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

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

聽到這裡,李基的心中一鬆,明白拉攏賈詡加入劉備麾下之事已成了大半。

對於賈詡這等人,跟之虛與委蛇毫無用處。

賈詡乃是惜身惜命之人,意欲憑藉滿腔熱血或遠大理想便想要讓賈詡折服,賈詡絕對不會搭理分毫。

唯有擺出對賈詡而言赤裸裸的好處,賈詡纔會真正動心。

只是,那些對於賈詡而言的好處,幾乎隨便一句都是不能擺到明面上的禁忌之言,明裡暗裡都是在暗示大漢要完。

而唯有在這種地方,纔有真正跟賈詡交流的機會。

至於賈詡的擔心……

李基笑了笑,說道。

“此事易矣,於襁褓留有血書者,或是兇手,或是恩人。而到底是兇手還是恩人,不過是你我之間一言可定罷了。”

賈詡似笑非笑地問了一句。“看來,若是吾不答應加入劉玄德麾下,那麼子坤先生料想是要一口咬定是兇手?”

李基連連擺手,否認道。

“怎麼會呢?基亦乃純良君子,絕不會做那等污人清白之事。”

“正是,正是,吾賈詡也是一溫潤君子,自然不會行那麼兇惡之事。”

下一刻,李基與賈詡相視一笑,均是露出了一個淡淡的笑容,完全將“君子之交淡如水”這一句話演繹了出來。

‘李子坤的心,真黑……’

‘賈文和果然黑心。’

只是,李基與賈詡內心的想法完全沒有表露出分毫,而是開始商議一些關於血書上的細節問題以免露餡。

不過,細究這個問題不免就要牽扯到李基的出身。

又或者說,自李基加入到劉備麾下就一直對於自己的過去避而不談,爲的就是以免劉備深究出身。

畢竟,李基可是個真正意義上的黑戶,根本就經不住查,甚至就算想要編造,對於各地士族情況不明之下也根本編造不了。

比如,李基直接編造自己乃是南陽李氏一族嫡子,結果只需往南陽官府的卷宗一查,或許南陽根本就從來沒有存在過李氏一族。

又或者,即使李基直言乃是平民出身,他人也定會繼續細問出自於哪一鄉,哪一村。

沒有一定事實基礎的謊言,是經不起任何推敲的。

這一次,爲了招攬賈詡,李基不惜親自入局編造了襁褓血書一事,如今與其否認,不如順勢藉着做一做文章。

“基所言亦盡是實話,尚在襁褓之時便被棄於荒野,宗族何在,不甚知之。”李基答道。

賈詡聞言,這倒是毫不意外。

如今之世道混亂不堪,時有災害,類似於夏侯淵亦被迫餓死兒子,不少世家大族之人遊歷之時不幸撒手人寰,留有血脈在外並不出奇。

不過,如今所需的是爲李基編造一個能與襁褓血書與恩人賈詡扯得上關係的出身,這倒是讓賈詡略有些爲難了起來。

賈詡皺着眉,沉思了許久之後,開口道。

“子坤,吾觀涼州士族,其中隴西有李氏一脈,於漢武帝時期曾有李廣出身其中。而後隴西李氏一路衰落至今已淪爲寒門,子嗣稀少,不少支脈更是香火斷絕,難以考究後代出身。”

??!!

李基。

隴西李氏,這個在賈詡口中已經是沒落爲寒門的李氏,李基怎麼越聽越耳熟!

等等……

李世民不正是自稱出自於隴西李氏嗎?

好好好,不愧是賈文和,隨便編造一番,直接就把我擡到一個難以想象的高度。

即使李基所做的一切,依然被強行修正到原軌跡的歷史之中,後世自稱“天可汗”的李世民見到我的名字,那不得也先磕一個?

當然,這也不是沒有壞處的,假如以後有人背地裡罵李世民“日你祖宗”,那可算是把李基也給帶進去了。

李基心中對於如此編排出身,佔後世子孫的便宜實在是心有愧疚,問道。

“文和,沒有其餘更好的選擇了嗎?”

身爲涼州人的賈詡,答道。

“這是最爲合適的,二十一年前吾所在的涼州尙還有其餘李姓士族,那也是族譜完善的,難以作僞。”

李基深深地嘆息了一下,壓下不經意浮動的嘴角,掩蓋着愧疚,說道。

“那便如此吧,勞煩文和告知隴西李氏的具體狀況,也好讓我心裡有所準備。”

當即,賈詡略微回憶了一下,也便說出關於隴西李氏的信息。

當然,由於隴西李氏只能算是寒門,賈詡所知曉的信息亦不多,但已經足夠賈詡與李基依次編造了一個與隴西李氏有關的故事。

大體便是:隴西李氏某一支脈遭遇馬匪洗劫,闔家被殺,唯有一婦女抱着嬰兒躲藏於井底,而後被翌日途經拜訪的賈詡意外救出。

隨後,那婦女被井水浸泡多時,高燒不退,彌留之際將嬰兒託付於賈詡之手。

然而,就當賈詡準備將此嬰兒帶至隴西李氏主脈歸還,不料途中又遇見馬匪。 賈詡爲保嬰兒性命,情急之下咬指於襁褓上書寫“武威賈文和”五字,再將之放於木盆之上置在洮水任其漂流而下,賈詡則是往着逆着洮水而上引開馬匪。

……

翌日。

“唉……”

賈詡長長地嘆息了一聲,面對着眼眶已是通紅的劉備,慨然道。

“當時,吾之所以於襁褓留有血書,乃是吾一觀那嬰兒就深感緣分,將之視作親子,想着若是文和不死,嬰兒亦不死,他日或可憑那血書相認。”

“文和先生!!!”

