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

七月初七,田信與兩千部曲登船走漢水南下參戰。

從襄樊到夏口近乎九百里水路,田信三日可抵劉備大營,四日就能渡過長江到夏口前線。

而兩萬南陽軍則乘小船、竹筏南下,夜裡需要靠岸休整,故早已出發,大約在初十日時能在漢水河口完成集結。

南下的航程裡,田信有些緊張,這還是第一次見劉備,不知道會是個怎樣的人。

同船而行的田豫也有些躊躇,半夜經過荊城大營時,留守這裡的水師橫海將軍陳雷以簡單河鮮、河蝦做宴招待田信、田豫。

席間陳雷十分推崇田信進攻樊城時的果決,十五艘戰艦說沉就沉,險些攻破樊城,爲此陳雷惋惜長嘆不已。

以當時的形勢,襄樊以北就徐晃有三千新軍駐守宛城,擊破樊城擒斬曹仁,兩萬大軍北上,匯合潁川孫朗、雒陽樑縣鄭甘這兩支遊兵,足以直搗許都克定中原,一拳打破曹操的肚皮。

席間田信才知道陳雷是汝南人,官渡之戰時劉備在汝南匯合袁氏鄉黨起兵,汝南陳雷、義陽魏延、陳郡陳到、潁川袁綝就在這個時期加入。

而劉備丟失徐州,被曹操表爲豫州牧期間,又舉潁川陳羣、陳郡袁渙、汝南袁譚爲孝廉,算是這三人的舉主。

官渡之戰前夕,劉備是經袁紹請託才舉袁譚爲孝廉,所以陳羣、袁渙、袁譚都是劉備的門生。

其中汝南袁氏出自陳郡,陳郡袁氏在陳郡南邊的扶樂縣,汝南袁氏在汝南北部汝陽縣,雙方是緊挨着,相距百里。

而讓陳國變成陳郡的人是袁術,向陳王劉寵借糧,劉寵兵馬強盛不許,袁術就派出鼎鼎有名的張闓扮作流民前往陳國。

在陳王劉寵、陳相駱俊撫慰流民時突然發難,刺殺劉寵、駱俊。黃巾以來,亂世裡中原最後一片樂土就此破滅。

駱俊死後,駱統才幾歲,跟隨家族回到會稽郡,官渡之戰時他生母又嫁給了華歆做側室要北上許都,駱統拒絕跟隨,留在家中侍奉嫡母。

席間陳雷講述豫州舊事眼淚流淌,情緒激動不由多喝了幾杯酒,席間昏沉入睡。

田豫也思念故土,待陳雷被隨從拖走後,田豫喟然一嘆:“人皆有思鄉之情,將軍所做思鄉之詩,引人垂淚。”

受其感染,田信也是一嘆,略帶期望:“打贏這一仗,許多人就能榮歸故里。”

如果東征大勝,自己肯定受到發展限制,可天下人也將少遭受很多苦難,不算很糟糕。

可這一仗能打贏?

三九酷暑過去後,漢軍可以發動強攻,可攻堅傷亡過高,吏士能否承受?

如果攻堅失利,戰爭陷入相持階段,荊益二州的軍糧能供應前線大軍多久?

戰爭越是拖延,魏軍準備的力量越充分,可能東征戰役勝利契機出現時,魏軍會集結十萬人規模的軍隊分三路來攻。

那時候,豈不是更爲難?

秋收時魏軍肯定會派發騎兵進入南陽抄掠、縱火,甚至重新奪走南陽後企圖強制遷移百姓。

而自己卻是主動上表參戰,南陽有失,軍屯被破壞,什麼都被魏軍踐踏、燒燬一遍,那明年的北伐就是一場胡鬧、笑話。

就如現在,自己好端端一個徵北將軍,怎麼就來東征了?

