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三章 學派的精神

諸老如此,卻是擺明了要支持劉淵,在幽州發展。箇中原因,一者只因這亂世之中,爲宗派的安全計,須得投效一方勢力,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有了安全保障,才能繼續發展壯大,而劉淵不論個人魅力還是麾下勢力都符合這一條件,天下間也沒有人比他更強大,更優秀、更合適的了!

二者,劉淵平等對待、百家爭鳴的思想吸引了他們。歷來政權,莫不只取一兩家學派思想治國,餘者盡皆罷黜,而劉淵卻打破這一常規,讓他們驚喜之餘也十分好奇,想要看看劉淵能做到哪一步。

其三,因爲劉淵身具某種條件,個宗派把一個希望寄託在了他的身上。也就是說,有一件事,必須要藉助劉淵才能完成。其實也就是蔡邕所言的那個秘密。當然,劉淵現在並不知曉,不過卻早被他記在了心上,正想找個最佳時間問問蔡邕。

“到了!”

幾人說話間,就到了學院門口。劉淵指着那高達古拙,全以青石壘築的學院大門下的幾人,笑道:“是鄭公他們。”

幾人定睛一看,可不正是鄭玄、蔡邕、墨攻、華佗和鄒炎鄒巽!

“鄭公,岳丈”

走上前,諸人相互見了禮,便往學院內部而去。

此時,正好是學院上課時間。

走過花園小道,曲徑通幽,走過儒學院、科學院、醫學院和武院,諸老看着或是坐在教室裡讀書習字、或是在室外實驗驗證、或是在艹場上出艹練武的學子,不由連連讚歎。

“這種教學模式,讓老夫可謂耳目一新!”諸老言道:“比之現今私塾書院的教育方式,看起來更有條理,得到的效果也更好!”

整個幽州學院佔地千畝,劉淵領着諸人遊覽了一圈,已經是巳時末,將近午時。

於是便就着學院餐廳,在學院內用了午餐。飯後,劉淵與一干宗主諸老,來到了鄭玄的院長辦公室。

室內有一張大圓桌,劉淵坐北首,諸人依次圍坐。

“本王之前草創幽州學院,而今有諸位的加入,也算完滿。所以本王決定改組學院。”劉淵掃視了一眼,見鄭玄等幾人皆神色不變,暗自點了點頭,繼續道:“從今起,幽州學院分內外兩院。”

諸人對視一眼,繼續傾聽。

“外院仍叫幽州學院,而內院命名爲科研院。”

“外院仍舊旅行教育職責;而科研院則注重研究開創更高更新的領域!”

“科研院分爲文學部、參謀部、科技部、律法部、農牧部、醫學部、天文地理部、社會藝術部這幾個部分。分別由儒家、兵家、墨家、法家、農家、醫家、陰陽家和小說家入駐負責。”

“科研院設院長一名,副院長三名,各部設部長負責人一名。”

“科研院院長一職,本王提議由鄭公擔任,副院長由童老、馬老和墨老擔任。各部部長一職,文學部由本王岳父蔡翁擔任,其他各部由各宗宗主或者宗主提名者擔任。”

“院長、部長直接向本王負責,正副院長位同一品,佚比五千石;各部長位同正二品,佚比三千石,有隨時見本王的權利,每年俸祿由政斧發放。”

劉淵說完,問道:“諸位可有其他意見或者建議,不妨說出來,大家討論討論。”

鄭玄皺了皺眉,先道:“爲何劃分內外兩院,老夫有些不解?”

“呵,想必諸位也一樣吧,既如此本王就細細分析一遍。”劉淵笑道:“首先,內外兩院的職責不同,外院只管教育,而內院則負責深入研究。打個比方,墨老主持科技部,大力研究各種機械,做出更好、更實用、更節省、更有意義的機械或者機關。譬如墨家的機關鳥,墨老是否想過,有朝一曰做一個巨大的機關鳥,能載人飛天?!”

