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反敗爲勝,袁紹誆騙公孫

bookmark

第195章 反敗爲勝,袁紹誆騙公孫

公孫越死於李傕之手,派出去的幽州騎兵也只有公孫範一人逃了回來。

得知這個消息的公孫瓚,不僅憎恨李傕,更是遷怒沮授,認爲是沮授謀劃不當才讓公孫越身死。

沮授無端受冤,對公孫瓚亦是頗有不服。

公孫越會死,追根究底在於公孫瓚指使公孫越殺鮮于幹。

獻策讓公孫越和公孫範假意抵擋李傕和郭汜,已經是在救公孫越了。

沮授又怎能算到公孫越和公孫範會中李傕郭汜的埋伏?

陽奉陰違應付袁術就行了,公孫越和公孫範非得去李傕和郭汜眼皮底下溜達還不作防備,這兵敗身亡如何能怪到沮授頭上?

沮授的爭辯,又讓公孫瓚覺得顏面大失,認爲沮授忘恩負義,忘記了當初是誰將沮授一家老小從鄴城救出來的。

不願跟公孫瓚浪費脣舌的沮授,一怒之下直接選擇了閉門不出。

因此當公孫瓚得知袁紹進兵常山國時,也未選擇跟沮授商議。

火大的公孫瓚,先是嚴詞斥責袁紹無端攻伐以收士民之心,然後調了三千白馬義從、親自引兵出擊,同時又令五千步騎緊隨其後,勢必要將袁紹徹底擊敗。

然而。

此時的袁紹,因爲受困於四面皆敵,竟然發狠的以身爲餌,將公孫瓚的騎兵騙到了山谷之中。

大意的公孫瓚來不及防備,先被張郃將騎兵自中間切斷,隨後左邊顏良、右邊文丑兩路伏兵殺出,袁紹則是親領淳于瓊、高覽等將,正面迎戰公孫瓚。

公孫瓚的大將嚴綱,當場被顏良斬殺!

驚慌失措的公孫瓚,只能奪路而逃。

三千白馬義從,也折損了一半。

雖然公孫瓚還有五千步兵,但遭逢大敗的公孫瓚,心底忽然滋生了對袁紹的驚懼。

引以爲傲的白馬義從都輸了,大將嚴綱也被斬了,剩下的千餘騎兵和五千步卒又能有什麼作爲?

於是。

原本只是一次戰場上的失利,卻讓公孫瓚有了退兵之心。

但袁紹剛贏了一陣,這死戰之心又多了奮勇之心,一個個的buff都疊滿了,哪裡肯讓公孫瓚全身而退?

顏良更是膽大,直接率鄴城騎兵繞到公孫瓚後方的高邑境內,然後打着馬騰韓遂的旗幟,跟袁紹前後夾擊公孫瓚。

本就缺少死戰之心的公孫瓚,見後方出現馬騰韓遂的旗幟,更是不敢戀戰之心,竟被顏良一路追到了常山國。

若非沮授跟孫瑾等人引兵來救,公孫瓚差一點就得飲恨而亡了。

而在公孫瓚退守常山國後。

袁紹又遣使者給公孫瓚送信,述說利害,希望能跟公孫瓚結盟,一起對抗幽州的劉虞和幷州的馬騰韓遂。

爲表誠意,袁紹願意讓出河間國給公孫瓚。

公孫瓚頓時遲疑,連召公孫範商議。

“我軍新敗,若是跟袁紹繼續打,難分勝負,反而會讓劉虞和馬騰韓遂坐收漁利。”

“如今袁紹肯讓出河間國,給足了我面子。”

“我有意跟袁紹議和,範弟以爲如何?”

公孫範不解:“若要議和,也是兄長主動求和才合乎常理。如今袁紹勝了幾陣,卻遣使來求和,愚弟以爲,這其中必有奸計。”

“不如召公與先生問策?”

但公孫瓚因爲戰敗羞於見沮授,冷哼道:“沮授雖然有才,但只適合內政,不適合軍務外事,不必詢問。”

“但範弟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倘若袁紹只是假意應承、故意欺瞞,那我就成笑話了。”

“你親自去帶兵去河間國!”

“倘若袁紹真心讓出河間國便罷,若是假意欺瞞,直接殺了河間相,然後進兵渤海郡。”

“鄴城我打不了,難道我還不能打其他地方了?”

公孫範見公孫瓚不肯問策沮授,只得親自帶兵去河間國。

河間相一見公孫範到來,當即就開了城門,表示願意依附公孫瓚。

河間國到手,公孫瓚對袁紹的求和不再疑慮,只以爲袁紹是因爲四面皆敵,所以無奈求和。

至於求和之前爲何要先跟公孫瓚打一場?

