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袁紹死冀州平

一連三日,朝廷大軍都是以這種攻城強度和力度進行攻城,蔣奇、吳蘭和眭固等三人的部下雖然損失慘重,但袁軍的損失也同樣不小,問題是在遭受如此大的損失之後,袁軍士氣下降得極爲厲害,絕大部分人的心裡都開始絕望。

就在這三日,五萬人的袁軍損失超過了兩萬,而負責攻城的朝廷兵馬雖然損失更大,但因爲激勵機制的問題,依然士氣十足。

這天夜裡,劉成召集衆將議事,他對蔣奇等人說:“這幾日將士們傷亡很大,本王心裡很清楚,但爾等身爲朝廷將士,就當義無反顧,只有剷除袁紹這等割據地方的軍法,天下才能安定,暫時的犧牲是值得的!這樣吧,如今你們三支人馬的損失很大,就讓你們集中在一面城牆之外輪流發動攻勢,本王會派其他兵馬接手另外兩面城牆的攻城,你們以爲如何?”

如果讓其他人蔘與進來,獲得戰功的機率豈不是隻剩下九分之一?

眭固立即抱拳道:“大王,既然已經攻了三日,又何妨多給我們一日的機會?請大王讓我等明日再攻打一日,若是還不能攻破饒陽城,我等絕無二話!”

劉成想了想,點頭道:“也好,那就明日再讓你們攻城一日,若不能攻破,本王就讓其他人馬接替你們!”

此時在饒陽城內,袁紹和謀士們都神色緊張。

文丑按劍快步走進來抱拳道:“主公,突圍事宜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不知主公讓誰留下來牽制朝廷兵馬?”

河北名將高覽統兵在外,駐守武遂,名將顏良退守樂成,除了文丑在袁紹身邊,袁紹唯一拿得出手的大將只有一個蔣義渠了。

袁紹看向武將們問道:“哪位將軍願意留下帶兵牽制劉成大軍?”

武將們都低下了頭,誰都知道這個時候留下的結局只有兩個,要麼被俘,要麼戰敗身死,身爲武將,誰都不想變成這麼兩種人。

只有蔣義渠站出來抱拳道:“主公,末將願意留下牽制劉成大軍!”

“好!”袁紹一拍桌子起身大聲稱讚,問道:“蔣將軍,你需要多少人馬?”

蔣義渠抱拳道:“這幾天我軍每天的傷亡人數都在八九千人,若主公帶隊突圍,劉成大軍的攻勢可能會放緩,末將需一萬人馬給主動多爭取幾日的突圍時間!”

“好,我給你一萬人!沮授,你留下來給蔣義渠出謀劃策,盡一切可能拖延他們的時間!”

沮授暗中嘆息一聲,拱手答應:“屬下必不負主公厚望!”

深夜,袁紹帶着一萬五千人馬悄悄打開了東門,東門也有朝廷大軍紮營駐守,只不過沒有遭到過攻城戰。

駐紮在東門城外的朝廷大軍遭到了袁紹大軍的突襲,被袁紹大軍衝開一道缺口,這如同泄洪一般,袁紹的兵馬就如同一道洶涌而至的洪水向着這缺口外衝過去,他們爭先恐後,不顧一切。

在熟睡中被驚醒的劉成在第時間得到了張繡的報告,張繡請求率部追擊。

劉成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沒有同意:“不可,袁紹要逃,那就讓他逃,他只能向南皮方向逃跑,深夜追擊容易遭到伏擊,咱們已經佔據絕對優勢,勝券在握了,無需冒着如此兇險,你讓將士們繼續休息,明日拂曉時分開飯,吃完飯之後你立即帶着先鋒三千騎兵去追擊袁紹,追不追得上不要緊,只要緊緊纏住他即可,明白嗎?”

“末將領命!”張繡抱拳答應着,轉身迅速離去。

狗急了還跳牆呢,更何況袁紹並非全無反擊之力,劉成雖然不知道袁紹具體帶走了多少人馬,但絕對不會少於一萬人,否則人數太少不可能衝破唯獨大軍的封堵打開一道缺口進行突圍。

袁紹手下並非沒有厲害的謀士,只是此人一向剛愎自用,對正確的建議聽不進去,若此人能虛心聽取謀士們的建議,劉成還真不敢小覷此人。

次日一早,張繡已經帶隊出發了一個時辰,劉成這邊也正準備再讓蔣奇、吳蘭和眭固等人組織兵力進行攻城,爭取一舉拿下饒陽城。

沒想到的是他還沒有下令,南城門就打開了,一個小官舉着節杖策馬跑了過來,身後還跟着幾個兵丁捆着一個文官。

軍陣前一個校尉帶着幾個兵卒迎上去很快問清楚了對方的來意,立即策馬跑回來向劉成報告:“啓稟大王,饒陽城守將蔣義渠下令把袁紹謀士沮授捆了起來,還派人送出城來,說是送給大王的禮物,蔣義渠派來的使者要見大王,請求投降!”

