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

十九日中午,江都大將軍府。

關羽在葡萄架下搖着扇子,人老了,精神恍惚,注意力難集中,似乎一個恍惚、打盹的時間,就到了午飯時間。

每天過的太快,以至於昨天、前天經歷的事情,都有些模糊、淺淡,記憶的不深。

裴俊一同吃茶,享受午飯時的寧靜,心中卻在思索朝廷大政。

身爲大將軍府長史,裴俊的升遷路線是很坦蕩的,下一步升遷左、右、五官中郎將,再補個侍中資歷,就能在中樞調任九卿職務,執掌某個方面的政務。

如果有人願意背書,裴俊直接升任九卿、次卿官位也是合情合理的。

比如之前丞相府長史王連,就直接拜爲大司農,兼管少府之事,總掌朝廷財政。

前天、昨天,李嚴、宗預分別登門來討要北府那一萬套鎧甲……自然是搪塞、推諉回去,削弱北府是既定國策。

先收湘關的關稅,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關稅這種東西,就沒留給郡國、地方的說法。

此前特事特辦,現在要恢復正常。

這一萬套鎧甲更簡單,是北府割了二十個營給衛軍,現在可以把人放回去,衛軍遲早肯定要擴編,重新補滿兵員。所以,理論上來講,到明年的時候,這一萬套鎧甲就有主人了。

先是湘關關稅,現在是一萬套,還有湘州的茶莊,茶葉施行重稅,還是官營,是目前還沒有定論的事情;究竟由大將軍府來砍,還是由未來的丞相府來砍,都是需要反覆衡量的。

爲了帝國的長治久安,有些事情必須去做。

思索間,急促腳步聲漸近,裴俊放下茶碗坐正身子,扭頭去看,就見衛尉卿輔匡在虎賁引領下疾步而行,步伐快而亂,若不是身邊虎賁突然攙扶,輔匡肯定會撲倒在地。

關羽已經站起來,居高臨下看着輔匡,輔匡左臂被虎賁攙着,身子弓着,右手撐在膝蓋上直喘氣,想說什麼又哆哆嗦嗦,面有難以描述的驚恐之色。

裴俊趕緊上前攙起輔匡右臂,遞上溫熱茶水,輔匡感激道謝,只見他張口,卻聽不清他嘀嘀咕咕說了什麼。

裴俊輕拍輔匡後背,關羽詢問:“元弼,究竟何事此般失態?”

“事……事大矣。”

輔匡先抽回自己左臂,虎賁低着頭後退七八步才轉身退遠,輔匡揚起下巴看關羽:“大將軍,陸伯言調兵……囚禁射文雄。”

“竟有此事?”

關羽右手負在背後:“元弼從何得知?”

“射文雄逢三逢七發奏疏入朝,尚書檯察覺有異,使我司查明。”

輔匡說着苦笑:“我遣襄陽守將遣人探尋,陸伯言已盡起北府大軍,趙公所部亦有調動。適才得知,不敢拖延,直突大將軍處稟報。”

“左軍亦有調動?”

關羽側頭去看裴俊,口吻冷峻:“奉先,我爲何不知此事?”

裴俊頭垂的低低:“公上,左軍正與調動奔赴汝南、潁川剿除盜匪,各項調動,皆在情理中。若北府異動,趙公恐動機不良。”

馬超的小動作一直很多,可跟田信的關係是很複雜的;左軍吏士,跟田信的關係也是相對親密的。

這時候輔匡遞出一疊公文,關羽拿起審閱,是襄陽守將的調查文書,以及左軍的各項違規調動跡象,比如左軍正向南陽移動,先頭部隊已然經過鹿門山,進入南陽地界。

深吸一口氣,關羽緊緊握着這份報告,心中隱隱有些懊悔。

應該聽諸葛亮的,將大郡分割爲小郡,方便監管、防控地方。

比如南陽地區,之前南陽、鄧國、義陽三個郡國,現在合併後形成南陽、義陽兩個郡;按着諸葛亮的規劃,南陽地區應該分爲東北義陽、西南南鄉、中南陽、東南章陵一共四個郡爲妙。

江夏也應該分爲三個郡,這樣一來,馬超、北府的調兵異動,必然爲更多的郡守察覺,若有一個人在最初時上報,何至於如此被動?

