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舉薦張異,皇帝惱羞成怒

“陛下屬意誰?”

劉基沒有上朱元璋得當,表情淡然。

老朱問:

“你覺得汪廣洋如何?”

劉基眉頭微皺,汪廣洋是皇帝在楊憲成爲中書省右相之後召入中書省的。

此人也是朱元璋身邊的老人,投靠老朱比他還早了五年。

論能力,汪廣洋是肯定足夠的,他在朱元璋起義的過程中,對他多有幫助。

皇帝也十分信任他。

不過既然朱元璋詢問的是對方能不能當宰相,劉基想了一下還是如實說:

“汪廣洋能力有餘,氣量不足,雖足智多謀,卻無擔當,恐怕勝任不了百官之首的位置。!”

皇帝給氣笑了,故意問:

“那你覺得誰能當宰相?朕覺得你不錯,你要不要當一當?”

劉基臉色不變,回:

“臣更不行,臣能力有餘,性子卻不適合中書省的位置,陛下知人善用,應該不會考慮微臣……”

老朱深吸一口氣,對劉伯溫這油鹽不進的性格也無可奈何。

“怎麼,你對錦衣衛奪了你御史臺的權柄不是很不滿,朕給你找個更好的位置,怎麼你劉伯溫又不敢接了?”

劉基回:

“臣並沒有不滿,而是真想去清心觀問個前程!

高指揮使去審查那些投機之人,自然沒有問題。

可京城誰人不知,臣與那清心觀的小道長有交情,這正常的走訪道友,錦衣衛不當大驚小怪!”

老朱明知故問:

“那你問了什麼前程?是你劉基升官發財,還是其他?”

劉伯溫一本正經回答:

“臣問的是浙東百姓,還有我大明的前程……”

朱元璋:……

這貨是真難對付呀,故意藉助高見賢給自己傳話,現在翻臉不認了。

他們君臣之間,主打的就是一個心照不宣,誰也別撕破那層窗戶紙。

“你劉伯溫身爲朝廷命官,去找一個小道士詢問大明的前程?是否可笑?”

“陛下,並不可笑!

臣已經不止一次跟陛下舉薦過清心觀那位小真人,此人雖小,卻是堪比周顛的異人。

他對未了的預見和對國事的理解,臣覺得可以一聽!

事實上臣昨日過去,還被這位小道長訓斥了一頓!

見到高指揮使的時候,也是因爲有怨氣在身,所以不免暴躁……”

“哦!”

劉伯溫一下子把老朱的興趣勾起來。

皇帝問:

“他怎麼罵你了?”

“他說微臣忠孝不全……

身爲御史中丞,明明有監察百官的權柄,卻對下邊的亂象不言一語,對家鄉的現狀不曾給皇帝提過任何意見,爲人臣卻尸位素餐,此爲不忠!

鄉親犯國法,臣卻不曾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去規勸宗親父老,是爲不孝!

那小真人上來就把老夫說成不忠不孝之輩,老夫昨天還不接受,但昨晚想起來,張小真人罵的沒錯……”

“你真被他罵了?”

朱元璋樂了,劉基這小老頭吃虧的時候可不少見。

老朱可是樂得見他吃癟,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歡喜,可把老劉給鬱悶壞了……

陛下,您就不能稍微掩飾一下嗎?

“咳咳,還有呢?”

“小真人還說,錦衣衛的出現,是因爲御史臺和中書省的工作,讓陛下失望了,尤其是臣所領導的御史臺,對監察工作的放任和失職,導致了今日之因果……

海貿造給江南富戶帶來了大量的財富,但這些財富產生的利潤,卻不曾給朝廷貢獻一絲半點。

朝廷本是這些人的靠山,大明廣闊的土地,豐富的物產爲他們提供了貿易的基礎。

可是,沿海商人不思反哺華夏,卻勾結倭寇殘害鄉親,當是罪有應得……”

