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白波軍中的徐晃

林慮縣的匪首頭目們已經爭吵了一天,自從昨日呼廚泉帶兵來到林慮縣城外,以楊奉爲首的匪首頭目們得知朝廷大軍到來的消息後,就在是撤還是戰的問題上連續討論了三場,每一場都是不歡而散,始終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轉眼已經到了第二天上午,匪首頭目們在縣衙大堂內依然吵得不可開交。

一個叫易平的匪軍頭目焦急的對楊奉說道:“首領,從昨日呼廚泉他們到來已經過去了一天了,朝廷大軍肯定離我們很近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有兩個匪軍頭目接連附和易平的話,都贊同立即率軍撤離。

此時又有一個李東的匪軍頭目叫道:“易平,你們幾個膽小鬼,一仗都沒打就要撤走,簡直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這一路走來,我們攻城掠地、越打越強,所向無敵,聲威越打越大,靠的就是打仗,聽說這次朝廷派來的統兵大將只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嘿,這朝廷也真是無人可用了,派一個小娃娃統兵來打我們,正好我李東手癢癢,想跟那叫劉成的小子過過招!”

有人附和道:“沒錯,聽說那劉成乃是劉氏宗親,這些人利用皇親國戚的身份取得大權,禍亂天下,這次老子就要讓他明白外頭不是那麼好混的!他想用咱們的人頭回去領賞,嘿嘿,那得看看他的脖子是不是夠硬!”

“夠了!”坐在上首的楊奉一拍案桌大喝一聲,“打了幾場仗就自認爲天下無敵了嗎?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嗎?”

被楊奉這麼一呵斥,要撤走的匪軍頭目們和堅持要跟朝廷打一場的匪軍頭目們都閉嘴了。

楊奉看了看衆人的反應,心下很滿意,這說明他的權威還在,他扭頭看了看一直沒有說話的徐晃問道:“公明,你是什麼意見?朝廷大軍距離我們已經很近了,我已派探子南下探查過,朝廷大軍最遲明日上午就會兵臨城下,咱們必須儘快拿個主意出來,是戰是撤都得事先做個準備啊!”

徐晃此前在河東太守府做一個小吏,郭大等人起兵之後,太守府派兵去征剿,徐晃作爲小吏隨軍出發,負責公文書信往來,在與郭太等人的戰鬥中,徐晃曾好幾次向上司提出攻打郭大等人的建議,但上司剛愎自負,聽不進下屬建言,一意孤行,最後落得個兵敗身死,徐晃也跟着倒了血黴,被郭大手下的大將楊奉俘虜了。

楊奉聽手下匪軍頭目報告說徐晃武藝高強,僅僅一個人就殺他手下好幾十個精兵,他又從其他俘虜處聽說如果上司聽從徐晃的建言,必可以打得匪軍落花流水,何至於落得兵敗被殺的地步?於是在見過徐晃之後對其格外欣賞,不僅把他從俘虜營中放出來,還奉爲上賓,日日宴請。

徐晃也是凡人,被楊奉這麼誠心對待,心中也頗爲感嘆,他自負心有韜略,卻得不到上司的賞識,沒想到被一個匪軍首領這麼看重,感動之餘也決定暫時在楊奉這裡棲身,在不違背自己原則和良心的前提下幫助楊奉。因此,這一年來,他爲楊奉衝鋒陷陣、出謀劃策,一路從河東打到幷州太原、上黨,再從上黨打到河內。

不過,徐晃終歸只有一個人,他在楊奉心中的份量還比不上其他匪軍頭領們,這些人每每攻破一座城池就縱容麾下匪軍劫掠百姓、殺人放火,這讓徐晃很是憤怒,也很無奈,每次向楊奉建言嚴明軍紀、約束士卒,楊奉表面答應,卻只是對麾下匪軍頭目們不痛不癢的斥責幾句,他知道待在楊奉身邊絕對不是長久之計,這支白波軍的所作所爲得不到百姓們的支持,必定不會長久存在,不是被朝廷剿滅,就會內部互相傾軋而勢力消亡,這讓他很是憂慮。

此時徐晃見楊奉問他,他沉默了一會兒,站出來硬着頭皮抱拳道:“頭領,卑職建議頭領率軍向官軍投降!”

此話一出,如同在翻滾的油鍋裡倒入涼水,大堂內頓時炸了鍋,匪軍頭目們一個個跳出來大罵徐晃,有人說他忘恩負義,竟然想說服楊奉投降朝廷,也有說徐晃貪生怕死的,更有人說他是朝廷派來的奸細,一時間不管是主戰派還是撤退派,都跳出來聲討他。

楊奉看向徐晃的目光也漸漸變冷,他豎起手掌制止麾下匪軍頭目們吵鬧,問道:“公明啊,我想聽聽你爲什麼要建議我率軍投降朝廷!”