憂心忡忡,略作休整後,船隊繼續漂在漢水上,緩慢航行,一艘艘船上燈籠相互指引,魚貫而行。

劉備大營,劉備正提審一人,一名揹負妻子、幼子泅渡向北的江東軍吏。

這人叫徐陵,江東寒門出身,最近調任孫權的書吏,出使朱然大營時因妻子在邾縣,故帶着出逃。

按徐陵講述,漢軍有重要人物與江東私通,孫權已獲知劉備大營所在,這令劉備遲疑不定。

而徐陵的身份,勉強是可信的。

孫權襲取江陵,荊南望風而降時,徐陵被委任爲零陵郡的縣令,還沒坐穩就被習珍驅趕逃回江東。

當時孫權駐屯樊口舔舐傷口,徐陵逃回去後補爲軍吏,正是他放水,才讓虞翻帶着妻兒成功從邾縣出逃。

徐陵聲音虛弱,不時打擺子:“我慕虞君高義,在鄉里時多受虞君教誨,此恩如同再造,不敢有忘。今孫權已令潘璋、丁奉勘測道路,欲繞北道襲陛下大營,陛下不可不察。張遼提兵三萬,隨時都可揮兵南下強襲陛下大營,還望陛下多加防護。”

“朕明白,朕這就傳令各軍警惕。”

劉備說着解下披風欲蓋到徐陵肩上,徐陵身子向後,咳嗽說:“陛下,某已有傷寒之症,陛下不宜親近。”

劉備就將披風蓋在一旁徐陵七八歲兒子身上,說:“卿且安心休養。”

徐陵泣淚跪拜,與妻子、兒子離開,被帶到別營安置。

空曠大帳裡劉備頗感寂寞,多少體會到了孫權麥城敗兵而歸時的憤懣。

明明勝利在望,怎會有那麼愚蠢的人,主動去告密?圖什麼?

孫權想不明白,也恨死了那個食古不化,不識天數不知變化的愚昧臥底。

劉備也有些想不明白,世上怎會有這樣愚蠢、短視的人,蠢的讓人無話可說,連生氣的心思都沒有。

他站在地圖面前細細審視,擡手在黃忠所部北方五十里外畫了一個弧線,這是江北漢軍的偵查範圍,已接近山陵地帶。再遠的距離沒必要偵查,設立烽火臺警戒就好,山陵地帶不宜投入過多偵查力量,成本高而受益低。

如果潘璋、丁奉這兩支驍銳部隊迂迴突擊,張遼也從武陽關直撲而來,那自己確實危險。

潘璋、丁奉繞路大概有六日路程,而張遼最快三天,甚至晝夜行軍兩日可到。

難道孫權會和張遼聯手襲擊自己大營?

還是說會如之前預料那樣,張遼會去打黃忠?

張遼手裡的魏軍東線軍團,幾乎是這七八年裡魏軍的常勝軍,士氣旺盛,戰意熾烈。

這樣的軍隊來跟自己碰撞,是張遼糊塗,還是說曹丕糊塗?

張遼能打硬仗,可這一戰裡,張遼應該只會打順風仗,不會主動打攻堅戰,更不會帶着魏軍僅存的精銳常勝軍來給孫權賣命。

特別是吳軍主力還未受損的時候,張遼犯不着這麼主動。

只有吳軍主力受損,吳軍全線動搖即將崩解的時候,那個時候漢軍肯定也是疲憊狀態。只有這種情況下,張遼纔會帶着東線常勝軍不顧一切來打自己,以期拯救孫權。

所以,張遼目前不會動。

可若是動呢?

自己真正的駐地已經暴露,就在張遼三日急行軍打擊範圍內,張遼若是賭一把,豈不會變成第二個逍遙津?

劉備盯着地圖片刻,拿起代表田信的兵棋,兵棋上只有徵北二字。

到底是放到前線突陣,還是留在身邊防備張遼、潘璋?

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六百四十五章 縮編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十章 宜都郡尉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七百章 抉擇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六十二章 戰江陵五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六百四十五章 縮編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五百章 預估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九十四章 議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三十二章 貪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脫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
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六百四十五章 縮編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十章 宜都郡尉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七百章 抉擇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六十二章 戰江陵五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六百四十五章 縮編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五百章 預估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九十四章 議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三十二章 貪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脫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