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挾天子以令劉表

荊州,襄陽,刺史府。

劉表跪坐在主位上,背後兩個侍女斜舉着大蒲扇,堂下兩側文官武將分別立於左右兩側。

劉表看着衆人道:“近日探子來報,朝廷派來的使者,目前已經進入南陽境內,不日就要渡江而來,這個消息讓吾日夜不安,茶飯不思,也不知是禍事還是好事,諸公可有以教我?”

小舅子蔡瑁披着盔甲站出來抱拳道:“姐夫,我早就說過要在長安城內安插人手打探消息,朝廷有何動作,我等就能事先得知。你看看現在,朝廷使者都到了南陽了,我等還不知是福是禍!”

劉表擺手道:“此事日後再說,當務之急是要搞清楚朝廷這次派使者過來有何目的!這事一天不搞清楚,老夫就一天心中不安吶!”

從事龐季站出來拱手道:“自從主公入荊州以來,不曾違反朝廷法度,也不曾擅自征伐,每年都遣使進京納貢,朝廷沒有理由對主公不利。主公且放寬心,朝廷使者總歸不過幾日就要到了!”

別駕劉闔站出來拱手道:“主公,屬下有一友人日前從南陽而來,說起在南陽境內遇到了朝廷派來的使者,原來這使者乃是左中郎將祝耽,當時屬下友人曾問祝耽來荊州究竟有何公幹?祝耽卻不明言,只說對劉荊州是好事!”

“祝耽?此人與老夫是舊識啊!”劉表吶吶道。

治中鄧羲說道:“主公,照別駕這麼說,主公就不必擔心了,連使者都說對主公是好事,那肯定是好事!再說,使者祝耽是主公舊友,朝廷肯定是處於某些考慮纔派祝耽來的!”

其實此時劉表的勢力和實力遠不如劉成在前世歷史上那般,劉表此時還只是荊州刺史,刺史的權利僅限於對一州各郡的軍政事務進行督查,並沒有管理一州軍政財政事務的權力,他現在能夠控制的僅僅是南郡、章陵、南鄉郡、江夏等郡,其實這四郡也並非是被他控制,只是這四郡的太守都擁護他而已。

不幾日朝廷使者就渡江而來,劉表不敢怠慢,帶着刺史府的文官武將們前往城外迎接。

隔着遠遠的就看見大量的旌旗出現道路的盡頭,前頭有天子使臣的符節,一看這使臣隊伍的規格就相當高,前面還有儀仗隊舉着肅靜、迴避的牌子,還有人在前頭敲鑼開路,行人們見狀紛紛退避到道路兩側讓使臣隊伍通過。

等使臣隊伍走進了,劉表立即帶着官員武將們迎上去,“荊州刺史劉表率刺史府一干大小官員恭迎天使!”

刺史的官職真心不高,只有區區六百石的俸祿,比起使臣左中郎將祝耽來說差得太遠。

祝耽從馬背上跳下來一邊走向劉表,一邊拱手道:“景升兄,一別經年,別來無恙呼?”

劉表在出任荊州刺史之前當任過北軍中候,當時祝耽是步兵校尉軍司馬,兩人關係還不錯。

劉表大笑道:“哈哈哈,祝兄一直在朝中享福,哪知道劉某人在荊州這蠻荒之地吃苦受累啊!”

祝耽也大笑道:“景升兄不必抱怨,朝廷派祝某前來肯定是好事,你很快就要享福了,哈哈······”

劉表陪着大笑一番,伸手向城內道:“祝兄,請入城前往刺史府說話,劉某已備下薄酒爲祝兄和隨行兵將隨從人接風洗塵!”

“那我等就不客氣了!不過景升兄還是先派人回府準備香案吧,朝廷有策書下來,景升兄要做好接制書的準備!”

策書?劉表心中大喜,當即命人返回城中擺上香案做準備。

周朝的時候,皇帝的命令稱爲命,始皇帝一統天下之後改命爲制,到了漢朝,皇帝之命有四種形式,其一、策書,用以頒佈任命、驅策臣下;其二、制書,用以頒佈皇帝重要的法制命令的專用文書;其三、詔書,即昭告天下,例如立太子、立皇后、遷都、罪己詔等等這些都是以詔書的形式頒佈;其四、戒敕,訓斥、告誡臣子。

到了刺史府,祝耽從一個太監手上拿出一卷竹簡走到香案前面對劉表衆人喝道:“皇帝策書下,荊州刺史劉表聽命!”

劉表當即帶着衆官員跪下。

祝耽當即打開竹簡念起來,大意是:劉表自擔任荊州刺史以來恩威並著,招誘有方,使得萬里肅清、羣民悅服,特任命爲鎮南將軍、假節,封成武侯,允許設置長史、司馬、從事中郎,擁有開府辟召掾屬的權力,禮儀如同三公。如今孫策無朝廷之命就擅自出兵攻打江東,實爲不忠,特命鎮南將軍劉表率軍攻打孫策,自接策書之日起,旬日之間出兵,不得有誤!