“哈哈哈······這個蔣義渠卻是一個妙人,來人,把他們帶進來!”劉成下令吩咐道。

“是,大王!”

不一會兒工夫,使者和全身捆綁的沮授就被帶了進來,使者向劉成行禮道:“卑職蔣義渠將軍麾下主薄常耿見過大王!卑職身邊這位就是袁紹身邊謀士沮授,如今我家將軍把此人綁來獻給大王,只是一個見面禮而已!”

劉成打量着沮授,笑道:“本王很喜歡這個見面禮!”

“大王喜歡就好,卑職也算是完成了一半的使命!”

劉成看向沮授問道:“沮授,你可願降?”

沮授正色道:“忠臣不侍二主!”

劉成聽了之後嘆道:“這句話說得好啊,來人,把沮授押出去關起來!”

兩個兵卒走進來把沮授押了出去。

劉成問常耿:“蔣義渠派你來做甚?”

“我家將軍早就聽說大王的威名,也曾在當年滎陽之戰時親眼所見大王的絕世雄威,今袁氏大勢已去,朝廷收復河北大勢已成,再做頑抗也是徒勞,我將軍願意向大王投降,鞍前馬後,任由大王驅策!”

劉成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這蔣義渠還真是一個光棍的人,也是一個果斷的人,一看形勢不對就立馬改弦更張。

“蔣將軍是一個識時務的人啊,你回去告訴他,只要他是真心投降朝廷,本王是不會虧待他的,讓他組織城內兵馬,打開城門出城投降,所有人都將得到優待,本王說話算話!”劉成說道。

常耿立即行禮道:“多謝大王!”

常耿返回城內不久,蔣義渠果真帶着留守的一萬人馬出城投降,劉成不廢一兵一卒就接收了饒陽城。

兩天以後,張繡率軍返回,這支兵馬顯然經過了一場大戰。

“主公,這是袁紹麾下大將文丑的人頭!”張繡說完遞上去一個木盒。

木盒被送到了劉成的案桌前,劉成打開木盒看了看,蓋上!問道:“你殺了文丑?”

張繡道:“文丑武藝不俗,單打獨鬥,屬下殺不了他,當時屬下帶着騎兵追上了袁紹的後隊人馬,袁紹就派了文丑殿後阻擋我軍,雙方廝殺一場,文丑的人都是步兵,主動權在我方,經過一天的不停襲擾攻擊,文丑的兵馬崩潰了,他本人被我軍兵將們圍住,他是戰鬥到力竭,無力再戰,自盡而死!”

劉成嘆道:“不管怎麼說,他是忠臣吶,按照大將的規格厚葬他,陳羣,你來負責此事!”

陳羣站出來拱手道:“是,大王!”

文丑的人頭被拿了下去。

劉成又問道:“張繡,袁紹如今在何處?”

“回大王,袁紹前往的方向是中水,他應該不會在中水停留太久吧,可能已經返回南皮了!”

此時時間已經進入六月,天氣太過炎熱,大型戰事根本就無法進行,太熱了,只有早上起來時稍稍有些涼快,等太陽升起來,身上的汗珠就一直往下淌,這種天氣根本幹不了活,更別說打仗了,站在太陽底下,過不了多久人就會被曬得昏昏欲睡,沒有精神。

劉成只能下令全軍進入休整期,等熱天過去之後再出兵討伐袁紹。

袁紹返回南皮之後就病倒了,這次對劉成的一系列戰敗讓他心灰意冷,整個人彷彿失去了精氣神,心氣鬱結之下就一病不起了。

三個兒子袁譚、袁熙和袁尚又在南皮城爭權奪利,鬧得不可開交,袁紹在這樣的環境下病情不到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

劉成很快得到了袁紹一病不起的消息,他沒有下令出兵攻擊。

到了公元200年的冬天,袁紹的身體終於支撐不住了,一命嗚呼!

