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遼東亂,三英聚義

張讓回身一看,卻是段珪,遂道“段公,不必着急,那黃巾之亂聲勢如此浩大,又豈是容易平定的,到時候,自有他們的好果子吃!走吧,我等先去宣旨吧,那盧植、皇甫嵩、朱儁三人,也是自命清高之輩,對我們也甚是敵對,到時候正好一併收拾了!”張讓呵呵地笑了,一點也看不出剛纔那一副要食人的表情。

幾人桀桀的笑了,放肆無畏,直衝穹頂。

由於朝廷派兵進行阻截,盧植進兵廣平,皇甫嵩進兵潁川,朱儁進兵南陽,一時之間,漢軍與黃巾軍進入了相峙階段,各地州郡開始大肆募兵,許多歷史上的英傑開始涌現。

幽州,遼東郡守府,公孫瓚坐於主位之上,見屋內其他人都不說話,不由的心生厭煩。

“咚……”

衆人下了一跳,嚴綱上前一步道:“主公,綱爲武將,尚且明白,我等遼東目前有外敵窺視,兵士尚且不足,那黃巾勢大,卻於我遼東卻無太多影響,怎能出兵千里作戰黃巾?主公甚思啊!”

原來,黃巾亂起之後,公孫瓚主張出兵南下,平定此亂,奈何手下人不同意,拖延至今,也沒有商量出個好辦法。

就在此時,外面一傳令兵匆匆趕入:“報……啓稟將軍,鮮卑、烏丸叛亂,領兵進犯玄莬。”

“什麼……賊子怎敢!”公孫瓚先是吃了一驚,後又怒道。

“嚴綱聽令,命你領兵馬3000,將遼東郡內黃巾之兵盡皆平定,我自領兵去往玄莬,該死的鮮卑、烏丸,有朝一日,定要殺盡爾等。”

衆人見此,只好起身大聲應道:“諾!”

公孫瓚見衆人答應,心中也是一鬆,對着嚴綱又吩咐道:“尚武,黃巾亂兵多是百姓中精壯之人,要記得多收攏一些,稍加訓練即可爲兵,如今遼東缺兵,不要過多殺傷。”

嚴綱聽了,趕緊應下:“主公安心,綱自懂得。”

“爾等自去準備吧,明日一早,各自出發。”公孫瓚交代完,便獨自走了出去,眉宇間掩飾不住的遺憾,黃巾,錯過了!只餘一聲嘆息,久久縈繞在屋中。

幽州,涿郡。

黃巾來犯,刺史劉焉無兵可用,借朝廷政令,於各郡發下募兵令,多有文人誦讀。

“唉!”

只見一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面如冠玉,形貌異於常人之人,雙目略帶愁苦,見身邊之人踊躍前往參軍,不由地嘆息了一聲。

這一嘆,卻是引出了一位英雄。“呔,大丈夫不思報國,緣何在此長嘆?”

衆人吃驚,轉身看去,只見一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身長九尺餘,聲若巨鍾,生得雄壯威猛。

那人見了心中一動:“壯士不知,某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字玄德,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景帝玄孫,只因見天下遭難,百姓疾苦,可恨自己有心破賊,卻力有不逮,故才嘆息,不知壯士何人?”

男子聽了急忙抱拳道:“原來是漢室宗親,某家張飛,字益德,世居涿郡,平日裡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見此募兵文書,正準備投軍去,恰聞公嘆息,故才相問。既然公有大志,吾當以家資資之,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

劉備一喜,拜道:“壯士大義,備待百姓謝過!”兩人互拜,同回村店中飲酒。

正飲間,只見一年輕男子邁步而入,“小兒,給某家來一罈好酒,半斤牛肉……”

劉備、張飛轉身一看,只見其身長8尺有餘,面如傅粉,手提一杆亮銀搶,威風凜凜。兩人邀其同坐,問及姓名。那人道:

“吾名陳到,字叔至,豫州人士,因欲往北地,不想遭此大難,是以在此稍歇時日。今聽聞此處招兵,特來一試。”

ωwш• тt kǎn• ¢ 〇

劉備聽了大喜,便將心中之志告知,陳到聽了,也是大喜。於是一行人同往張飛莊上,共商大事。

三人相談甚歡,次日一大早,張飛說道:“既然我等志趣相投,何不結拜爲兄弟,生死與共,協力同心?”

劉備、陳到均點頭稱是。張飛又道:“吾莊後有一桃園,桃花開得正盛,我等正好於園中祭天拜地。你們且先稍待,我去準備祭禮。”言罷,起身告退。

待一切準備就緒,劉備三人焚香跪拜,“念劉備、張飛、陳到三人,雖爲異姓,今結爲兄弟,上報國家,下安黎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黃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三人誓畢,拜劉備爲兄,張飛次之,陳到爲弟。是年,劉備年二十有三,張飛年十八,陳到年十七。這一拜,讓三人如同一人齊心;這一拜,讓三人從此命運相連,這一拜,造就了一段傳世佳話。

張飛久居涿郡,頗有聲名,募得鄉勇三百餘人,每日裡勤加操練。一日,有莊客來報,有兩位客人,趕一羣馬匹,途徑莊上,前來拜見。

三人出迎,劉備道:“不知二位如何稱呼?”

