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又死了一個

長安,攝政王府。

劉成看着徐榮派人加急送來的戰報,戰報中描述了與呂布交戰並俘虜他的大致經過,最後還交代呂布被俘後試圖逃走,不得已殺了呂布。

“諸位都看看吧!”劉成把戰報交給旁邊的文吏。

文吏接過戰報先交給了荀彧,荀彧很快看完,又把它交給旁邊的荀攸,荀攸看完遞給李儒。

過了不多久,戰報在堂下衆人手中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劉成的手裡。

劉成問道:“如今呂布已死,徐州無主,徐榮已率大軍撲向下邳,唯一可慮就是宋憲和魏續手裡還有兩萬人馬,他們已經擊敗了劉備,劉備帶着殘兵敗將又去投靠曹操了,這曹操對徐州垂涎已久,只怕會與劉備結盟一起攻打徐州,現在就看他們誰先拿下下邳!諸位怎麼看這事?”

李儒站出來拱手道:“主公,屬下以爲可以讓徐榮招降魏續和宋憲,他們就算與劉備大戰一場損失了一些兵力,至少也還有一萬五千人,若是再加上徐榮的兵馬,也有三萬多人,有足夠的資格跟曹操對着幹了!”

陳紀站出來說道:“老臣從這份戰報中看到徐將軍因擔心呂布逃跑而處決了他,這讓老臣很疑惑,他既然能擒獲呂布,還擔心他逃走?問題不是這個,而是他既然已經擒獲了呂布,爲何不先上報朝廷,而是不通報就擅自做主殺了呂布呢?呂布好歹也是一方諸侯,要殺他也應該由朝廷頒佈詔令明正典刑!”

陳紀考慮的也不能說是錯的,他也是在維護朝廷的權威,偏偏這呂布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若押解到長安,朝廷爲了讓呂布做個典型,必然不能殺他,還要給他官做,這樣可以讓其他諸侯看看,放下地方兵權照樣可以混得好,可是若是殺了呂布,其他諸侯必有兔死狐悲之感,還不跟朝廷死磕到底?

朝臣官員們都互相看了看,臉上都有一些無奈,雖然大家都知道陳紀說得沒錯,難道徐榮做的就有錯?徐榮肯定知道朝廷不好處置呂布,留着呂布,甚至恢復他的自由都會遺禍無窮,所有自己替朝廷把呂布處決了,這是不讓朝廷爲難,只稱呂布是要逃脫,所以才處死他。

劉成問道:“荀彧,這事你怎麼看?”

荀彧站出來拱手道:“總體上來說留下呂布要比殺了他對朝廷平定天下更有益處,不過呂布這個人太難控制,一個不好被其反噬就麻煩大了!主公,咱們並不缺時間,咱們現在缺的是耐心,飯要一口一口吃,咱們寧肯放慢腳步,也不能留下無法控制的禍患,徐榮殺了呂布正好替朝廷解決了這個難題!”

陳紀道:“可是他擅自處置俘虜又怎麼說?而且這個俘虜還是呂布,如果朝廷對此視而不見,日後其他將軍在外豈不是更加肆無忌憚?這個口子不能開啊,如果開了,以後想收就難了!”

荀彧道:“這個好辦,朝廷頒佈戒書進行嚴厲的申飭,警告其若再犯必將嚴懲不怠!主公,微臣聽說袁紹把手下大將麴義給殺了,這人在對公孫瓚的作戰中屢次大勝,戰功卓著,有人向袁紹告密說麴義恃功而驕恣,袁紹便下令把他殺了!”

劉成目光閃爍,問道:“荀彧,你說袁紹殺麴義故事到底想表達什麼?”

荀彧道:“主公,恃功而驕恣就該死嗎?自古以來有才能的人誰不自視甚高?誰不是不把別人放在眼裡?這是有才之人的通病!袁紹就因爲這個原因把麴義給殺了?那麼他這個主公也太不能容人了吧?以屬下看來,這是有人在故意貶低袁紹,麴義之死,應該是袁紹忌憚他功高蓋主所以殺之!不過以屬下看來,袁紹此人也的確缺乏一點胸懷,他的死對頭公孫瓚還活得好好的,他就把自己的一條得力的臂膀給砍了,這隻怕不是明智之舉!”

劉成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擔心本王也像袁紹一下自廢武功?本王還沒有那麼傻,徐榮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本王還是清楚的,他是最早跟隨本王的大將,如果連這點信任都沒有,本王還憑什麼坐在這王位上?行了,這事就按照你剛纔說的辦吧!”