以北府的動員力,現在已經完成全面武裝。

這絕非演習、閱兵,軍隊完成集結,就必須見血、吃肉。

關羽來回踱步,問:“湘州近來可有異動?”

裴俊拱手:“並無異動。”

關羽側頭去看輔匡:“我會調衛軍增固虎牙山、荊門二處,此事關係重大,不能猝然宣告朝中,宜探明內情後再做處置。”

“是,僕知事大,今只有大將軍、黃公衡知曉。”

輔匡鄭重回答,隨即告退,身爲衛尉卿,監察周圍異常軍事活動纔是他本職工作。

勉強算是中規中矩完成任務,輔匡也是鬆一口氣,不願繼續深入追查,後面的事情,就是關羽、田信這對翁婿的事情。

輔匡離去,關羽緊繃的神情得以緩解:“孝先授陸伯言專斷之權,此必事出有因。”

裴俊不接話,算是認可關羽這種安慰自己的話。

北府異常調動、武裝,絕對是其他原因導致,跟湘關關稅、扣留一萬套鎧甲沒關係。

問題不在內部,就應該在外部,難道曹丕弔喪之後,察覺張飛還留在江都,準備對中原發動攻勢?

北府兵駐屯前線,所以截獲相關軍情,提前行動?

也不對,如果是這類情況,陸議肯定會加急送報江都,漢軍會逐步動員,進行戰備工作。

越發覺得跟魏國弔喪使者有關,這支團隊一分爲三,袁熙之子袁謙帶着部分人先返回雒陽,正使袁奧深入湘州去拜訪蔡昭姬,還有其他一些中原籍貫的士人一鬨而散,或去象邑,或去鹿門山。

關東四州,一口吞下後,就有這類人事問題。

雖有些難爲情,可關羽猶豫片刻後,還是說:“李正方、宗德豔與北府吏士相熟,奉先可拜訪此二人,看有何說辭。倘若知情,就詢問明白;若不知情,就盡數告知,請託宗德豔前往南陽詢問內情。”

關羽說着,意猶未盡,很想給陸議寫一封信,由宗預帶過去。

可陸議這個人,給關羽的印象很不好。

襄樊戰役期間,陸議代替呂蒙坐鎮陸口,向他寫信,言辭態度之謙卑……讓人看了信,也不禁飄飄然。

當時已經被陸議的驕敵示弱之計得逞,現在陸議又突然完成北府戰爭動員……當年的窘迫感,再次浮現於身心內外。

總覺得陸議這個人非常剋制自己,去跟陸議討價還價,不見得能落到好處。

虞翻已經陣亡戰死,陸議、張溫兩個人幾乎可以代表整個江東士人,這些人似乎更擁護田信,跟大漢漸行漸遠,與朝廷離心離德。

緊迫感催促下,關羽此刻才感覺自己真正活着,這種狀態下的自己,纔是完整的自己。

隱隱間有所明悟,湘關、北府一萬套鎧甲、茶業,都是無關緊要的末節,陸議、張溫纔是真正的大害。

這些人存在一日,自己那個女婿就很難放棄心中的那一絲幻想。

可處理陸議這些人,會直接引燃北府這堆乾柴。

自己找到問題症狀所在,卻沒有破解的策略、手段;或許應該跟諸葛亮換一下崗位,由諸葛亮來負責、處理複雜的人事問題。

用諸葛亮來對付陸議,心中主意落定,關羽神色緩和,聲音也沉穩:“速去。”

裴俊被感染,心緒也趨於穩定,拱手施禮,離去。

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八百六十三章 隋王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二百九十七章 非敵手進退兩難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八百六十三章 隋王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五十章 計較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五百零三章 鹿門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九十三章 畫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三百一十五章 繞擊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八章 文字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七章 夷營督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
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八百六十三章 隋王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二百九十七章 非敵手進退兩難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八百六十三章 隋王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五十章 計較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五百零三章 鹿門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九十三章 畫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三百一十五章 繞擊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八章 文字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七章 夷營督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