公元201年的春天,劉成親自率十五萬大軍,號稱二十萬,從三面夾擊南皮城外圍防禦圈。

袁紹死後,袁氏內部紛爭四起,無人主持大局,力量無法集中和統一,很快就被劉成率軍各個擊破。

只一個月的時間,二十萬大軍殺到了南皮城下,經過十五日圍城,南皮城的城門打開,袁紹的三個兒子都選擇了投降,一同投降的還有城內軍民共十幾萬人。

袁紹生前曾自封大將軍,在他的大將軍府內,劉成坐在了袁紹的位置上。

整個大將軍府的大堂內有兩百多位將校和官員,劉成對衆人道:“如今袁氏已覆滅,冀州已平定,我等首先要做的就是恢復幽州和冀州的秩序和生產!”

“大亂之後,必有大治!想要大治,就必須要掃平這兩地各處的殘餘頑固不化的勢力,還有那些散兵遊勇逃竄如山林之後,聚嘯山林,爲匪爲寇,各地官府必須要出重拳全力打擊,不能讓這些人在爲禍地方,要還幽州和冀州兩地的百姓們一個太平的天下!”

“恢復生產是大事,若不恢復生產,如何讓百姓們吃飽穿暖?幽州和冀州有很多世家大族,這些人霸佔了絕大部分土地,讓那些自由的貧苦百姓們根本就無地可種,他們寧可讓土地荒廢了,也不低階租給百姓們耕種,他們的土地從哪兒來的?也許有一部分是從先祖那裡繼承得來的,但本王敢說這些人沒有一個是屁股乾淨的,勾結官府官員構陷罪名,對百姓們的土地進行強行購買,對於這樣的人,朝廷要算給他們算算總賬,如果不是他們,朝廷何至於鬧得四分五裂、天下動盪不安?”

“對於這樣的人,朝廷可以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把通過不正當手段兼併的土地全部歸還給苦主們,若苦主們已不在人世,就交還給他們的後人,若苦主家裡已經沒有後人,就由官府收回,官府再重新免費分配給無地的百姓,在規定的時間內不交者,抄家滅族,朝廷不會跟他們講道理,他們以權勢欺壓百姓,朝廷就用權勢和刀槍來欺壓他們!”

“這件事情在春耕之前一定要完成,朝廷自會派人下來檢查覈實,哪個郡沒有完成,太守免職,哪個縣沒有完成,縣令免職。若有人不想幹了也可以,有大把的人在後面等着幹,你手段不夠強硬或者沒辦法完成也可以退位讓賢,有很多人想在上官面前露一把臉!”

說到這裡,劉成的目光在官員們的臉上一一掃過,喝問道:“各位官老爺們,都聽清楚了嗎?有沒有不想幹的?站出來!”

官員們立即大聲回答:“明白!”

劉成揮揮手:“好,官員們可以走了,速速趕回去行動起來,本王還等着你們的好消息!”

“卑職等告退!”

一百多個縣令、太守轉身依次退出了大堂。

大堂很快只剩下武將們,劉成道:“現在只剩下咱們這些武人了,大家都是粗人,本王說話就不拐彎抹角了,接下來要說的事情就是對幽州軍和冀州軍重新整編的事情!”

“整編的第一個原則,就是淘汰老弱,爲何要淘汰老弱?第一當然是爲了提升戰力,第二是淘汰老弱可以讓這些人返回原籍鄉里進行生產,增加民間的生產能力!”

“第二原則,就是在原來建制的基礎上進行調整,成立新的建制,授予新的番號,如今朝廷大軍的最高建制是軍,軍以下分別是營、屯、隊、夥、什、伍!”

“第三原則,各軍、營的長官人選肯定要進行調整,別指望還能留在原建制之內。軍職和軍階也會進行調整,如何調整?以諸位的才能、武藝和德行爲參照標準!”

“第四,整編完成之後,各軍、營肯定會調往各地進行駐防!原則是隻能進行異地駐防,無論是兵卒還是軍官將校,都不得分配在原籍之內駐防,這是鐵律,任何人不得違背,有觸碰這條紅線者,輕者丟掉軍職軍階,被開除軍隊,重則軍法從事!”

