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亂消弭於無形,兵馬散去,士民恢復平靜安詳的生活。安宅清康的水軍暫時單獨停靠,水手和水兵也單獨闢一個小營地安置。
安宅清康則和侍從以及另外兩名船頭被小平太請進城內,人家根本不慌。一來是小平太美名傳揚,仁厚愛士,恩養軍兵。二來是他們對東國有船卻沒船頭的事情門清,小平太哪裡能爲了兩條船就對他們如何如何。
辰三立刻安排招待的飯菜酒席,小平太當然是要和安宅清康好好的套套交情。畢竟這是天降的驚喜,第一個指名投靠自己的正經武士。
小平太最關心的自然是安宅清康從他那個畿內名將的爸爸那裡學到了幾分真本事,如果是個草包那就花點錢養着就得了。
小平太還沒開口,安宅清康到已經看出小平太的意思。
“父親征戰二十年,凡所教訓,水陸作戰,點點滴滴,十餘年來,言傳身教,牢記於心,如今盡在胸中。”
人倒是不謙虛,可是小平太還是羨慕,有個好爹真是好。怎麼打仗怎麼撫軍都有人教,不僅如此還留下本錢給兒子去試水。
果然學得好不如生的好!
“攝津守畿內名將,虎父無犬子,這是自然,哈哈哈哈哈哈。”?小平太表示知道了。
沒多久酒席就佈置好了,一行人推杯換盞,好不開心。
表面上的考較也就算結束了,起碼從表面上看安宅清康有出身武士名門的自傲和本事。而且有本事那就不叫自傲,那應該叫自信。言語談吐也帶有一點洛中的氣息,不似鄉下武士一般粗俗。
雖然不過是十七歲的年紀,卻能帶二十條戰船從淡路一路平安的開到遠江。統帥的人說多不多,說少也有四五百人。以他這個年紀來看,確實有過人之處。不過戰國武家十六七歲上陣殺敵的不計其數,小平太決定明天再看看這位將門之後的海上操演。
第二天,飽餐之後休息一夜的淡路水軍衆已經從奔逃的疲累中緩解了過來。按小平太的命令,他想看看淡路水軍的操演,試試他們的真本事。
他們這次來是沒辦法納投名狀的,畢竟沒有打仗。所以只能靠操演來露一露肌肉,讓小平太知道知道他們安宅水軍縱橫大阪灣、難波津、淡路灘十幾年的威名不是虛的。?
小平太吩咐人去弄了兩條要拆了燒柴的破船(英國海軍有使用舊船上木材的習慣,日本有沒有則不得而知),再弄了兩條和小早差不多的漁船。全部拖出來,當作演練的靶船。
安宅清康也早就登上他的關船,小平太身邊只剩一個清水吉綱算是懂點水軍,人家畢竟出身伊豆衆,有過上船當兵的經驗。
至於黑澤良基和大村益次只能做看客了,金井明五郎倒是饒有興致,他似乎對於搖晃的小早毫不在乎。似乎聽他說過修習太刀術的時候,他還經常就在水面上的小船裡訓練自己的平衡性。
好在今天風不大,小平太站在小早上也還算穩當,可以好整以暇的觀看這場中古世紀的水戰操演。
很快的安宅水軍都搖槳升帆出海,先是一條最大的關船單獨出列。
船上那面寫着八幡大明神的船帆被升到最高處,四五十名槳手齊齊發力,藉着風勢,數百米的距離在海上實際用不了多少時間。
那條大關船破開水面,由於速度和相對較大的船體,掀起不小的浪花。等衝過小漁船時,更是直接將小船用激出的浪花淹沒。
這讓原本以爲會直接撞沉小船的小平太頗爲驚訝,?旁邊的清水吉綱就開始解釋起來。日本當下的船隻所採用的加強船體的方式是棚倉而非龍骨,船隻雖然比遣唐船時期大爲加強,但仍舊經不起劇烈的撞擊的。
所以本着戚帥所說的大船勝小船的戰術思想,日本的大船往往採取“浪沉”的作戰方式。通過在寬闊水面使用船槳保持船隻的快速機動,製造足夠大的浪花,去淹沒比自己小的船隻。屬於最爲普遍的一種大船勝小船的戰法,各個水軍衆都十分熟練。
周圍的武士一聽,恍然大悟,陸戰和水戰果然有所不同。尤其是黑澤良基拿着一卷紙趴在船板上飛速的記錄着。
這邊一羣人指指點點,那邊安宅水軍又有了新動作。七八條小早一同劃出,看似零散的戰線各有配合。
在即將靠近那條較大的破舊靶船時,十分熟練的一分爲二,各分三四條小早衝到大船兩邊。?小早並沒有停留,仍舊在快速的前進。
船舷兩側的木楯紛紛立起,當前的兩條小早上站起不少士兵猛的向靶船上投擲一個又一個陶罐,並快速前進轉彎,繼續匯入對大船攻擊的隊列。
小平太看見那些陶罐砸在靶船上立刻破裂,濺撒出大量的液體。
後隊的小早同樣豎起木楯,但是不再投擲陶罐,而是十幾張弓齊射火矢。隨之而來的就是靶船上燃起熊熊的大火,整條船很快就被烈火吞噬。
焙烙火矢?
小平太下意識就想到了這個,旁邊的清水吉綱再度開口。表示這肯定不是什麼焙烙火矢,因爲作爲三島村上不傳之密的焙烙火矢在投擲後會有爆燃效果,也不需要火矢點火就能燃燒爆炸。
按照他的推斷,應該只是普通的陶罐裝上魚油,然後用黏土封口。再利用快速穿梭的小早向大船投擲,最後以火矢點燃。這對完全木製的船隻來說殺傷效果還是非常棒的,當然這十分講究配合和操控就是了。
隨後安宅水軍又操演了投石拍杆、跳幫接舷以及水下鑿船等等戰法,雖然在小平太看來已經完全落後於世界潮流的炮戰,但是在當下的日本的確是一流的水軍了。
幾位與力看的也嘖嘖稱奇,隔行如隔山,安宅清康確實有本事,不是嘴上吹的。打水戰他們確實不如這位十七歲的年輕人,不得不服。
小平太也十分滿意,幸虧自己當初結了一個善緣,不然哪兒來的這樣的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