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伏擊

受降城中,匈奴左賢王去卑此時已是坐立不安。不時的在帳內來回踱步,只是不斷的念着“不知單于究竟談的如何了,唉”一聲聲長長的嘆息,去卑一張臉在昏暗的燭火下,卻是有些明暗不定。

這座受降城便是目前匈奴的王庭了,不過卻不是後來唐朝所建的那個受降城。而是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爲應接匈奴奴隸主貴族的投降而築。只是時移世易,這城現在卻重新落入匈奴之手了。

此時匈奴的大單于卻是喚作呼廚泉,乃是老單于於夫羅的弟弟。當日去卑受楊奉邀約,往長安起兵保駕,誰知長安大亂,於是乎他們便趁火打劫一番,卻被柳飛遇上,更兼居然將蔡琰擄走,被柳飛一頓狂殺,實是受了不小的打擊。待得後來那些回來的兵丁將柳飛的言語轉告之後,於夫羅卻是早已抖成一團了。在隨後的一年中,眼見這些歸來的兵丁,俱皆一一離奇的死於家中,有些甚至是自殺而死,只是死時仍然是滿面的恐懼之色。於夫羅卻是實是不堪忍受了,不久便即身死,卻是留下遺命,讓其弟呼廚泉接其單于之位。

呼廚泉眼見大哥的樣子,如何不知裡面的厲害。他們匈奴漢子不怕廝殺,不怕流血,卻是對神魔極是崇拜畏懼。所以當聽聞當日之情形之人,俱皆認爲柳飛絕不是凡人,定是大魔神下凡而來,便請來許多大薩滿來作法祈福,最終,也不知是那個大魔神,似乎當時也只是隨口一說呢,還是薩滿的作法祈福管用了。總之,大魔神沒再出現過。

只是,大魔神雖然沒來,但不久之後,一幫不知從什麼地方來的羌胡馬賊卻是來了,他們戰力彪悍,呼嘯而來,見了小型的部落便是一陣燒殺搶掠。見了大的便先行繞開。卻是今日打死一個,明日抓走兩個的,慢慢地將大部落拖成了小部落,再分而食之。實是兇殘至極。待要找他們決戰之時。卻是忽然變化整爲零,找不見蹤影。讓匈奴的勇士們空自咬牙。卻是無奈。

只是這幫馬賊雖然兇悍。卻好似並沒有什麼背景,只是今天騷擾下東邊,明天襲擊下北邊的,呼廚泉與去卑商議下卻也是並沒當做什麼大事。可是過不了多久,事情卻是起了變化,這幫馬賊卻是多了一個頭領,使一把開山大斧,領着這幫馬賊東征西討。已是將周邊衆多小部落一一兼併。並且統統遷移至漢匈邊界處定居,還在那見了個極大的牧場。打出來的旗號卻是大漢的。

呼廚泉和去卑很鬱悶,按說他們早已降於大漢,雖然時不時的寇邊犯境,掠奪些物資人口,但以現在大漢的政局來說,應該不止於此啊。二人派出很多人到漢境打探,這才知道,漢境此時離着自己最近地應該是許都地曹操。此人這時似乎聲望頗隆,挾天子以令諸侯,兵強馬壯,莫不是他安排之人前來攻打。二人商議多時,均感覺恐非其對手,還是應以低姿態去相對比較好,於是,二人徑往許都來見曹操。哪知正趕上曹操發病,卻是未能深談,不過看來,曹操對他們的來投倒是很高興的。無奈之下,只得讓去卑暫時回來駐守,呼廚泉自己卻是留在許都,等曹操病好後,再來詳談。

可是去卑自回來後,左等等不來,右等等不來,究是沒有呼廚泉的消息。但那馬邑牧場卻是愈發紅火,如今將整個草原地小部落幾乎全部兼併了,便只剩下他們這一族人孤零零的守着王庭,雖然說對方也是一時半會不敢來挑釁,但雙方實力已是差相彷彿了。其控鉉之士也是幾達八萬餘衆。自己這邊大軍也不過十萬而已啊。而且看對方地架勢,根本就是衝着他們來地。

“不,我們偉大的匈奴勇士,卻不能在這坐着等敵人上門”去卑想到,霍然站起身來。去卑今年才二十一歲,他有着和衆多匈奴人一樣的驕傲,這種驕傲卻不容許他在懦弱的漢人面前退縮。“絕不!既然註定要戰,那便一戰定輸贏吧。反正最後也可往曹丞相那邊相投。”

