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孟獲跳出來了

益州到手了,雖然巴郡被劉備借去了,但在當時的大環境下,也是無可奈何,這算是美中不足吧。但高陽給劉備設下了個大大的陷阱,這算扯平。

但呂鵬是滿意的,現在益州到手,從此西涼就再無糧草缺失之困,一州解決西北事,這實在是太好了。

現在自己的管轄就是——北方深厚無邊的草原縱深,沿海的半個青州,然後是渤海,翼州,幽州,幷州,一部司隸,關中,西涼,益州。對整個大漢其他所有的勢力形成了一個大包圍,從此之後,所有的勢力都在自己的威脅攻擊之下。

只要自己想要出兵中原,無論是從東面大海,北方高地,西部突襲,還是在益州沿江東下,都是戰略出口,到時候是想打誰就打誰。

這樣就佔據了天下形勝。

狼吞虎嚥的佔據的了益州,需要安撫和治理。

在治理上呂鵬的手下官員上有經驗的,於是,一批又一批的幽州學院的學生,再次被提前結業,成批的趕到了益州,開始填補益州的關於空白。

當然,這種空白是呂鵬製造出來的。

“原先的官吏,根本就不能適合我的統治理念,這必須要輪換一回,新的官吏到這裡,將老的官吏替換下來,實行我們新的政策,這非常有必要。”這就是當時呂鵬所說的政策。

現在唐王呂鵬,因爲有了絕對的優勢,已經有一種俯視天下的感覺,這樣一來,就難免出現了他沒有感覺到的那種巨大的缺失——距以爲是。

一批又一批新的官吏代替了老的官吏,但是老的官吏在憤憤不平,新的官吏由於不熟悉當地的情況,矛盾在不斷的激化,各地情緒不但沒有發生安穩,反倒出現了反叛的跡象,尤其是在有些人的推波助瀾之下,這種跡象越來越明顯。

原本想趕回幽州的呂鵬,也不得不再一次停留下來,努力的解決這裡那裡出現的狀況。

而正是呂鵬突然佔領益州,卻讓一個人看到了大舉進犯的好機會,那就是孟獲。

南中孟獲,驍勇善戰而且桀驁不馴,同時益郡永昌大族雍闓,殺呂鵬派去的永昌太守,聯合孟獲進攻益郡,當時益郡守備軍將李嚴鎖閉益郡門戶,阻擋住了他,但益州南部大部分已經不再受益州統治,而且孟獲和雍氏聲勢浩大,直接打出獨立的旗號,讓李嚴很是吃力。

得到孟獲起十萬蠻夷兵進犯地方消息的時候,呂鵬是真的鬧心的:“這還有完沒完啦,我是一個好人,真的好想和兄弟民族和睦相處的,怎麼就不能理解我的好心呢?”

但呂鵬說這話的時候,底下的所有文武都表示了明目張膽的鄙夷。

“跑題了,跑題了,我的任務和目標是天下一統,是曹操和孫權還有,那個劉備,不是和一個蠻夷鬥來鬥去,那簡直就是浪費我的思想和精力。”

這就是現在呂鵬對孟獲叛亂的定義,快刀斬亂麻。

在呂鵬的心中,當年諸葛亮放着一國丞相不好好的坐鎮中樞,卻帶着一羣小弟親自打孟獲,簡直就是一顧此失彼。

諸葛亮的爲人其實哪裡都好,也有足夠的智謀,但他有一個最大的缺點——不信任任何人,或者乾脆就說是太過自戀。

事必躬親,一個解釋就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但另一個解釋就是誰也不信任,認爲誰做的都不如自己好,在束縛了自己的同時,其實也養成了一批懶惰的手下,讓手下最終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只能按照諸葛亮的想法辦。

這不是一個上位領導者的聰明,反倒是壓制了下屬的智慧。這種流毒最終在諸葛亮死後,都流毒到姜維那裡了,這應該對諸葛亮尊重還是應該爲他悲哀,更爲他的所作所爲而憤怒?

