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我與你共治天下

大家推出女主監政的制度,當時所有的文武都看向了婉兒。

正在呂鵬身後安詳的鼓搗着呂鵬髮梢的婉兒,突然感覺到有什麼事情不對,愕然擡頭的時候,竟然發現所有的人都直勾勾的盯着自己,這讓她的俏臉一紅,以爲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變得扭捏起來,不由自主的悄悄將身子向呂鵬的身後躲避,但還是經不住好奇,歪着小腦袋露出一隻眼睛來,小眼睛骨碌碌小心的四下觀望,小女兒的嬌俏之態顯露無疑,平白的讓文武重臣生出一股愛憐來。

這時候呂鵬嘻嘻一笑,伸手拉過來婉兒,讓她坐在自己的身邊,婉兒就乖巧的將頭靠在呂鵬寬厚的肩膀上,幸福的跟個什麼似的,眼睛裡全都是迷醉。

“剛剛諸位先生將軍說,如果我出外征戰,不在幽州,大家想讓你出來主政。”

婉兒就猛的一愣,然後就一臉茫然,然後就像踩了尾巴的小貓一樣跳起來:“讓我主政?這怎麼能可以呢?我還是個孩子,我就喜歡貪吃貪睡,貪玩,我纔不做這件事情呢。”

大哥和二哥被婉兒這種天真浪漫逗得哈哈大笑,連忙上前解釋道:“不過是讓你在我三弟不在的時候,你去接待接待諸位先生將軍,不耽擱你玩耍的。”其實這兄弟兩個人從內心裡也反對呂鵬搞出一個什麼額外的東西來分他的權力,這在他們兄弟倆人看來,這是極其危險的。與其讓外人分了自己兄弟的權,還不如讓自己的弟妹來做個象徵,雖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但至少能讓大家有個主心骨,不至於出現突發事件,大家無所適從。

被這麼一勸,婉兒更加着急起來,對着呂鵬焦急的搖頭:“我不幹,我說什麼也不幹這東西。”然後見呂鵬只是微笑着看着他,於是他又將頭轉向了蔡文姬,直接跑過去抓住她的胳膊搖晃:“蔡姐姐,你有大才,快告訴他們,我爲啥要不幹?”

衆人就一片愕然,然後鬨堂大笑,你自己都不知道你自己爲什麼不做,理由卻要別人去找,這真的是天真浪漫的可愛。

蔡文姬就緊緊的盯住婉兒的眼睛,歪着頭,微笑着問道:“你想好了?你真的不做嗎?如果你的丈夫出征在外,你就真的不願意替你的丈夫擔當起這諾大的後方嗎?”

被這連串的提問,不但沒讓婉兒變得猶豫,反倒像是被驚嚇到了一樣:“不不不,我絕對不做這個事情,萬一我做的不好。”語氣頓了一下,然後堅定的道:“我一定做不好的,到時候會害了鵬哥哥的。”

看着眼睛清澈見底的婉兒,蔡文姬就施施然拉着她的手站起來,走到了大堂中間。

她站在這裡,大堂裡所有的文士無不立刻端正了身姿,拱手齊胸,叉手不離方寸,一臉敬重。

蔡文姬斂身爲禮,給在座的叔叔伯伯們施禮請安,然後嬰口慢開:“諸位叔叔伯伯所言,在你們的主公不在的時候,就請主母當政,這其實是遺毒千古的大壞事,斷不可爲。”

此言一出,當然滿堂譁然,但礙着蔡文姬名聲在,大家卻不能太過激烈反駁,於是等着她下面的辯論言語。

呂鵬也就拉了婉兒坐在自己的身邊,看着大漢第一才女如何辯駁倒在坐的大儒。

於是,蔡文姬從女媧造人開始,先說了女子在社會中的重要,但慢慢的便轉成男人更是這個世界的棟樑上來。

這一點,呂鵬倒是很贊同,這和輕視女子無關,倒是和這個社會歷史的使命有關。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是社會生存的需要,而不是什麼狗屁觀念。

最後說到現在的狀況,蔡文姬道:“諸位先生大賢說過,主母掌政不是不可,但這裡的厲害卻非常關鍵,想國朝當年,呂后當政,禍亂朝廷,後來雖有竇太后當國三代,沒有出現那慘痛的教訓,但卻形成了外戚干政,尾大不掉。

就拿咱們剛剛過去的靈帝,還不是何皇后干預朝堂,結果造成外戚專權,纔將這大漢天下搞得現在這種紛亂不堪。”

看到大家都陷入沉思,蔡文姬再次道:“我們的婉兒,天真爛漫性格柔弱,如果大家希望在你們的主公不在的時候,由她來主理政務,難免被有心者欺,到時候反倒不美,諸位以爲如何?”