主意打定,也不等呼廚泉消息了,反正他原本也沒將呼廚泉放在眼中。立刻傳下命令,起大軍六萬前往雲中,以窺馬邑牧場的動靜。去卑自己親自掛帥,徑往雲中而來。他這邊剛到雲中,還未等將營寨紮好,斥候來報,馬邑已是派出大軍徑往雲中而來了,約有五萬衆。

去卑大喜,吩咐下去,急速紮好大營,抓緊時間休息。明日一早,四更便起,埋鍋造飯。五更出發,待漢軍到時,趁其立足未穩,先勝他一陣,挫動他的銳氣再說。

卻說徐晃這邊,到了塞外,沒費多大勁便是尋到了樊綢。這樊綢雖是能打能殺,但讓其衝鋒陷陣可以,讓他率領大軍去做些精細活兒卻是爲難他了,他整日便帶着大軍轉來撞去的,遇上部落就搶,碰上小的就殺,他又不懂得做什麼思想工作,結果把一支百戰雄兵差差帶成真地土匪了,不過唯一地好處便是,這幫兵現在比之當初不知要兇狠上多少倍。他自己也覺得整日這般零敲碎打的,似是和柳飛當日要求地有些差距,但實在是有心無力。正在這時,徐晃卻尋了來,兩下一說,樊綢卻是大喜,當即將兵權交與徐晃。

若是在以前,怕是以他脾性,怎麼也不會輕易的放棄兵權。但這段時日以來,他委實被這副擔子壓的狠了,此時,眼見有人來接,立時便慌不得的交了出去,自己卻是從獲輕鬆自由。

徐晃接手後,卻是立時整理軍紀,按照七禁令五十四斬條例執行,幾顆人頭落下之後,大軍頓時井然有序,如臂使指。當下,按照柳飛當日所囑,先是在後方建起一個秘密的牧場,圈了大片的土地備用。隨即全軍大練兵,直待三月之後,徐晃領軍出馬邑,自遠而近,將一干大小部落統統犁了一遍,直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擄的人口二十餘萬衆,盡數安頓在馬邑牧場。就將中原之民與之混居,抽其青壯爲丁,只是所抽之丁皆爲自願,並不強迫。

徐晃深服柳飛融合之見,將中原農耕之術全部教與這些擄來之人,爲其建屋,發放農種、耕具,冬日則發放棉服被襖。這些人遂俱感其恩德,不復反矣。每每有出丁出力之時,反而爭相往派,以報晃之大德。如此,幾年間,馬邑牧場已是凝成一團,外力難撼。徐晃眼見時機已至,這纔派人徑往北地,以連高順、張遼。商議畢其役於一戰,出兵夾擊匈奴王庭。待到聞聽回報,大軍已動,且柳飛竟然親至,不由大喜。即刻點兵徑來雲中,於路途之上,便已得報,匈奴左賢王去卑已是發兵六萬據住雲中,意欲一戰而定,卻是正中下懷。

大軍行了一天,眼見離着雲中尚不足百里了,徐晃卻是下令,令都尉郝魔領兵一萬,虛打旌旗先往雲中殺去,這郝魔卻是羌胡人,亦爲一小部落之豪帥。素以勇猛嗜殺著名,多立功勳。領了軍令便欲廝殺,徐晃卻是喊住,讓他一旦發現對方襲營,不許勝只許敗,卻將匈奴人引致後面山谷所在,便是大功一件。

郝魔大是鬱悶,方纔眼見徐晃將軍第一令便交與自己,大是興奮,哪知卻是要自己去打敗仗,頓時如霜打的茄子般,垂頭喪氣。徐晃氣道“汝可知若非知你素來勇猛,方能擋得住對方追擊,如何肯用你前去。況你此去,實是關乎我北伐能否一戰而定,你竟如此不願,那我便另換一人便是,將這天大的功勞讓給別人也罷”說着,作勢便要換將。

郝魔聞聽,頓時裂開大嘴,如何肯放,雙手緊緊抱着令箭,直是搖頭。徐晃氣道“你此去,卻需打出五萬大軍的旗號,造的聲勢越大越好,若是對方來襲,便可徑往後退,若對方不來,則需立時紮營,佈置暗哨斥候,以接應我大軍入寨,千萬仔細。切記切記”