“啊!?”

墨攻驚叫一聲,頓時陷入沉思。其餘諸人更是被劉淵的話驚住了。這歷來天空都是飛禽的領地,如果能用一種機械將人類送上天,那劃時代的意義啊!想想就覺得讓人戰慄。若真有了這種飛天的機關,那戰爭、交通、等等等等,不是變得簡單了許多嗎?

正所謂利在千秋是也!

“再譬如農家。”劉淵見引起了諸老極大的興致,心中大笑,口中繼續道:“自神農發現五穀,造福人類,直到現在,粟、黍、谷等糧食作物的產量都經過了幾次大的躍遷。但這其中是什麼原因導致它們產量增加?又可不可以根據這種規律讓現在的穀物產量大增!?若有朝一曰,農家發明了畝產三十石、四十石甚至更高的種子,那該多好?那時候就不會再有人餓死!”

鄭玄等人瞪大了眼睛,直道不可能,滿臉都是不信。

只有木原,是滿臉的神采。

“不想王爺在農事領域也有這等造詣,老夫不佩服都不行!”木原感嘆道:“我農家一直以來都致力於農牧業的研究和發展,對於種子優化、耕作技術、農具研究和水利都有極深的研究,這些年已經大致找到了優化種子的條件,還未付諸實施,卻被王爺提了出來!”木原連連感嘆。

“不可能吧?”童淵卻滿臉疑惑:“如果畝產真的達到了三十石、四十石,那”

“怎不可能?”劉淵笑道:“童老不知,我幽州現今糧食平均畝產已經超過了二十石!”劉淵伸出兩根手指,鄭重的比劃道:“如此,才奠定了我幽州十年內連番大戰,卻不影響民生的基礎!”

“原來如此!”諸老俱都感嘆不已,馬崇道:“老夫還是第一次到幽州。之前老夫以爲王爺連番大戰,便是舉一國之力恐也力有不逮,還以爲幽州如今窮困潦倒,前曰裡到了幽州一看,讓老夫驚訝之餘也萬分疑惑。而今聽了王爺的話,才知道原來如此!”

“嘿嘿,”華佗搓了搓手,笑道:“那麼醫家呢?”

“本王早說過,各家宗派的研究領域,都是這個世上不可或缺的要素!醫家也當仁不讓!”劉淵道:“大家都知道,醫家治病救人,此乃要旨。而醫家的本質及其發展方向,也就在此。醫術的普及與創新,直接關係到社會的發展。就譬如嬰兒的成活率,每年出生的嬰兒,都會有很大一部分因爲這樣或那樣的病症失去生命,而嬰兒,卻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未來!再譬如醫治外傷,我大軍征戰,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受傷者爲數不少。而很多時候都是因爲外傷的處理不當而導致原本有希望活下去的戰士卻沒有機會迎接勝利,有希望勝利的戰爭卻失敗了,可以說,醫術也是決定一場戰爭勝利的必要因素。”

“還有疑難雜症的研究、瘟疫的遏制等等等等,都離不開醫術!所以說,華老,你們醫家任重而道遠啊!”

諸人聽完,也都不止的嘆息。古代影響人口增長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嬰兒的成長率過低和戰爭、瘟疫的影響。而醫家,正是爲此所創。

“昔有神農嘗百草,歷經百死而無憾。本王希望醫家能繼承這個精神,把醫術發揚光大,爲百姓爲社會做出貢獻。”

華佗滿臉嚴肅:“王爺放心,我醫家從未忘記過神農嘗百草的精神!”

劉淵點點頭,又道:“我們再說儒家。這天下爲何能獨尊儒術?本王以爲,不只因爲帝王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因爲儒家傳承了先賢祖宗的精神!本王可以毫不猶豫的說,儒家,是我華夏民族的精神核心!”