“是!”

“對了,袁紹跟公孫瓚的戰事進行得如何了?”劉成又問道。

賈詡站出來拱手道:“主公,得到的最新消息顯示袁紹已經攻破了界橋,公孫瓚龜縮在易京城內不出,袁紹派兵猛攻月餘不下,目前雙方正在僵持,但易京城內士氣低落!”

賈詡的話剛剛說完,一個小吏快速走進來交給賈詡一個書信,賈詡打開一看,又對劉成拱手道:“主公,剛剛送來的消息,公孫瓚自知無法抵擋袁紹的進攻,派了兒子公孫續前往趙雲將軍處求救,目前趙將軍已率軍兩萬出兵救援,具體戰況如何還沒有消息傳來!”

有人出聲道:“沒有朝廷允許,趙將軍怎能擅自出兵?”

衆朝臣和官吏面面相覷。

有人反駁:“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常山郡距離長安有千里之遙,消息一來一回就要好幾天,等到他收到朝廷的回覆只怕黃花菜都涼了!”

“話是這麼說,可公孫瓚是不尊朝廷的諸侯,他若向朝廷求援,朝廷要不要出兵都還要計較一番,趙將軍卻擅自出兵,這似乎不妥吧?”

朝臣官員們對這個問題開始爭論不休,有人指責趙雲越權,有人則說公孫瓚畢竟是朝廷任命的鎮北將軍,他向趙雲求援實際上也是有意向朝廷靠攏,如果朝廷不予理睬,豈不令人寒心?

劉成知道,朝臣們爭論的原因無非就是是否要對邊將的權力進行限制的問題,到底應該對他們放權還是應該束縛住他們的手腳?

劉成看向荀攸,問道:“公達,你說說你的看法!”

荀攸站出來說道:“主公,在這件事情上,屬下以爲趙將軍做的是對的,他的做法是對朝廷有利的。各位同僚爭論的焦點無非就是說邊將們的權力太大,是否要加以限制。屬下以爲這種事情不能做出明確而又詳細的規定,一旦有了明確而又詳細的規定,這本身就是對朝廷自身的一種制約,邊塞外面的形勢瞬息萬變,朝廷遠在千里之外又如何知道具體的情形?有些時候只能靠邊鎮大將自行判斷,由他們自行做出決定,只要對朝廷有利,就不應該追究,還應鼓勵,若是對朝廷非但沒有利益,反而有害,就要進行追責!”

“但若是朝廷對這些事情進行詳細的規定,這等於就是給邊鎮大將們戴上了一條鎖鏈,有些時候本應該出兵的,因爲有朝廷不能出兵的規定,邊鎮大將因此沒有及時採取行動,給朝廷造成了損失,難道朝廷要去追究邊鎮大將的責任嗎?朝廷就只能自己吃啞巴虧!”

劉成接下來又問了幾個重臣的意見,這些人都認爲荀攸的話很有道理,劉成當即一錘定音,不追究這件事情,靜待事情的後續發展。

數天之後,有新的消息傳到了長安,趙雲雖然在第一時間出兵求援,但是還是晚到了一步,等到他率軍抵達易京附近時,易京城已經被袁紹大軍攻破,趙雲只好率軍退回。

這天夜裡,劉成接見了影衛司指揮使韓光。

“易京城是公孫瓚花了數年時間修建的,可謂是堅固異常,袁紹怎麼會這麼快就攻破了?公孫瓚又是怎麼死的?”劉成看着韓光問道。

韓光抱拳道:“公孫續離開易京城前往常山趙雲將軍處求援的第二日,袁紹一邊派人猛攻易京城,一邊派人向城內挖掘地道,一共費時八日把地道挖通了。趙雲將軍率軍抵達易京城附近的前一天夜裡,袁軍從地道潛入了易京城內突然殺出,公孫瓚的人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城外,根本就沒有料到袁軍會從城內鑽出來,守軍的士氣本就不高,突然被襲擊之下頃刻之間就瓦解崩潰了!”

“公孫瓚逃到了易京城的碉樓上,自焚而死!”