劉伯溫洋洋灑灑,將張異的觀點說了大概。

朱元璋聽着十分暢快。

張異這小子就跟他肚子裡的蛔蟲一般,將他想要說的話一口氣說出去。

這些話許多老朱自己都未必能說得如此清楚。

稅收是朝廷的根本,而清算沿海富戶,根源也在稅收……

甚至朱元璋對地方的整改,稅收依然是主要目的之一。

天下人不可不納稅……

這個理念深得老朱歡心。

華夏自古以來,有許多定製。

有些人天生就理所當然不納稅……

可這些東西一旦落下名分,後來者想去更改非常難。

張異說得沒錯,如果能將“納稅”當成一種理所應當的名分,會省下許多麻煩。

“所以呢?”

朱元璋不動聲色,詢問劉伯溫。

劉伯溫很糾結,張異說的道理他是明白的,可是他如果認可這種做法,其實等於背叛自己所在的階級。

李善長也好,宋濂也罷,大家都在推動讀書人擁有更多的特權。

而這些特權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免稅……

讓天下人皆納稅,等於除了本來就已經納稅的老百姓,這件事會得罪幾乎所有的人。

家與國……

公與私……

劉基想起自己思索一晚上的結果,點頭說:

“臣覺得他說得有道理,並且想請皇帝安排臣編撰大明稅法……”

稅法這個概念,也是張異提出來的。

老朱和劉伯溫在這件事,一拍即合。

不過,劉基既然在這個問題上妥協,他自然也有他的訴求。

朱元璋同意這件事之後,劉伯溫跪下。

“臣還有另外一件事請求皇帝!

從皇帝封太倉市舶司,臣感覺陛下有海禁之趨勢,海禁之後,這沿海一帶百姓,將失去收入的來源!

陛下當思考,每個地方的情況不同!

我浙東,福建等多山之地,確實無法只靠土地養活自己……

陛下鼓勵休養生息,可休養生息需要土地!

如果土地不足以讓百姓休養生息,沒有活路的百姓,恐怕會產生民變!”

朱元璋臉色微變,劉伯溫說的也是個道理。

江南被血洗過一次之後,空缺出來的資源,確實可以讓江南安生一段日子。

可是如果海禁的話,許多地方的田地是養不活更多的百姓的。

大移民,也算是老朱對人口結構進行改造的一個方案。

可他不可能將所有人都遷徙走,人少地多,遲早會有矛盾。

“所以我浙東,福建之地,多出商人。

在糧食產量無以爲繼的時候,請皇帝允許我浙東等地的商人,發展工商業,在工商業上,給予一定支持!”

“這也是那小子的說法?”

朱元璋冷哼,劉伯溫默然點頭。

老朱糾結起來,張異不止一次對他說過,當天下田地無法承載人口的時候,工商業就是朝廷稅收的主要根源,也是續命之法……

工商業是否要發展,肯定要發展,但絕對不是現在!

可劉伯溫提出的問題,也是一個現實問題。

大明不同的地方,對於所謂休養生息的標準也不同。

華北,長江中下游等平原地區,它們能養活的老百姓顯然更多。

對於提前發展工商業,老朱是抗拒的。

如果工商業能賺到錢,百姓怎麼可能安心去務農,五生產?

且,商人賺錢,能反哺到地方的情況其實也很少……

皇帝站起來,反覆踱步,卻沒有馬上答應劉伯溫。

“這件事朕記下了,海禁之事,也是徐徐圖之!

你先把稅法初稿給朕定下來,朕會審覈……”

朱元璋打算去見見張異,先聽聽他怎麼說。

只聽劉伯溫一面之詞,他不好輕易下這個決斷。

劉基趁機提議:

“陛下,您爲什麼不召見那個孩子,跟他好好聊聊?”

朱元璋愣住,真就是怕什麼來什麼?

隨着張異跟其他人接觸越來越多,金子始終是藏不住的。

那孩子的鋒芒,會招惹一些人,也會被一些人欣賞。

從許存仁到劉伯溫,都屬於欣賞他的那些人。

可是他若是真能見,早就見了……

“陛下,您也知臣心高氣傲,少有服人,可這孩子臣是心服的!

