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

bookmark

江陵行宮,孟達帶着北府功勳軍冊抵達這裡,參與戰後敘功。

孟達飽含熱情而來,卻在紛紛擾擾的江陵遭遇各種冷落。

隨着這輪北伐的巨大勝利,江陵終於壓過成都,要改名爲江都。

館舍之中,孟達與宗預商議未來的戰爭走向,內部新一輪的官職調整涉及範圍必然非常廣泛,而高層的官職交接也存在一些爭執。

這是路線問題,與孟達有切身關係的是田信的新職務。

關羽升無可升,由大將軍加荊州牧,也不需要再升;張飛昇到大司馬,是戰爭中晉升最顯著的一人。

張飛晉升後,留下兩個職務,一個是司隸校尉,一個是車騎將軍;算上吳懿留下的關中都督,目前高層有三個空缺職務。

司隸校尉的職權是彈劾、糾察京畿範圍內的勳貴、官吏違法現象,三公以外皆在糾察範圍內。

這個職務給張飛,張飛此前在巴郡,後來出征,自然無法彈劾成都、江陵……江都的官吏。

在江陵稱帝,江陵自然是第三個京都,改名江都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太子劉禪、丞相諸葛亮、衛將軍趙雲留守成都,是爲了更好動員益州的人力、物力。

成都非都城,所以成都聚集的官吏、勳戚並不多,這些人隨着戰爭走勢明朗、優勢,開始向江都轉移,所以成都房價、地產行業很不好。

所以南郡郡守李嚴的官職名稱要改一下,京都所在,郡府長官不能稱之爲守,應該用尹來稱呼。

而南郡規模在分割宜都郡後就顯得有些小,作爲都城王畿所在,南郡規模擴大實屬必然。

隨着劉備抵達江都,南郡改爲江都尹,李嚴運糧有功繼續擔任江都尹,宜都郡、襄陽郡、漢水南岸的江夏郡各縣都併入江都尹。

這個改制過程中,襄陽郡的筑陽、山陰等鄰近武當的縣原本屬於南鄉郡,現在也一併歸入江都尹。

改制後,關羽留守江都,關平屯襄陽,張苞屯隨縣,馬超屯安陸,張飛屯方城,田信屯南陽。

就屯區來說,馬超、張飛的屯區還需要等開春後向外擴展,餘下就田信與關羽的轄區最大,幾乎是以漢水爲界。

而關羽的荊州牧實屬榮譽性質,荊州分出湘州後,就剩下南郡、宜都郡、襄陽郡、江夏郡、鄧國、南陽郡、義陽郡。

南郡、襄陽郡、宜都郡合併爲江都尹,這是州牧無法節制的。

餘下江夏、義陽還需要擴展、恢復,馬超、張飛的自留地,關羽不方便管;南陽、鄧國又是田信的地界,所以關羽這個荊州牧是沒權的。

關羽的權力來自大將軍府,所以荊州牧是個榮譽官銜,也不設立相關的治中、從事,連基本的州治所架子都無。

江都改制後,誰都不想弄個御史臺出來掣肘,所以繼續保留司空這個空架子三公,並無御史臺,也就沒有負責實際工作的御史中丞,也沒有負責法律條款解釋、修訂的治書御史,只有幾名隨駕糾察官員禮儀的侍御史。

沒有少府,沒有大司農,也沒有御史中丞、將作大匠……就連孟達的太僕也是徒有其名。太僕孟達並不會隨劉備回成都,而是留在江都負責戰車製造和馬政工作。

整個大漢的權力雖在劉備手裡,三公九卿裡只有光祿勳、太常卿、大鴻臚、宗正四個單位正常運轉,此外還有一個名爲衛將軍,實際執行衛尉卿工作的趙雲;還有一個名爲太僕卿,實際負責荊州車馬政務的孟達。

而重要的御史臺沒有建立,國家法律最高機構廷尉府也沒有……

這意味什麼?

意味着除了三公不糾察的司隸校尉幾乎獨掌官吏的糾察、監督大權!

張飛兼職司隸校尉時,沒有機會使用這個獨有的糾察大權,如果現在把這個職務搶到手。不求整治別人,起碼自己能睡個安穩覺。

進爭司隸校尉,退保關中都督,這就是孟達的底線,幾乎是衆所周知的底線。

宗預前來與孟達談話,就是要挑戰這個底線……把關中都督讓給田信,那未免太過恐怖。

田信幾乎可以甩開所有人,獨自從武關道進軍,橫掃關隴,無人能制。

怎麼也要等到南中方面平定,益州方面騰出手,大家一起出兵,功勳共享,大家都好過。

這樣戰後想當關中都督就當,其他人再攻伐中原、江東、河北。

等國家統一恢復太平,大家功勳相差不大,能平等共處,許多事情就好辦了。

如果讓田信一個人橫掃關隴……那益州方面正在做事、等待機會的人會氣炸。

本來從荊州方面調入益州就吃虧了,唯一立功機會就在關隴……南中那點東西還算不得多大功勳,沒幾個人看得上。

故宗預勸道:“南中隱患關係根本,此心腹之患,不可不慎。而陛下又有指示,希望陳公收復廣州、武昌、江夏諸地,此皆拱衛根本之舉措。”

“是故,明後兩年我軍應根除南中隱患,剪除荊湘邊緣吳軍據點。如此大軍出武關、宛口,衆志成城,後路穩固,可一戰定關隴,復二都。”

拿出劉備壓人,孟達只能長嘆一聲頗爲沮喪:“敵軍正值喪膽之際,我以爲明年春耕後,陳公率勁旅三萬出武關,可定關中,復天下之右,成高祖定天下之勢。南中、廣州、江夏疥癬之患而已。何須陳公親至?遣將分擊,自定矣!”

摸着自己良心,宗預勸道:“子度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還請做長遠打算,料想陳公也能體恤同僚辛苦。”

不要吃獨食,要顧羣,不要不合羣。

宗預指着自己臉頰質問:“子度公,某追隨陳公於漢口一役立稀世功勳,封侯食邑五百戶。我願舍官爵,也要力勸陳公。何況陳公爲國征戰,披荊斬棘身負輕重傷難以計數。爲陳公長遠計較,爲大漢計較,還請陳公休緩數載,以休緩民力。”

“呵呵,德豔又何必自欺?”

孟達指着北方,壓低聲音,凝聲:“難道沒有這關中都督,陳公就攻不下關隴?”

緊握拳頭,孟達給自己鼓氣,目光炯炯:“我敢以性命擔保,明年春,公上兵出武關至藍田時,關隴豪傑勢必響應!不勞兵戈,可傳檄而定!”

“司隸校尉?關中都督?”

孟達悵然輕嘆:“陳公所愛不在此,乃我所愛也,實不忍鄉黨遭受賊臣苛政!早一日光復關隴,我也好早一日送孝直英魂歸鄉。”

宗預頓時啞然,沉默片刻還是說:“爲陳公長遠計較,某與李正方皆持如此看法,今不宜爭功,且看丞相手段如何。”

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二十四章 彩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八十二章 貓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六十二章 戰江陵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八百四十一章 懷疑第三十二章 貪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八十四章 蛹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八章 文字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三章 嚮導官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三章 嚮導官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
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二十四章 彩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八十二章 貓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六十二章 戰江陵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八百四十一章 懷疑第三十二章 貪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八十四章 蛹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八章 文字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三章 嚮導官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三章 嚮導官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