“就像本王說過的一句話: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仁義禮智信,代表了華夏民族最爲美好最正氣的傳統美德,是每個人的精神寄託。這,纔是真正的儒家精神!”

“儒家擔負着承前啓後的作用。它繼承先祖精神與文化成果,把這份寶藏傳承、發揚,使我後人永遠記得,在那遙遠的年代,我們的祖先是怎樣的在艱難困苦中開拓創新!我們的祖先爲我們留下了怎樣巨大的一份財富!”

“我們可以沒有吃、沒有穿、沒有住!但我們不能沒有心中的堅持與信念!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我們是華夏人!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華章之美謂之華!”

“傳承我華夏之文化,繼承祖宗之精神,將其發揚光大,開拓創新,這就是儒家的職責!”

劉淵說着,眼淚流了出來。淚光朦朧中,他彷彿看到了在那遠古時期,祖宗們爲了後代而努力拼搏!彷彿看到了三皇五帝披荊斬棘,引領華夏;彷彿看到了先聖孔子在開壇講學

鄭玄聽得是老淚縱橫!

這,纔是他一直以來要尋找的真理啊!

這纔是儒家的真正精髓啊!

童淵、馬崇等人震撼了!

難怪儒家會始終壓他們一頭,原來原因竟在此處!

“先聖孔子果不愧聖人稱呼!我等深敬仰之!”童淵等人肅然道。難怪各家學派的開創者只有孔子被尊爲聖人,現在想來,也只有他能有資格被尊稱爲聖!

(未完待續)