但不管怎麼說,呂鵬是不準備這麼辦的。

當初幽州設立內閣,就是爲了給自己減壓。

有人說突然設立和大漢不同的六部簡直就是和天下爲敵,但在呂鵬的心中,這個世界需要進步,那就必須要先人先,其實掏心窩子的話,那就是自己要偷懶,要釋放手下的聰明才智。

其實在唐代六部制度之前,在這個天下最累的是誰?是這個天下的共主皇帝,雖然有三公之佐,但是所有的事情最終都要擺在皇帝的面前,事無鉅細。

當然在這裡,的確是加強了皇權,但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顧頭不顧腚,這也是難免出現的,也正是因爲如此,整個國家全憑着一個人的思維來決定他的命運。

一兩個好皇帝,會讓國家國泰民安,蒸蒸日上,但是要是出現一個暴虐的皇帝,就會讓這個國家動盪不安,如果再出現一兩個懦弱的皇帝,就會讓這個國家走向下崩潰。

而正正是因爲這個國家的皇帝繼位制度,造就了這個皇帝,必定要出現要麼暴虐,要麼碌碌無爲無爲,要麼乾脆就是懦弱無能,真的是黃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整個大漢帝國,將這個傳承演繹得淋漓盡致。

所以呂鵬革新了新的制度,當一個強勢的帝王,比如說自己,會將這個國家帶上強盛,當自己的後人碌碌無爲,可以繼續讓這個國家運轉,而當自己的子孫成爲一頭豬,那麼他一定能夠可以享受豬的幸福生活,而這個老大帝國依舊能夠良好健康的運轉下去。

話說遠了,還是說眼前吧。

“南方的野蠻部族孟獲,帶着十萬大軍,想趁着益州政權交替的時候,走出大山,拓展他們的生存空間,這的確是無可厚非。”這是呂鵬給孟獲定下的定義。

這樣的定義,當時就讓手下所有的文武重點感覺到吃驚,因爲按照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標準來說,身爲異族其心必異,然後從呂鵬整個過程來看,他對異族簡直就是手段殘忍,真正將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思想貫徹到了一種變態,爲了消滅威脅北方的烏桓,他竟然違背了漢家的忠恕之道,不惜違背天和,一把大火燒了整個草原,燒死的不單單是草原的烏桓民族,這其中也不知道有多少小動物,跟着一起陪葬。

但是這時候卻突然間說出了這些話,似乎和他的心情大相徑庭。這的確讓手下的文武重臣無所適從。

呂鵬就捏着刮的乾乾淨淨的沒有鬍子的下巴笑着道:“我對少數民族的政策,是能融入我大漢民族的,我雙手錶示歡迎,就比如說我從西涼過來,沿途之上,對那些雜胡人,我給予他們包容,並且我要求我的士兵和他們通婚,最終將它們融合在我們的族羣裡,現在大家看看,這不是很好嗎?”

文武重臣就面面相覷,實在是說不出什麼別的話了。

“但是——”

正在陷入沉思的文武,突然間聽到呂鵬這個但是兩個字,所有的人都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因爲現在在整個幽州,都有一個順口溜,不怕主公說所以,就怕主公說但是,只要主公一說但是,絕對就沒有好事情。