年長的那人當先開口道:“我乃張世平,此乃我之好友,蘇雙,我們二人乃是中山商人,每年此時去往北地販馬,只因遭逢此難,故引馬而回。今至此處,聽聞莊中主人招募鄉勇,欲討賊安民,願以良馬五十匹、鑌鐵千斤資之。”

劉備聽了大喜,忙將人引入莊中,請茶吃酒。衆人作別後,劉備便找尋良匠打造雙股劍,張飛造丈八點蛇矛,餘者鍛造成三柄利劍,三人各配之。

後幾日間,又募鄉勇二百,共聚五百人,來見鄒靖,鄒靖見到,將人引薦劉焉。

“劉備參見刺史大人。”三人上前,半跪下拜道。

劉焉見三人有禮,心中高興:“壯士請起,壯士以劉爲姓,不知是哪支宗室之後?”

“備爲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景帝玄孫。”劉備再拜回道。

劉焉聽了大喜,遂認劉備爲侄。自此,劉備正式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第6章 至鉅平,得見於禁第二百八二章 張遼返晉計議出路下第二百八八章 絕境之地馬超身亡第97章 欲退兵,李儒論勢第5章 主僕論,初現端倪第一百八四章 一波平一波又起第三百八一章 龍遊潼關鳳指荊襄第三百八二章 徐晃縱意文聘死節第二百三四章 豫州戰起兵指樑國第三百三一章 藉機發難出手試探第二百六二章 三人爭鋒箭技無雙下第三百八三章 曹操動計諸葛憂愁第二百二二章 閒情逸事乍逢意外第二百七零章 三女出閣兄弟同婚第37章 說忠義,諸葛釋將第一百五九章 亂象顯詡入徐南第二百九二章 亟需待解以爲後計第76章 矯詔起,計議出兵第97章 欲退兵,李儒論勢第三百八零章 夏雨連綿龐統再現第一百五二章 怒行軍袁紹有氣第三百三八章 紛亂難理諸事難安上第三百五零章 司馬現蹤水淹李典第2章 爲今後,學文學武第27章 戰黃巾,朝廷始動第305章 曹操忽動,孫堅不歇第二百八三章 滿心糾結唐姬開口第二百三四章 豫州戰起兵指樑國第一百五三章 初對陣袁劉論戰第三百九六章 棄子司馬諸葛氏恪第一百三二章 議起兵馬騰韓遂第一百四二章 名與利惑人心神第三百八三章 曹操動計諸葛憂愁第三百五九章 攻勢順利彌加落陷第三百六三章 曹孫稱帝諸葛亦隨第一百四二章 名與利惑人心神第一百六九章 天下事豈是易安第一百七零章 機密泄親情濃烈第47章 赴南陽,黃巾終平第一百九七章 城下論怒氣勃發第三百五八章 調兵遣將劍指鮮卑第三百五二章 諸葛甦醒父子爭論第二百九五章 陰雲密佈張飛顯威第一百五一章 留縣安陶謙慌亂第108章 李典謀,太史用計第二百五六章 沮授到來荀攸消息第一百一三章 青州定諸葛正名第71章 黯傷神,有女婉玉第22章 論黃巾,家族分立第一百三八章 天子詔止戈令出第三百八二章 徐晃縱意文聘死節第一百五一章 留縣安陶謙慌亂第202章 遇明主,縱論開解第一百二九章 爲後計豎旗招賢第一百五五章 勢不止兵臨下邳第25章 訴衷情,琴瑟和合第二百七九章 兄弟闔牆千里奔亡中第一百五一章 留縣安陶謙慌亂第4章 見李典,結交李乾第一百一九章 恰逢會美人計出第一百六六章 袁紹退陶謙決意第二百二六章 藉機生怒天子受難第三百四六章 裸衣許褚霸氣孫策下第三百八四章 黃忠潰敗潼關在望第98章 謀諸侯,董卓回京第39章 戰南陽,曹操用計第一百九三章 計中計不破不立第三百二五章 神秘文士又見神秘上第三百六七章 血戰函谷各有算計第98章 謀諸侯,董卓回京第三百二四章 酣戰正濃鳳襲成都下第三百九五章 賈詡之機黃忠之時第二百一四章 決意起連夜進兵第32章 戰廣宗,初見張角第308章 劉備辣手,袁紹昏招第二百一一章 李當之神醫高徒第54章 翁婿聊,初見蔡琰第一百三九章 返琅琊諸葛有後第109章 一朝間,天下皆動第一百九一章 狠毒計堅壁清野第一百四零章 得三子二女一男第二百七零章 三女出閣兄弟同婚第44章 論後計,賈詡出謀第三百一七章 龐統乍現事出有因上第三百六零章 邊地風雲蔡邕逝世第89章 二英動,豪莽張飛第21章 明情志,黃巾衆聚第二百七六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下第一百九三章 計中計不破不立第三百六五章 洛陽之戰關羽之威第三百三四章 顏良將兵麴義就義下第一百二七章 霸京師天子蒙塵第45章 張角逝,初見張寧第三百八五章 兵進雍州舊友再見第三百五七章 再回中京揮師向北第89章 二英動,豪莽張飛第二百一三章 下相殤張紘一謀第二百七四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上第一百七八章 狹路逢勇者爲勝