劉表恭恭敬敬接了策書,將之貢在香案上,又請祝耽上座奉茶,二人一邊喝茶一邊閒聊,聊起往日在雒陽舊事。

沒過多久,酒席就準備好了,劉表請祝耽做到上席,他和荊州官員敬陪末座,祝耽當然不肯,他只是左中郎將,劉表現在可是鎮南將軍,官位比他高得多。

不過劉表以他是皇帝欽使爲由,最後還是把他請到了上席。

酒席上,劉表試探問道:“祝兄,難得來一次荊州,你可要在這裡多住幾日啊!”

祝耽放下酒杯沉吟片刻便道:“景升兄,以咱們之間的交情,我就跟你說實話吧,孫策這次毫無徵兆的出兵攻打江東,事先根本就沒有上奏朝廷,朝廷對此甚是忌諱,決心已下,這種事情絕不能放任,必須要嚴懲不貸,所以這次朝廷派我來,一則是向你宣讀策書,對你之前作出的成績作出嘉獎,二是爲督戰而來!”

劉表卻是有些犯難了,他並沒有太大的野心,只想在荊州這一畝三分地上經營着自己的小家,根本就沒有向外擴張的想法,而且孫堅去打的是揚州的地盤,並沒有攻打荊州之地,現在朝廷讓去打孫策,他還真有些不想去,不過朝廷的使者要在這裡督戰,他就不能敷衍了事了。

鎮南將軍聽着很威武,可是沒有本錢也威武不起來,如果他同時兼任荊州牧,鎮南將軍纔算是實至名歸。

祝耽瞟了劉表一眼,問道:“怎麼,景升兄不想奉命攻打孫策?作爲故人,我要提醒一下景升兄,你這個荊州刺史還是當年董卓任命的,如果不是你這幾年每年都派使者進京覲見,朝廷早就派人來接替你了!目前南陽守將張頜正在宛城厲兵秣馬,隨時都可以起兵南下,西川巴蜀的鐘繇也隨時能出兵東進。在這件事情上,景升兄決不能遲疑和猶豫,你要知道朝中那位護國公眼裡可是揉不得沙子,若是朝廷有人懷疑你有異心並在那位跟前進言,到時候天兵南下,荊州一切都會化作齏粉啊!”

劉表連忙道:“多謝祝兄提醒,劉某怎會在這種大是大非面前猶豫?你放心,待我集結大軍、籌備好糧草即可就出兵!”

四月二十,雒陽。

劉成才抵達雒陽一天,他來這裡是視察防務、軍備和士卒操練情況。

這兩年,從前從雒陽逃跑的百姓陸陸續續回來了一些,城中還有不少房子保存得比較完好,當年董卓遷都之時的確在城中放了一把火,但這把火主要放在皇宮,城中居民區被燒掉的部分不多,有相當一部分民居還保留下來。

如今回到雒陽的百姓們就居住在這些保存完好的房子裡,只是皇宮已經燒得不成樣子,成爲了一片瓦礫廢墟,想要重建只怕要費時費力,還要耗費大量錢財。

劉成來雒陽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日前有人提議遷都回洛陽,這個提議看似有些胡鬧,但實際上卻很有戰略意義,都城在雒陽可以就近對曹操、袁紹等關東諸侯造成壓力,而且也能對朝中大臣武將們造成壓力,不讓他們有懈怠之心,提醒他們敵人近在咫尺,不能忘乎所以。

此時雒陽守將徐庶就陪在劉成身邊行走在原皇宮廢墟之上,徐庶說道:“這廢墟雖然已經不成樣子,但前些日子還經常有附近的百姓來這裡掏東西,那場大火雖然燒燬了宮殿,但有些東西是燒不掉的,一些在大火中保留下來的東西都被附近的百姓們撿走了,有人還發了財!人家撿破爛得去的東西,咱也不好意思去搶回來!”

劉成問道:“朝中又有人提議把都城遷回雒陽,你對此事怎麼看?”

徐庶想了想說道:“主公,遷都回雒陽雖然好,但這重建雒陽城的花費可不是一筆小數目的錢財,如今朝廷局面才稍有好轉,各方面都要用錢,朝廷的開銷也大,能拿得出這筆前來重建雒陽城?若是朝廷又足夠的財力支持,末將倒也贊成,若是財力不足,末將建議日後再說!”

劉成剛纔走了一圈,重建雒陽城的工程太大,特別是皇宮,幾乎被燒成了白地,一切都要重來,去年雖然攻打鮮卑人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但他對這筆錢還另有用處,不能用在建皇宮上面。

遷都之事只能暫且作罷。

這時陳羣走過來拱手道:“主公,剛剛收到消息,劉表已經出兵攻打孫策了,其中水軍兩萬,馬步兵一萬!”