一百六十二章 戰神呂布二百六十四章 張勳敗亡一百一十四章 張燕殺到八十二章 交鋒 關羽八十二章 交鋒 關羽百零三章 鄴城戰起一百九十七章 嶓冢山之戰百零五章 劉備的速度二百二十章 張機來投一百七十五章 齊聚二百零九章 首勝二十三章 守城 計劃第一步第六章 殿上獻寶 蔡府放歌二百四十五章 招降張燕二百七十七章 極北和西域第九章 解開恩怨 與關羽擦肩而過八十三章 失利二百一十三章 龍城攻守一百三十二章 擴張之策二百一十九章 根二百二十四章 朝拜前夕十五章 涿縣張屠 薊城公孫五十六章 班師二百七十二章 條件二百七十三章 不讓爾等專美於前二百零四章 韓、馬相持二十八章 劫掠烏桓 第一次交鋒二十六章 洛陽獻俘一百五十九章 袁隗籌謀詭計 劉淵面見諸侯一百八十一章 夜宴二二百一十五章 定局二百七十章 天下學術交流會四十一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張飛顯威四十五章 鮮卑人真蠢嗎一百七十一章 利弊與明心跡二百零五章 漠北號角一百章 全軍合擊十九章 準備練兵 商行情況四十一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張飛顯威九十八章 博望坡一百七十八章 投射殺一百五十四章 潘鳳出場七十八章 準備十二章 烏桓騎兵的蹤跡一百八十一章 夜宴二二百四十九章 豫、揚紛亂二百四十三章 徐州窘況一百三十八章 封賞一百六十九章 遼東倭人作亂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進京二百零四章 韓、馬相持一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百七十四章 即將召開二百九十一章 曹孟德持節二百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二百三十八章 豫州戰事二百六十六章 到漁陽二百八十五章 全面進攻九十五章 初戰張角一百八十九章 賈詡訪馬騰二百八十九章 封賞四十七章 沮陽概況二十五章 和甄家合作 娃娃親麼?一百九十五章 馬超敗退二百四十一章 陳宮的算計一百二十一章 危機二百五十九章 招攬一百九十八章 鏖戰四十八章 毒計七十六章 殺四十六章 鮮卑內耗 ‘許賈’一百八十二章第三章 鉅商甄逸 土匪典韋第九章 解開恩怨 與關羽擦肩而過三十一章 搞建設 大練兵九十七章 趙雲謀張燕 曹操敗波才九十一章 離間第二章 母親的話九十章 下曲陽一百八十二章二百零一章 馬騰歸附 一觸即發十三章 殲滅烏桓騎兵二百四十四章 河東一百五十六章 孟津渡一百九十六章 會盟失敗二百七十二章 條件二十九章 大破峭王部落一百六十六章 投降二百一十章 暴風雨前夕二百五十八章 見俘虜第一章 追牛奇遇二百八十二章 戲志才的謀劃二百三十一章 戰青州前夕一百一十一章 華佗和蔡陽二百四十六章 詐入箕關二百零八章 漠北戰起二十二章 計成 鬥將二百七十章 天下學術交流會一百一十五章 初見董卓二十九章 大破峭王部落
一百六十二章 戰神呂布二百六十四章 張勳敗亡一百一十四章 張燕殺到八十二章 交鋒 關羽八十二章 交鋒 關羽百零三章 鄴城戰起一百九十七章 嶓冢山之戰百零五章 劉備的速度二百二十章 張機來投一百七十五章 齊聚二百零九章 首勝二十三章 守城 計劃第一步第六章 殿上獻寶 蔡府放歌二百四十五章 招降張燕二百七十七章 極北和西域第九章 解開恩怨 與關羽擦肩而過八十三章 失利二百一十三章 龍城攻守一百三十二章 擴張之策二百一十九章 根二百二十四章 朝拜前夕十五章 涿縣張屠 薊城公孫五十六章 班師二百七十二章 條件二百七十三章 不讓爾等專美於前二百零四章 韓、馬相持二十八章 劫掠烏桓 第一次交鋒二十六章 洛陽獻俘一百五十九章 袁隗籌謀詭計 劉淵面見諸侯一百八十一章 夜宴二二百一十五章 定局二百七十章 天下學術交流會四十一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張飛顯威四十五章 鮮卑人真蠢嗎一百七十一章 利弊與明心跡二百零五章 漠北號角一百章 全軍合擊十九章 準備練兵 商行情況四十一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張飛顯威九十八章 博望坡一百七十八章 投射殺一百五十四章 潘鳳出場七十八章 準備十二章 烏桓騎兵的蹤跡一百八十一章 夜宴二二百四十九章 豫、揚紛亂二百四十三章 徐州窘況一百三十八章 封賞一百六十九章 遼東倭人作亂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進京二百零四章 韓、馬相持一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百七十四章 即將召開二百九十一章 曹孟德持節二百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二百三十八章 豫州戰事二百六十六章 到漁陽二百八十五章 全面進攻九十五章 初戰張角一百八十九章 賈詡訪馬騰二百八十九章 封賞四十七章 沮陽概況二十五章 和甄家合作 娃娃親麼?一百九十五章 馬超敗退二百四十一章 陳宮的算計一百二十一章 危機二百五十九章 招攬一百九十八章 鏖戰四十八章 毒計七十六章 殺四十六章 鮮卑內耗 ‘許賈’一百八十二章第三章 鉅商甄逸 土匪典韋第九章 解開恩怨 與關羽擦肩而過三十一章 搞建設 大練兵九十七章 趙雲謀張燕 曹操敗波才九十一章 離間第二章 母親的話九十章 下曲陽一百八十二章二百零一章 馬騰歸附 一觸即發十三章 殲滅烏桓騎兵二百四十四章 河東一百五十六章 孟津渡一百九十六章 會盟失敗二百七十二章 條件二十九章 大破峭王部落一百六十六章 投降二百一十章 暴風雨前夕二百五十八章 見俘虜第一章 追牛奇遇二百八十二章 戲志才的謀劃二百三十一章 戰青州前夕一百一十一章 華佗和蔡陽二百四十六章 詐入箕關二百零八章 漠北戰起二十二章 計成 鬥將二百七十章 天下學術交流會一百一十五章 初見董卓二十九章 大破峭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