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西涼馬騰

此次幽州軍隊大舉西進,除了要消滅李傕和郭汜這兩個兇殘的傢伙以外,戰略上是要兵進漢中。

爲此,幽州牧劉展將張燕手下的山地軍隊全帶來了。漢中道路險峻,一般的軍隊並不適合山地作戰。

此前,幽州已經派出大量的探馬,喬裝打扮成商人進入漢中。他們的主要任務便是探查各個進入漢中的道路,摸清楚漢中張魯的軍隊防守狀況。同時,還安排一部分人提前潛伏在漢中,配合大軍奪取漢中。

無論是子午道還是褒斜道、陳倉道,幾個主要通道全都派出人員查探一番,爲大軍奪取漢中做好充分的準備。

子午道,也稱子午棧道。是中國古代,自京城長安通往漢中、巴蜀及其他南方各地的一條重要通道。因穿越子午谷,且從長安南行開始一段道路方向正南北向而得名。歷代都有修繕和線路變化。

它闢爲驛道的時間雖短,但其交通作用卻持續不斷。秦漢時期,由四川、漢中向京都咸陽或長安輸運物資,多取褒斜道和故道,不取子午道。漢高祖劉邦去漢中,派張良燒子午棧道之後,到平帝元始五年時,王莽下令修鑿子午道,並設置子午關。

進漢中的險關通道不光是子午道,還有好幾個,如褒斜道,陳倉道、連雲道等,要根據漢中防守的具體情況。決定進軍的道路。

這邊與李傕和郭汜之間的戰爭打完了,派出去探查道路的士兵也陸續回來了,帶回來向西的報告。

根據探查等處的結果,漢中張魯在各個通道基本沒有嚴密防守,僅僅是在關隘處有些少量軍隊。

中原混戰,此處卻相對平靜,以至於漢中疏於防範。

軍師劉曄建言:“主公,根據所取得的情報,漢中的防守很差。不過,萬全之計。我軍易採取多路兵進漢中。以子午道爲明路。大軍不必掩飾,擺開架勢進軍漢中。而褒斜道、陳倉道則爲暗路,士兵喬裝分散進入,趁敵軍不備。突然奪關。打通進入漢中的通道。”

“甚好。就按此計行事。”

幽州牧劉展從諫如流,採納了劉曄的建議,安排山地軍分散進入穀道。準備奪取關隘,打通進入漢中的道路。

就在幽州軍隊即將按計劃奪取漢中的時候,卻突然聞訊,西涼馬騰率領軍隊逼近長安,劉展不得不暫時停下進軍漢中的腳步。

不過,劉展還是安排暗路先行進入穀道,在不驚動關中張魯的前提下,擇機拿下關隘。明路則按兵不動,以免打草驚蛇。

原來,幽州軍隊西進,並與李傕、郭汜大戰,驚動了西涼兵馬。

西涼馬騰獲知幷州軍隊進犯雍州,與李傕、郭汜的軍隊開戰,心中有些疑惑。

馬騰與長子商議:“自丁原死後,幷州一地再無強大的軍事力量存在。最大的一股軍隊,也就是張揚一部曾經盤踞在幷州。

後來,張揚領河內郡守,幷州境內除了雜胡,再就是一些黃巾殘餘有些活躍。最近聽說黃巾張燕奪得幷州,以他的力量不應該有能力進犯雍州啊?”

“父親,此事並不奇怪,如今天下大亂,誰沒有點想法啊?