第41章 爭奪北軍兵權(1)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107章 萬騎對決第180章 殺祖茂斬韓當第135章 大快人心第281章 不容樂觀第380章 嶽婿開撕第89章 紛亂第434章 司馬家族之禍第457章 臥龍現第373章 文若你中計了第295章 王宮夜第35章 泄密第59章 你來我往第436章 以假亂真的玉璽第398章 移動的後勤補給第403章 黑名冊第246章 各爲其主第84章 殺機(1)第22章 遭擒第101章 驚心動魄的廢帝之爭第325章 聯合第4章 太后的美人計第12章 董卓闖宮第370章 堅昆第440章 擊敗烏丸第164章 關東諸侯反了第10章 兩位大才第362章 會面丁零王第342章 討伐韓遂第291章 奇葩國度和張晏第414章 解決後勤第66章 密會第203章 諸侯作鳥獸散第319章 張頜歸降第218章 目空一切的王允第377章 蔡邕淌渾水第296章 莫名其妙的自燃死亡第432章 誰都沒有討到便宜第210章 將計就計第51章 董卓的決心第226章 長安城破第107章 萬騎對決第69章 丁原也不傻第8章 收陳到懟袁紹第360章 再封狼居胥第443章 擒呂布第263章 倉促應戰第276章 迷惑王旻第262章 雪夜突襲第284章 捉人拿贓第254章 分歧第121章 張遼來了第421章 你是來問罪的嗎?第369章 斬殺步度根第55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1)第138章 戰前第122章 強搶民女第121章 張遼來了第289章 精絕女王娜迦雅第234章 前四排名第237章 高順歸附第218章 目空一切的王允第386章 挾天子以令劉表第111章 風雨來臨第330章 招安黑山軍第192 神威無敵第256章 大敗韓遂第154章 重賞第244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182章 眼皮底下第121章 張遼來了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434章 司馬家族之禍第251章 擊敗韓遂第386章 挾天子以令劉表第258章 力排衆議第221章 納蔡琰第58章 突襲和反擊第33章 獠牙(3)第108章 陷陣之士第379章 覲見第443章 擒呂布第452章 劉袁之戰第177章 殺李旻抓荀諶第446章 打袁紹第311章 收服益州第382章 讒言還是忠言?第157章 郭大的寶藏第277章 被規第246章 各爲其主第431章 孫堅攻丹陽第278章 西出玉門關第366章 獸羣來襲(4)第452章 劉袁之戰第459章 借刀殺人第200章 迎頭痛擊第137章 張遼出征第195章 蓋世無雙(1)第188章 一敗一勝
第41章 爭奪北軍兵權(1)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107章 萬騎對決第180章 殺祖茂斬韓當第135章 大快人心第281章 不容樂觀第380章 嶽婿開撕第89章 紛亂第434章 司馬家族之禍第457章 臥龍現第373章 文若你中計了第295章 王宮夜第35章 泄密第59章 你來我往第436章 以假亂真的玉璽第398章 移動的後勤補給第403章 黑名冊第246章 各爲其主第84章 殺機(1)第22章 遭擒第101章 驚心動魄的廢帝之爭第325章 聯合第4章 太后的美人計第12章 董卓闖宮第370章 堅昆第440章 擊敗烏丸第164章 關東諸侯反了第10章 兩位大才第362章 會面丁零王第342章 討伐韓遂第291章 奇葩國度和張晏第414章 解決後勤第66章 密會第203章 諸侯作鳥獸散第319章 張頜歸降第218章 目空一切的王允第377章 蔡邕淌渾水第296章 莫名其妙的自燃死亡第432章 誰都沒有討到便宜第210章 將計就計第51章 董卓的決心第226章 長安城破第107章 萬騎對決第69章 丁原也不傻第8章 收陳到懟袁紹第360章 再封狼居胥第443章 擒呂布第263章 倉促應戰第276章 迷惑王旻第262章 雪夜突襲第284章 捉人拿贓第254章 分歧第121章 張遼來了第421章 你是來問罪的嗎?第369章 斬殺步度根第55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1)第138章 戰前第122章 強搶民女第121章 張遼來了第289章 精絕女王娜迦雅第234章 前四排名第237章 高順歸附第218章 目空一切的王允第386章 挾天子以令劉表第111章 風雨來臨第330章 招安黑山軍第192 神威無敵第256章 大敗韓遂第154章 重賞第244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182章 眼皮底下第121章 張遼來了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434章 司馬家族之禍第251章 擊敗韓遂第386章 挾天子以令劉表第258章 力排衆議第221章 納蔡琰第58章 突襲和反擊第33章 獠牙(3)第108章 陷陣之士第379章 覲見第443章 擒呂布第452章 劉袁之戰第177章 殺李旻抓荀諶第446章 打袁紹第311章 收服益州第382章 讒言還是忠言?第157章 郭大的寶藏第277章 被規第246章 各爲其主第431章 孫堅攻丹陽第278章 西出玉門關第366章 獸羣來襲(4)第452章 劉袁之戰第459章 借刀殺人第200章 迎頭痛擊第137章 張遼出征第195章 蓋世無雙(1)第188章 一敗一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