劉成不由有些感嘆,公孫瓚最終還是沒能逃脫宿命,其實他很不理解這幾年公孫瓚爲何突然變得沒有鬥志了,跟從前可謂是判若兩人,這其中一定有什麼不足爲外人道的原因,而這也恰恰是導致公孫瓚間接敗亡的原因。

隨着公孫瓚的死去,袁紹肯定會立刻派出兵馬接受幽州各地的地盤,以最快的速度消化掉幽州。

劉成自然不會給他足夠的時間完成這一步,就在得到消息的第二日,他下令讓張遼從北方出兵攻佔遼西、右北平、漁陽;又命趙雲出兵佔據代郡、上谷、廣陽和涿郡,讓公孫瓚之子公孫續作爲嚮導。

如今公孫瓚已死,公孫續理所當然的成爲幽州之主,但公孫續根本不可能繼續統治幽州了,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靠朝廷,配合趙雲接收幽州各郡。

同時劉成還給趙雲去信,讓他告訴公孫續,叫公孫續以幽州繼承人的名義給各郡官員發文,讓他們向張遼大軍和趙雲大軍投降,除此之外不向其他任何人投降。

“公孫瓚就這麼沒了?呂布也就這麼沒了?”劉成站在涼亭裡看着池塘裡的魚兒遊動時搖了搖頭。

這兩年死的諸侯有好幾個,先是袁術被自己給氣死了,接着呂布被擒、被殺,然後又是公孫瓚,自己把自己燒死了,真是各有各的死法。

當然了,這些人都是人中之龍,只怕他們也不會希望自己落在敵人的手裡死得太過憋屈,特別是公孫瓚,更是不想落到袁紹這個死對頭的手裡,所以選擇把自己燒成灰燼,讓袁紹根本無法發泄對他的憤怒。

實際上袁紹也的確被公孫瓚自己把自己燒死氣得不輕,死都不讓他發泄怒火,袁紹沒辦法只能把怒火發泄到幽州百姓們的身上,下令大軍攻打幽州各郡各城,涿郡有幾座城池被袁軍屠城。

正巧公孫續向各郡發文讓各城官員只向趙雲和張遼投降,堅決抵擋袁軍的進攻,幽州軍民既收到了公孫續的通知,又聽說袁軍每攻打一座城池就要屠城,因此紛紛拼死抵擋。

等到張遼和趙雲快要把整個幽州都控制下來的時候,袁軍才佔據了涿郡一小半,袁紹前後忙活了這麼多年,最終卻是爲劉成做了嫁衣裳。

這如何不讓袁紹氣憤?袁紹自然是不甘心,要發兵攻打被趙雲軍佔據的涿縣,手下謀士田豐、沮授等人極力勸阻,說此時奪取幽州的機會已經失去,不可再強行進攻。

但袁紹一向是剛愎自用之人,正在氣頭上的他又如何聽得進田豐和沮授的勸告?依然我行我素的發兵攻打涿縣。

劉成很快收到了袁紹在用兵攻打涿縣的消息,他拿着消息報告看着衆大臣和謀士們說道:“看來這袁紹是氣昏頭了,不過站在他的角度和立場想想,也不難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他可是用了近十年的時間謀劃奪取幽州,可沒想到卻被朝廷撿了便宜!”

荀攸站出來拱手道:“主公,屬下以爲解決袁紹、拿下冀州的時機已經到了!”

“哦?”劉成詫異,問道:“袁紹爲了打敗公孫瓚攻佔幽州已經準備了數年之久,如今他兵鋒正盛,又是在氣頭上,朝廷要解決他只怕不太容易啊!”

荀攸笑道:“雖然說要解決袁紹、拿下冀州,又不是天天有仗打,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乃是常事,朝廷還可以利用停戰的時間調兵譴將、運輸糧草,如今大勢在朝廷而不在袁紹,時間拖得越久,對袁軍越不利,他們的士氣會在戰事持續中消磨乾淨!”

“再說了,如今袁紹的大部分兵馬都在攻打幽州,我軍只要從河內和幷州猛攻冀州,袁紹若是回師救援,可令趙雲和張遼揮師南下,他若是不管河內和幷州的兵馬,當然他不會不管,我實在想不出他還有什麼手段可以抵擋我們多個方向的進攻!”