此等人才,讓他遊離於朝廷之外,實在可惜!

就算不能入朝爲官,也應當以國士視之。

臣以性命擔保,此子成就絕對勝過張正常百倍,陛下寵幸張正常,爲何卻看不上這個孩子?”

老朱真想破口大罵,你劉基就沒個眼色嗎?

他忍不住反駁:

“重農抑商,乃是朕定下來的國策,那小子指點江山,非要說什麼發展工商業。

朕不將他拉過來打一頓就算了,你劉基還要多言?

你浙東人很好,你就沒有想過不患寡患不均?

就你浙東福建搞特殊化,朕如何安撫天下人心?

來人呀,將劉基給朕拖出去,先打他十大板!”

劉伯溫一臉懵逼,老子好好給你引薦人才,你發什麼火?

難道是因爲張異說的發展工商業,惹怒了皇帝?

他還沒回過神,就被外邊衝進來的侍衛架走了。

“你們動手輕點,他一把老骨頭,可別給朕送走了……”

老朱不忘將太監拉過來囑咐:

“這個老小子受完罰,讓他回去給朕修稅法去……”

……

劉伯溫是上午見的皇帝,中午被擡出皇宮。

關於他要入中書省當皇帝的傳聞,隨着這十棍子,也煙消雲散。

消息傳到中書省,李善長長吁了一口氣。

雖然他並不認爲皇帝會將劉伯溫提爲宰相,可他心裡也壓着一塊石頭。

如今這塊石頭塵埃落定,李善長也鬆了一口氣。

“劉基的仕途,大抵也到此爲止了!”

中書左丞胡惟庸聽到了李善長的自言自語,回:

“李相,要不要乾脆直接將他送走得了?”

“回頭再說!”

李善長給胡惟庸一個眼神,又看了一眼其他正在辦事的中書省官員。

二人心照不宣,低下頭。

……

“皇帝與其說是罰我,不如說,他似乎並不想……跟張異見面……”

劉基被通知家裡人從皇宮接走,他趴在馬車上,看似鮮血淋漓。

但他明白,自己最多也就是破了一點皮罷了。

這點傷口,若非爲了顧及皇帝的面子,他現在就能下地行走。

也就是說,朱元璋其實沒有多生氣,只是不想他繼續做某件事罷了……

以劉基的智慧,自然能猜到一些事……

……

“那個死孩子,現在是越來越難了……”

老朱送走劉基之後,就在御書房裡徘徊……

他有種預感,自己估計騙不了劉伯溫這個老傢伙不久了。

但暫時能騙多久算多久。

“要不,將這老頭送出京城去?”

朱元璋腦子裡產生這個念頭之後,就不可遏制,旋即他放棄這個想法,劉伯溫在朝堂中,是爲了制約李善長的……

在出現一個能和李善長一別長短的人出現之前,自己輕易動不得他。

“算了,去找那孩子聊聊去!”

關於劉伯溫提出來的工商業的事情,老朱嗅到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張異那個小混蛋,沒少拿這些朝堂中的官員當槍使。

宋濂現在還幫張異揹着鍋呢,老朱不確定劉伯溫是不是也給張異忽悠了。

他讓高見賢準備好,換了衣服就出門了。

“最近店裡的生意如何?”

朱元璋出了宮,卻不是第一時間去清心觀,而是過問他的生意。

老高臉上,登時露出一絲尷尬之色。

朱元璋登時明白了。

“怎麼,當了錦衣衛指揮使,看不上那些情報的小工作了?”

“陛下!”

高見賢嚇得當場跪下,瑟瑟發抖。

老朱看了他一眼,不再說話。

高見賢這才意識到,自己最近太過得意忘形了,皇帝在敲打自己。

如果他還犯下同樣的錯誤,大概錦衣衛詔獄的亡魂裡邊,有他一個了。

“陛下,臣知錯了,以後臣保證絕不再犯?”

