就是如此,日復一日。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改變的話,那就是官員們會習慣性,讓僕人買一份《日月時報》!

雖然大家反對報紙,但又喜歡看報紙。

胡惟庸也是如此,他穿好衣服,順口問:

“報紙呢?”

“老爺,早就給您準備好了!”

僕人將一份今天剛發行的報紙交給胡惟庸,

胡惟庸點開一看,登時臉色大變。

“孔訥,今日的頭版頭條,是孔訥寫的……”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頭版上的標題,十分刺眼。

第368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154章 朕就逆天又如何?潛意識第245章 民心即香火,兩眼一黑第270章 奇怪的畫,碎片化傳播第498章 成吉思汗不曾到達之地第228章 針鋒相對,徐丫頭的鬼點子第319章 舉薦張異,皇帝惱羞成怒第235章 百姓需求,神仙產品經理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353章 被架空的朱標,劉基攤牌第503章 道衍拜師,命運的相會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燒三把火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20章 你敢詛咒朕斷子絕孫?第351章 藥王爺顯靈,讓我救你還裝逼第376章 貧道只想兒子回家,掌心雷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444章 亂人芳心,你真是蒙古人?第567章 另一條密道,朱元璋的殺心第461章 不會有以後了,老張入京第240章 逐出師門,禍水東引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71章 徐達的疑惑,京城裡的高人第473章 中原百姓,真希望我們回去?第488章 相認,您果然是朱元璋第565章 姚廣孝,你是朕的人還是他的人第571章 貧道乘風去,不做世間人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435章 貧道帶你,看看這盛世第97章 張異最不想要的賞賜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不下縣第384章 不患寡患不均,拿小日子出氣第409章 見故人,姐夫姐夫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268章 沈萬三的沈家,朕能信你?第12章 皇帝是不是鞋拔子臉?第519章 不喜歡的皇帝,換一個就好第320章 工業和商業,政策試點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106章 未來會很苦,但他是朱元璋第521章 春晚和希望,星辰大海(二合一)第334章 讓你拋磚引玉,不是讓你拍死老子第160章 朱允炆,建議甩牆上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209章 審計部門,朱家家宴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433章 三年前,也許是你沒用呢第2章 天師,天豈有師乎?第67章 演着演着,動真情了第332章 老朱的求而不得,別把老常當莽夫第561章 藍玉反水,等一個人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357章 紅鸞劫,破局之道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171章 龍虎山的“雷法”,你媽要死了第173章 抗生素的問世,初“見”朱元璋第290章 楊憲離死不遠了,拿回天師位的法子第142章 天下儒生,顏面掃地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239章 百年情分,今日斷絕第245章 民心即香火,兩眼一黑第7章 當着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512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大戰將起第436章 你哥哥命不久矣,紅杏出牆第348章 叫相公,屈打成招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558章 火燒坤寧宮,撥亂反正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221章 徐達攤牌,決勝在戰場之外第471章 皇帝的選擇,千里落子第39章 幫他出氣,再見張異第206章 我跟李善長比起來如何?第129章 現學現賣鎮壓百官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524章 姚廣孝你不造反會死?(二合一)第135章 南北榜,劉基你讓朕很失望(5K)第502章 皇帝喜歡用強,道衍哭了第111章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變寧王第526章 天師的都不行,天皇更是找死(二合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第24章 救常遇春,你讓我改變歷史進程?第273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229章 都是七竅玲瓏心,再次得罪藍氏第414章 朱樉的接盤俠,這傢伙可以利用第230章 皇后插手,老朱的驚喜第275章 吃瓜人,樂子人,不沾因果人上人第473章 中原百姓,真希望我們回去?第386章 飲馬富士山,常遇春的新戰場第519章 不喜歡的皇帝,換一個就好第451章 再不收網,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223章 工具人張異,妙雲想修道
第368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154章 朕就逆天又如何?潛意識第245章 民心即香火,兩眼一黑第270章 奇怪的畫,碎片化傳播第498章 成吉思汗不曾到達之地第228章 針鋒相對,徐丫頭的鬼點子第319章 舉薦張異,皇帝惱羞成怒第235章 百姓需求,神仙產品經理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353章 被架空的朱標,劉基攤牌第503章 道衍拜師,命運的相會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燒三把火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20章 你敢詛咒朕斷子絕孫?第351章 藥王爺顯靈,讓我救你還裝逼第376章 貧道只想兒子回家,掌心雷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444章 亂人芳心,你真是蒙古人?第567章 另一條密道,朱元璋的殺心第461章 不會有以後了,老張入京第240章 逐出師門,禍水東引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71章 徐達的疑惑,京城裡的高人第473章 中原百姓,真希望我們回去?第488章 相認,您果然是朱元璋第565章 姚廣孝,你是朕的人還是他的人第571章 貧道乘風去,不做世間人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435章 貧道帶你,看看這盛世第97章 張異最不想要的賞賜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不下縣第384章 不患寡患不均,拿小日子出氣第409章 見故人,姐夫姐夫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268章 沈萬三的沈家,朕能信你?第12章 皇帝是不是鞋拔子臉?第519章 不喜歡的皇帝,換一個就好第320章 工業和商業,政策試點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106章 未來會很苦,但他是朱元璋第521章 春晚和希望,星辰大海(二合一)第334章 讓你拋磚引玉,不是讓你拍死老子第160章 朱允炆,建議甩牆上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209章 審計部門,朱家家宴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433章 三年前,也許是你沒用呢第2章 天師,天豈有師乎?第67章 演着演着,動真情了第332章 老朱的求而不得,別把老常當莽夫第561章 藍玉反水,等一個人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357章 紅鸞劫,破局之道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171章 龍虎山的“雷法”,你媽要死了第173章 抗生素的問世,初“見”朱元璋第290章 楊憲離死不遠了,拿回天師位的法子第142章 天下儒生,顏面掃地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239章 百年情分,今日斷絕第245章 民心即香火,兩眼一黑第7章 當着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512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大戰將起第436章 你哥哥命不久矣,紅杏出牆第348章 叫相公,屈打成招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558章 火燒坤寧宮,撥亂反正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221章 徐達攤牌,決勝在戰場之外第471章 皇帝的選擇,千里落子第39章 幫他出氣,再見張異第206章 我跟李善長比起來如何?第129章 現學現賣鎮壓百官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524章 姚廣孝你不造反會死?(二合一)第135章 南北榜,劉基你讓朕很失望(5K)第502章 皇帝喜歡用強,道衍哭了第111章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變寧王第526章 天師的都不行,天皇更是找死(二合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第24章 救常遇春,你讓我改變歷史進程?第273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229章 都是七竅玲瓏心,再次得罪藍氏第414章 朱樉的接盤俠,這傢伙可以利用第230章 皇后插手,老朱的驚喜第275章 吃瓜人,樂子人,不沾因果人上人第473章 中原百姓,真希望我們回去?第386章 飲馬富士山,常遇春的新戰場第519章 不喜歡的皇帝,換一個就好第451章 再不收網,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223章 工具人張異,妙雲想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