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

bookmark

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

黃河。

兩軍列陣。

袁紹步騎三十萬,劉備步騎十二萬。

萬人以內的步騎衝殺,比拼的,更多是將勇卒悍。

狹路相逢,唯勇者勝。

然而,當雙方步騎過萬,對將的要求就更高了。

不是將勇卒悍,就一定能贏的。

將得識天時、識地利、識陣法,將全部的步騎,都能指揮得如雙臂一般意至拳出。

誰的指揮水平高,誰就能搶佔戰場勝機。

若指揮水平太低了,縱然有十萬步騎,其中九萬可能都在迷茫看戲。

譬如,對方弓箭手箭雨覆蓋,己方盾牌兵還不知道何時舉盾。

又比如,己方騎兵已經將敵方陣型撕開,步卒卻還在原地觀望。

故而在大型戰場,掛帥印的人,要會合理的調配將和卒,才能讓全軍步騎配合緊湊。

袁紹方。

掛帥印的是袁紹。

劉備方。

掛帥印的是劉備。

雙方各自擺下大陣,前軍相距三百步。

若太近,就不利於兵馬調動和陣型推進。

雖說已經到了決戰之時,但連勝十陣的袁紹,有些飄。

不僅沒有立即下達進攻命令,反而還讓人喊話劉備,邀劉備陣中答話。

袁紹志得意滿,親率十餘裨將入陣中。

“劉備,可敢上前一敘!”

袁紹這話就有些鄙視人了,兩軍陣前這般喊,簡直是視劉備麾下衆將如無物。

“陛下,忠請強弓,將袁紹射殺!”

黃忠面有惱怒,袁紹出現在陣中,不就是欺劉備軍中無人嗎?

呂布亦是請戰:“雖然相距一百五十步,但布的寶雕弓,足以將袁紹射殺!”

劉備卻是搖頭:“袁紹身着大鎧,其戰馬亦有馬鎧,倘若射中不亡,反讓袁紹小覷了朕。”

“待朕親往,與那袁紹一談。”

“若能勸得袁紹歸降,也能避免雙方將士無辜而亡。”

衆將紛紛搖頭,暗道劉備太過於仁慈。

若袁紹能被勸降,就不會有今日局面了。

然而,衆將雖然搖頭但並未反駁,這心底反而還有些高興。

皇帝仁慈,自然就不會擔心有狡兔死走狗烹的事發生。

劉備同樣只率了十餘白毦營裨將出陣,來到陣中,跟袁紹相隔數十步。

“劉備,你已經被本將連敗十陣,如今士氣低迷,兵馬又不及本將,爲何還不投降?”袁紹趾高氣揚,言語中盡顯高傲之氣:“你若歸降本將,今後也不失爲一封王,何苦自尋死路?”

劉備冷笑:“朕乃大漢皇帝,順應天命討伐逆賊,豈能投降叛逆?”

袁紹大笑:“本將早已擁立河間王稱帝,劉備明知有天子在,依舊忤逆稱帝,跟反王有何區別?若說叛賊,劉備你纔是叛賊啊。”

拿死人來詐唬劉備?

劉備如今越來越適應皇帝的身份:“本初,河間王如今在何處?”

袁紹的笑容不變:“劉備,天子已經親臨鄴城,你若想見,本將即刻可帶你去見天子,何故咒天子呢?”

劉備見袁紹還在睜眼說瞎話,遂道:“袁紹,你我也算是舊識。昔日青州有難,你也曾呼籲運糧。不如你率衆歸降,朕依舊以你爲大將軍,督河北三州如何?”

雙方都在勸降,但誰也沒有心動。

一個是大漢新的皇帝,一個是有稱帝之心的袁氏共主。

亦是水火不能兼容的存在。

“劉備,既然你執意要戰,那本將也不會留情了。”袁紹以鞭指向劉備身後:“你的身後就是黃河,自古兵家皆道,背水之地,乃兵家死地。這黃河百里,就是你這十餘萬大軍的葬身之地!”

劉備有諸葛亮的囑咐,反駁道:“背水之地,對於大部分將帥而言,是兵家死地;但也有淮陰侯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

“朕的兵馬,皆有死戰之意!”

“袁紹,可敢來破朕的背水陣!”

袁紹大笑轉身:“劉備,本將今日,就撕毀你的驕傲。這背水陣,不是誰都能立的!”

雙方各回本陣。

荀諶和許攸在將臺眺望劉備的軍陣。

“明公,這背水陣,諶也未曾見過,兵書上也未記載過所謂的背水陣,估計是劉備在虛張聲勢。”

“不過諶觀劉備軍陣,的確是列陣有度,明公不可大意。”

此時的袁紹,隱隱有些懊悔。

若是逢紀和審配在,必然能認得出劉備的軍陣。

然而,這懊悔也沒持續太久,畢竟逢紀已經被斬了。

見許攸和荀諶看不懂,袁紹也不去費腦筋了:“管它是不是背水陣,本將有三十萬大軍,而劉備只有十餘萬大軍,兵馬兩倍於劉備,只要全軍推進,就可以勢如破竹,如何會敗?”