李基一聲痛哭,撲在了賈詡的身前,端是一幕催人淚下的恩人再會。

然而,在唯有賈詡才能看到的角度,李基給賈詡遞了一個“適可而止,別給自己加戲”的眼神。

昨晚提前商定的戲碼之中,可沒有什麼視作親子的這一段,這明擺着就是想佔李基的便宜。

只是,賈詡面對李基的提醒卻是視若無睹,反而滿是愛憐地摸了摸李基的頭頂,道。

“今日,詡與子坤再度相遇,實乃天意也,足慰餘生。”

一旁的趙雲見狀,臉上亦多有感動之餘,不禁有些疑惑地追問道。

“那爲何昨日子坤先生追問之時,先生不曾道出這段實情,反倒是讓子坤先生誤會爲仇人?”

賈詡搖了搖頭,道。

“這本已是十六年前往事,且嬰兒未有姓名,當時吾滿腦子所想皆是:詡一生與人爲善,何曾與李子坤有過如此深仇大恨?一時卻是不曾想起那被吾置於洮水之上的嬰兒。”

“何以佐證?”趙雲看着似乎早已是心亂如麻的李基,再問。

賈詡舉起寫着“武威賈文和”血書的布帛,說道。

“昨夜吾再度以血書之,子坤見字,判斷與襁褓所書同爲一人,足以佐證。”

說到這裡之時,賈詡雙目微垂,眼眶溼潤,似是欲有淚水滑落。

實際上,這是痛的!

www◆ тт kдn◆ ¢〇

李基暗自用力一扭賈詡大腿之肉,提醒其可以閉嘴了。

而也就在這時,劉備抹了抹淚,慨然道。

“或冥冥之中乃有天意,備難以想象子坤到底是如何自萬里之外的洮水漂流而下,歷經一十六年,然後輾轉至涿縣之中與備相遇,將子坤送到了備的身邊……”

“並且,或許亦是天意不忍見文和先生與子坤分別,方纔安排了你們於一十六年後於鉅鹿城再會。”

“依備所見,趁此再會之機,不若文和先生將子坤收爲義子,子坤亦拜文和先生爲義父,再續這一段間斷了一十六年的緣分,如何?”

霎時間,李基與賈詡的表情都僵硬了下來。

如何?

那自然是大大滴不好。

李基與賈詡可都深知雙方完全就是逢場作戲,並且有了這一層關係,也讓賈詡加入劉備麾下之後,可以儘快地融入到劉備這個小集團之中。

然而,賈詡可完全不想喜當爹,李基更不想給自己的頭上多個義父。

不過,作爲“不粘鍋”本鍋的賈詡下意識地將問題拋給李基,問道。

“子坤,伱覺得呢?”

李基:……

“素聞:父母在,不遠遊。然,基之親族葬身於隴西卻一無所知,如今心亂如麻複雜至極,恨不得匆匆返回隴西尋找同宗同族侍奉長輩,一敘血脈親情……”

聽着李基哽咽地說着,這下子劉備瞪大着眼睛,這下險些真要哭出聲了。

劉備哪裡捨得讓李基就這樣跑去涼州隴西郡,頓時就忘記了剛剛提及讓李基拜賈詡爲義父的建議,連連安慰起李基。

最終,好不容易平靜了許多的李基,拿起賈詡所血書的布帛就獨自離開了房間獨自去靜靜了。

唯有賈詡清楚,李基拿的哪裡是什麼血書布帛,分明就是“生死簿”,並且是在刻意地將空間留給賈詡與劉備兩人。

如若賈詡沒有拜劉備爲主,那麼拿着血書守在門外的李基,恐怕當場就會宣稱布帛之上的字跡與襁褓血書有所差異。

那麼,李基一言就足以推翻賈詡適才所編造的所有故事,足以將賈詡徹底定義爲大奸大惡且與李基有滅門之仇的狡詐惡徒。

反正一十六年前,還是個嬰兒的李基能記得什麼事?

反而如今李基手中的血書布帛乃是實打實的證據,足以當成一個充分的證據取下賈詡的項上人頭。

這一刻,賈詡深切理解了什麼叫:證“有罪”易,證“無罪”難。

(本章完)

第94章 變化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170章 上當矣!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82章 三成?兩成。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8章 大興,大興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163章 許文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34章 火攻奇襲?第20章 美人計第8章 大興,大興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83章 鉅富糜家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20章 美人計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45章 管亥!管亥!!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160章 地上涼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80章 往吳郡第63章 袁氏!袁氏!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108章 離別在即?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48章 李基論戰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113章 血包第72章 三千金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46章 夜襲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180章 五步成計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223章 有如仙餚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160章 地上涼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170章 上當矣!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170章 上當矣!第20章 美人計第70章 開擺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36章 圍三闕一第94章 變化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8章 大興,大興第245章 冤否?第261章 徹底定調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185章 命不該絕
第94章 變化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170章 上當矣!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82章 三成?兩成。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8章 大興,大興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163章 許文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34章 火攻奇襲?第20章 美人計第8章 大興,大興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83章 鉅富糜家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20章 美人計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45章 管亥!管亥!!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160章 地上涼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80章 往吳郡第63章 袁氏!袁氏!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108章 離別在即?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48章 李基論戰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113章 血包第72章 三千金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46章 夜襲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180章 五步成計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223章 有如仙餚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160章 地上涼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170章 上當矣!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170章 上當矣!第20章 美人計第70章 開擺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36章 圍三闕一第94章 變化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8章 大興,大興第245章 冤否?第261章 徹底定調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185章 命不該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