蔡文姬的話不多,但卻句句說在了點子上,不得不讓人佩服才女就是才女,說出來的道理的確讓人難以反駁。

這時候,王東拱手問道:“主公既然已經提出了這件事情,一定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那我們就洗耳恭聽。”

呂鵬就拉過如釋重負的婉兒,對着大家道:“我的辦法很簡單,也很實用,既然丞相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那麼我們就成了一個有着丞相職能,卻沒有丞相缺點的機構,用一批人代替一個人,我管這個部門叫做內閣,它是介乎於內廷與外廷之間的組織機構,主要是對我負責,同時也對整個政府負責,其實也就是一個協調的機構。”

然後站起來,仔細的給大家講解了這個內閣制度的核心:“它的組成,我準備設立兩個爲首的職位,就是首輔和次輔。而在它的下面,設立若干閣員,就比如,在座的個個尚書,就是自然的那個成員之一,當然,內閣的主要成分還是以天下大賢爲主,只要他有才能,我不管他是幾品的官員,還是無官的布衣,只要衆人選舉他作爲內閣成員,那他就是,如果有緊急事情出現,諸位閣員就可以在一起協調商量,對於一件事情的決定如果出現分歧,就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然後交給首輔次輔審覈定奪,當大家達成一致意見之後,再由首輔遞交給我,再由我定奪決策。”

田豐就嗤之以鼻:“偷懶。”

也就是說,呂鵬就耍無賴的一聳動肩膀:“是的,這絕對是一個偷懶的辦法,因爲從今以後,下面所有遞上來的案牘,都要先交給內閣,然後先拿出一個治理的辦法,再交給我,如此一來,就避免了我什麼事情都事無鉅細,讓我連好好的和——”肩頭就被婉兒輕輕的捶打了一下,於是呂鵬就趕緊閉嘴。

但無論如何,大家也都舒暢的笑了,再說都是過來人,都知道年輕人的一些嗜好,貪吃貪睡嗎,於是大家就善意的理解了。

“還有一點,我所提出來的舉措辦法,也必須要經過這個內閣的審理,也就是說,這個內閣要對我發出的政令進行審驗,以匡正得失,如果內閣認爲我的施政不當,可以駁回,下面百官對沒有內閣附屬的我的政令,必須堅決不予承認,否則我喝酒喝多了的一道莫名其妙的政令出去,就可能對整個大業,產生不可挽回的傷害。”

面對下面勃然變色的重臣,呂鵬笑着解釋:“如果當初漢武大帝能夠有這種辦法,他後面就不會出現昏憒之招,他也就將成爲一代完人,而漢靈帝所賣的官職,如果按照我的這個辦法,內閣不附屬承認就不能通行天下,哪裡來的這些貪官酷吏?如果有我的整個辦法,十常侍還怎麼能夠專權?難道你們不希望我成爲一個完人嗎?”然後呂鵬站起來,鄭重的道:“此法根本目的,便是我願意與諸位共治幽州,未來,共治天下。”

下面的重臣就開始震驚,進入了深深的思考。

是的,忠言納諫,這是一個最完美帝王應該具備的德行,但是德行這個東西的確是說不準,尤其一個人的性格,偶爾會出現不着調,真要是像歷屆皇帝那樣,偶爾發出一個不着調的政令,輕則害己害人,重則破國滅家,秦始皇就是因爲權力沒有約束,濫用民力,最終導致國破家亡,以後歷代皇帝都曾經出現過這種嚴重的毛病,不過就是當時皇權日重,越來越多的人不敢說話,現在好了,自己的主公能夠主動的限制自己的權力,這是讓這些士大夫最高興的事情。

其實,天下由誰掌控治理?在士大夫們的心中,天下應該交給他們。

現在已經算是不掌控的掌控,士紳,進爲朝堂之士,退爲各地豪紳。

在廟堂,士人掌控政務,再民間,紳士掌控百姓。

但這裡有一個非常混亂的界定,那就是皇權和士紳權力之間的競爭,此消彼長之間,就會出現許許多多的血案。

現在好了,用內閣的這個辦法,明確清晰的劃分了士紳與皇權的界定,大家互相制約各有規矩,如此一來,將來會出現相安無事的良好局面。其實也就是在明確的說明,將出現所有士子夢寐以求的,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大好局面。

這個辦法一提出,大家立刻熱烈的討論起來,雖然這有一些離經叛道,但最終大家還是接受了這個建議。

在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之後,這個辦法被正式的確立起來。

於是呂鵬就望向了田豐,田豐可明白呂鵬的意思,站起來拱手道:“如此大任,豐不能掌,我還是坐在我的這個禮部位子上,我就盯着你們這些人,不要走錯了路。”

田豐不受,其他的人也就沒有這個資格了,這也正中了呂鵬的下懷,於是就看向了田疇。

田疇剛要站出來推遲,呂鵬就搖搖頭道:“我還是當初許諾的,你不是首輔,你就做這個次輔吧,等以後有天下大賢到來的時候,我在拜請他首輔之位。”