第291章 對陣公孫度第768章 夜襲第957章 江東文臣的條件第120章 露出了尾巴第886章 千里奔襲第055章 太假的詐敗第670章 指點劉備第263章 南轅北轍第471章 混亂的貨幣第842章 步入鮮卑領地第708章 兩軍爭鋒第831章 孫劉聯合第610章 初戰完勝第302章 大宴文武第153章 翁婿對壘第598章 家族的野望第059章 堵死你的路第440章 尷尬的戰鬥第472章 銀行誕生第592章 縣令和縣尉的狗皮第133章 戰後總結第278章 新的認知第846章 初見情敵第714章 窺探敵情第191章 潰民衝陣第465章 戰爭落幕第314章 翁婿妥協第939章 人性的揣摩第636章 收孫權做小弟第776章 衆志成城第811章 呂鵬的仁慈第020章 太守催戰第253章 裹挾第394章 援軍第609章 吊打甘寧第614章 藉口來了第674章 面見徐晃第165章 治理方略2第500章 辦法其實很簡單第062章 坐地分贓第795章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第284章 突然改變第655章 雞肋的甘寧第612章 不得不妥協第689章 羣雄聞風而動第009章 死不改悔的關羽第612章 不得不妥協第653章 痛並快樂的孫權第681章 徐庶就是僞君子第783章 賈詡之死第180章 收買白波軍第265章 初戰異族第774章 清河死戰第643章 在戰場上育人第893章 司馬懿的策略第445章 以身爲誘餌第018章 掌握實權的小伎倆第749章 天下形勢第639章 江南有人第467章 對田豐的處罰第455章 安定任丘第621章 江東集團的改變第021章 出征第809章 呂鵬卑鄙的手段第541章 曹操的聖旨第887章 功虧一簣第308章 調虎離山第876章 各自的道理第224章 統籌再戰第071章 一刀揚名第897章 曹操的決斷第699章 登封口之戰第907章 遷徙慘途第264章 緊張的關係第107章 腦袋發熱的後果第427章 招攬張郃第258章 四面皆敵第286章 拒絕投降第943章 姜維馬謖的區別第260章 再見玄德第715章 狹路相逢第965章 蠢蠢欲動第384章 壯士斷腕第884章 欣欣向榮第262章 聯合出兵第684章 潘鳳的決斷第245章 也是三英戰呂布第173章 溫暖趙雲第532章 奇襲險關第060章 跑不出爲的手心第378章 文姬歸漢3第957章 江東文臣的條件第380章 烏桓內亂第473章 發行新幣第634章 當場打臉第356章 兄弟離心第447章 出使曹營第969章 揮淚斬馬謖的真原因第576章 青蛙和人性之論第615章 迷之自信
第291章 對陣公孫度第768章 夜襲第957章 江東文臣的條件第120章 露出了尾巴第886章 千里奔襲第055章 太假的詐敗第670章 指點劉備第263章 南轅北轍第471章 混亂的貨幣第842章 步入鮮卑領地第708章 兩軍爭鋒第831章 孫劉聯合第610章 初戰完勝第302章 大宴文武第153章 翁婿對壘第598章 家族的野望第059章 堵死你的路第440章 尷尬的戰鬥第472章 銀行誕生第592章 縣令和縣尉的狗皮第133章 戰後總結第278章 新的認知第846章 初見情敵第714章 窺探敵情第191章 潰民衝陣第465章 戰爭落幕第314章 翁婿妥協第939章 人性的揣摩第636章 收孫權做小弟第776章 衆志成城第811章 呂鵬的仁慈第020章 太守催戰第253章 裹挾第394章 援軍第609章 吊打甘寧第614章 藉口來了第674章 面見徐晃第165章 治理方略2第500章 辦法其實很簡單第062章 坐地分贓第795章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第284章 突然改變第655章 雞肋的甘寧第612章 不得不妥協第689章 羣雄聞風而動第009章 死不改悔的關羽第612章 不得不妥協第653章 痛並快樂的孫權第681章 徐庶就是僞君子第783章 賈詡之死第180章 收買白波軍第265章 初戰異族第774章 清河死戰第643章 在戰場上育人第893章 司馬懿的策略第445章 以身爲誘餌第018章 掌握實權的小伎倆第749章 天下形勢第639章 江南有人第467章 對田豐的處罰第455章 安定任丘第621章 江東集團的改變第021章 出征第809章 呂鵬卑鄙的手段第541章 曹操的聖旨第887章 功虧一簣第308章 調虎離山第876章 各自的道理第224章 統籌再戰第071章 一刀揚名第897章 曹操的決斷第699章 登封口之戰第907章 遷徙慘途第264章 緊張的關係第107章 腦袋發熱的後果第427章 招攬張郃第258章 四面皆敵第286章 拒絕投降第943章 姜維馬謖的區別第260章 再見玄德第715章 狹路相逢第965章 蠢蠢欲動第384章 壯士斷腕第884章 欣欣向榮第262章 聯合出兵第684章 潘鳳的決斷第245章 也是三英戰呂布第173章 溫暖趙雲第532章 奇襲險關第060章 跑不出爲的手心第378章 文姬歸漢3第957章 江東文臣的條件第380章 烏桓內亂第473章 發行新幣第634章 當場打臉第356章 兄弟離心第447章 出使曹營第969章 揮淚斬馬謖的真原因第576章 青蛙和人性之論第615章 迷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