“現在情報由誰負責?”

“回陛下,臣額凌說退出之後,由毛驤負責……”

老朱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淡淡說了一句:

“讓那個毛驤回頭進宮見朕!”

說完,車馬便出了城,不多時,停在道觀門口。

清心觀依然是關門狀態。

老朱早就從錦衣衛的情報系統中知道張異在家。

離青陌也收到了老朱要來的消息,主動打開門。

“小真人在教孟瑤讀書……”

老朱點頭,讓老陌別跟着,自顧進了後院。

“花也分雌雄嗎?……”

孟瑤靈動的聲音,和張異溫柔的話語,讓老朱莫名覺得很安心。

“叔叔,你來了?”

“嗯,來給你送點東西……”

老朱讓人扛着一批物資過來,都是張異平時很少能求購到的材料。

“您可有心了,最近正缺資源呢……”

張異讓小孟瑤給老朱泡茶去,二人自然而然坐在一起。

“對了,劉基,劉伯溫的門路,你可有?”

朱元璋主動提問。

第276章 清明節前,大明的誘餌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215章 黃和,皇覺寺的和尚第554章 天子守國門,歸還天師位第400章 小心眼的皇帝,仙山宴第169章 是福是禍?歷史的劇變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366章 土法注射液,給世界多一點選擇第107章 天下無不可變之法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562章 朕反對,送先生上路第30章 跟閻王搶人,誰說張異是煞星?第37章 張異的報復來了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燒三把火第418章 勳貴落寞,天子門生第446章 貓和老鼠,貧道張異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第181章 大明存在的意義,天下怎麼亡的第397章 水泥問世,混凝土建築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551章 因言獲罪,無恥的雙標第323章 我悟了,攤丁入畝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424章 仙人跳,圖窮匕見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237章 這詞有毒,太上頭了第213章 徐家求上門,照顧我黃叔叔第173章 抗生素的問世,初“見”朱元璋第398章 吐露野心,嚇唬朱樉第242章 我華夏英靈,何須超度?第273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440章 只有我能救哥哥,心細如絲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481章 藍家的瘋批基因,皇帝在浙江第214章 扒褲子,秘密曝光了第329章 練兵之術,不能讓他改過自新第204章 朕真敢爲百姓殺官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473章 中原百姓,真希望我們回去?第311章 兒子祭天,升官發財第231章 拍賣行的誕生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496章 建造一座新都城,常茂失蹤第67章 演着演着,動真情了第385章 玄武揚威,禦敵國門之外第7章 當着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548章 挑撥離間,不如外人第500章 挑撥離間, 妖僧姚廣孝第116章 訥訥,我想救先生第411章 落地鳳凰不如雞,人工呼吸第340章 再見馬皇后,紡織機問世第328章 早就想揍你了,不做將軍做武聖第100章 剛來第一天就大鬧國子學?第420章 流言背後,秦王謀士?第277章 千里鏡,師弟求你別說了第72章 張三丰,他就是那個高人?第407章 曖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481章 藍家的瘋批基因,皇帝在浙江第2章 天師,天豈有師乎?第202章 開中法,故意找茬第32章 小暖男,水裡有蟲第315章 錦衣衛,剝皮萱草第一人第170章 搬起石頭砸腳,朱元璋的爲難第347章 立規矩,敢抓錦衣衛的人?第280章 張天師爺們,有事他真上第75章 煉丹術的意義,人走茶涼第38章 揭示真相,借刀殺人第146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鳥第242章 我華夏英靈,何須超度?第299章 我降心魔,與你何干第15章 被流放的逆子,他還藏着秘密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194章 你不如劉基,沉迷配種的老朱第53章 讀書人的屁股,教權與政權第359章 別拿朱標當老實人,久違的兄弟情第79章 終究是皇帝想得深遠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170章 搬起石頭砸腳,朱元璋的爲難第8章 史詩級坑爹,手把手教皇帝對付張家第200章 百姓苦,跨階級的愛情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222章 驚喜還是驚嚇,皇帝想跳車第155章 故事的力量,這是屠龍術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104章 他是讀書種子?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350章 大人尊國法,還是宗法?第161章 天家的悲哀,以未來爲鑑第94章 揍太子,借酒消愁第419章 跟朱樉攤牌,摸着張異過河第490章 皇帝老渣男了,中華民族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神性和人性第570章 所謂的試探,所謂信任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290章 楊憲離死不遠了,拿回天師位的法子第30章 跟閻王搶人,誰說張異是煞星?