郝魔連連點頭,轉身而去。徐晃遂取第二支令箭,卻喚過樊綢,令其領一萬軍馬,繞谷而行,潛至去卑大營之後,若對方不出,則亦不許動,只待雙方廝殺之時,自後殺出。若對方果然前來襲營,待其走後,但見山谷火起,徑自殺出,佔了對方大營,以斷其後路。樊綢領命。

徐晃又將所剩大軍分爲左中右三軍,將左右兩軍俱使人領着,往山谷兩側伏下。自己卻是領着中軍,自後而行,權作接應。分派已定,全軍霎時而動,各按軍令而行。

與此同時,郭勇夫婦卻是率領大軍,一人雙馬,輕裝急行。沿着賀蘭山腳而過,徑出朔方,血色蒼龍旗所指,竟是直指匈奴王庭所在,受降城。

第73章 誓言第81章 亂殺第328章 機關第214章 夾擊第185章 追憶第229章 得第257章 開拔第184章 天劫第85章 磐河第247章 收蜀第57章 歸途第327章 納魂第325章 鬥法第305章 再擒第327章 納魂第41章 比劍第28章 金翅第389章 地獄第346章 東川第391章 海上第230章 傳說第244章 大戰第370章 對決第127章 滅門第227章 縱論第186章 癔症第347章 定軍第326章 兵主第258章 詭殺第160章 心願第250章 奸人第100章 撫慰第17章 傳刀第381章 陰謀第79章 遷都第270章 起兵第155章 局勢第277章 病危第158章 神醫第48章 水鏡第353章 奮威第391章 海上第24章 歌聲第71章 比鬥(二)第185章 追憶第136章 水淹第86章 火併第387章 真相第359章 突刺第92章 怒駁第65章 書法第36章 三式第196章 驚聞第253章 兵法第384章 虎癡第358章 詐降第125章 將隕第301章 被掠第205章 難題第117章 突變第210章 難爲(一)第273章 潼關(二)第8章 制器第310章 彙報第6章 名將第249章 身死第62章 大亂第202章 診斷第176章 玉龍第359章 突刺第197章 大牢第312章 分說第375章 河間第214章 夾擊第79章 遷都第45章 庭議第81章 亂殺第321章 教主第279章 復活第313章 覓蹤第51章 宛城第285章 青蒿第299章 蛇羣第350章 雍州第292章 山魈第23章 出塞第221章 又見第390章 躡蹤第386章 條件第41章 比劍第390章 躡蹤第77章 斬將第6章 名將第127章 滅門第201章 安排第247章 收蜀第278章 猜破第354章 逆襲第215章 會師第31章 昊天
第73章 誓言第81章 亂殺第328章 機關第214章 夾擊第185章 追憶第229章 得第257章 開拔第184章 天劫第85章 磐河第247章 收蜀第57章 歸途第327章 納魂第325章 鬥法第305章 再擒第327章 納魂第41章 比劍第28章 金翅第389章 地獄第346章 東川第391章 海上第230章 傳說第244章 大戰第370章 對決第127章 滅門第227章 縱論第186章 癔症第347章 定軍第326章 兵主第258章 詭殺第160章 心願第250章 奸人第100章 撫慰第17章 傳刀第381章 陰謀第79章 遷都第270章 起兵第155章 局勢第277章 病危第158章 神醫第48章 水鏡第353章 奮威第391章 海上第24章 歌聲第71章 比鬥(二)第185章 追憶第136章 水淹第86章 火併第387章 真相第359章 突刺第92章 怒駁第65章 書法第36章 三式第196章 驚聞第253章 兵法第384章 虎癡第358章 詐降第125章 將隕第301章 被掠第205章 難題第117章 突變第210章 難爲(一)第273章 潼關(二)第8章 制器第310章 彙報第6章 名將第249章 身死第62章 大亂第202章 診斷第176章 玉龍第359章 突刺第197章 大牢第312章 分說第375章 河間第214章 夾擊第79章 遷都第45章 庭議第81章 亂殺第321章 教主第279章 復活第313章 覓蹤第51章 宛城第285章 青蒿第299章 蛇羣第350章 雍州第292章 山魈第23章 出塞第221章 又見第390章 躡蹤第386章 條件第41章 比劍第390章 躡蹤第77章 斬將第6章 名將第127章 滅門第201章 安排第247章 收蜀第278章 猜破第354章 逆襲第215章 會師第31章 昊天