“更何況,本將還有三百全副馬鎧的重騎!”

隨着袁紹的令旗揮動,三十萬大軍開始向前推進。

而在劉備一方,劉備同意揮舞令旗,以防禦陣型抵擋袁紹的進攻。

這種正面戰場,沒有太多的花裡胡哨。

弓箭過來,盾牌迎上,隨後前排長兵器開始突陣。

或是盾兵在前,或是槍兵在前,或是騎兵迂迴,或是弓箭手遊擊後方

袁紹有兵力優勢,即便是進攻一方,也對防守一方的劉備造成了碾壓之勢。

“背水陣?”

“真是笑話!”

“劉備今日,要入黃河喂大魚了!”

袁紹在將臺上看到被碾壓的劉備一方,自覺勝利已經在眼前。

而此刻。

在戰場的外圍。

趙雲引白袍營騎兵,已經繞到了袁紹的軍陣後方。

“袁紹兵多,只是迂迴攻其後方,袁紹也能輕易的分兵抵擋我等。”

“要亂袁紹軍陣,得先亂其軍心。”

白袍周瑜,意氣風發。

作爲及動力最強的騎兵營,白袍營自成立至今,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冀州大地上馳騁了。

第一次是護送劉虞,在臨淄和涿郡之間跑了個來回;第二次是跟着鄭平在冀州牽着袁紹騎兵跑、然後走幷州入許都,打了一個大圈。

論奔襲,白袍營已經頗爲嫺熟了。

“公瑾有什麼良策,就直接說,策懶得動腦。”孫策杵着長槍,那健碩的胳膊彷彿將智力點數全部都加力量上了。

趙雲則是目光沉穩的看向袁紹大營方向,靜聽周瑜的下文。 周瑜則是冷靜分析道:“陛下給我等的命令,是迂迴後方,亂袁紹軍陣。然而袁紹後軍也有五陣十萬兵,我等只有五千人,也難以殺穿這五陣。”

“故而,此戰在於用巧而不在於用力。”

孫策直起身來:“用巧不用力?那策豈不是不能殺敵立功了?”

周瑜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伯符,瑜說的用巧不用力,不是不能殺敵。”

“那還是要用力。”

“.”

“啊,哈哈,公瑾,你繼續,你繼續。”

看着周瑜那想砍人的表情,孫策打了個哈哈,退後幾步。

見孫策後退,周瑜暗暗嘆氣,遂又肅容道:“然而,袁紹的後軍兵馬雖然多,卻大部分都是各地臨時召來的,看似成陣,實際上這些兵馬多數都是河北世家豪強的私兵部曲。”

“跟陛下在南部六州召來的兵馬差不多,雖然驍勇,但卻不夠嚴整,這也是爲何,這次迂迴奇襲,陛下只召回了我等本部精兵,其餘雜兵都用於虛張聲勢,牽制袁紹的四路分兵。”

孫策又忍不住了:“公瑾,你直接說怎麼做吧,不用告訴策爲什麼要怎麼做,反正你讓策往東,策就不會打西。”

“閉嘴,伯符!”周瑜再也忍不住了,喝斥道。

孫策頭一縮,聲音有些弱弱:“閉嘴就閉嘴,公瑾你別兇策啊,好歹策也是你兄長。”

趙雲也有些無奈。

只要周瑜在,孫策是一點過程都不想管,只想往前衝。

“公瑾,不用理會伯符,你說,雲聽。”趙雲徐徐開口。

周瑜微微點頭,道:“袁紹後軍五陣,有一陣是烏桓騎兵。可詐稱太史慈已破柳城、遼西,陣斬袁譚,又破烏桓王庭,殺王庭三百餘人,藉此激怒烏桓騎兵。”

“先亂烏桓騎陣,再引烏桓騎兵破袁紹後軍四陣。”

趙雲細細的琢磨周瑜的想法,遂道:“如此詐唬,雖然能讓烏桓人驚疑亂其軍心,但還不能完全激怒烏桓騎兵。需要斬殺烏桓大將,方可將其激怒。”

孫策耳尖,一聽要斬將,頓時又湊了過來,大喊道:“斬將奪旗,非策不能爲!”

“閉嘴,伯符!”

“閉嘴,伯符!”

這下連趙雲都忍不住喝斥了。

仔細商議後,趙雲和周瑜確定了戰術的細節,最終還是讓孫策打頭陣。

若不讓孫策打頭陣,趙雲和周瑜擔心孫策會爲了搶功而壞了騎兵陣型。

畢竟。

哪怕只是烏桓騎陣,那也是兩萬人!