第262章 雪夜突襲第56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2)第125章 興師問罪第420章 使用第二次特權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18章 激將第367章 擊殺獸王第210章 將計就計第24章 胖子賈詡第82章 朝堂上的較量(4)第43章 失控(1)第437章 袁術敗亡第399章 狠毒一招第174章 不堪一擊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146章 暗子第364章 獸羣來襲(2)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380章 嶽婿開撕第176章 死亡之旅開始第357章 吞併第397章 進諫第217章 誅殺董卓第212 暗流涌動第2章 會董卓第432章 誰都沒有討到便宜第44章 失控(2)第439章 兵臨柳城第447章 許攸之謀第392章 逗比袁術第194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335章 無毒不丈夫第174章 不堪一擊第285章 各懷鬼胎第330章 招安黑山軍第19章 失控第207章 離間呂布和高順第11章 李儒之謀第290章 悲催的扜彌國王第376章 恐怖的銅鏡司第135章 大快人心第72章 坑慘了第142章 生擒第334章 殺心第362章 會面丁零王第10章 兩位大才第182章 眼皮底下第143章 白波軍中的徐晃第298章 殺人者公主第2章 會董卓第111章 風雨來臨第40章 各顯手段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101章 驚心動魄的廢帝之爭第36章 收買第264章 土狼山之戰(1)第274章 心驚肉跳第104章 後手第323章 問罪第294章 先下手爲強第211章 亂咬人第154章 重賞第214章 華陽君第286章 伊循城王宮對質第274章 心驚肉跳第92章 宮變(2)第213章 何太后恢復記憶第151章 訓徐晃第22章 遭擒第45章 空營第201章 陳宮獻計第316章 三路出擊第174章 不堪一擊第296章 莫名其妙的自燃死亡第388章 曹操撤軍第193章 攪局者朱儁第281章 不容樂觀第297章 藍焰冥龜第324章 驅虎吞狼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386章 挾天子以令劉表第258章 力排衆議第309章 頑固不化蔡老頭第283章 栽贓嫁禍第457章 臥龍現第31章 獠牙(1)第348章 燕然勒功第384章 蔣幹出馬第205章 教你做人第393章 出兵的藉口第387章 兵圍下邳第444章 呂布死第106章 呂布之威第440章 擊敗烏丸第247章 車陣防騎兵第119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360章 再封狼居胥第427章 劉備當了出頭鳥第318章 虛虛實實第148章 張遼之勇
第262章 雪夜突襲第56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2)第125章 興師問罪第420章 使用第二次特權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18章 激將第367章 擊殺獸王第210章 將計就計第24章 胖子賈詡第82章 朝堂上的較量(4)第43章 失控(1)第437章 袁術敗亡第399章 狠毒一招第174章 不堪一擊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146章 暗子第364章 獸羣來襲(2)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380章 嶽婿開撕第176章 死亡之旅開始第357章 吞併第397章 進諫第217章 誅殺董卓第212 暗流涌動第2章 會董卓第432章 誰都沒有討到便宜第44章 失控(2)第439章 兵臨柳城第447章 許攸之謀第392章 逗比袁術第194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335章 無毒不丈夫第174章 不堪一擊第285章 各懷鬼胎第330章 招安黑山軍第19章 失控第207章 離間呂布和高順第11章 李儒之謀第290章 悲催的扜彌國王第376章 恐怖的銅鏡司第135章 大快人心第72章 坑慘了第142章 生擒第334章 殺心第362章 會面丁零王第10章 兩位大才第182章 眼皮底下第143章 白波軍中的徐晃第298章 殺人者公主第2章 會董卓第111章 風雨來臨第40章 各顯手段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101章 驚心動魄的廢帝之爭第36章 收買第264章 土狼山之戰(1)第274章 心驚肉跳第104章 後手第323章 問罪第294章 先下手爲強第211章 亂咬人第154章 重賞第214章 華陽君第286章 伊循城王宮對質第274章 心驚肉跳第92章 宮變(2)第213章 何太后恢復記憶第151章 訓徐晃第22章 遭擒第45章 空營第201章 陳宮獻計第316章 三路出擊第174章 不堪一擊第296章 莫名其妙的自燃死亡第388章 曹操撤軍第193章 攪局者朱儁第281章 不容樂觀第297章 藍焰冥龜第324章 驅虎吞狼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386章 挾天子以令劉表第258章 力排衆議第309章 頑固不化蔡老頭第283章 栽贓嫁禍第457章 臥龍現第31章 獠牙(1)第348章 燕然勒功第384章 蔣幹出馬第205章 教你做人第393章 出兵的藉口第387章 兵圍下邳第444章 呂布死第106章 呂布之威第440章 擊敗烏丸第247章 車陣防騎兵第119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360章 再封狼居胥第427章 劉備當了出頭鳥第318章 虛虛實實第148章 張遼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