再說那李傕和郭汜雙方連年相鬥,兵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幷州新崛起,中原各方實力較強,張燕肯定不會兵進中原。選擇旁邊的李傕和郭汜這種疲兵下手,機會再好不過了。

父親也不必擔心,彼軍長途跋涉,又經過大戰,肯定疲憊不堪。兒願領一部兵馬,趁幷州張燕不備,擊敗幷州軍隊,拿下長安。”

馬騰知道自己兒子馬超有勇力,卻是擔心他年輕沒有經驗。

“莫要輕敵啊!幷州既然敢於兵進長安,來者恐怕不善啊!還是爲父與你一起去吧。

另外,對韓遂也要招呼一聲,願不願意出兵,那就是他的事了。哎,聽說皇帝都死了,這大漢朝算是徹底沒希望了。”

“父親,聽說斬殺大漢皇帝的是一位手持雙股劍的人,父親可是知道這天下都有誰善使雙股劍呀?”

馬騰想了想,說道:“似乎那個劉備劉玄德用的便是雙股劍,可是,劉備爲何要斬殺皇帝呢?聽說他還自稱皇室後裔,大漢中山靖王之後啊!”

“嗷,原來是他啊!父親可知劉玄德的手下有誰使用丈八蛇矛槍嗎?”

“嗯,劉備的義弟,張飛張翼德用的便是丈八蛇矛槍。”

“這就對了,根據一些逃出來的士兵說,他親眼見着一員猛將使用丈八蛇矛槍在前面開路,後面一人使用的便是雙股劍。此人衝到皇帝眼前,一劍斬掉了皇帝的頭顱。”

聽到兒子如此說,馬騰大驚:“我兒,真是如此嗎?劉備無緣無故怎會去殺大漢皇帝啊,不會是誤傳吧?如此大事,沒有真憑實據,我兒可不敢亂說啊。”

馬超肯定地回答說:“此事千真萬確,又不是僅有一個人看見,當初雖然很混亂,此二人殺皇帝卻是不少人都看見了。

我得知此事以後,多方查詢,安排人將當初知道內情的軍卒找了來,他們說的幾乎完全一樣。”

馬騰狠命地搖搖頭,這才完全相信了兒子馬超的話,不無感慨地說:“想不到啊,真是想不到!看上去那個劉玄德爲人謙卑,和藹可親,給人的印象有道德又仁義,私底下竟然幹出這種人神共憤的事情。

兒啊,此次出兵,有機會咱們也進中原看看,怎麼也要將劉備殺害皇帝的消息散出去,我就不信天下沒有人出頭譴責劉備這個假仁假義的僞君子!”

“對,這事情不知道便罷。如此大事件,我們既然知道了,怎麼說也要讓天下人都知道具體真相。咱不能讓劉備這種僞君子太逍遙自在了,一定要揭穿他的真面目。”