帶着五千騎卒在十萬大軍中橫衝直撞,對騎兵陣型的要求是很高的!

若不能擰成一股繩,別說亂烏桓軍陣了,衝進去能不能出來都是個問題。

不僅趙雲如此,關羽、孫堅和張飛,都得到了亂袁紹軍陣的任務。

趙雲在後方,關羽孫堅張飛分別在袁紹的左軍和右軍。

此時。

袁紹前軍,依舊成碾壓之勢,一步步的將劉備軍逼退。

從午時到黃昏,雙方已經戰了好幾個時辰。

雖說被袁紹步步緊逼,但劉備並不慌,除了調兵遣將外,就一直擡頭看向天空。

忽然。

劉備眼一擡,有些驚喜的看向西面冉冉升起的祈天燈。

“益德已經開始了!”

而在西面的祈天燈出現後,東面也隨之生氣了兩路祈天燈。

“雲長和文臺也開始了!”

對於劉備軍中的祈天燈,袁紹亦是不陌生了。

這種特殊的燈籠,往往用於各部兵馬協同作戰時特殊傳訊。

雖然不明白這三路祈天燈出現的目的,但袁紹已經隱隱感受到了不對勁。

“左軍和右軍,速傳情報。”

還未等袁紹的命令下達,左軍和右軍就已經先傳來了情報。

“報大將軍,左軍陣遭遇張飛突陣!”

“報大將軍,右軍陣遭遇關羽和孫堅突陣!”

袁紹臉色大變:“張飛、關羽、孫堅?他們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爲了分兵對付張飛、關羽、孫堅和趙雲四營,袁紹可是分出了二十萬兵馬。

結果,張飛、關羽和孫堅,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了這裡,而分出去阻擋這三路的將領卻無一人傳回情報。

“一羣廢物!”

袁紹雖然後知後覺,但也知道分出去的四路兵馬已經被誆騙了。

許攸則是冷靜道:“明公勿需憂慮。張飛、關羽和孫堅出現在左軍和右軍,必然兵少,否則不可能不被發現。”

“想必這就是劉備背水一戰的底氣了,明公只需令左軍和右軍結陣防守就可以了,我軍兵多,不需要太急躁,只要按部就班的推進就穩贏了。”

袁紹冷哼:“劉備技窮了,以爲調回張飛、關羽、孫堅,就能亂我軍陣型了嗎?三十萬大軍,一人一口唾沫,淹都能淹死劉備。”

話音剛落,一騎卒急急來報。

“報大將軍,有不明騎兵奇襲了後軍的烏桓騎陣,陣斬了右單于烏延,如今正引烏桓騎兵衝殺後軍四陣。”

“那騎兵一邊衝殺一邊喊着‘太史慈已破柳城、遼西’,‘陣斬袁譚’‘破烏桓王庭,殺王庭三百餘人’等口號。”

袁紹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一羣蠢貨!”

“淳于瓊!”

“在!”

“立即回後軍,喝令踏頓和蘇僕延,立即迴歸本陣,若不聽勸,格殺勿論!”

袁紹怎麼也沒想到,會有烏桓騎兵衝後軍四陣的情況。

這就是統帥三十萬大軍的弊端了。

能力不夠,就無法合理的佈陣,也無法合理的調兵遣將。

將烏桓騎兵放在後軍,是因爲袁紹覺得,不能讓烏桓騎兵立了頭功,留在後軍壯聲威就行了。

而袁紹的麾下大將,也不希望踏頓等人來搶功勞。

原本踏頓等人就有些不滿,畢竟南下不能撈好處又爲何南下?

因此,被白袍營一衝,踏頓、蘇僕延和烏延頓覺立功的機會來了。

誰知道白袍營太猛,烏延直接被孫策陣斬,五千騎兵又異口同聲的大喊‘太史慈已破柳城、遼西’,‘陣斬袁譚’‘破烏桓王庭,殺王庭三百餘人’等口號。

又驚又怒的踏頓和蘇僕延,紅着眼睛就開始追白袍營。

至於軍陣。

烏桓騎兵衝殺,要什麼軍陣。

幾十萬人的,戰場描寫,讀者大佬們看個樂趣,莫當真。

畢竟,這超出了知識範疇

(本章完)

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192章 南下琅琊,鄭平忽悠曹嵩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6章 潛龍出淵,劉備出仕縣令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更新說明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請假一天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計榮辱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請假一天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更新說明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
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192章 南下琅琊,鄭平忽悠曹嵩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6章 潛龍出淵,劉備出仕縣令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更新說明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請假一天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計榮辱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請假一天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更新說明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