不過呂鵬很欣慰,因爲內閣制度的施行,將能保證將來自己的子子孫孫,享受這個高尚的榮耀,哪怕自己的子子孫孫全部是豬,到時候都無所謂了。

第336章 推卸我的責任第571章 獎勵軍功第907章 遷徙慘途第699章 登封口之戰第203章 縣城陷落第051章 以酒相交第473章 發行新幣第311章 整軍備戰第447章 出使曹營第011章 桑林結義第153章 翁婿對壘第554章 倒底投降誰第533章 破關第548章 一女二嫁之計第810章 再聚雄兵第094章 風車的力量第442章 情況突變第003章 穿越套路之不要劉備第564章 曹操的矛頭第294章 再祭法寶第207章 突圍路1第757章 生擒龐德第414章 兵逼范陽第593章 簡單的案情第009章 桃園結義沒有俺第768章 夜襲第881章 進退維谷步度根第929章 多路進攻第713章 雙方對比第474章 新幣推行第154章 白馬義從第330章 教你聰明第421章 兩軍遭遇第967章 馬謖遇伏第903章 孫權的秘密第933章 諸葛瑾的斥責第141章 被坑的玄德公第821章 走投無路的孟獲第567章 密室詳談第037章 趙權的決斷第443章 幽州來信第619章 捋順關係第053章 青州之圍第665章 吐血的周瑜第591章 有意思了第940章 諸葛亮的思考第177章 角色轉換第328章 就事論事第637章 共贏的盟約第232章 利益交換第274章 竊據平谷第463章 涿郡許傑第719章 文聘的戰鬥第842章 步入鮮卑領地第883章 從回幽州第878章 聚兵突襲第691章 局勢緊迫第805章 七擒孟獲?屁第397章 堆積如山的問題第331章 展現實力第076章 規劃第047章 沒正行的上司第023章 被上官不喜第235章 戰後調整第970章 大唐建立第426章 勝利會師第652章 組建水師第414章 兵逼范陽第212章 七進七出第902章 孫權是否稱帝第727章 趙雲分兵第180章 收買白波軍第447章 出使曹營第272章 分而治之第457章 趙雲再改軍令第307章 挑撥離間第551章 天堂太遠 惡鄰在旁第078章 回家第282章 一種思路第345章 遍地殺戮第057章 戰場黑吃黑第236章 加強軍備第534章 穩定第436章 趙雲反擊第723章 口令 雞肋第964章 鎮守街亭第803章 誰算計誰第589章 情況不妙第106章 捏造出來的罪證第635章 孫權來訪第371章 田疇的計策第415章 就是一個亂第609章 吊打甘寧第559章 軍事演習2第752章 決戰曹仁第621章 江東集團的改變第815章 唐王戰蠻王第146章 呂鵬戰趙雲第007章 舌辯劉備2第607章 不收錦帆賊
第336章 推卸我的責任第571章 獎勵軍功第907章 遷徙慘途第699章 登封口之戰第203章 縣城陷落第051章 以酒相交第473章 發行新幣第311章 整軍備戰第447章 出使曹營第011章 桑林結義第153章 翁婿對壘第554章 倒底投降誰第533章 破關第548章 一女二嫁之計第810章 再聚雄兵第094章 風車的力量第442章 情況突變第003章 穿越套路之不要劉備第564章 曹操的矛頭第294章 再祭法寶第207章 突圍路1第757章 生擒龐德第414章 兵逼范陽第593章 簡單的案情第009章 桃園結義沒有俺第768章 夜襲第881章 進退維谷步度根第929章 多路進攻第713章 雙方對比第474章 新幣推行第154章 白馬義從第330章 教你聰明第421章 兩軍遭遇第967章 馬謖遇伏第903章 孫權的秘密第933章 諸葛瑾的斥責第141章 被坑的玄德公第821章 走投無路的孟獲第567章 密室詳談第037章 趙權的決斷第443章 幽州來信第619章 捋順關係第053章 青州之圍第665章 吐血的周瑜第591章 有意思了第940章 諸葛亮的思考第177章 角色轉換第328章 就事論事第637章 共贏的盟約第232章 利益交換第274章 竊據平谷第463章 涿郡許傑第719章 文聘的戰鬥第842章 步入鮮卑領地第883章 從回幽州第878章 聚兵突襲第691章 局勢緊迫第805章 七擒孟獲?屁第397章 堆積如山的問題第331章 展現實力第076章 規劃第047章 沒正行的上司第023章 被上官不喜第235章 戰後調整第970章 大唐建立第426章 勝利會師第652章 組建水師第414章 兵逼范陽第212章 七進七出第902章 孫權是否稱帝第727章 趙雲分兵第180章 收買白波軍第447章 出使曹營第272章 分而治之第457章 趙雲再改軍令第307章 挑撥離間第551章 天堂太遠 惡鄰在旁第078章 回家第282章 一種思路第345章 遍地殺戮第057章 戰場黑吃黑第236章 加強軍備第534章 穩定第436章 趙雲反擊第723章 口令 雞肋第964章 鎮守街亭第803章 誰算計誰第589章 情況不妙第106章 捏造出來的罪證第635章 孫權來訪第371章 田疇的計策第415章 就是一個亂第609章 吊打甘寧第559章 軍事演習2第752章 決戰曹仁第621章 江東集團的改變第815章 唐王戰蠻王第146章 呂鵬戰趙雲第007章 舌辯劉備2第607章 不收錦帆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