徐晃當即抱拳說道:“昨日去城外給呼廚泉送糧草的時候,卑職發現呼廚泉營中有不少傷兵,而且其他匈奴兵個個都很疲倦狼狽,像是經歷過一場大戰而且正處在逃命過程之中,卑職大膽推測,匈奴人的一萬騎兵已經被朝廷擊潰了,並不是呼廚泉所說的需要糧草與朝廷大軍作戰!頭領想想,一萬兇悍的匈奴騎兵都被朝廷大軍打得只剩下兩千多人,而且連單于於夫羅、左賢王欒提豹和右賢王去卑都不見蹤影,可見這次朝廷派來的統兵大將絕非等閒之輩,北軍戰力果然強悍,我軍若與之對陣,絕非其敵手!”

楊奉聽了徐晃的話之後皺起了眉頭,徐晃的推測似乎很有些道理,難道匈奴人真的被朝廷大軍擊潰了,呼廚泉這支人馬是潰逃而來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他手下三萬人馬真要跟朝廷對陣的話,勝算不大啊!

楊奉當即對外面喊道:“來人!”

一個小頭目走進來抱拳答應道:“頭領!”

楊奉吩咐道:“你速出城去想辦法接近匈奴人,打聽到底發生了何事,他們爲何只有兩千多人來到這裡,其他人去哪兒了!”

“是,頭領!”

主戰派這時也有些舉棋不定了,如果徐晃的推測正確,匈奴人的確被朝廷的大軍擊敗,城外那兩千多人都是逃過來的,事情就嚴重了,這時那個叫易平的匪軍頭目不服氣的問道:“徐公明,就算你的推測是正確的,我們也不一定打不過朝廷大軍,打仗這種事老子也算有些經驗了,全靠一股氣勢,只要悍不畏死,衝上去一通亂砍亂刺,朝廷大軍又如何,照樣也會被我們擊敗!”

徐晃很是鄙視,心中大罵蠢貨,就你這樣的也只能打打順風仗,一旦戰事不順,首先崩潰逃跑的絕對是這種人!

別人不清楚,楊奉卻是明白得很,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勢力和氣概,很大的功勞都要歸功於徐晃,如果不是徐晃衝鋒陷陣,如果不是徐晃爲他制定進攻方略,他絕不會有今天的局面。

叫李東的匪軍頭目也責問道:“徐公明,就算我們打不過朝廷大軍,還可以撤走吧?爲何一定要投降朝廷?如果投降朝廷,誰知道朝廷如何處置我等?到時候我等生死可由不得我們自己了,那什麼,不是有句話叫做,什麼刀,什麼魚肉的······”

徐晃冷冷道:“人爲刀俎我爲魚肉!”

“對,就是這話!”

楊奉這時也開口對徐晃說道:“公明,李東的話也是我想問的,我們就算打不過朝廷大軍,還是可以撤走的,爲什麼要投降朝廷呢?我不認爲這是一個好主意!”

徐晃叫人拿來地圖,並讓人拉開,站在大堂一側,他走到地圖旁邊指着上面說道:“首領、諸位,知道卑職爲何要建議首領脫離大首領,先揮兵北上攻打太原,再南下攻打上黨,接着又揮兵東進一路攻打到這裡嗎?”

楊奉道:“大首領對我的勢力很是忌憚,早就開始猜忌我了,我若不走,必定沒有什麼好下場,這個大家都是知道的,當初你建議我率軍離開就是基於這個原因啊!”

徐晃卻是搖頭道:“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我們在河東鬧出的動靜太大了,整個河東郡超過八成的地盤都被我們攻佔,官府和朝廷絕對不會容忍下去,必定會派出重兵圍剿,此前牛輔率軍攻打我們就說明了這一點,但並不意味着他被我軍擊敗了,朝廷就會善罷甘休,我斷定朝廷必會再次派大軍過來討伐我們,所以卑職才建議首領率軍離開,一方面可以解除大首領對首領的猜忌,讓他放心;另一方面可以讓大首領等人在河東吸引朝廷的注意力,他們的兵力多、地盤大,當時我以爲朝廷肯定會首先派大軍征剿他們,沒想到事情出乎了卑職的意料,朝廷竟然派出大軍先來討伐我們!”

徐晃說到這裡,又用手指指着地圖上的太原郡和上黨郡說道:“卑職建議頭領先打這兩個郡,再打到林慮縣來是經過慎重考慮過的。當時臨近冬天,我軍必須要籌措足夠的糧草物資才能過冬,所以我們攻破這兩個郡獲得了大量的糧草物資。糧草物資是足夠了,但還要找一處足夠安全的過冬之地,林慮縣就成了我們的首先,爲何?這裡西面是連綿不絕的太行山,還有壺關天險,北面和東面不但有漳水,還有洹水阻隔,可以阻擋來自東面和北面的敵人,南面有淇水,同樣可以擋住來自南面的敵人,這裡可以說是真正的易守難攻之地!等度過了這個冬天,我們再離開這裡向冀州腹地的進攻,那裡有廣闊的空間和豐富的糧草物資,被官軍堵截包圍的可能性很小!”