馬騰與兒子馬超商議停當,點起五萬兵馬往長安方向而來,前來會一會幷州軍隊。

當馬騰父子率領五萬軍隊,在接近雍縣一帶的時候,忽聽一聲炮響,一路人馬擋住了涼州軍隊的去路。

第163章 幽州在行動第115章 小娘子身段太迷人第42章 公主第165章 長槍陣對騎兵第88章 死亡之谷第55章 回程第124章 收個女王做女奴第142章 釜底抽薪第19章 強拐三名士第188章 斧劈鮑信第259章 絕對優勢第87章 葫蘆谷第87章 葫蘆谷第103章 意外衝突第155章 趁火打劫第36章 壞了卞氏第71章 負荊請罪第120章 訓導小娘子第103章 意外衝突第243章 形勢不妙第234章 北連幷州第100章 調兵遣將第217章 張揚投奔第162章 迴歸第242章 追殺曹操第236章 先手第155章 趁火打劫第126章 殺怕了第105章 倒黴的女刺客第229章 感激涕零第214章 幷州清剿第267章 天殺的大耳賊第18章 遭遇戰第104章 痛苦的張翼德第196章 猶豫第74章 VIP第222章 袁術要倒黴第64章 欲練神功不自宮第207章 假身份第204章 幷州行動第169章 公主後怕第38章 張角亡第190章 連城牆都摸不到第95章 焚城第66章 毒計第251章 諸葛村夫可不是好騙的第258章 貂蟬之美無以倫比第225章 凶多吉少第101章 摸錯門了第231章 寶貝大小喬第6章 常山巧遇趙子龍第250章 章殺皇帝的真兇第175章 經濟戰第266章 不祥的感覺第202章 試車第92章 兵敗第171章 不一樣的戰果第143章 天崩在己巳第249章 戰馬超第116章 小娘子的泳衣第41章 洛陽行第123章 卑彌呼女王第260章 六方會盟第108章 一觸即發第267章 天殺的大耳賊第101章 摸錯門了第209章 呂布進中原第5章 拐了兩個便宜兄弟第96章 戰後議事第110章 卑鄙的戰術第104章 痛苦的張翼德第176章 女王毒發第14章 拐走關羽第185章 襲營第98章 人口戰略第177章 爲女王解毒第45章 拐第210章 呂曹戰第106章 懲罰第199章 夫人走秀第113章 騎兵對決第258章 貂蟬之美無以倫比第253章 什麼鳥人啊第133章 御妹兒第78章 密謀第72章 瓊漿玉液第146章 誰是主宰者第253章 什麼鳥人啊第256章 舌戰第214章 幷州清剿第153章 誰算計誰第154章 傳矯詔十八鎮討董第17章 受命出征第68章 論才第9章 百軍破萬軍第117章 賤妾也要學游泳第114章 斬草除根第224章 突然遭襲第59章 別糟踐人
第163章 幽州在行動第115章 小娘子身段太迷人第42章 公主第165章 長槍陣對騎兵第88章 死亡之谷第55章 回程第124章 收個女王做女奴第142章 釜底抽薪第19章 強拐三名士第188章 斧劈鮑信第259章 絕對優勢第87章 葫蘆谷第87章 葫蘆谷第103章 意外衝突第155章 趁火打劫第36章 壞了卞氏第71章 負荊請罪第120章 訓導小娘子第103章 意外衝突第243章 形勢不妙第234章 北連幷州第100章 調兵遣將第217章 張揚投奔第162章 迴歸第242章 追殺曹操第236章 先手第155章 趁火打劫第126章 殺怕了第105章 倒黴的女刺客第229章 感激涕零第214章 幷州清剿第267章 天殺的大耳賊第18章 遭遇戰第104章 痛苦的張翼德第196章 猶豫第74章 VIP第222章 袁術要倒黴第64章 欲練神功不自宮第207章 假身份第204章 幷州行動第169章 公主後怕第38章 張角亡第190章 連城牆都摸不到第95章 焚城第66章 毒計第251章 諸葛村夫可不是好騙的第258章 貂蟬之美無以倫比第225章 凶多吉少第101章 摸錯門了第231章 寶貝大小喬第6章 常山巧遇趙子龍第250章 章殺皇帝的真兇第175章 經濟戰第266章 不祥的感覺第202章 試車第92章 兵敗第171章 不一樣的戰果第143章 天崩在己巳第249章 戰馬超第116章 小娘子的泳衣第41章 洛陽行第123章 卑彌呼女王第260章 六方會盟第108章 一觸即發第267章 天殺的大耳賊第101章 摸錯門了第209章 呂布進中原第5章 拐了兩個便宜兄弟第96章 戰後議事第110章 卑鄙的戰術第104章 痛苦的張翼德第176章 女王毒發第14章 拐走關羽第185章 襲營第98章 人口戰略第177章 爲女王解毒第45章 拐第210章 呂曹戰第106章 懲罰第199章 夫人走秀第113章 騎兵對決第258章 貂蟬之美無以倫比第253章 什麼鳥人啊第133章 御妹兒第78章 密謀第72章 瓊漿玉液第146章 誰是主宰者第253章 什麼鳥人啊第256章 舌戰第214章 幷州清剿第153章 誰算計誰第154章 傳矯詔十八鎮討董第17章 受命出征第68章 論才第9章 百軍破萬軍第117章 賤妾也要學游泳第114章 斬草除根第224章 突然遭襲第59章 別糟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