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正

是夜,平樂觀。

議事大廳裡,田信雙臂懷抱望着沙盤,這是一座西起蔥嶺東到瀛洲,南北囊括了北冰洋、南洋島域。

如果沒有意外,現在嶺南已經開始戰爭動員,將以橫海軍爲前鋒,沿着交州海灣向南直趨各島。今後半年的時間裡,將會在各島設立據點修建圍樓設施。

趕在明年臺風期到來前,橫海軍主力戰艦會攜帶戰利品返回南海國;休整三月,再次向南洋進發,輸送補給、兵員,然後再把輪番的兵員、戰利品帶回來。

如此循環,就能從南洋獲取源源不絕的奴隸人口、珍貴硬木、各類寶石,地方特產。

十幾年、二十幾年的時間細心拓展,南海之利輸送嶺南,自能加速嶺南的開發。

哪怕土質不好,也能通過石灰、鳥糞,南洋島域焚燒的草木灰進行改良。

需要一千多年世世代代農民含辛茹苦改良、培育的土壤,可以加速到百年以內。

可惜,現在這個計劃可能會受到干擾、破壞。

嶺南從南洋收穫的資源是很豐盛,如果再兜售奢侈品、珍稀物品到江都,就能兩頭汲取資源,加速嶺南的開發、孕育。

不過就現在的嶺南,已經不是朝廷可以啃動的。朝廷不向嶺南動手還好,若是動手,嶺南自會挑起湘州、南中的動亂,令朝廷得不償失。

所以目前只能放養嶺南,任其先發展。

田信目光又移向雒陽、山西之地,不能再拖了,明年秋收前必須拿下山西、雒陽。

山西,不僅僅是河東郡、平陽郡、太原郡,還有雁門郡、代郡、雲中郡。只要拿下山西,就能與司馬懿的幽雲六鎮接壤,到時候與司馬懿就好談判了。

河北平原,很適合包餃子。

可怎麼才能吃到這個餃子?

這個餃子一口吞到肚子裡,河北魏軍、關東四州的漢軍主力相當於一網打盡。

不對,曹叡不可能硬頂漢軍,所以關東漢軍不可能去征戰河北,哪怕自己進兵包圍鄴都,關東漢軍也不會主動去河北平原。

所以,包餃子合理位置應該就在河東,圍繞河東鹽池展開。

因此,朝廷斷掉關隴的鹽路……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北方戰事焦點,不在雒陽,不在鄴都,就在河東的鹽池。不管是河北魏軍,還是關東漢軍,都會合力進駐河東,堵死自己獲取鹽池的通道。