第6章 至鉅平,得見於禁第二百八二章 張遼返晉計議出路下第二百八八章 絕境之地馬超身亡第97章 欲退兵,李儒論勢第5章 主僕論,初現端倪第一百八四章 一波平一波又起第三百八一章 龍遊潼關鳳指荊襄第三百八二章 徐晃縱意文聘死節第二百三四章 豫州戰起兵指樑國第三百三一章 藉機發難出手試探第二百六二章 三人爭鋒箭技無雙下第三百八三章 曹操動計諸葛憂愁第二百二二章 閒情逸事乍逢意外第二百七零章 三女出閣兄弟同婚第37章 說忠義,諸葛釋將第一百五九章 亂象顯詡入徐南第二百九二章 亟需待解以爲後計第76章 矯詔起,計議出兵第97章 欲退兵,李儒論勢第三百八零章 夏雨連綿龐統再現第一百五二章 怒行軍袁紹有氣第三百三八章 紛亂難理諸事難安上第三百五零章 司馬現蹤水淹李典第2章 爲今後,學文學武第27章 戰黃巾,朝廷始動第305章 曹操忽動,孫堅不歇第二百八三章 滿心糾結唐姬開口第二百三四章 豫州戰起兵指樑國第一百五三章 初對陣袁劉論戰第三百九六章 棄子司馬諸葛氏恪第一百三二章 議起兵馬騰韓遂第一百四二章 名與利惑人心神第三百八三章 曹操動計諸葛憂愁第三百五九章 攻勢順利彌加落陷第三百六三章 曹孫稱帝諸葛亦隨第一百四二章 名與利惑人心神第一百六九章 天下事豈是易安第一百七零章 機密泄親情濃烈第47章 赴南陽,黃巾終平第一百九七章 城下論怒氣勃發第三百五八章 調兵遣將劍指鮮卑第三百五二章 諸葛甦醒父子爭論第二百九五章 陰雲密佈張飛顯威第一百五一章 留縣安陶謙慌亂第108章 李典謀,太史用計第二百五六章 沮授到來荀攸消息第一百一三章 青州定諸葛正名第71章 黯傷神,有女婉玉第22章 論黃巾,家族分立第一百三八章 天子詔止戈令出第三百八二章 徐晃縱意文聘死節第一百五一章 留縣安陶謙慌亂第202章 遇明主,縱論開解第一百二九章 爲後計豎旗招賢第一百五五章 勢不止兵臨下邳第25章 訴衷情,琴瑟和合第二百七九章 兄弟闔牆千里奔亡中第一百五一章 留縣安陶謙慌亂第4章 見李典,結交李乾第一百一九章 恰逢會美人計出第一百六六章 袁紹退陶謙決意第二百二六章 藉機生怒天子受難第三百四六章 裸衣許褚霸氣孫策下第三百八四章 黃忠潰敗潼關在望第98章 謀諸侯,董卓回京第39章 戰南陽,曹操用計第一百九三章 計中計不破不立第三百二五章 神秘文士又見神秘上第三百六七章 血戰函谷各有算計第98章 謀諸侯,董卓回京第三百二四章 酣戰正濃鳳襲成都下第三百九五章 賈詡之機黃忠之時第二百一四章 決意起連夜進兵第32章 戰廣宗,初見張角第308章 劉備辣手,袁紹昏招第二百一一章 李當之神醫高徒第54章 翁婿聊,初見蔡琰第一百三九章 返琅琊諸葛有後第109章 一朝間,天下皆動第一百九一章 狠毒計堅壁清野第一百四零章 得三子二女一男第二百七零章 三女出閣兄弟同婚第44章 論後計,賈詡出謀第三百一七章 龐統乍現事出有因上第三百六零章 邊地風雲蔡邕逝世第89章 二英動,豪莽張飛第21章 明情志,黃巾衆聚第二百七六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下第一百九三章 計中計不破不立第三百六五章 洛陽之戰關羽之威第三百三四章 顏良將兵麴義就義下第一百二七章 霸京師天子蒙塵第45章 張角逝,初見張寧第三百八五章 兵進雍州舊友再見第三百五七章 再回中京揮師向北第89章 二英動,豪莽張飛第二百一三章 下相殤張紘一謀第二百七四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上第一百七八章 狹路逢勇者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