第162章 剷除後患第172章 脣槍舌戰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116章 對戰呂布第267章 勸降第358章 威逼利誘第85章 殺機(2)第454章 飛輪發石機的威力第170章 反襲第396章 內訌第338章 識破身份第64章 嘴臉第117章 與董卓談判第339章 北征開始第120章 會面皇甫嵩第345章 匈奴河之戰(2)第67章 改制第108章 陷陣之士第154章 重賞第131章 出征第96章 相士朱建平第410章 長安亂(2)第283章 栽贓嫁禍第305章 貴霜帝國使者到來第434章 太史慈vs孫策第44章 失控(2)第442章 意在遼東第307章 回到長安第272章 追責第397章 進諫第434章 太史慈vs孫策第419章 饒樂水之戰第188章 一敗一勝第107章 萬騎對決第373章 文若你中計了第459章 借刀殺人第375章 孔文舉不老實第401章 圖窮匕見第236章 任命第5章 虎賁王越第194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151章 訓徐晃第93章 勇闖火海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178章 遭遇孫堅軍第278章 伏誅第45章 空營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93章 勇闖火海第23章 董王袁聯合第404章 暗流第379章 覲見第224章 秘密離京第75章 未雨綢繆第119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207章 離間呂布和高順第370章 堅昆第102章 各有算計(1)第21章 求饒第92章 宮變(2)第458章 孟德降第50章 艱難巷戰第34章 獠牙(4)第420章 使用第二次特權第389章 混亂徐州第221章 納蔡琰第432章 誰都沒有討到便宜第172章 脣槍舌戰第201章 陳宮獻計第58章 突襲和反擊第401章 圖窮匕見第399章 狠毒一招第160章 安插心腹第55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1)第222章 算死牛輔第155章 記裡鼓車和指南車第115章 一觸即發第319章 張頜歸降第409章 長安亂(1)第308章 新局勢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422章 噩耗第201章 陳宮獻計第56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2)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455章 袁紹死冀州平第199章 曹操慘敗董卓火燒雒陽第160章 安插心腹第421章 你是來問罪的嗎?第103章 各有算計(2)第106章 呂布之威第454章 飛輪發石機的威力第360章 再封狼居胥第128章 冤大頭第97章 賈文和入局第23章 董王袁聯合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183章 偷營第99章 不是大丈夫所爲第347章 緊追不捨
第162章 剷除後患第172章 脣槍舌戰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116章 對戰呂布第267章 勸降第358章 威逼利誘第85章 殺機(2)第454章 飛輪發石機的威力第170章 反襲第396章 內訌第338章 識破身份第64章 嘴臉第117章 與董卓談判第339章 北征開始第120章 會面皇甫嵩第345章 匈奴河之戰(2)第67章 改制第108章 陷陣之士第154章 重賞第131章 出征第96章 相士朱建平第410章 長安亂(2)第283章 栽贓嫁禍第305章 貴霜帝國使者到來第434章 太史慈vs孫策第44章 失控(2)第442章 意在遼東第307章 回到長安第272章 追責第397章 進諫第434章 太史慈vs孫策第419章 饒樂水之戰第188章 一敗一勝第107章 萬騎對決第373章 文若你中計了第459章 借刀殺人第375章 孔文舉不老實第401章 圖窮匕見第236章 任命第5章 虎賁王越第194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151章 訓徐晃第93章 勇闖火海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178章 遭遇孫堅軍第278章 伏誅第45章 空營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93章 勇闖火海第23章 董王袁聯合第404章 暗流第379章 覲見第224章 秘密離京第75章 未雨綢繆第119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207章 離間呂布和高順第370章 堅昆第102章 各有算計(1)第21章 求饒第92章 宮變(2)第458章 孟德降第50章 艱難巷戰第34章 獠牙(4)第420章 使用第二次特權第389章 混亂徐州第221章 納蔡琰第432章 誰都沒有討到便宜第172章 脣槍舌戰第201章 陳宮獻計第58章 突襲和反擊第401章 圖窮匕見第399章 狠毒一招第160章 安插心腹第55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1)第222章 算死牛輔第155章 記裡鼓車和指南車第115章 一觸即發第319章 張頜歸降第409章 長安亂(1)第308章 新局勢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422章 噩耗第201章 陳宮獻計第56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2)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455章 袁紹死冀州平第199章 曹操慘敗董卓火燒雒陽第160章 安插心腹第421章 你是來問罪的嗎?第103章 各有算計(2)第106章 呂布之威第454章 飛輪發石機的威力第360章 再封狼居胥第128章 冤大頭第97章 賈文和入局第23章 董王袁聯合第190章 初露崢嶸第183章 偷營第99章 不是大丈夫所爲第347章 緊追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