以己方的調兵速度,能在關東漢軍主力抵達河東之前,橫掃趙儼的河東守軍,先拿下鹽池。這樣的話,關東漢軍就很難調動起來,會讓戰事陷入相持階段,反而不利於統一。

關隴的食鹽儲備可供軍民半年使用,算上夏州各種小鹽井,涼州的一些食鹽產出,自己食鹽能撐到明年夏秋之際。

如果降低民間食鹽供給,保留足夠的戰備食鹽,那麼軍用食鹽可以支撐三年。

這已經很寬裕了,只要能撐到明年冬天,就能解決問題。

今年冬季做出全面進攻河東,奪取鹽池的姿態,足以迫使河北魏軍,讓他們追隨曹叡加速融入漢軍,形成表面的歸附、易幟。

那麼,明年冬季河北、關東的主要兵力都會集中到河東一帶,以搶佔地利。

正好,以己方騎軍的絕對優勢一舉斷掉歸路,圍困迫降,那整個北方的戰事就算結束。

一年半,解決北方。

這一年半,必須堵住南陽通道,不能讓江都的朝廷主力軍通過南陽,否則前軍、中軍、衛軍干預中原戰場,會破壞自己誘敵、集中到河東郡,包個大餃子的設想。

嶺南已經有既定的發展規劃,貿然調頭北伐江都,有雞蛋碰石頭的嫌疑。

所以這場與朝廷的全面對抗,嶺南置身事外即可。

嶺南不動,那江東的諸葛瑾、關興就有理由按兵不動……他們需要防備嶺南與賀齊的夾擊。這個理由很充分,也是必須要考慮的。

江東降臣普遍去了嶺南,再加上江東名將賀齊駐軍上游,一起夾擊,根本不是關興、諸葛瑾能抵擋的。

江東境內又有三光道信仰流傳,江東士兵又早被自己殺破膽魄;而關興麾下的東府兵精華,又在漢口夜戰裡被關平賠了大半,現在的東府兵對待自己的態度是複雜的,是可以爭取的。

同時,因北方戰略更重,自己不可能調關隴軍隊返回南陽配合嶺南方面夾擊江都,這個糧食輸送損耗太大了,也不利於關隴威懾周邊。

所以南方暫時打不起來,田紀守鄧城、宛城兩座堅城,還是沒問題的;武昌的賀齊進攻力量不足,自守也是沒問題的。

丞相不會幹看着,或許益州的後軍、南中軍、益州軍也會調動,積極參與全局對抗。

後軍鎮壓益州不會輕動,南中軍、益州軍很有可能跟着丞相出益州,至荊州等待新的部屬。所以江都方面的機動兵力有五支,衛軍、前軍、中軍、益州軍、南中軍,總兵力約在十二萬、十三萬。

拖到後年,進行全面動員後,這五支軍隊的規模可以達到二十萬。

受限於鎧甲儲備,真正能參與一線搏殺的甲兵規模不會有較大幅度的變化,不管今年冬天,還是明年的冬天,江都那裡實際參與搏殺的甲兵規模始終在七八萬左右。

只是軍隊的規模越大,攜帶的補給輜重就越充足,可以打準備更充分的仗。

可徵用丁壯人口越多,對農業的破壞、干擾就越大。

所以這一仗打完,荊州、湘州、益州的這些年休養恢復的成果就會倒退,會跟關中、江東持平。

饑荒、疾病肯定會蔓延,第一波損失的,恰恰是這幾年出生的嬰孩。

江都集結重兵,短期內並無什麼好擔憂的。

關平、趙累漢口兵敗實在是太慘,加上江東歸順……所以朝廷手裡並無什麼水軍力量;目前湘江、長江流域最爲活躍的水運力量是北府的,是徐祚舊部。

這意味着老丈人想再打一場襄樊之戰,也會缺乏水軍優勢,無法對北岸發起有效的進攻。

反而己方水軍優勢,一旦襄樊地區開戰,別說襄陽,就是江都一帶,都在己方穿插、破壞的範圍內。

沒有優勢水軍,那長江這條運輸幹線對朝廷來說就是死亡線。

大軍出征,不能再像以往那樣藉助水運便捷,還要處處提防。

因此江都要跟自己開戰,首先要有一支可靠的護航水師。

所以,今年益州方面不會有大的動作,只會乘着目前還未全面對抗,會竭力向江都運輸糧食。

等明年,朝廷有了新的,可靠的水師,纔敢動手。

田紀、賀齊還有最多一年的時間做戰爭準備,足以經營出鐵通一樣的陣地。

特別是田紀,南陽駐留府兵雖說有三分之二遷徙到關中……可他們的鎧甲軍械依舊留在南陽。

鐵甲、皮甲三萬餘套,足夠田紀守住南陽。

思想前後,還是決定先吃河東的大餃子。

就欺負江都目前缺乏戰艦,不敢率先翻臉;也吃定了朝廷死抓着鹽路不肯放手這一心理。

做出決定,他轉身拿到朱漆筆,將沙盤上鄧城的鄧字抹除,在邊上寫出一個血色的樊字。

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移支付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五百章 預估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七百零二章 反轉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九十二章 勢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
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移支付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五百章 預估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七百零二章 反轉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九十二章 勢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