這個中原因,袁紹也在書信中解釋過,若不打一場,有損袁紹四世三公袁氏的臉面。

公孫瓚雖然有些不爽袁紹打一棒子給個甜棗的方式,但如今兵敗又得了河間國的好處,也忍下了這份屈辱。

但公孫瓚不清楚的是,不論是議和還是出讓河間國,都只是袁紹麾下謀士定下的詭計。

若是公孫瓚肯信任沮授,沮授必然能識破逢紀的用意。

但可惜,公孫瓚先被袁紹贏了幾陣,然後又被眼前的利益迷了眼,根本沒去多想這背後是否有詭計。

“袁紹讓出河間國?”

“糊塗啊!袁紹怎麼可能放棄大好優勢,去跟公孫將軍結盟!”

當沮授得到消息時,公孫瓚已經驅兵去跟袁紹簽訂盟約了。

這還是常山掾張逸冒着得罪公孫瓚的風險將消息告訴沮授。

“公孫將軍下達了嚴令,不許任何人將此事告訴公與先生。”張逸憂心忡忡:“但我始終覺得這其中有詐。”

“袁紹四面皆敵,固然不假,但兗州剛擊退黑山賊和袁術,即便袁紹張邈有嫌隙,短時間內張邈也不會去打袁紹。”

“黑山賊只會在秋收的時候大規模出現,馬騰韓遂還在跟匈奴人對峙。”

“大司馬和玄德公不會主動進攻冀州,那麼袁紹能打的,就只有公孫將軍了。”

“只有先驅逐了公孫將軍,袁紹才能執掌整個冀州,跟青幽並兗抗衡。”

“只可惜,公孫將軍貪圖眼前小利,根本沒意識到危機。”

“公孫將軍若敗,常山國該如何自處啊?”

沮授此時也很無奈。

公孫瓚獨斷專行,將公孫越之死遷怒自己,如今又中了袁紹的奸計。

即便沮授能察大勢、能斷陰謀,但不被公孫瓚信任也難有作爲。

“暗中派遣個親信去涿郡。”沮授凝神道:“畢竟常山國和中山國,名義上依附的是幽州。即便袁紹擊敗了公孫瓚,也不敢強佔常山國!”

而在另一邊。

公孫瓚親率兵馬,在常山國外跟袁紹締結盟約。

見袁紹只帶了兩千兵馬護衛,公孫瓚的戒心更少了。

締結盟約的地方地勢平坦,有沒有伏兵一眼就看出來了。

“公孫將軍啊,你我之間,其實沒有深仇大恨。”

“你本應執掌幽州,何故非得在冀州跟我爭鋒呢?”

“當初讓伱來常山國的人,其心可誅啊。”

袁紹在兩軍陣前設宴,邀公孫瓚共飲,一邊拉關係一邊不忘離間公孫瓚。

公孫瓚凝聲道:“袁使君此話何意?”

袁紹徐徐道:“公孫將軍久居邊塞,本可殺胡立功,卻受人讒言來冀州爭鋒。這是捨本而逐末!”

“你我皆知,即便這次結盟了,我們之間也不可能在冀州真正的和平相處。”

“這冀州,始終只能有一個冀州牧。”

“我將河間國讓給公孫將軍,是希望公孫將軍能回幽州去。”

“劉備都已經是青州牧、鎮西將軍了,公孫將軍,真準備跟我在冀州死鬥嗎?”

“我猜測,替公孫將軍謀劃大勢的人,想讓公孫將軍去幷州。”

“可幷州的馬騰韓遂有董卓支持,公孫將軍在幷州也無根基,很難立足。”

“倘若公孫將軍有意,我願助公孫將軍除掉劉虞。”

“到時候公孫將軍盡情打胡人立功,而我則可以剿滅黑山賊報去年之仇。”

“如此一來,我等都不用在冀州當他人的鷸蚌了!”

袁紹言辭誠懇,公孫瓚不由心動。

劉備當了青州牧、鎮西將軍,本就讓公孫瓚嫉妒。

而如今,馬騰韓遂立足幷州,去幷州的路基本被堵死了。

如今又打不贏袁紹,冀州的路也被堵死了。

在袁紹的蠱惑下,公孫瓚漸漸將心思放在了劉虞身上。

“劉虞畢竟是幽州牧、大司馬,若是除掉他,我在幽州也難以立足。”

見公孫瓚不上當,袁紹又道:“不一定非得殺了劉虞,公孫將軍完全可以效仿董卓挾天子以令四方,來一個挾劉虞以令不服啊!”

公孫瓚不由心動。

若真能挾劉虞以令不服,不僅可以繼續打烏桓,還不用在冀州受困!

良久,公孫瓚狠心道:“除了河間國,我還需要渤海郡!”