第276章 清明節前,大明的誘餌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215章 黃和,皇覺寺的和尚第554章 天子守國門,歸還天師位第400章 小心眼的皇帝,仙山宴第169章 是福是禍?歷史的劇變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366章 土法注射液,給世界多一點選擇第107章 天下無不可變之法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562章 朕反對,送先生上路第30章 跟閻王搶人,誰說張異是煞星?第37章 張異的報復來了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燒三把火第418章 勳貴落寞,天子門生第446章 貓和老鼠,貧道張異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第181章 大明存在的意義,天下怎麼亡的第397章 水泥問世,混凝土建築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551章 因言獲罪,無恥的雙標第323章 我悟了,攤丁入畝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424章 仙人跳,圖窮匕見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237章 這詞有毒,太上頭了第213章 徐家求上門,照顧我黃叔叔第173章 抗生素的問世,初“見”朱元璋第398章 吐露野心,嚇唬朱樉第242章 我華夏英靈,何須超度?第273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440章 只有我能救哥哥,心細如絲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481章 藍家的瘋批基因,皇帝在浙江第214章 扒褲子,秘密曝光了第329章 練兵之術,不能讓他改過自新第204章 朕真敢爲百姓殺官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473章 中原百姓,真希望我們回去?第311章 兒子祭天,升官發財第231章 拍賣行的誕生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496章 建造一座新都城,常茂失蹤第67章 演着演着,動真情了第385章 玄武揚威,禦敵國門之外第7章 當着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548章 挑撥離間,不如外人第500章 挑撥離間, 妖僧姚廣孝第116章 訥訥,我想救先生第411章 落地鳳凰不如雞,人工呼吸第340章 再見馬皇后,紡織機問世第328章 早就想揍你了,不做將軍做武聖第100章 剛來第一天就大鬧國子學?第420章 流言背後,秦王謀士?第277章 千里鏡,師弟求你別說了第72章 張三丰,他就是那個高人?第407章 曖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481章 藍家的瘋批基因,皇帝在浙江第2章 天師,天豈有師乎?第202章 開中法,故意找茬第32章 小暖男,水裡有蟲第315章 錦衣衛,剝皮萱草第一人第170章 搬起石頭砸腳,朱元璋的爲難第347章 立規矩,敢抓錦衣衛的人?第280章 張天師爺們,有事他真上第75章 煉丹術的意義,人走茶涼第38章 揭示真相,借刀殺人第146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鳥第242章 我華夏英靈,何須超度?第299章 我降心魔,與你何干第15章 被流放的逆子,他還藏着秘密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194章 你不如劉基,沉迷配種的老朱第53章 讀書人的屁股,教權與政權第359章 別拿朱標當老實人,久違的兄弟情第79章 終究是皇帝想得深遠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170章 搬起石頭砸腳,朱元璋的爲難第8章 史詩級坑爹,手把手教皇帝對付張家第200章 百姓苦,跨階級的愛情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222章 驚喜還是驚嚇,皇帝想跳車第155章 故事的力量,這是屠龍術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104章 他是讀書種子?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350章 大人尊國法,還是宗法?第161章 天家的悲哀,以未來爲鑑第94章 揍太子,借酒消愁第419章 跟朱樉攤牌,摸着張異過河第490章 皇帝老渣男了,中華民族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神性和人性第570章 所謂的試探,所謂信任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290章 楊憲離死不遠了,拿回天師位的法子第30章 跟閻王搶人,誰說張異是煞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