第316章 三路出擊第214章 華陽君第127章 暗流第343章 戰機已至——出擊第76章 司徒丁宮屈服第22章 遭擒第65章 蘿莉二喬第197章 曹操撞上徐榮第388章 曹操撤軍第100章 朝議之爭第445章 又死了一個第391章 請罪第427章 劉備當了出頭鳥第338章 識破身份第253章 禍起蕭牆第180章 殺祖茂斬韓當第361章 斬草除根第53章 恐慌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374章 戲弄程仲德第409章 長安亂(1)第233章 詩賦大會第141章 匈奴人的秘密第379章 覲見第62章 殺招不停第4章 太后的美人計第24章 胖子賈詡第47章 算無遺策李文優第194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162章 剷除後患第149章 殺楊奉降徐晃第227章 王允死呂布逃第127章 暗流第195章 蓋世無雙(1)第273章 冥安第343章 戰機已至——出擊第19章 失控第123章 救人第108章 陷陣之士第149章 殺楊奉降徐晃第254章 分歧第150章 未雨綢繆第368章 丁零王戰死第308章 新局勢第360章 再封狼居胥第241章 郭嘉·劉曄·陳羣第92章 宮變(2)第232章 用重典第208章 殘暴不仁第331章 分歧第256章 大敗韓遂第320章 黃忠第137章 張遼出征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85章 殺機(2)第55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1)第171章 聯手第438章 陣斬蹋頓第352章 三百年後再戰餘吾水第72章 坑慘了第27章 插手北軍第32章 獠牙(2)第330章 招安黑山軍第110章 丁原跑了第362章 會面丁零王第412章 長安亂(4)第383章 特赦第377章 蔡邕淌渾水第359章 梟雄之死第379章 覲見第213章 何太后恢復記憶第46章 一觸即發!第162章 剷除後患第23章 董王袁聯合第163章 軍功授田第439章 兵臨柳城第122章 強搶民女第357章 吞併第124章 暴打胡軫第164章 關東諸侯反了第274章 心驚肉跳第194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363章 獸羣來襲(1)第268章 治羌(1)第59章 你來我往第294章 先下手爲強第373章 文若你中計了第450章 討伐袁紹第202章 定策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174章 不堪一擊第119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259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29章 質子第62章 殺招不停第199章 曹操慘敗董卓火燒雒陽第182章 眼皮底下第10章 兩位大才第32章 獠牙(2)第49章 拖後腿(2)
第316章 三路出擊第214章 華陽君第127章 暗流第343章 戰機已至——出擊第76章 司徒丁宮屈服第22章 遭擒第65章 蘿莉二喬第197章 曹操撞上徐榮第388章 曹操撤軍第100章 朝議之爭第445章 又死了一個第391章 請罪第427章 劉備當了出頭鳥第338章 識破身份第253章 禍起蕭牆第180章 殺祖茂斬韓當第361章 斬草除根第53章 恐慌第165章 董卓怒·李儒謀第374章 戲弄程仲德第409章 長安亂(1)第233章 詩賦大會第141章 匈奴人的秘密第379章 覲見第62章 殺招不停第4章 太后的美人計第24章 胖子賈詡第47章 算無遺策李文優第194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162章 剷除後患第149章 殺楊奉降徐晃第227章 王允死呂布逃第127章 暗流第195章 蓋世無雙(1)第273章 冥安第343章 戰機已至——出擊第19章 失控第123章 救人第108章 陷陣之士第149章 殺楊奉降徐晃第254章 分歧第150章 未雨綢繆第368章 丁零王戰死第308章 新局勢第360章 再封狼居胥第241章 郭嘉·劉曄·陳羣第92章 宮變(2)第232章 用重典第208章 殘暴不仁第331章 分歧第256章 大敗韓遂第320章 黃忠第137章 張遼出征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85章 殺機(2)第55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1)第171章 聯手第438章 陣斬蹋頓第352章 三百年後再戰餘吾水第72章 坑慘了第27章 插手北軍第32章 獠牙(2)第330章 招安黑山軍第110章 丁原跑了第362章 會面丁零王第412章 長安亂(4)第383章 特赦第377章 蔡邕淌渾水第359章 梟雄之死第379章 覲見第213章 何太后恢復記憶第46章 一觸即發!第162章 剷除後患第23章 董王袁聯合第163章 軍功授田第439章 兵臨柳城第122章 強搶民女第357章 吞併第124章 暴打胡軫第164章 關東諸侯反了第274章 心驚肉跳第194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363章 獸羣來襲(1)第268章 治羌(1)第59章 你來我往第294章 先下手爲強第373章 文若你中計了第450章 討伐袁紹第202章 定策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174章 不堪一擊第119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259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29章 質子第62章 殺招不停第199章 曹操慘敗董卓火燒雒陽第182章 眼皮底下第10章 兩位大才第32章 獠牙(2)第49章 拖後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