“但我可以將常山國和中山國讓給你。”

袁紹笑道:“公孫將軍莫非想阻斷幽州跟青州的聯繫?”

公孫瓚點頭:“另外,我再送你一個情報。”

“傳國玉璽在劉虞手中!”

袁紹臉色大變:“可坊間傳言,傳國玉璽在劉備手中。”

公孫瓚冷笑:“那是劉虞故意的!”

“先讓所有人都認爲傳國玉璽在玄德手中,如此一來就能保證傳國玉璽可以安然存放在涿郡。”

“畢竟這個時候,劉虞肯定不敢將傳國玉璽送去長安。”

袁紹凝聲問道:“公孫將軍,你真能確信傳國玉璽在劉虞處?”

公孫瓚點頭:“劉虞麾下有我的親信,不會有錯。”

袁紹大笑:“真是天助我等!公孫將軍啊,傳國玉璽都在幽州了,你我還爭什麼冀州啊!”

“有了傳國玉璽,我們完全可以再扶持一個新的天子!”

“到時候你我皆爲輔政大臣,還用在乎幽州和冀州歸誰嗎?”

“我等可以聯手匡扶天下,也不失爲雲臺名將啊!”

“公孫將軍跟劉玄德又關係匪淺,擁立新天子後,可以讓劉玄德也加入。”

“以我三人之力,天下誰可抵擋?”

公孫瓚的呼吸變得急促。

袁紹描述的未來,讓公孫瓚看到了封侯拜相的可能!

傳國玉璽在幽州,還爭什麼冀州?

董卓能挾天子以令四方,他公孫瓚同樣可以!

“袁使君,你說得對,我們還爭什麼冀州?”

“也不用將常山國、中山國、河間國和渤海郡讓來讓去的了。”

“一起設法,先奪取傳國玉璽吧。”

公孫瓚的思路豁然開朗。

擁立新天子,那他公孫瓚即便當不了大將軍,也能當個車騎將軍或者大司馬之類的。

哪裡還需要跟袁紹爭奪一城一池,爲了個冀州打來打去的?

袁紹大笑:“公孫將軍若早將傳國玉璽的事相告,你我也不用在戰場廝殺了。”

“待我回去詢問對策,再與公孫將軍商討。”

頓了頓,袁紹又提醒道:“公孫將軍麾下的沮授,跟劉備有舊,切勿走漏了消息。”

公孫瓚點頭:“此事隱秘,我自然知道輕重,不夠親信的人是不會讓他知曉的。”

待公孫瓚離開,袁紹立即召來了許攸、逢記、郭圖,將傳國玉璽一事告知。

“劉備果然狡詐,若不是公孫瓚在劉虞身邊安插了親信,我等都被劉備給誆騙了!”

“怪不得坊間流言四起,劉備絲毫不擔心,也不辯駁,讓衆人都以爲傳國玉璽在青州。”

“他定然是擔心我跟公孫瓚得知傳國玉璽在涿郡後,會跟公孫瓚聯手。”

“真是陰險啊!”

“只可惜,劉備還是不懂公孫瓚,讓我得知了這個隱秘!”

袁紹的語氣輕快。

若是劉虞不肯稱帝,那就殺了劉虞,讓劉虞的兒子稱帝。

反正都是傀儡,誰當皇帝都一樣。

許攸亦是眼前一亮。

擁立新天子,許攸很早之前就有想法並實踐過了。

如今又有了機會,許攸心情頗有些激動:“明公可假裝跟公孫瓚死鬥,引劉虞來勸和。”

“再讓公孫瓚生擒劉虞,迫使劉虞交出傳國玉璽!”

“若劉虞不從,可先讓公孫瓚軟禁劉虞,讓其挾劉虞以令不服。”

“只要劉虞在公孫瓚手中,傳國玉璽就跑不掉!”

“明公還可以跟公孫瓚約定,只要公孫瓚得到傳國玉璽,就讓公孫瓚當大將軍!而主公則要一個冀州牧和幷州牧,打消公孫瓚的疑心。”

“如此一來,公孫瓚就會成爲衆矢之的,即便是青州的劉備也會跟公孫瓚斷交絕盟!”

“而明公不僅能得到冀州和幷州的實際好處,還可以暗中結好劉虞的舊部一起攻打公孫瓚。”

“待公孫瓚一死,明公不僅能得到傳國玉璽,還能執掌幽冀並三州。”

“天下,誰能抵擋?”

今天還是兩更。

存稿,明天開始三更。

暫定早上六點一章,下午兩點一章,晚上九點一章。

(本章完)

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151章 定勢河南,劉備未雨綢繆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計榮辱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更新說明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請假一天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
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151章 定勢河南,劉備未雨綢繆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計榮辱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更新說明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請假一天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